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四)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
 

繼續跟著這本書去神遊各國、增廣見聞與開拓心胸(搭配看歐巴馬的告別演說也很有感)



TAT


 


 

第二十三章  強大的亞洲政府
 

日本的文官體制

源自於幕府封建行政體系
德川年代的改革
天皇不是實際統治國家的人,真正權力有一小搓寡頭把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井上馨與躲在天皇背後的官僚 

教育是進入公職的管道,1937年,73%的公職都是東大的畢業生
政府在戰爭中打造出來

早期的日本法律和中國法律一樣,只有一連串罪罰的清單,沒有涵蓋契約、產權與侵權等民法範疇;法律只是政府的治理工具,也缺乏西方傳統的人權的概念。

 
明治憲法

統治權不屬於日本人民而屬於天皇
天皇有權認用各部會首長、宣戰
有世襲的貴族院與民選的眾議院
選舉權只給不到1%有財產的人
由上而下的產物而非由下而上不同階層衝突後的產物 

 

現代化的三條路徑

1.經濟轉型
英美小農與封建政治體系轉行為商業化農業經濟

2.農民起義革命
蘇聯與中國對於執政者不滿

3.法西斯
極致的民族主義(躁進、盲從集權政權)


 

不受控制的文官自主性

日本軍人想在中國東北建立國中國(滿洲國)

明治憲法沒有賦予民選政府控制軍隊的權力

天皇可謂被軍隊監禁,軍隊的右翼份子狂熱份子以效忠天皇名義暗殺政治人物

文官政府太懦弱無力阻止軍閥發動1937蘆溝橋事變與對中國的全面侵略

日本軍隊的武士精神與政府現代化過程,可謂是某種程度的法西斯路線

 

 

二戰戰敗後的法律與民主
 

成功變革的部份
1.統治權屬於全體人民而非天皇
2.廢除貴族制度
3.放棄軍隊與發動戰爭的權力
4.結束租佃制度(土地改革)
5.開放婦女參政(保障女權) 

變革沒成功的部份
1.解散財團(財團是發動戰爭的幫兇,戰後財團組成非正式的經連會成為日本經濟奇蹟的基礎)
2.日本不偏好上法院,多半是非正式的方式調解糾紛
3.行政機構沒有受到更多的民主監督
文官體制退休官員反而進入政黨或各財團(通產省的前身-國際貿易工業部,很多人都是關東軍的參謀),文官體制-政黨-財閥形成鐵三角

欸,好多日劇的背後,並不是那麼浪漫...

 

日本走的是(仁慈)菁英主義,而非普羅大眾參與的民主(一般菁英與官僚自大、對權力飢渴,不認為無知的大眾可以參與政治、甚至鄙視一般人的權利)

 

 

 

第二十四章  中國邁向法治的奮鬥 

BC221秦朝,中國已具有中央集權的政府,國家機器很早就出現,沒有其他社會參與力量可以挑戰國家的主導地位

佛教與道教等宗教受到嚴格管控,幾個因素下來,造成中國穩定、缺少系統整合的能力與機會:工業與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相對於非洲,中國政府的問題不在於如何集中與部署國家的權力,而在於沒有法律與民主問則制度去約束國家權力。

 

中國法律的本質

西方法律的原始概念是宗教信仰與神明與羅馬民法傳統。

對於中國而言,法制依賴統治者的仁慈與明智裁決,儒家觀念認為規範人們生活的基準應該是道德而不是繁文縟節的成文法

儒家:人性本善、可受教化

法家:人性本惡、容易脫序需要嚴厲的法刑制約

漢代之後法家式微,之後各朝代可謂是法儒並行。

 

台灣1991年結束動員戡亂,才正式擺脫強人獨裁、迎來立憲政府 

左岸1949掌權,本來的憲法被毛澤東作為打擊階級敵人的武器,堅持人治而非法治。1978年以後鄧小平的改革,法律被視為一種治理機制,引導與監督大眾對於政府的不滿=>法律為共產黨服務,憲法條文比較像是由黨決定的政策宣示,而非管理所有人的正式制度。內容變更由黨提出,交由橡皮圖章的人代會批准。
 

民眾可以控告地方政府,但打贏官司的機率不到兩成,另外絕對不能挑戰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

