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慈悲與智慧的思維

想像你/妳不單只活這一世,死後還可以投胎轉世,經歷過無數次不同的人生

每次的人生有不同的起點與人生機遇:
經歷過貧苦與悲慘,e.g, 年幼父母雙亡、體弱多命、一生貧苦;
也會經歷榮華富貴,e.g., 出生在貴族世家、接受貴族教育,一生風光;



而更多的時候與絕大多數,你/妳所經歷的人生是一般平凡的人生:沒有大富大貴、中頭彩,相對的也沒有遭逢重大意外與人生巨變;在人世中浮浮沉沉,為著自己的夢想與家人而努力,儘管很多時候夢想遙不可及,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風光與得意。

而不管是何種人生際遇,唯一不變與公平的是

  1. 你/妳只知道與記得這輩子(We know what we are, but know not what we may be.” William Shakespeare)
  2. 不論榮華富貴或是貧困落魄,還是有喜怒哀樂(喜樂不因貧富而有所不同,甚至越富有與幸運,越不容易滿足)
  3. 最後你/妳一定會死(別人也一定會忘記你/妳,即便名留青史,歷史記載也往往錯誤扭曲)



累生累世的經歷
將彷彿常態分配:
極富/極幸運的人生少,極貧/極不幸的人生經歷也少,人生的經歷多半是:有苦有樂、有喜有悲,有時努力的少/幸運的成分多一些,另一些時候事倍功半/運氣的成分少一些;怨天尤人或往自己臉上貼金都只不過是相同人性在不同心境與際遇下的展現。





在恆河沙數般的際遇與平行時空下,可能你是我,我是你。
與我相遇與交手的不是別人,而是另一個時空下的另一個我

該如何衡量這輩子的功過得失與成敗?以什麼為標準與標竿?
如果要過無數次不同樣貌的人生?那麼每一次不同的人生又有何目的與目標?
該用何種人生觀來看待累生累世的輪迴?不同次的人生歷練可以累加或者加乘嗎?



以上想法與觀念會讓人對於人生的平等與公平產生截然不同的思維與想像


追求快樂與生命的意義,是人生最古老的課題。

金錢/權力與頭銜像女妖的歌聲,讓社會中很多傑出的人迷惑;很多人以名利為首要條件選擇工作,最後死前大悟自己搞錯人生的優先順序,一生迷失於薪水頭銜等成功的裝飾品或者各種感官的享樂,以為那才能帶來快樂。

這輩子有房有車已是福氣與福報,人生路上遭遇種種的貪嗔吃慢疑,其實不過都是內心幻想與幻象
該去擔憂的不是:自己能否繼續升官發財?孩子能否考上名校?

而是:
自己有沒有珍惜這樣的福報與福份,做出到位的貢獻與對應的奉獻?



看淡這一生的得失、榮辱、功過與遺憾,與其衡量這一世的成就大小,不如衡量這一世的智慧與慈悲有沒有長進。

慈悲源自於平等與沒有差別
智慧源自於無我與放下比較

得與失,取與捨,功與過都是一體的兩面,端看從哪個角度或時點而有所不同,與其計較一時的成敗與得失,不如認清禍福的守衡及恒定

每個人都只需要面對自己所處的情境,去思考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好、去幫助自己與週遭的人,不需要去跟他人比較也不需要跟他人去比較。

只需要跟自己比:
今天有沒有比昨天更快樂(心中無缺)、更有幸福(被人需要)與慈悲(沒有敵人)

放下差別與比較就是喜樂,不要捨本逐末就是智慧

面對人世的無常與打擊挫折(很多時候沒有公理與正義可言),往往很容易讓人失去熱情、意志消沉、憤世嫉俗甚至最後變成壞人=>要有相當堅定的人生觀(價值抉擇)或者信仰,才能不隨波逐流(人生如苦海)、維繫對於人生的熱情與生活的樂趣。




人生的功課
學會
  • 不要讓別人折磨自己(放下比較與忌妒)
  • 不要自己折磨自己(接受自己)
  • 不要去折磨別人(用自己的成見去期待他人)

懂得  
  • 把別人當成自己=>博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把自己當成別人=>淡然(佛法無我不以己悲)
  • 把別人當成別人=>智慧(人各有志尊重他人)
  • 把自己當成自己=>自在(認清與接納自己,其實最難;人往往因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想要有什麼)



如果人只能活一次(沒有輪迴與投胎轉世這檔事
那麼以上觀點想法還是適用(不論是否有神明會進行審判或者因果輪迴):
不需要去忌妒或是比較,只需要好好珍惜這輩子相遇的緣分 

We are all fooled by randomness and illusory conscious.






