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不用數字的研究(4)

 老師的好書第五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199 

 

師的老師

引入門的Chris Edwards (凡事要歸納三個心得)

https://www.cranfield.ac.uk/som/people/professor-chris-edwards-428415

 

指導教授

Richard Ormerod (引領入田野)

https://warwick.ac.uk/fac/soc/wbs/subjects/orms/about/people/ormerod

John McGee(先前是牛津的管學院院長)

https://warwick.ac.uk/fac/soc/pais/research/researchcentres/csgr/csgr-people/associates/warwick/mcgee/

 

Andrew Pettigrew(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大咖)

https://www.sbs.ox.ac.uk/about-us/people/andrew-pettigrew

 

 

風格篇

用幾篇不同文章呈現不同的辯證風格,以供讀者臨摹或融會貫通出更豐富的拳路

每篇文章都需要細讀過幾遍,才能讀出味道、看進門道(如果沒有老師的解讀與導讀,自己絕對看不懂遑論閱讀原文;另外好讀者往往會好奇作者是如何寫出文章?在何種情境與心態下寫作與創作? 好的讀者身歷其境能夠讀出更多味道)

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書中自有黃金屋與圖片...

這幾個相同案例,光是呈現順序不同,就可以引發不同學習效果與教學考量

每個案例都可以或說是"需要"讀上好幾遍。

 

 

對偶互動:好萊塢找創意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creativity-in-hollywood-pitching-1.html



研究「創意評量」絕不可以離開活生生的實況,更不能只用實驗。

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中,去觀察專業人士如何研判受試者的創意能力。最好可以由創意者(受試者)與守門員(甄試者)之間的互動下手。我們可以把創意看為一種說服溝通的過程,創意者是來源方,他們的產品是訊息,而甄試者是接受方。或者,創意者是投手(pitcher),而甄試者是捕手(catcher)。

在不同的產業中,每位甄試者會呈現產業相關的評估準則。在時尚業,如果一個人穿著土土的,那甄試者可能很快就會研判此人缺乏時尚特質。

 

人,是可以貌相的;這是社會性研判理論(social judgement theory)的觀點。甄試者可以依據對方的行為線索(behavioural cues),判定他的創意潛力。如此,我們可以觀察創意者(投手)與甄試者(捕手)之間的互動。如果投手投出球,而捕手不願意接(或漏接),沒有辦法取得對方具創意的行為線索;那麼就可以判定投手的創意潛能是不佳的。反之,就可以預測投手可能是具備創意潛能的(參見圖10-2)。

作者提出兩個嶄新的問題。一、在現實環境中,專家必須掌握什麼的行為線索來研判一個人的創意?二、專家如何由實際情境取得行為線索,來判斷受試者的創意潛力?提出這兩個問題,馬上就有辯證的基礎,也讓人了解到這是一個非得用質性方法才能進行的研究。

 

 

 

層次變化:快樂的電子郵件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finding-happy-medium-1-1991-1992.html

 

電子郵件背後是一種溝通媒介科技,其實藏有許多學問。這篇文章提出三個具有層次感的研究問題:一、在公司中,員工如何使用電子郵件,又打算利用電子郵件完成什麼工作;二、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使用電子郵件可能產生什麼正面或負面效應;三、會有人惡意地使用電子郵件,造成負面效應嗎?如果真有此事,是如何進行的;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電子郵件所產生的負面效應。

 

這三個問題內含懸念,並不如字義上簡單。其實,作者是利用這三個問題來形成四個層次感:電子郵件會帶來怎樣的正面效應、電子郵件會帶來怎樣的負面效應、電子郵件的正面效應會帶來怎樣的負面效應、電子郵件的負面效應又會帶來怎樣的正面效應。高段的質性研究者會在文章中嵌入許多懸念。也因此,沒有受過辯證訓練的讀者往往會看不懂作者要表達的內隱意涵。

 

 

 

