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筆記-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03635 

作者 youtube訪談

Sky gene的超讚補充評論
 

這些錯覺是人腦先天的設定,能夠意識到這些思考誤謬就已經偷笑,遑論擺脫TAT

 

 

 

第一章 「我想我應該會看見。」——注意力錯覺 

你只看到你準備看到的一切……
人的注意力與視覺世界遠小於自己以為能夠注意到的部份
視而不見會導致當事人很嚴重的自我認知誤解。

人們只會注意到被提醒要注意、預期會出現的事物,其餘一概忽略=不注意視盲 


如何消除不注意視盲
相對明顯的反光服飾與裝置
這些事件出現的頻率(行人與腳踏車越多的城市,步行或騎腳踏車的危險越低)

決定你看見什麼或漏看什麼的關鍵,並非視覺的明顯度,而在於你當下的預期心理與注意力焦點。 

抬頭顯示器反而讓機師更不容易注意到機頭前方障礙物(侵入航道的其他飛機或跑道上的其他車輛)=>機師專注在降落任務上,而非跑道可能出現的物體。 

同理可證:
使用免持聽筒的駕駛反而更容易發生車禍
=>大部分的人無法察覺到自己的意識與注意力是有限的,只要注意力轉移到對話上,免持聽筒沒有比手持聽筒的駕駛來得安全。 

高科技輔助設備,其實讓駕駛更忽略週遭情勢=眼盲。 

沒有研究成果支持不同的人會有注意力的差別:性別、精英學府與二線學校,沒有所謂「注意者」與「忽略者」 

專業訓練有助於注意到意外出現的事物,只要該事物是屬於專業的範疇。

而不同科別的醫師都被訓練注意各自專業範疇的特定疾病徵兆=>經驗引導他們去找出最常見的問題,而非罕見的異常狀況。
 

對於人腦而言,注意力是零和的遊戲:你越注意某項事物,你對其它事物的的注意力越低男人往往只專注在工作上,難怪常常被抱怨不夠關心另一半 

進行觀察時,越夠不帶成見與預設心理,越能幫助我們理解所看見的東西
然而我們的期望與認知往往基於先前的生活經驗(=存在成見與預設心理)黑天鵝眼盲的基礎..
 

注意力眼盲其實是節省腦力資源與演化結果=>這些意外太罕見了,不值得感官雷達全開與持續掃瞄(大腦不堪負荷),而且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些眼盲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一個注意力眼盲的反例:
杯弓蛇影,人腦對於蛇等物體其實自動辨識能力超強,或許因為遠古人類,沒注意到蛇的,大概要付出性命做為代價

 

 

 

第二章 教練鎖喉?——記憶力錯覺

記憶都經過大腦的篩選與重組?
越鮮明的記憶不代表越真實,
我們只記得「感覺」起來像真實的部分。
 

大部分人記不住15個數字的號碼,我們「記得的」和「自以為記得的」存在不小的差距 

人腦記憶紀錄的不單只是「真正發生過的」(部分事實),還包括我們「個人對此一事件的詮釋」(個人的認知扭曲) 

我們感知經歷某些事物時,會從見聞當中擷取它們的意義,而非詳盡記下所有細節
=>將「所見所聞」與「既有知識」做出連結=造成記憶偏誤
=>難以區分哪些「是真正記得的事實」,哪些又是「根據知識與聯想重建」
 

人們通常較容易記得事物之間的關連,會詮釋所看到的場景(=加油添醋),而那份詮釋會影響甚至決定對於該場景的記憶。

你對你自己的記憶非常肯定,然而你的記憶與你記憶的方式,塑造了你自認為看見的事物;如果你能倒帶重看一遍,記憶與事實往往有很大落差


不同人在同一時間、目擊同一事件,可能有許多不相同的記憶描述…(目擊證人不可靠,現在有比較可靠的CCTV與行車紀錄器) 
 

變化差異視盲(change blindness)
-人們看不出「片刻前影像」與「此刻影像間的差距」,ex:電影當中存在許多不連戲的錯誤。

一般人其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change blindness有多嚴重=>
人們被事先告知可能的變化/變動細節,那麼那個變化對於所有人而言就會很明顯,大家都看出來;如果沒有預期到會有這項細節改變的話,那麼大家通常都看不出來。
=>觀眾越入戲,越不會注意到不連戲的細節錯誤
=>場記才需要注意每一場戲與戲之間,所有演員服裝與道具間的細節。 

 

記憶來源錯誤(failure of source memory)與非蓄意抄襲
別人訴說的精采、引人入勝故事,有可能會讓人誤以為那段記憶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們所提取的記憶,充滿故事要點、推論和其他的影響;記憶與其說是一段原創的演奏,不如說是一段由熟悉旋律即興重複的樂段。

心靈雞湯的許多感人故事,其實是以訛傳訛?!

