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筆記-槍炮、病菌與鋼鐵(二)

作者Wiki
1937年出生,六歲學鋼琴,
父親是醫師,母親是教師
大學念人類學、哈佛學院拿歷史學位(1958)
劍橋三一學院拿生理學的博士(1961)
1964年初次前往新幾內亞的旅程啟發了他
回哈佛擔任研究員~1965
1968 UCLA擔任醫學院生理學教授
之後轉UCLA擔任地理學教授(學了十幾種語言)
 

作者個人網頁-裡面有他個人成長歷程的回顧
摘錄:
It’s said that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a person and you are permitted to ask them only two questions permitting only one-word answer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to pose are: “Where were you born?” and “When were you born?” 
出生在哪個地方與什麼年代,會顯著影響一個人 

One of the basic lessons of life that I learned from New Guinea is an attitude towards risks -- specifically, towards doing things that involve very low risks each time you do them, but that you're going to do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times.  A "Eureka moment" came one afternoon when I picked a campsite in the jungle underneath a tall, dead tree.   I was surprised how frightened the New Guineans with me were of sleeping under that dead tree that night. When they said that the tree might fall down, I answered, "Look, it's not going to fall down tonight."  But after hearing stories of New Guineans killed by dead trees, and after hearing trees fall down in the jungle, I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f you're going to spend every night of your life in the jungle and you are not careful about dead trees, sooner or later that low-risk event of a dead tree falling on you will catch up with you.
面對風險的態度:不要睡在枯樹下=>如果你忽視那些極小的風險-早晚那些風險會找上你 

Another basic lesson of life that I learned from New Guinea was how to deal with apparently hopeless situations.  When I first went out there, I encountered quite a few 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s, where I thought that the next day I wouldn't be alive.   When those situations first arose, they were paralyzing; I did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m, or to deal with myself while in them.   Gradually, as I survived one after another of those situations, and I then found myself in yet another 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 where I didn't see how I would be alive the next day, I was able to tell myself: "Well, you've been before in situations that seemed to have no possible solution, and somehow the next day you've woken up still alive. 

Working in academia, and writing about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are things that I love.  It's not work: it’s fun.   I happen to get paid for that fun, but if someone tomorrow gave me ten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continue my job as professor of geography at UCLA, because it's what I most enjoy.  In retrospect, if I had known at Roxbury Latin School that I wanted to end up as a historian or geographer, I think I still would have followed the trajectory that I did.  I would have prepared myself by studying biology, because from it I learne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which is valuable both in field biology and in history.  Languages are important tool for understanding history. Understanding the New Guinean lifestyle has been important for me in understanding the lifestyles of people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  And so what I actually did for 45 years, although it wasn't geography or history, was good unplanned preparation for my present career in geography and history.  Already from Roxbury Latin School also came my love of writing. Writing lets me spend time reading up on all these interesting things, going to the effort of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m and to explain them to myself, and then explaining them to others in the same way in which I have tried to explain them to myself.
作者世界級精采的人生寫出世界級的書,豐富了敝人與許許多多其他人的心靈

 

 

 

PART 2 食物生產的起源與傳播

討論人類歷史發展(印加帝國被西班牙征服)的遠因 

 

第四章 農業與征服

促成西班牙勝利的直接原因是農業與狩獵-採集的差別 

農業的發展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有著間接的影響
1.越多的卡洛里,就能養活越多人 
然而野生動植物,只有一小部分能夠成為人的食物

如果人類能夠馴化動植物,讓它們大多數可供人類食用,則可得到更多的卡洛里,農業族群的土地運用效率比狩獵-採集的方式跟很多,可共養多至百倍的人口;而且馴養家畜和栽種作物兩者可以產生加乘作用(家畜的糞便是肥料也是燃料,再者家畜幫忙耕地,可以讓荒地變為農地)
 

2.定居
為了照顧家畜與田地,更多的收穫與糧食儲藏,更多卡洛里意味著更多的人口,無須到處遷徙,讓一般農人的生育週期為兩年,短於狩獵-採集的四年

糧食儲藏意味著可以交換,養活一批支援生產的非農專家。 

3.君王和官僚
狩獵-採集社群一般而言人際關係較為平等

一但可以囤積食物,就會產生某些政治特權階級,掌控他人生產的糧食、強行徵稅與把心力放在政治活動上:小規模的農業社群成為酋邦,大規模的成為帝國

食物的囤積進而養活全職士兵、對外爭戰掠奪


4.從人力到獸力
牲畜不但可供食用,還可提供天然纖維,讓人可以居住到寒冷的區域,還能協助犁田與搬運重物

馬匹與駱駝也是帝國對外發動戰爭的重要軍事優勢。

 

農業=>更多人口、家畜=>帝王、官僚、工匠=>發動戰爭的基礎

農業=戰爭

 

 

 

第五章 如何在歷史上領先群倫

為何有些地方可以優先發展出農業、進而工業化,有些地方仍然維持狩獵-採集的生活型態?