對比反差:擾人的例規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3/39.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3/40.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30.html

這麼多企業導入新科技,為何有些採納成功,有些卻差強人意?最被簡化的方式就是分析科技接受度。若是科技設計的不友善,採納就不佳;組織氣氛不好,缺乏信任,採納就不佳;公司各部門間協作不好,採納就不佳;科技與組織間不契合,採納就不佳。這類研究已經多到有點汗牛充棟,變成老生常談了。作者艾米・愛孟生(Amy Edmondson)一路都是哈佛大學,本科讀工程與設計,研究所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轉而研究組織行為,現在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主攻團隊學習。她與其他兩位同事跨領域合作,一位來自經濟,另一位來自醫學。我們先聚焦在主角愛孟生。

 

在這篇文章中,愛孟生研究16家導入心臟導管手術設備的醫院,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她想理解其中緣故。她運用「對比反差」的手法,凸顯成功與不成功的原因,讓兩者產生反差,讓讀者看見衝突。她雖然聲稱要分析「導入不成功」,但其實是探討導入科技為何沒那麼有效,而不是「失敗」。這樣的對比是很有趣的,告訴我們平凡與超凡的差異。當你有很多案例,可以區分呈兩種對比的概念,便可以考慮運用這種「對比反差」的分析風格。

 

 

 

解讀意涵:劍橋大學的晚餐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html

這篇文章要討論機構(institution)的問題,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機構的定義。機構的概念可以有三個方向理解。第一,機構是一種公共性組織,具有某種公權力,例如教育機構就包含教育部、各縣市教育局以及公協會(像是教師協會)。機構的公權力可以發揮制約的力量,規範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藉此穩定社會秩序。

第二,機構會形成這套制度,自成一套體系,去執行監督的任務。如果有違背制度者,機構會給予處分,聽從者則給予獎勵。制度行之有年後,會漸漸習以為常,成員會乖乖就範而不知。最後不需要機構監督,也會按照制度的期望行事。

第三,機構的力量可以展現在三個層面:規範、習俗、認知。機構頒訂制度來規範成員的行為,劃出可容忍的界線,讓不合法的行為受到約束。機構也會形成習俗,運用祭典、節慶建立約定成俗的做法。成員經年累月的奉行之後,就會形成傳統。有的成為民間風俗,有的則稱為祖先規矩。制度下做久了,想法就會被同化,在自己的認知中深信規章、習俗、傳統的價值,並且捍衛與傳承這個制度。

機構理論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

 

一個重要的議題便是,機構如何持久維繫而不墜?有些制度會因為不合時代而被廢除,像是黑奴制度,或是君王統治制度。可是,有些制度卻能夠經過千年之後仍然流傳,像是中秋節要團圓、吃月餅。能夠讓制度不被淘汰的做法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揭開本文的序曲。

 

 

 

因果循環:決策失速陷阱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8/speed-trap.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8/speed-trap_2.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1.html

前幾篇作品都是以案例去分析某種因果關係。〈好萊塢找創意〉案例透過「對偶互動」來分析行為與創意的關係。〈快樂電子郵件〉案例以三個「層次變化」來說明科技的福禍相倚。〈擾人的例規〉案例運用成功與失敗導入的「對比反差」來分析組織例規如何影響科技的採納。〈潛移默化找變革〉案例探索「階段演化」過程,去分析科技功能、使用方式與組織架構如何隨著組織變革而逐漸的調適演化。〈留意鏡中人〉案例採用類似手法,但更深入分析組織對自我認知與外界投射印象的回應過程。〈劍橋大學的晚餐〉案例以一個古老大學的晚餐來「解讀」菁英教育的意涵。這些案例雖複雜但探討都是單向的因果關係。

 