 

左岸民法通則

用公民權取代所謂的自然人

西方把自然人當成獨立於國家之外、擁有權利與義務(國家不得侵犯)

對左岸而言,個人只有被國家賦予的公民權,任何時候只要國家需要,隨時可以收回公民相關權利(土地與各種產權)

換言之,不承認私有財產的原則,因此也沒有保障私人產權的法律制度

產權的保護與合約的履行程度,基本上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所以大家都有很強烈的動機與貪污的官員合作)

 


有很多關於繼任與升遷的正式與非正式規定

這些規定對於政治權力沒有正式的憲政約束

共黨菁英集體領導的共識可以約束制衡,也可以走一言堂倒退路

 

 

 

第二十五章  中國政府的改造
 

以黨領政的布爾什維克模式

以一小群菁英為核心,在對意識形態忠誠下組成嚴密的階層組織

文革前黨員站人口比例2.5%,文革後黨員佔人口比例6%

2000年,公務人員人數超過4000萬人

中央部會才有價大的自主性,越往下層級政治控制力道越強

共產黨扮演皇帝的角色,帶領一票黨員監督龐大的文官體制
 

以黨領政帶來大量的酬庸、派系鬥爭與腐化行為,共產黨認清,它們執政的正當性建立在持續的良好表現上與控制貪污的能力(所有的政黨皆然) 

 

共黨政府回應社會的機制

1989開放鄉村選舉,選出鄉市委員會與村長,向上延伸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農村委員會把民眾想法與抱怨回饋地方官員,讓地方官員把公共事務做得更好

共黨中央雖不直接回應地方民眾,但會督促地方官員解決問題,以免社會不穩定與和諧

更大的民眾不滿,可以透過示威,只要發生一次重大的示威與社會不安案件(含污染與重大工安)地方官員的未來仕途就中斷=>官員也學會要讓步、安撫與收買民眾

 

中國地廣各地差異大,必須讓地方政府擁有相當的自主性才能執行政策

實際上依舊是依賴人治與治理者善意的儒家傳統,也高度依賴層峰領導人的意圖與選擇,而非所謂的馬克思意識形態。

遇到好領導人,行政效率會高於民主與法治社會,直到遇到獨裁的壞皇帝。

而中國的領導人很清楚知道要有治理成效:經濟成長、大家有錢賺/日子過的更好,人民才能忍受各種不合理侵權行為(其實大多數民眾無知也習慣了?)
 

 

中國政府未來的挑戰

1.出現一位魅力型的領導人(破壞集體決策制約的獨裁者)
利用許多社會不滿:貪污、貧富不均 

2.受到某些強大利益團體的把持
紅二代、國營企業、個別部會、某些地區 

3.統治缺少內在的正當性
建立在外來的馬列主義,如果共黨不能讓經濟持續成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那麼它可謂沒有獨佔的權力。 

4.網路與中產階級
社會動員要求改革
 

 

如何解決壞皇帝獨裁逆行倒施的問題

=要增加對國家權力的制衡
1.擴大依法決策的幅度
2.擴大人民的政治參與
3.保障資訊的流通與透明 

民主法治與行政效率兩者互相矛盾難以兩全,兩岸雙方不必各自吹噓

 

 

 

第二十六章  三個地區

比較拉丁美洲、漠南非洲與亞洲

 

 

 

第三部  民主

 

第二十七章  民主為什麼會廣為流傳?
 

為什麼民主只在20世紀成為全球的現象,而沒出現在過去4000年的人類發展歷史當中?
1.人生而平等觀念的改變
2.資訊與觀念的快速傳播
3.工業化分工=>經濟發展=>產生新興階層要求政治權力(=民主) 

 

馬克思的洞見

在舊有封建制度社會下,第一個覺醒的是資產階產(被舊有貴族與地主看不起的都市人),這批資產階級支持工業與社會革命以增加自己的財富

揭著無產階級(農民工)由於受到壓榨,所以動員起來
 

傳統貴族與地主階層希望維持舊有威權體制
資產階層想要一個相對公平的法治政體以及保障財產權=>支持代議制度
而無產階層想要無產階級專政、廢除私有財產/公平分配財富=>支持普選

 

結論
沒有中間的資產階層,沒有民主!