 

 

認知衝突而導致的記憶扭曲

我們傾向於假設自己是正義與善良、外界事物穩定不變,除非某項事務讓我們注意到當中的衝突與不一致,而當人的信念改變時,當事人的記憶跟著改變。

人的腦袋會在無意識的情形下自動建構對某項事物與經歷的記憶,以配合自己認知的個人形象。

難以區分「說謊欺騙」與「個人潛意識的扭曲」

 

 

閃光式的記憶

經歷重大事件時的鮮明記憶,ex 911恐怖攻擊、921大地震

這些鮮明的記憶(鮮明到當事人將此一記憶認定為完全正確)其實一樣不見得完全正確

記憶鮮明度與印象深刻度,並非記憶正確度的指標(當事人被記憶鮮明度愚弄)

 

所有的記憶:

時間過得越久,內容正確性越低

回憶間隔時間越長,原始記憶與日後回想間的差異越大、還有更多假細節會被納入。

 

 

 

第三章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自信心錯覺

自信滿滿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表現?
無知往往比知識更能讓人產生自信?
錯不在自信,錯在迷戀自信。
 

我們把自信程度,當成判斷專業水準、正確記憶或是專家知識水平的訊號,但自信不等於專業與問題的掌握程度展現自信有助於說服或欺騙別人

 

選手高估自己的水準,鄉民高估自己的駕駛技術
大部分的人半桶水一知半解,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高估了自己對於大多數事物的知識與能耐
真正的少數行家,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個人知識的包絡面疆界與這些知識應用的適用情境&限制條件),反而很保守與保留 

無知比知識更能讓人產生自信
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只有笨蛋才會以為別人都是笨蛋,所以被抓去坐牢的都是比較笨的,比較聰明的反而都是欺世盜名與竊國、有權無責的政商高層

 

人們通常會用最正面的觀點來詮釋與自己能力成就有關的資訊=>表現好是因為自己具備天賦、努力又認真

至於自己犯下的錯誤與能力低下,則歸咎於意外、運氣不好

 

過度自信不是發生在已經擁有超高技術的時候,而是發生再對於此一技術之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股市賠錢大戶有兩種,一種是散戶菜籃族與阿土伯,另一種是對於各種分析技術與理論一知半解(卻又以為這些分析手法萬能)的商學院學生 

只有當結果與事實打臉、逼我們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局限,我們才會看見自己自信心的誤導。

 

只有當你清楚:自己的能耐圈範疇&這些知識與觀念在使用上的限制條件時,你才應該展現自信(你最好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哪些,自信不足不會害死你,過度自信才會;but也不要完全沒有自信心或喪失信心)

 

 

引導大家過度自信的錯誤心理狀態與團體動力

1.許多其它人的看法和我自己一致(在科學的世界,反而是少數先知異類才是正確,對錯真相不是民主投票,沒有少數服從多數這件事)

2.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權力、主導性格與自信心

3.大家關起門來討論問題對策,閉門造局,彼此強化及認同對方的說法,得出了一個充滿共識(與信心)可行方案(集思不見得能夠增加解決問題的機率,但是開會的過程與儀式,有助於集體洗腦增加信心與分攤推卸萬一失敗之後的責任
 

摘錄:
做決定的時候,每一步都需經過非常嚴謹的推論,所以他只靠自己不靠人,決策絕對不能因為「人」而受影響

 

 

自信ConfidenceCon man(騙子)con game(騙局)con artist(花言巧語者)的一部分

自信心強弱對問題判斷的正確度,信心度與智慧高低無關

 

在醫學的場域,急診室裡的病人期待&全信賴醫師具備幫當事人做出最決定的能力與準確判斷病情診斷病因,然而這種完全的信任=鼓勵+醫師=>不必誠實面對他們到底知道什麼以及不知道什麼!
欸,難怪黑天鵝的作者強烈質疑醫療體系的誤診與虛假
 

各行各業都必須傾聽正視證據(而非訴諸口號、理念與理論猜測)、永遠保持懷疑與謙遜的態度(敢承認自己不知道),不斷自我提升,才會學習與成長!

會表達疑慮的醫師比盲目果斷自信的醫師更具備自我覺察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行家與達人。

目擊證人充滿自信的錯誤指認,造成3/4的冤獄誤判

缺席的證據與邏輯

 

 

 

 

第四章 你該學氣候預報員,還是避險基金經理人?——知識錯覺

知道「怎麼用」跟知道它「為什麼」能被用是兩回事;
知道發生「什麼」事,不代表知道「為什麼」會發生!
別誤把熟悉的感覺,當成真正的知識。
 

對於未來與未知事物的猜測其實行家專家不會比較正確
經濟學家對於經濟成長率預測的準確度只有到上一季-Paul Samuelson
 

反覆接觸某一項知識或事務的熟悉感你對於這項知識與事務運作原理的融會貫通,we know What, but not Why or How

EX:屢見不鮮run awayproject budget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Project=獨一無二的情境與條件=充滿變數、不確定因素=無法正確預測與估算

 

風險與市場的變化都是不可預測!

