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圈子的生態、食物鏈與如何改變的想法

先前的文章
環安的供需平衡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0/10/blog-post_30.html

 十年後的環安樣貌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26.html#more

圈子的生態觀察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20.html

 來看看”市場”有多大與前景



供給的部份可分以下三階層

最底層的是在校的學生
環保工安是一門實務與應用導向的學科(嚴格來說不能稱為是科學、也沒有很嚴謹的學門範疇),老師大多從其他更古老的科系(ex:土木、機械、化工、工工..etc)擴散遷居過來;學生則是多半是因聯考分數而隨波逐流過來的(有高中生會立志從事環境”工程”和”工廠”安全嗎?)

如果要靠教書維生的話(專任教職),恐怕要有國外一定水準以上學校的博士學歷,能夠英語授課+適應新一代學生的學習態度

規模:每年大約有3500-4000左右的環安大專新鮮人,外加將近1800-2000人左右的環安master投入就業市場


第二層的是證照、補習班考專業證照與高普考
和學校有部分的重疊,其實算是就業的先修班與職業訓練和輔導,目的在於協助”客戶”通過考試取得證照或公務人資格,以利就業;連技師的部份也可謂是這種功能(圈子大部分人已通過技師考當成專業能耐的表彰,而非出來開業)

規模:
 2-1高普考/技師考:人數應該比較少(與技師考)重疊,預估人數約上千人 http://byone.tkb.com.tw/frontExamController.do?seqNo=275&nowItem=7&top_Level=0
2-2各種證照初試:
猜測大約在數千人到上萬人次左右
2-3各種證照覆訓


第三層是提供特定功能的顧問服務
工安來說有環測、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以一定規模以上公司為準)
環保部分有空、水、廢等相關的廠商
也有專門接政府計畫的顧問公司
一些官員退下來,也可善用其資歷到以上這些公司或企業擔任門神(ex:台塑邀請消防署前署長黃季敏..)

以上三層市場,對於事業單位而言,只有第三層才算是具備附加價值=>能夠協助企業解決一些問題;
而回過頭來想:
事業單位聘請環安人員的”需求”為何?
降低成本(包含政府管制造成的交易成本)
1. 掛證照,搞定政府機關與法規要求
2. 多能工,降低公司人事成本開銷(總務監工安,廠務現場操作兼環保申報)
創造效益
1. 建系統,取得證照或獎項,塑造企業形象
2. 釐清公司法律風險,管控現場作業危害與風險


以上三層市場的供給,從事業單位需求的角度來看,落差在於

 1. 對於一二階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而言,聰明的都出國留學、考高普考,或投效薪資福利待遇優渥的大公司了
2. 會考試解題的學生,往往是school smart碰到現場實務取捨的street問題,往往適應不良
3. 外部顧問公司,往往只專精於某一方面問題或功能,無法從公司整體的角度來看待分析問題

而從外部單位來看,事業單位可謂:
1. 大者恆大:只有少數幾家檯面上的公司或跨國外商企業,對於環保工安夠專注與投入(一般中小企業可謂沒有搞頭)
2. 不見棺材不掉淚:以成本而非風險觀點來看待工安環保職能
3. 閉門造車與家醜不外揚:難以觸及其需求與問題 這個供需之間的落差,可謂沒有交集,乃至於造就了獵人頭公司偶而也會跳出來幫忙找一些願意跳火坑的稀有人才

政府的施政與制定法律,雖然其位階可謂高於供需,甚至可以影響供需間的均衡,但是往往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反而多半淪於政治角力搖擺與造成更大的負面衝擊。


幾個(可能)可以塑造新的均衡解的想法
 1. 學校教育與證照資格
與其鎖住學生的可能性(讓只有相關科系的學生可以考相關證照),與大家浪費時間/花錢去上那些行屍走肉般的課程,或許e-learning與資格的認定,是一條釋放資源與活力的可行道路=>不過威脅既有學教教育、訓練班開設單位的利益

2. 徒善不能為政、徒法不足自行
在確認法規的落實與執行上,政府必須要洗心革面(不要再沉迷於制定法規)
a. 法規的制定必須要溝通確認機制
b. 除了妄想擴編稽查人力外,出事後重罰與窩裡反條款是可行的idea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04.html

3.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平台
組織的規模與績效通常呈正比,除了資源之外,經驗的累積是關鍵之一,這些經驗和知識目前侷限在各公司的資料庫或人員的腦袋中,尚未被擷取、開發和分享出來;也欠缺有效的整合機制,以工安事故來說,重大職災可以到北中南檢查所的網頁查詢(雖然事故原因的分析很多寫得很鳥),但沒有牽扯到人員傷亡的職業災害(包含火災),對於事業單位來說,是更寶貴的教材與實戰習題(而不是一堆學校老師用英文寫的paper或國科會研究計畫)

另外,這些知識與經驗的載體carrier是人或組織,如何能夠引誘一些有經驗的人或組織把這些知識經驗分享出來,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