網頁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書評筆記-Rethinking the MBA

誰還需要MBA

從管理學界的反省,看環安(乃至於教育?)的未來突破與發展




就企管而言,可以被拆解為人資、資管、財務、行銷、組織、策略、生產等幾大次領域,然而再進一步追溯各個次領域的核心知識與母系學科,可以說
人資和行銷的母系學科是:心理學、社會學
策略的母系學科是:經濟學(個經總經)
資管的母系學科是:資工與computer science
組織的母系學科是:政治學
生管的母系學科是:統計學

因此學企管的人可謂一無是處:沒有一樣專長比得過母系學科的人
然而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環安的領域=>
談相關法規制訂,可謂官員憑著自己的想法和善意,摸著石頭過河,完全不懂憲法、刑法、民法與法學體系架構精神。
談環境正義與勞資爭議,像是打著道德的憤青,沒有經濟學家的邏輯和整理分析,亦無政治學和公共行政的脈絡和條理
談企業文化與安全行為,也是處於嘴砲的層次居多,沒有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證來支持、乃至於還把過時的行為理論奉為上賓….
談消防和損害防阻,專業自然比不上工學院的機械和化工科班
談職業病預防和健康促進,這當然又是個笑話,在醫學院面前班門弄斧….

那環安到底有何存在價值?是否跟企管一樣,在大專院校乾脆廢系?
=>企管跟環安都不是一門獨立的學門,而只是將相關學門與基礎學科應用在特定企業經營和工安環保的領域;換言之是從應用和實務導向來界定此一學科的地盤,而非學術或研究方法導向來界定範疇。

MBA學位的目的、價值和適切性?
以這個命題而言,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都會說:「志在培養未來的領導人」
然而學生要的其實是就業的金飯碗,而非此一學位、學門知識或課程=>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所有科系到最後都是和MBA類似,幫助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工作/被需要、在社會上有謀生能力,而非只是變成兩隻腳的書櫃(只能繼續唸書、變成流浪博士?!)

再去對照現行所有大專院校各科系的簡介與Mission Statement,常常可以看到以下說法:
本系最大特色在於老師們所堅持的基礎與實務並重的教學理念。顯現於外的有各大領域並重的教學課程、多門英語授課課程與相關教學。本系在目前辦學的宗旨與教育目標的設定,除戮力於學術研究的發展之外,並兼備理論與實務並重、多元發展、人文教育、專長深耕等特色,藉以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多元活潑。所使命如下:
結合人文科技、培育宏觀人才、研發前瞻科技、追求美好未來。
教學使命-培育具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之宏觀專業人才。
研究使命-研發具前瞻及有效之科技與解決方案。
服務使命-協助政府創新與民間企業產業發展。

以上這樣包山包海的大鍋炒,可以說是盡善盡美,也可以說是嘴砲唬爛,帶出了個人的以下疑問:
相同名稱的系所,如何差異化和取捨以下不同的導向和優先順序?
學術導向=>要從根本的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也要面對和回歸到各項母系學科的基礎(換言之,這不是發表SCI/SSCI湊點數;要能夠在各學科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學生導向=>學生要的就業保障,而非學術傑出;在意上課有沒有fu,而非老師著作等身&SCI/SSCI的點數關鍵。在於因材施教與提供量身訂做選擇
實務導向=>要跟產業實務結合而非脫節,而產業往往要的是簡單明遼的解決方案,而非高深的數學技巧;要的是宏觀的規劃和整合,而非拔尖的象牙塔。


認清了以上問題背後的兩難,也讓我看懂了以下教授對於目前台灣教育界的愛之深責之切
消失中的儒者風範
給進退兩難的博士生


而就企管和環安而言,由於是借用其他學門的知識來解決實務領域當中的問題,所以只要針對產業實務和學生就業等兩個面向進行取捨。
而關於這點,本書作者當中的企管界前輩,已經很詳細地調查和提出指引:
學術+學生導向(芝加哥大學Booth school),芝加哥大學可謂心理學、經濟學、人類學的聖殿,能夠從這些學門的基礎來教授企管這門應用科目,換言之,角度是從這些學門的理論基礎切入討論管理相關問題。選課方面,也盡量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
而對照另一家名氣響亮的商學院-哈佛,著名的個案討論教學方式,可謂是就業和實務導向(哈佛名氣夠大/入學資格篩選嚴格,自然畢業生的就業不是太困難),而對照起來,學生的選課自由度就沒有前者來的大。