倚賴過去的變化歷史資料來預測未來,幾乎都會出錯。

 

大多數人買進某一檔股票是因為相信這檔股票的價值被低估=日後有上漲空間然而這個動作背後的意義是=>買家自以為自己比其他投資人更了解這支股票的未來價值
為何打敗市場大盤與預測未來很難
 

任何投資的議題,關鍵核心在於判定出適當的價值,然而所謂的價值因人、因時、因地與種種因素而異,買賣雙方往往自以為自己了解箇中的價值與風險。

越多越即時的資訊,雜訊多,反而有助於判斷價值與走勢的有用資訊少。 

相要判斷自己知識的最佳方式是透過預測與結果之間回饋,然而有時候驗證預測絕果是否正確要等上好幾年:

醫生要判斷診療是否有效,要觀察一陣子,即便病人病情好轉,也很難判斷:
A.病人是自己痊癒
B.有其他因素讓病人好轉
C.真的是治療藥物有效

透過機率來陳述預測,會讓預測更難被驗證與否證=>機率是種科學唬爛!

 

 

 

 

第五章 妄下結論——因果錯覺

在麵點中看到上帝,在股價中看到趨勢?「相關」不等同於「因果」,
別把「以為」變成「因為」!

 

人腦的先天設定:

從重覆出現的模式裡偵測出意義(從隨機混亂事物,建立出意義與pattern以為的模式與規律其實不存在=>人類天生愛聽故事)

從巧合中推斷(穿鑿附會)出因果關係(人們看到鬼神圖像、文字圖畫,偏向於他們期待看到的pattern與預期心理)

相信先發生的事情造成後來的發生的事件

 

即便專家透過理論的鏡片或SOP來診斷與鑑別,還是極可能誤診與miss=>一些特例與罕見疾病的黑天鵝會讓專家的眼鏡碎一地。

預期心理造成另一種心理與視覺的盲目、視而不見,對於病人則是安慰劑效應。 

兩個變數具備關聯不等於兩者有因果關係
 

確認驗證因果關係的唯一辦法是進行實驗(控制各項變因與系統偏誤)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5/01/blog-post.html 

人腦先天愛聽故事,會渴望與自動建立因果關係的猜想,而非一連串的事件;人類習慣從故事案例當中抽取智慧與經驗(=因果法則),而非從各種情境的眾人反應或大量數據當中學習;然而真實世界是多因多果的不斷交互影響,論斷個案的因果情境與事件發展其實非常困難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7.html#more

 

把公司營運的成敗歸功於領導人正是因果錯覺的典範(績效亦同)

 

 

 

 

第六章 快快變聰明!——潛能錯覺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玩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別被偽科學與媒體操作給擺布了…
訓練大腦不如站起來動動身體!

 

許多的科學研究報導,其實是無法複製重製驗證的垃圾
摘錄:
《科學》 (Science) 刊登了一篇研究,它重作了100個刊登在心理學頂尖期刊的研究,想看看能不能複製出同樣的結果;結果大約50%~64%的研究無法被成功複製。這背後的意涵是什麼呢?如果極端一點來說,這意思是說,那些所謂最好的心理學研究,可能有超過一半、甚至近2/3是不真實的。
 

這些垃圾偽科學報導充斥常見於健康保健、育兒養育、潛意識/超自然、美容健身等報導上=>無病呻吟,訴諸人們莫名的恐懼與期待
 

激發潛能的真正方法:
練習、練習、練習 

電玩專家勝過新手,不是因為他們擅長電玩遊戲,而是他們知道遊戲各關卡的內容

 

維持身體健康、預防老化的真正方法:
均衡飲食、正常作息、適量運動、保持愉快。

 

 

 

 

 

結語 直覺的迷思 

看完企業總裁的一天的貼身採訪與報導,其實你從大老闆的言行上學不到什麼
很多時候大老闆當事人也說不清楚自己的錢到底是怎麼賺來的

新聞記者與大老闆的自述,都只是在說故事,詮釋自己的成功的理由與原因(而非只是歪打誤著的幸運) 

這些直覺的扭曲隱藏在我們的心智活動之下,平時難以察覺與意識,這些誤導與行為不是因為愚昧、傲慢、無知或者缺乏專注 

思考一則故事當中裏缺少的東西,並非人腦的天性(除非透過比較數個類似故事)

知道何時該信任直覺,何時應該防備直覺的誤導(改為扎扎實實的推理與驗證每一步驟假設)…

下棋時,如果要較多的時間思考,能做出比較好的決策(除非對手太弱,而棋手自己pattern 辨識的能力超強,則可以靠直覺的方式獲勝)

然而有時候直覺又比深思熟慮的判斷好

情感反應=>直覺
推理分析=>耗費能量

欸,當老闆要對抗自己的好惡,理性判斷得失;隨心所欲的老闆,通常都是很糟糕的老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