 

歷史上,地球上絕大多數地區沒有發展出農業,原因是地理生態條件不佳

而今日所謂的大穀倉,其實在當年空空如也。

所謂各種農作物與農業的發源地,其實並非肥美的農田或牧場。

農作物和人相互適應與演化

圖片出處:http://www.nmns.edu.tw/public/exhibit/HumanCultures/agricultural/agric-1/1-1.htm

世界農業的起源: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tOdm42iY9zYJ:http://www2.pccu.edu.tw/crfglu/1020228speech.pdf%2B%E4%B8%96%E7%95%8C%E8%BE%B2%E6%A5%AD%E7%9A%84%E8%B5%B7%E6%BA%90&hl=zh-TW&biw&bih&gbv=2&&ct=clnk


世界上只有少數地區自行發展出農業,農業萌芽的時間不一

有的農業核心區域的狩獵-採集族群學會了農業的技能

有的農業族群是征服者,也有的周邊的狩獵-採集族群把農業族群連根拔起

有些族群生存在適合發展農業的生態良好區域,卻從外發展過農牧業,也沒有向外習得農牧業

 

 

 

第六章 下田好,還是打獵好? 

為何有些地方產生出農業與工業的變遷,而其他地方沒有?

只有現代人(沒有打獵、下過一天田)才會以為種田的生活比狩獵採集來得輕鬆 

務農其實是無心插柳與逐漸演化的結果,而非刻意的理性抉擇。

物農與狩獵採集之間,並非逕謂分明:
當時即便最肥沃的地區,很可能只有收成季節才會定居一陣子,其餘時間都是在狩獵採集
=>沿著固定的路線更紮營地點,以順應季節變化。 

差別只在於有些狩獵採集族群比較知道如何積極的經營地力=>鋤草、維持灌溉、火耕(鼓舞可食用的植物種子生長)、留下莖和塊根讓植物再度生長。 

即便是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也花費數千年,人的飲食才從全部的野味,轉換成少數幾種特定作物。 

人類覓食會先挑中意(好吃)的食物,或者最省事隨手可得,如果不得以在退而求其次。 

田地的出現,開始可能是未雨綢繆作為儲糧,以因應野生採集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而非謂了得到更多的糧食。

 

對於狩獵採集族群而言,一個月能夠打到一頭山豬或長頸鹿就能被稱為偉大獵人=>部落的文化會讓這些人不願意變成平凡無奇的農夫

人的行為模式會受到看似武斷的文化偏好所左右。 

有的族群的生活模式,反覆在農業與狩獵採集當中轉換

農業與狩獵採集是兩個不同選項的競爭對手,混合型也是一種可能的選項。

 

哪些因素讓農耕比狩獵採集有利?

1.野生食物日漸減少
原因可能是氣候變遷或是人口增加導致動植物滅絕

2.野生動物減少,造成狩獵難度提升
氣候變遷導致小麥大量生長=>短時間可大量採收 

3.糧食生產技術不斷改良與提升
鐮刀、打穀去殼、防水的儲存 

4.人口的增加
人口密度與農業兩者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相關與自體催化(autocatalysitic) 

5.狩獵採集與農業地區的交界
農業區的人口密度>狩獵採集區的人口密度,農業區的人口增長優勢足以驅離狩獵採集區狩獵採集族群要在適合農業的地區生存下來,只能憑藉地理或生態的壁壘(沙漠或與世隔絕)

 

 

 

第七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

野生植物如何馴化變成作物?野生杏仁含有好幾種氰化物!

最初的農人不懂分子遺傳學,既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怎麼有可能把有毒的杏仁改良成無毒的美食?
 

從植物的觀點,促成「馴化」的,並非只有人類,還有其他數千種動物=>

被人和動物吃下咀嚼變成糞便重見天日(ex: 野草莓)

在這個階段,人雖然幫助了植物繁殖擴散,但不是有意的。

 

人類的貪食與選擇,會讓植物種子巨大化、去苦化

人擇和天擇剛好相反

苦味讓種子不會被吃掉

人擇讓沒有苦味的種子繁衍下去(近年的例子是無子瓜果) 

最後農夫的育種則是蓄意選擇果肥、果甜的品種進行栽種。 

 

從野生植物到被人馴化職務的四項重大改變

1.種子的傳播機制
從防止人畜採食變成依靠人類播種
Ex: 豌豆,原先豆莢要爆裂才能散撥,但人類喜歡豆莢不會爆裂的
小麥大麥,原先長在麥桿頂端掉落的才有繁殖的機會,但人類喜歡不脫落的變異種 