接下來這份案例挑戰的卻是因果循環的複雜關係,探討科技公司內的決策,如何在時間脈絡中衍生出許多問題。第一位作者的專長是研究組織成員間的工作互動;第二位作者則是決策衝突與談判專家;第三位是組織流程改善的專家,是專長於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三人的跨領域合作很值得我們參考。這篇文章對系統動態學尤其有象徵性的意義。第一、第三位作者都是師承麻省理工學院,是系統動態學開山祖師弗瑞斯特(Jay Forrester)駐點的大學。早期系統動態學都是以量化做為研究方法,多數學者都是設計各種變數去驗證系統的表現。第二代弟子中以史特門(John Sterman)為首,讓系統動態學成為顯學。可是,第二代中也出了另一位以質性研究為主的聖吉(Peter Senge),強調系統動態學不應該只有量化,也可以用模型對現象進行解讀,而非驗證。坡蘿(Leslie Perlow)與瑞片寧(Nelson Repenning)應屬第三代弟子,脫離量化主流作法,而以質性手法來解讀決策過程,是一份難得的好作品。

 

企業決策應該慢還是快?有人認為做決策應該謹慎評估,三思而後行,以免一步錯,滿盤皆落索。然而,效率與成長往往是與行動緊密的扣連在一起。企業普遍認為,行動快可以取得先行者優勢,而行動慢則錯失良機。行動要快,決策就要快。就連孫子兵法都提倡「兵貴速,不貴久」。若是分析過度而遲遲不決,恐怕會因分析癱瘓決策。也因此,坐而慢言,不如起而快行,就成為現代科技業奉行的「速度論」。

 

「環境論」卻不這樣認為。環境決定產業結構,這樣的結構形塑了產業性。所以,速度要快或要慢是由不得企業的,而是由環境來決定速度。例如,科技產業每三個月就必須推出新產品,也因此行動必須要迅速,決策必須要快速。互聯網產業必須要更快,分秒必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生存的希望。相對地,傳統產業就不需要那麼快,只要按部就班管理好生產線就可以。影視產業也是快不來,一項優質的電影往往需要拍攝兩三年才能殺青。製藥產業更是沒辦法快,研發一項新藥動輒需要數年,必須要慢工出細活。由環境論來看,決策速度快不快,是產業結構使然,並不是企業自己說了算。

 

速度論認為,快有快的好處,慢有慢的優點。可是,環境論又說,結構決定速度。在這樣的爭議之中,這份作品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問題:速度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這是由決策病理學(decision pathology)來重新檢驗速度的問題。決策到底要快還是慢,背後問題是企業的成長速度。所以,企業要加速成長,就會造成決策加速,那對組織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呢?這個問題讓我們必須由決策速度轉移到決策過程的分析。決策速度不應是分析的重點,由決策的脈絡去觀察因速度所可能發生的問題,才是研究的新方向。

 

腦洞大開

對於一般想法單純的(非黑即白,單向因果思維),大概很難理解與讀懂系統性思考與因果循環(難怪第五項修練大家都有買,真正去讀的人卻不多XDD)

 

 

 

策略回應:愛迪生計中計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2.html 

許多人常問:質性研究是不是一定要到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呢?正常狀況下,質性研究需要採訪夠多的受訪者、謄寫逐字稿、做內容分析,然後引用很多受訪人提供的資料,讓現場重現,進行深度詮釋。其實,質性研究作法繁多,每位研究者對質性資料的處理方式雖不同,但背後的精神是不變的:運用不同的詮釋手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批判與辯證。你可以用第一手田野資料來辯證,也可以用次級歷史資料來辯證。這篇文章探討「電燈」這項發明如何最初被「機構」所鎮壓,最後終於被大眾接受,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加州大學哈格頓(Andrew Hargadon)以及佛羅里達大學冶羅黎・道格拉斯(Yellowlees Douglas)運用歷史資料分析創新的擴散,是初學者最佳的臨摹範本

 