為什麼國家與個人追求(GDP or 薪水與職稱的)成長,始終無法滿足也永遠無法滿足?
1.比較與差異帶來的慾望與忌妒(慾壑難填)
2.想要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建構在勝過別人上的自尊、炫耀與自我實現)
3.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到的是什麼,只懂得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


GDP與薪水沒有衡量到的是:
1.這些活動是否有害、真的具有貢獻與道德與否?
e.g., 廣告(無用)、金融和投機活動(危險)以及政府支出(重復,因為它只是稅收的循環)。人們消費的海洛因越多,妓女接客越多,經濟就越健康?

2. 流量(支出)指標而非存量(存款透支)指標,也不考慮對於天然資源、基礎建設的耗用、外部性與永續持續性問題
e.g., GDP國家為了收入最大化,而不增加稅收用於對基礎設施的更新。例如機場老化、公路破舊的美國。也不考慮資源的耗竭。中國將10%的年增長率維持了30年。但這一數字沒有扣除它消耗的、(可能)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它也不考慮經濟學家所稱的“外部性”,即增長的副產品,如污染。清理被污染的河流、復原被採伐一空的森林最終需要多少成本,不在GDP的考慮範圍內。

3.衡量的是數量(數值)而不是質量(品質)
以一套刀、叉、勺組成的餐具為例。就產出而言,一套由三把勺子組成的餐具具有同樣的價值。但就生活質量而言,明顯不是如此。統計學家擅長衡量那些實實在在、掉下去能砸到腳的東西,比如磚頭和鐵條,但他們不擅長衡量景觀園藝、噴氣式發動機服務合同或合成衍生品等無影無形的東西。如何比較巴西腦科醫生、德國機械師和尼日利亞投行家的產出?
從嚴格的力學意義上說,要想增加愛樂樂團的效率,可以讓他們以兩倍速演奏協奏曲。你可以辯稱,這種說法不得要領。服務的價值是市場願意承受的價值。沒有人肯花錢聽一場加速演奏的管弦樂隊演出。
醫療行業是另一個例子。美國醫療支出占GDP18%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被保險、膨脹的藥品價格和沒有必要的醫療程序所占據。但如果從預期壽命和健康生活年數來看,結果並沒有顯著好於那些醫療支出僅有美國一半的國家。因此有必要發問:如果醫療支出對GDP的貢獻減小(而不是增加),美國是否能過得更好?


如何避免掉入單一指標與人比人氣死人的陷阱
更多元的價值觀與更細膩的衡量指標
經合組織(OECD)編制的“更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讓使用者可以根據收入、住房、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等11種指標比較各國表現。
健康(生理與心理)
更均衡的生活(不要窮得只有錢與工作)
更圓滿沒有愧欠(親人朋友)

多元探索讓自己更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看見不同的樣貌,嘗試與體會不同的生活型態(跳出同溫層)
行萬里路、多看書、多聽聽不同的見聞與人生歷練
需要抗拒洗腦與主流思維

認清現實與以捨換得,不要跟別人比,只需要跟自己比
內心的修為(學習更少、更慈悲與更放空)來治療慾壑難填與自尋煩惱
放下差別心、夠用/夠了就好;認清得失與禍福相生相依的天理
需要讓自己靜下來與放空一段時間



愛不可以沒有犧牲(沒有犧牲不是真愛,沒有犧牲的愛有如偷竊與詐欺)
決定不可以對稱(沒有不對稱無法做出決定)
學位不可以沒有學問(取得學問的代價就是某種的信仰)
老去不可以沒有價值(活著就是要增加價值)
活著不可以沒有取捨(人活著就是要掙扎與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