2.種子的發芽機制
在氣候多變區的一年生植物,如果所有的種子都再同一年發芽,只要遭遇乾旱或寒害,那麼便會絕種。一年生植物必須演化出抑制發芽的機制,讓種子休眠,再多年後仍然可以發芽。
例如外殼與突變種。 

3.植物的生殖機制
可不經授粉而結果:香蕉、葡萄、鳳梨、橘子
或雌雄同株的突變種 

4.可食用部位變大
小麥、向日葵,種子越大越好
香蕉,種子越小越好

 

植物馴化時間的早晚原因

第一階段(穀物/豆類雜草)
一萬年前,小麥、豌豆、大麥
野生時即可食用、產量豐富
易於栽種、快速生長(幾個月可收成,有利於採集)
不需大幅改變基因=>小麥的突變種:不易落粒、快速發芽 

第二階段(水果、核果=好吃)
四千年前,橄欖、無花果、棗子、葡萄
至少種三年才能有收穫、盛產必須等十年=長住一地的農夫才可能會種植 

第三階段(果樹)
蘋果、梨子、櫻桃
要靠人為蓄意的接枝與農業技術 

成長緩慢、多基因控制苦味的植物(ex:橡實),不是人類所能馴化 

而古人開始馴化動植物時,不能預見自己生活方式的改變,也不可能知悉此舉會影響後代子孫在歷史上的定位

 

 

 

第八章 蘋果不馴誰之過? 

就農業的發展,為什麼有的地方一馬當先?有的遠遠落在後頭,發展時間有著天壤之別?

一說:
當地人比較笨、被動或當地文化
除非馴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可觀,否則狩獵-採集族群不會一夜之間就轉型成農業 

二說:
問題出在當地的動植物與環境
如何評估當地動植物的被馴化的潛能與可行性?

就北美土著無法馴化蘋果而言,問題是印地安人笨還是蘋果難以備馴化?

 

比較肥沃月彎、新幾內亞與美東
不知作者為何要挑後兩者來比較?出生Boston所以挑美東+有深刻感情的新幾內亞;感覺有點可惜

肥沃月彎的優勢

1.地中海型氣候:冬天溫和潮濕,夏天漫長乾燥,有利於一年生的穀物和豆類,也有利於植物演化;而且在全球的地中海氣候區域當中,歐亞區的面積最大

2.當地作物的野生始祖繁盛而且多產,可馴化的比率其高無比,從死海到德黑蘭的高山,不同海拔代表繁多的野生物種,也有利於採集族群的移動遷徙(高山植物比較晚結果)

3.雌雄同株、自花傳粉植物的比例很高=>種植的大利多
4.當地還有適合馴化的大型哺乳類:山羊、綿羊、豬和牛

肥沃月彎獨特的氣候、環境與野生動植物讓當地適合發展農業優於狩獵與採集

 

相較之下,新幾內亞的土著,人人都是自然百科:對當地動植物生態瞭若指掌=>有價值的物種不可能逃出人的掌握
(換言之,沒發展出農業不是當地人笨、懶或蠢) 

而西元前9000年幼發拉底河古邊緣地帶遺址,發現當年村民採集的植物種類多達157
人類的採集促成植物馴化的第一步
(當時的人類有如今日的新幾內亞的土著,不可能會對有用的植物視而不見)
 

新幾內亞與美東的情境限制

新幾內亞的獵人為獵物欠缺所苦,高山地區足人到森林狩獵時,必須攜帶自家菜園種植的糧食,以免斷糧餓死

由於狩獵採集不可行,所有高山族和大部分平地族,已經變成地居一地的農民,發展出複雜的種植系統。

1.沒有馴化的穀物,只依賴植物的根(芋頭)和樹木作物

2.沒有馴化的大型哺乳類動物,近千年內才從東南亞輸入豬、雞和狗;只依賴芋頭和甘薯的高山族,欠缺蛋白質(肚皮腫脹)

3.新幾內亞原產的根部作物,不但蛋白質少,卡路里也不高。 

 

美東如同新幾內亞,土壤肥沃、降雨規律、植物種類繁多,但家畜只有狗

美洲土著、新幾內亞土著並未對當地動植物視而不見,糧食的生產、動植物的馴化與生活方式受限於地理環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美洲土著不能馴化蘋果的問題在於北美洲整個野生動植物生態體系的組成,那個生態體系組成的潛力有限,限制了北美的糧食生產力與落後肥沃月灣的主因。 

而本地動植物的限制不是主因,很多時候當地族群可以靠接受外來物種而有後發優勢。

 

 

 

第九章 斑馬、不幸福的婚姻與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前一章的蘋果與印地安人 可以替換成 班馬與非洲人=>從植物的馴化,到動物的馴化