電燈問世之前,瓦斯燈產業在美國社會主導了近半個世紀,取代蠟燭及油燈,成為燈照產業的主流。瓦斯燈是在1816年第一次出現於紐約街頭。不久之後,因為威脅到蠟燭製造商而被禁。1825年,以煤氣為主的瓦斯燈終於取代蠟燭,瓦斯管線遍布城市之下,將瓦斯燈送到各家各戶。當瓦斯產業興起之後,隨之形成各種利益團體,政府在國會制定瓦斯燈相關法令,投資者相繼興起,供應商也紛紛投入。瓦斯照明不僅形成一個產業,更形成一整套「機構體系」(institutional systems)。面對瓦斯燈機構的牽制,愛迪生要如何回應呢?

 

第一回合:攻之以荒謬科學,回之以借力使力。瓦斯燈產業透過科學家在1878年宣佈,商業生產白熾燈光科學上是不可能的。這一群「御用」科學家攻擊愛迪生的電燈泡計畫是荒謬的,欠缺對電路運作的知識。這讓投資者與大眾對愛迪生一度失去信心。愛迪生不但不氣餒,反而透過《紐約太陽報》宣佈,他的研發團隊發現了如何用電力替代昂貴的瓦斯照明,並指出電力除照明之外,還可以用於電梯、裁縫機與其他機械的裝置,而電力轉成熱力還可烹煮食物。他指出,目前除電報機之外,各種器材都可以使用電力驅動。科學家的攻擊反而讓愛迪生獲得媒體曝光率,一舉成名。

 

第二回合:攻之以市場壟斷,回之以狐假虎威。電力照明不只是拉拉銅線,安裝燈泡,附上開關就可以了。在愛迪生的1830年代,輸配電技術仍不是很發達,所以發電廠必須建於半英里的半徑範圍。可是那時發電技術仍未成熟。就投資面來說,光是買銅線的資本就占了總資本的三分之一,再蓋一座發電廠,需要更大筆資金的投入。但投資人對愛迪生的創業計畫仍然卻步。

瓦斯照明業投資超過十五億美金,業者有特許執照,享壟斷的高利潤,更設下高障礙讓愛迪生難以進入市場。不過,愛迪生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轉去邀請一位最大的瓦斯投資人威廉・凡德畢克(William Vanderbilt)入股。愛迪生向凡德畢克解釋,投資時必須兼顧新舊科技,舊科技可以即時獲利,但新科技可以規避風險,以免舊科技被淘汰時全盤皆輸。這是「雞蛋不可以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凡德畢克當然一下子就聽懂了。於是凡德畢克購買愛迪生公司的股票當作新科技的避險,成為愛迪生最大的投資者。

 

第三回合:攻之以人才稀缺,回之以未雨綢繆。當時佈電線的技術必須將地板掀起來,在出入口蜿蜒伸展電線,需要合格的技術員。然而,技術員全掌握在瓦斯燈公司手上。不只如此,要把瓦斯管線換掉,更是一大挑戰。愛迪生必須把電力管線藏在屋頂上,躲於門縫中,這種拉線技術當時只有裝警報鈴的技術員才會。

所以,就算電燈泡未來能普及美國,愛迪生也缺乏足夠技術員去施工。一籌莫展之際,愛迪生發現,當時許多技職學校都遭遇輔導學生就業問題。於是,愛迪生遊說地區學校全力發展電力工程的學程,由愛迪生協助設計課程大綱,培訓警報器技術員去技職學校教學,並提出保證就業等措施,讓技職學校紛紛跟進。佈局產學合作後,愛迪生終於有充沛的人才去安裝電線,解決管線鋪設的後勤難題。

 

第四回合:攻之以法令絆腳,回之以偷天換日。瓦斯燈產業政商勾結,早就嚴陣以待,要牽制電燈泡的發展。根據當時紐約的法令,只有瓦斯公司才可以挖道路、埋管線。愛迪生經營的是電力公司,埋管線、佈電線全「不合法」。愛迪生心生一計,他申請一家瓦斯照明公司,取得合法執照以鋪設地下管線,完全仿效瓦斯燈的模式,只是瓦斯管線中埋的是電線。