右派保守/上層希望法治與保障
左派開放/下層希望大眾參與以及自由
法治與大眾參與是不同的政治目標,一開始受到不同階層的支持

在磋商與角力的過程中(扣除掉由上而下發動的鎮壓與由下而上發動的革命),變成一籃子交易的民主代議政治制度

 

 

不同社會參與者的相互作用

中產階層
所謂中產階層是依據職業與教育而定,而非依據收入而劃分
主要想保護自己的產權,不見得會支持普遍的政治參與

勞動階層
工業無產階層,關心經濟利益的分配與自己參與政治的權力
多半支持集權的工黨或共黨(承諾重分配利益但犧牲個人自由)

大地主與資本家
都是民主參與的反對者,如果沒有擊潰這個既得利益階層的勢力,不會發展出完全的民主 

農民
極端保守與傳統價值觀念,可以是大地主制度下的受益者,也可能加入無產勞工階層發動革命。

 

政黨的核心角色

政黨不見得會支持它們所代表的社會階層或族群的實際利益,原因是因為必須動員不同的階層與族群贏得選票及獲得權力
=>必須在很多跨階層、相互衝突的議題上聯合與取得不同對立族群的支持 

如同政府的文官體系有其(不受控制)自主性,政黨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選擇如何詮釋與代表選民(歷史的偶然、領袖魅力與人格特質比政策有更大的影響力,政治人物是演員無誤!)


 

政策的三種高度與位階

1.觀念與觀點的正當性(真理、公益、正義、道德)=>知識分子的期待

2.現實利益的最大化與保障=>不同利益團體的衝突與折衷

3.執行的作法與細節的合理便利性=>行政體系的考量

不同位階之間有所衝突,政治是門妥協的藝術

 

 

 

第二十八章  邁向民主的漫漫長路 

可問責政府的意義

不單是由反對與受迫勢力壓制政府、強迫政府照其意願做事而已

外部團體總會對抗內部團體,而外部團體取得內部團體之後,會變成新的壓迫者

可謂責政府的意義在於
1.政府對於廣泛的大眾有說明與解釋作為的責任
2.承認反對勢力存在的正當性
3.政府權力不是來自於君權神授而是來自於公民承認與賦予=>政府權力必須經過人民同意
4.人民選擇自己的代表與統治者,沒有代表權不繳稅。
5.問責與民主普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問責不見得要選舉)


1848民族之春革命

農耕社會的歐洲,地主與農民是主體,中產階層是人口中的少數,因此失敗

之後歐洲經歷了經濟與社會的轉型,威權領導人害怕再次爆發革命,因此有了政治改革的進程,例如立憲、政黨合法化與分級投票制度等

 

 

反對民主的觀點立論

1.權責相符
有繳稅才有投票權,獲得減免()與靠福利金過活的人不配擁有投票權 

2.選民的資格與責任感
票票不等值,高社經地位的人,例如律師、醫師與神職人員的一票權重應大於文盲農民工
菁英才能客觀地保障大家長遠的利益(而非被政客政策賄賂成為侍從體系) 

3.不能容許從腐敗選區的貪官與黑道成為議員或政治領導
允許這些不光榮的人統治國家,國家未來堪慮 

4.帕雷托分配
反正80%的收入會落入20%的菁英手中,不管統治方式為何,都是由菁英在主導,何必庸人自擾搞開放選舉與財富重分配
涵義
4.1民主制度與開放選舉權不會改變普羅大眾的生活)
4.2不管是否有民主普選,總是菁英主導 

5.選民民粹不見得一直能夠把事情最對
參與意願與投票率不高
多半依據個人觀感與短期利益考量,而非理性判斷 

 

民主要靠自己爭取

馬克思主義:有錢人不會為了民主而做出足夠的讓步,只有窮人以武力取得權力之後才會有真正的民主

實證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國家開放選舉權都是因應民眾動員(而非高層與菁英階層的良善意圖)

 

保守的社會團體或階層,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保障自身利益,反而有助於非暴力的民主轉型。

1.代議政治制度(代表權被限制在有限的選舉人)
2.宣稱自己代表的是國家的整體與長遠利益
3.透過一些改革法案與修法內容來討價還價
4.挑選與支持有利於自己利益的議員