想要獲得成功,要避免失敗,而造成失敗的因子有很多,彼此不相關。
 

動物的馴化對於人類有重大的貢獻與影響歷史
提供蛋白質、乳品、皮毛,協助搬運貨物、耕田、發動戰爭,甚至幫忙傳播病菌給沒有抵抗力的族群

/貓、鳥/雞、兔子/天竺鼠、蠶與蜜蜂都是人的朋友,然而就蛋白質的來源與戰時的後勤與衝鋒陷陣,比不上任何一種大型家畜。

 

家畜:可以在籠子裡繁殖、食色由人類控制(所以大象不算)

主要的五種大型食草哺乳類:
綿羊(西亞、中亞)、山羊(西亞)、牛(歐亞、北非)、豬(歐亞、北非)、馬(歐亞)

次要的九種
阿拉伯駱駝(單峰駝)、雙峰駝(歐亞)、駱馬羊駝(安弟斯山)、驢(北非、西南亞)、馴鹿(歐亞北方)、水牛(東南亞)、犛牛(西藏)、巴里牛(印尼)、東南亞野牛(印度緬甸) 

野生大型哺乳類分布不均,就是歐亞族群得以優先擁有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主因

從能量的觀點,歐亞族群先天的動植物生態體系佳,所以獲取的能量與卡路里多,自然會最先演化出農業,農業擴展帶來征戰,農業取代狩獵採集,征戰需要發展槍砲,馴化家畜帶來病菌與抵抗力的演化,農業進步養活一批工匠,工匠發展出鋼鐵促進帝國的增長與轉型工業社會。 

為什麼歐亞的野馬可以馴化,而非洲的斑馬不行?

不是人的問題,而是這些物種的天性
適合馴養的大型哺乳類生物只有這幾種=>不同的人類族群繳出同樣的成績單

失敗的例子:黑熊、虎豹(天生獸性)

 

不適合馴養的因素

1.飲食,肉食性動物能量轉換效率低,養吃肉的黑熊不划算

2.發育速率:大猩猩與大象出局,肉生長的太慢

3.人工繁殖的困擾:能否在籠子中交配(獵豹出局)

4.兇殘性:大灰熊與非洲水牛出局,日本愛奴人養小熊,周歲就殺來吃(養更大無異於自殺)

5.是否容易恐慌:羚羊、瞪羚與鹿關進獸欄會驚慌、亂竄時撞上獸欄重傷而死(今日動物園中都有給它們吃乖乖藥、打乖乖針?)

6.社群結構:喜歡獨居、會佔地盤打架的動物無法放牧
能夠群居、有明確階層結構(會服從人類)、各成員不佔地盤的生物,才方便圈養 

以上失敗原因,只要具備一個,就無法被馴化
 

歐亞大陸得天獨厚

1.就地理而言,歐亞大陸面積最大,生態最複雜,有最多物候選物種可供馴化

2.就人類歷史發展而言,澳洲與美洲可供馴化的大型哺乳類,不幸遭遇狩獵技巧高明的現代智人,都滅絕了

3.那些沒有滅絕的大型哺乳類,各自有著無法被馴化的因素與障礙。

 

 

 

第十章 大陸軸線:歷史的伏筆

要了解地理差異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關係,必須從農業的傳播與擴散著手。

農業的傳播
1.西亞到歐洲、北非埃及、中亞/南亞
2.東亞到東南亞、韓國日本
3.中美洲到北美
4.薩伊爾(薩伊)到西非南非

 

傳播速率的差別

東西軸線快:每年約1-5公里

南北軸線慢:每年約0.3-0.8公里

 

西南亞作物傳播速度比美洲和非洲的作物傳播速快,馴化先佔

同一緯度疾病、溫度與降雨相近,植物的發芽、成長與抵抗疾病能力和當地氣候息息相關,隨著季節改變的晝夜長短、氣溫降雨影響植物發芽、成長與開花結果。

動物也是,適應相同緯度比較容易,人類亦同

歐洲白人到熱帶地區無法適應高溫溼熱氣候與熱帶疾病-瘧疾

熱帶地方土著同樣無法適應北方酷寒。

 

動植物的傳播受到各種地形氣候區域的阻擋,地形與生態障礙在某些地方的影響特別顯著

 

各大洲的陸軸走向影響不只糧食與農業的傳播,還包過各種科技與發明的傳布:

史前在墨西哥獨立發明的輪子,怎麼樣也無法滾動到安地斯山

文字與書寫在西元前1500於肥沃月彎發明之後,在1000年內像西傳至迦太基,向東傳至印度次大陸

而史前即存在的中美洲書寫系統怎麼樣也沒傳遞到安地斯山區

 

雖說輪子與文字不像作物會和緯度與白晝的關係密切,但卻和糧食生產系統密切相關,作物、牲畜與科技的交流頻繁,其他方面的傳輸也會活絡。

 

換言之,地理緯度、陸軸走向為人類的歷史與命運埋下伏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