 

第五回合:攻之以內嵌成本,回之以瞞天過海。瓦斯燈產業早與建商合作多年,所有的建築物管線早就內建瓦斯配送系統。面對顧客的慣性及鉅額的成本,愛迪生很難說服建商去更換這些基礎設施。不過,愛迪生並沒有放棄,他沿用原先瓦斯燈的設計,像是開關與燈型,讓客戶感覺不出瓦斯燈與電燈的差別。為了讓照明顏色類似,還故意將電燈調暗一點。而且,當時尚未研發出電費計價方式,愛迪生就將計就計,讓儀表空轉,但聲稱只要是「早鳥顧客」可享受前一年的免費電力,一直到電錶成功推出才開始收費。如此,不只建商樂於採納,而且消費者更是覺得占了便宜,而到處宣傳。到後來,由於市場需求,建商反過來要求與愛迪生合作。瓦斯燈產業不可能免費,也沒注意到愛迪生這招,於是愛迪生的電燈泡便悄悄地進入各家的新建案。

 

第六回合:攻之以政商糾結,回之以暗渡陳倉。瓦斯燈產業當時已經成為主導的照明系統,以工廠大量製造,迅速地滲入各都市,賺取壟斷的利潤,並與政治的勢力掛鉤。瓦斯公司不需付鋪線費,只要付資產稅。相對的,愛迪生第一次申請營業執照時,便遭到紐約市政府拒發。為阻礙電燈進入市場,市議會要愛迪生支付每英里1000美元,及3%的營收,才準鋪設線路。愛迪生表面同意支付巨額以拖延時間,暗中去找自己背後的金主—Drexel, Morgan & Company去遊說市議會,後來降為每英里$52.8美元,並由金主補貼。

 

第七回合:攻之以媒體唱衰,回之以草船借箭。電力照明的早期發展也蒙上了死亡的陰影。早期配電設備不是很完善,所以常因漏電而發生意外事件,電力照明成了「電線殺人犯」。颶風來臨時,消防隊員就得跑到街上進行預防觸電宣導。媒體人民多看到電力照明的缺點,而忘記比起瓦斯燈所製造的汙染,電力其實好得多了。瓦斯燈產業抓到了最佳時機,讓媒體報導電燈照明是「電力謀殺」。於是,紐約市要求拆卸這種危險的線纜。愛迪生不回應媒體,卻策劃了一個商業展覽,向世界展示第一座商業化大樓的電力應用。這些辦公室位於曼哈頓金融區,能見度高,距離紐約新聞中心也僅數街之遙。這一下,負面媒體宣傳卻成為最佳的宣傳者,大家都想一睹電力到底是「殺人魔」還是「未來能源」。最後,金融界反成為愛迪生創業初期的支持者,湧入充沛的資金。

 

呵呵,太低估愛迪生與生意人的智慧

我果然是工程師,大概三回合就被打趴與投降放棄了

 

 

 

調適歷程:時時留意鏡中人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4/43.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4/44.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4/45.html

 

人通常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眼光,組織也是。組織就是由一群人所組成,對自己的期望,就是組織的識別,也就是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例如,紐約港務局認為,自己應該是專業的運輸管理單位,任務是提供有品質的服務,執行力要強,成為區域的典範企業。形象是組織解讀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識別與形象不一定是吻合的,你自己覺得自己很慷慨,可是別人卻覺得你很吝嗇。當你知道形象受損的時候,就會產生情緒反應,希望修補形象,以符合自己的識別,也就是自己的期望。在修補形象的過程中,組織是怎麼樣調適的,自己的識別會不會也因此改變呢?這便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由媒體意外發現,每天上下班搭車的地方,有一群無家可歸的遊民,必須要靠港務局才能夠有容身之處。為什麼港務局從一開始驅離這些遊民,到後來卻主動提供遊民安置中心?這個疑惑使得她們展開一場精彩的探索旅程。她們開始分析港務局在這一段過程中,是如何調適自己的做法,去因應遊民的問題。