 

 

第二十九章  從一八四八到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


把獨裁者趕下臺,只是消滅一個威權勢力的來源,建立其他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阿拉伯之春的失敗教訓

1.伊斯蘭的文化與衝擊
沒有民主的先例可供依循
宗教派別是主要的民族認同源
大部分伊斯蘭國家,保守派來自-各部落菁英、傳統王室與圍繞威權統治的資本家與伊斯蘭主義份子
這些伊斯蘭保守派,近年來還受到西方國家的實質援助,沒有所謂的工業與現代中產階層

2.中產階層是關鍵
由住在都市的中產階層所領導,而既有政黨則多半從貧窮的鄉下與邊緣化族群吸收成員,佔據動員群眾的有利位置

3.威權統治倒台與民主選舉組織,只是更漫長的政治發展過程開端
需要有制度化的民眾參與與各界同意妥協的政治歷程

4.伊斯蘭教政教合一傳統的障礙
教義必須要跟現代民主與人權觀念更加相符與相容

 

 

 

第三十章  中產階級與民主的未來 

馬克思想像的情境
資本家利用技術從勞工壓榨出剩餘價值,財富更集中、勞工更窮,生產出來的東西雖然更便宜但勞工卻窮得買不起

需求不足與貧富差距最後導致革命

 

以上情境沒有發生的原因

1.勞工收入增加
勞工相對於資本的價格提升
相較於務農,勞工收入其實更高 

2.教育投資工業社會需要更多工程師、會計師與辦公室職員
提升人力資本有助於創造正向的循環 

3.開放選舉權
保障與提升勞工的福祉(無須革命造反) 

4.勞動階層轉變成為中產階層
追求有保障的生活、融入體制內 

5.貧困而沒有適當權益的階層
通常是新移民、少數族群與其他被邊緣化的人,這些人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力,更弱勢與不團結,不構成足夠的造反力量 

6.政治左派在經濟與階級議題上失去焦點
大家講求的是認同,而非階級
例如:民族、國家、環保、平等,中產階級成為多數國家組成的多數,極左觀念式微。 

 

中產階層

受過大學教育找不到適合做的人會變成政治上的激進份子

相對的一個貧困的人比較可能為每日溫飽奔忙,不會變成政治激進份子

就政治的觀點而言,中產階層的指標是職業、教育水準(高技能)與擁有資產=>這些會受政府的威脅

 

中產階層只佔人口20-30%時,可能支持反民主的勢力,因為擔心窮人支持民粹式的政策

單是出現中產階層,並不代表這些人會自動支持清廉或終結侍從政治

中產階層是否支持改革,取決他們的人數、對自身經濟安全的認知與他們的社會地位。

 

 

民主的未來 

每個人的才能與性格天生有別,而今全球化與技術機會的掌握,放大這些差異與不平等(贏家全拿) 

馬爾薩斯再度重返
這次不是糧食與人口成長,而是人口增加與壽命延長造成照顧者的負擔
人類壽命的延長,對於個人是好事,但對國家社會而言是壞事=>負擔增加、社會變遷與演化變慢

技術與資本家一直在進行破壞性的改變,而社會要適應這些改變

由於大多數人無法適應以上改變,因此需要政府介入以上適應的過程,公共政策影響大多數人的命運:
英美:開放市場與競爭,但提供失業保障保險(國家有創新競爭力,但勞工沒保障)
歐洲:努力保障中產階級(勞工不容易失業受到資遣,但國家失去競爭力)

 

已開發國家未來的民主前途和如何處理中產階層減少的問題有關

金融危機之後,出現許多新興民粹團體,反歐盟、反移民、反全球化、反商

這群人相信他們被統治的政治菁英背叛(事實上他們是正確的)

目前還沒有找到解決中產階層人數減少問題的方法,這方法不會是回到過去福利國家的簡單解決之道(各國政府財政透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長遠來看只能等待人口自然減少)

已開發國家的民主化制度,也累積了很多的僵固性,讓改革越來越難、沒有彈性。
 

事實上不論過去還是現在,所有的政治建致一定會衰退,曾經有效的民主制度,不代表會永遠有效。

 

欸,好悲觀的小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