再就課程設計而言,除了不斷因應趨勢與潮流,開設一些時髦課程(國際企業經營、企業永續經營、綠色創業)外,近年最大的突破應該在於所謂深度的體驗課程(學生在活動體驗當中認清自己的優缺點與人格特質)


深度VS廣度
行文至此,個人腦中浮現以下兩種對立的觀點
1.      每個人的時間和心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兼顧學問的廣度和學科的深度
2.      對於某項學科的學習,越能深入的了解其基礎,越能廣泛的應用其學理和知識
想起刺蝟和狐狸的故事,刺蝟的生存策略可謂窄而專精,狐狸可謂廣而不精;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沒有孰優劣,端看當時的情境?!
企管和環安既是實務應用導向的學科,即便不要求特定學門知識的深度,則至少要能夠知悉此一範疇內相關的應用工具,要能夠用的出來或者知道該去詢問哪些領域的專家;而定位為實務應用導向,則要能能夠掌握實務業界最新的動態和遭遇問題,進而依據這些問題,去開發工具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造知識。當然反之,基礎研究的突破,也往往必須要從現實中遭遇到的困境當中取材。
而關於這個爭論,個人另外想到,這或許和人有關,以物理學而言,像是費曼能夠教授大一物理,也能夠把深奧的物理用於詮釋日常現象,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功力,應該有不少物理學家只能活在數學的語言中;相對的環安和企管科系的老師,角色定位可比擬為導遊和翻譯,幫助學生入門、掌握相關重點和應用,乃至於有能力追溯&進一步學習更上游母系學科的深入知識。

用不用的出來,關鍵在於整合
然而所謂的整合,其實是很抽象的概念,類似騎腳踏車和練功,只能由當事人會意,而明眼人雖然一看就知有沒有,但是卻很難幫助學生掌握住那抽象與形而上的部份。
以企管和環安而言,開了很多課,卻不是合在一起的department,而比較像department store;而企管比環安好的地方在於,最後會有一門課叫企政/策略來幫助學生思考其整合和感受金鋼合體後的樣貌相對的環安沒有這樣的一門課程
再者企管的部份,有暑期實習的機制;一些技職體系的學校,雖然也有所謂專題,但如果不是被丟進實務問題當中去歷練,充其量也只是寫報告。


最後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想像
就整體大專院校教育而言,應該區分三種類型的學校
  • 學術導向的頂尖大學,只設母系和基礎學科,不應該設應用科系,學程以全職的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不應該開設在職專班);評鑑標準為SCI/SSCI點數
  • 實務導向的科技大學,只設應用系所,可以有碩士班和在職專班,但不應開設博士班;評鑑標準為業界合作計畫/專利數 實務導向型大學的想像可參考嚴長壽的文章
  • 學生導向的私立大學,可以開設兼具基礎和應用的系所,參照以下普通人所提進行仿效與轉型成為國外中小型的文理學院,提供更照顧大學寶寶的服務,一樣有生存利基與空間(評鑑標準自然是學生滿意度與就業狀況)


就環安未來的發展而言,課程設計上應該是問題導向,而非理論或知識導向;多一些實務的業界講師,和多一些實習;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業界的情境;教學法應該是個案和體驗為主,老師講/台下學生睡為輔。


後記:
以為自己的見解很獨到,結果政大科管所蕭老師早就想過此一問題了,工人VS大學教授,高下立見,外行果然不應該對別人領域內的家務事說三道四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06.html
美國學術體制也逐漸分流為四:研究、教學、實務、服務。這就像公司中要有人去總管理處當差,有人要去生產線,有人要去跑業務,有人得去研發新產品。服務(service-track professor)就是行政,去當系主任、院長等管理職務。
實務型教授(practice-track professor)則是出版學術型的實用文章,Sloan Management Review是最棒的代表。實務型教授還要幫忙上EMBA課,確保滿堂彩,並常常在媒體代表學校露臉,或促成建教合作,幫學校帶進財源。實務型教授通常是工作數年,同時又受過正規博士教育的沙場老將。
教學型老師(teaching-track professor)通常是工作經驗相對較少,但是教學非常優秀的老師。他們把大學生的課帶的很好,一部分也在研究所指導MBA課程。他們不用寫期刊文章,但是需要會寫教案,創新教學模式。他們要橋接產學,有效重組已有知識,並有效、又有趣的教給學生。
研究型教授(research track professor)要專注在原創或基礎性研究。他們的任務是探索未知的知識。他們還要融入國際研究社群之中,了解最新研究的趨勢,寫出獨到的學術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