 

組織就是像是人,一邊執行自己認定的任務,一邊反思自己生活的意義。當組織展開調適的時候,真正影響調適的路徑並不是環境的壓力,也不是組織的回應策略,而是組織裡的人怎麼看自己的心。內省自心,才是組織調適的羅盤

 

調適,是組織學中一個重要的議題。在冬天,天氣變冷的時候,需要多加點衣服,讓身體保暖,這就是一種生理上的調適。變色龍隨著環境改變身上的顏色,以偽裝作為生存之道,也是一種調適。同理,組織身處某種環境中,到底是環境迫使組織去調整自己,或者是組織自己選擇主動地回應環境的挑戰,或者是兩種方法同時進行,都是調適的策略,是組織學關切的議題。怎麼樣調適,決定一個組織如何進行變革。

 

在組織學裡面存在著兩種論述。第一種是以物競天擇為基礎的「選擇論」,假設環境存在著某一種篩選的機制,如果組織的結構無法適應環境的挑戰,就會被淘汰。例如,因為生產技術的擴散,身處紡織業跟電子業的公司,如果沒有來得及跳脫代工模式,就而被淘汰。第二種論述指的是組織主動回應環境的挑戰,提早展開轉型,反過來將環境變動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欸,常常自省同仁工作效率不彰,是否是因為自己的偏見傳遞出負面訊息,導致對方自暴自棄?

身為主管與父母要很小心,因為部屬與子女的行為會回應與反映你的偏見與期待

 

 

 

階段演化:潛移默化微變革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3/41.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3/42.html

 

文獻指出三種組織變革模式:計畫型變革、科技主導型變革與突變式變革。

 

計畫式變革(planned change)對多數人耳熟能詳。這個模式假設經理人是推動變革的主角,會依環境改變、情勢需求而擬定對策,推動變革。在計畫式變革中,經理人可以透過「理性」的方案(如全面品質改善計畫)推動轉型。這個變革模式假設經理人聰明睿智、高瞻遠矚,員工在其領導下,將一呼而百諾的推動變革計畫。這種變革模式似乎過於理想,在真實企業中不易找到。

 

在科技主導型變革(technological imperative)的模式中,經理人的角色就沒那麼吃重,反而是「科技」決定了變革的成敗。在此模式中,科技是組織變革的驅動力。引進科技將造成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企業策略的改變。這些改變,也就反應在績效的改良。經理人是誰,有哪些員工參與,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很遺憾,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引進資訊科技的作法大都還是科技主導型的變革。

 

第三種變革模式有些不好懂,稱為突變式變革(punctuated change)。

在管理學中「企業流程改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突變式轉型的一種寫照]。在這個詞中「流程」只是幌子,「改造」才是重點。通常,一家企業採取「改造」會由流程下手,以科技為輔,對全公司進行手術。裁員的裁員,換工作的換工作。改造之後有新人、新組織、新流程、新局面。企業的績效便可以數十倍成長。企業可以更省錢、獲得更高的效率。相對地,想要推動此種型的變革,也就要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決心。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點出,另一種變革觀是如爵士樂般的創新,於潛移默化中將科技融入組織,讓毛毛蟲變成蝴蝶。這種變革雖然比較慢,完成之後將有脫胎換骨之效。只可惜觀念雖好,卻缺乏一個實例以詮釋其道理。因此,作者透過此變革觀來分析一家公司的科技轉型經驗。

 

欸,似乎有些理解為何多數的改革或變革都失敗作收

 

 

 

隱形宰制:溫柔成為危險的控制

這個個案第五版才有

 

 

 

 

完結篇

 

學術這一行: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7/26.html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7/2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