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工安環保的劣勢創新

工安環保的劣勢創新
 
 
 
職位的先天罩門與限制條件: 
  • 沒有急迫性與重要性(相對於生產管理:每天盯出貨數量品質,配合客戶需求變化要馬上進行調整,在工廠 生管講話最大聲)
  • 難以邀功與衡量重要性(行銷業務可以誇口接到大單是自己的功勞與績效、廠務設施可以誇口建廠是自己的績效;環安只有出事才會被責備與意識到重要性)
  • 沒有機密性(不考量技術研發部門,相對於人資和財務,環安也沒有機密性可言)
  • 關於怎麼做,大家都有很多的意見與想法
 
基於以上幾點,很多時候環安往往處於編制內狀況外的窘境與弱勢
 
 
 
 
 
在這些先天限制與不利因素下,要如何呈現的績效?(傳統思維與互動模式)
  • 幫公司拿獎項與表揚,塑造良好社會形象=>各項認證、獎項
  •  呈現苦勞?=>相關點檢、檢查與法定申報紀錄
  • 用專業規定與法規去恐嚇老闆與欺壓各現場主管?=>不見得會有用,通常是狗吠火車與突增和現場單位間的對立和衝突
  • 硬拼所謂量化的績效指標與風險機率值=>通常是在自欺欺人,但是能夠量化與唬濫出風險機率,還是很受歡迎!
  • 跟財務會計一樣,宣稱各項業務可以幫公司避稅省錢=>高明的手法
  • 工作成果要能夠連結唬爛和名利兩點有關,讓老闆有Fu
 
前三點是無效的互動,後兩點是虛的宣傳和造勢(未必不好)
 
 
 
 
 
新思維=>如何改變互動模式
  • 讓現場主管與同仁看見兩難:當面對進度成本與安全品質的兩難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到底大家/老闆要的是什麼?=>這才是所謂真正的企業價值觀=>反映出企業風氣/文化
  • 借力使力:讓不同需求與面向的各單位做下來,共同釐清優先順序與共識,順著那個共識走,才能事半功倍;硬要去推高調的業務,事倍功半。
  • 環安的決策是公共議題,不是技術專業:環安幕僚不應傲慢閉門造車,推出自以立意良好的決定措施;應該讓不同的聲音與意見被表達出來,乃至於有一段沉澱和發酵時間
  • 小題大做/借題發揮:一些虛驚與重大事故,正是吸引大家注意力的關鍵時機,把握此一時機造勢與危言聳聽,才能趁機校正大家的被動觀念態度與價值觀,乃至於改變互動模式(有時候必須等待出事或時機成熟)
  • 看到外部(環境與法規的)變化,思考內部(公司特性與人員成熟度)如何因應;
  • 必須要主動積極出擊:喜歡與人溝通、建立私人關係和信任,掌握地下資訊管道(利用公司內的輿論/社會力量)
  • 法規、合約與公司規定都是死的(白紙黑字),但適用和解釋這些規定的人是活的!
下流的環安死背、用自己的想法(放大)解釋這些規定,喜歡(沉迷)在修改這些規定 
中流的環安注意到這些規定在解釋上的例外,寫出更多解釋令與備註
上流的環安認知到這些規定的侷限性,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適當地斷章取義
  • 是服務業、做功德/看起毛雞,不要工程技術/;不是看一年兩年與硬梆梆的數據,而是看大家/各部門間的合作氛圍和默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