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POMS 2014(2.會議見聞)

這樣一個陣容龐大的大會,在三天半的時間,有上千篇的研究成果要進行報告,真是讓人感覺到自己是渺小到不存在的存在,
的報告水準不高:照稿子念、掛多個作者、回答問題亦可謂閃躲、連各種變數的測量都不講清楚;
有的報告水準讓人望塵莫及:議題新穎重要、方法嚴謹、口語簡報與投影片內容引人入勝、結果涵義深遠。

 
場子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人物:



有在邊桌喃喃自語練習簡報的研究生、有忙著找尋大咖身影/伺機請益的junior學者,有野心的學校也趁這個機會打廣告,也有眼神發光犀利/經世濟民的學者;有的大咖其實投入學界前,有著豐富的實務經驗;也有實務界的專業經理人,事業有成/衣食無缺後再回來攻讀博士學位的;出席的人員當中,也不乏在實務界工作/有博士學位的專家,特地參與此一研討會,吸收新知,也提出實務方面的議題。

 

而研討會的報告通常是期刊正式文章的測試版,兩者有所差異、也各有優劣:期刊文章比較正式,內容大概也已經濃縮;而研討會報告通常比較活潑,也比較能夠互動、感受研究的想法血肉與生動有趣之處;有的報告者,不會吝嗇藏私,大方利用這個機會交流,當然也有留一手的(要問問題才能聽出來)

 

從服裝與應對來看,西方的學者大多比較隨性(不打領帶),報告起來也比較輕鬆,花比較多時間鋪陳問題的背景、重要性與有趣之處,但發問的時候比較一針見血;而東方的報告人大多是西裝套裝,報告比較嚴肅,著重於講結論,但發問拐彎抹角。

 

另外和一位台灣的老師混到本來只有受邀的產業與學界大咖才能參加的產學對話(為了讓與會人員暢所欲言,還提供各種酒類…):討論如何讓學界的研究發現對於產業界有意義&如何讓產業界提供問題給學界,當中的激烈對話與完全不顧表排時間讓人見識到掌門人Tang 與其他學者的熱情

 


 
 
把握此次機會,特別去聽了與永續sustainability 相關的場次,感覺這個議題太新、太廣,大家都可以有一番見解與作為,有的談水資源與足跡,有的談食物銀行的供應鍊管理與整合最佳化,有的評估各種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的邊際成本,有的則談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與危機管理。

有的從經濟的角度談,有的從供應鏈的角度談、有的從人道倫理的角度、有的從法規的角度談,有的從利害關係人網路的角度談,讓人眼界大開。

 

在我報告的那個session,有四篇實證的文章,大概都是在比變數分析方法(刑求資料的技術凶狠程度…XD)和其他三位英語系國家背景的作者同台較勁,可謂讓人備感壓力與心生恐慌;這次報告,自我的評分是55(不及格的原因在於練習還不夠充分,要練習到不看稿/倒背如流,才算及格=>才能夠抵銷經驗不足、沒見過世面緊張與時差的影響),所幸簡報來來回回修過很多次(是的,在上一篇格文當中的slideshare還不是最終的版本),即便口語介紹再笨拙,應該底下聽眾也能夠掌握的大部分內容(從事後結果來看也是如此,chair會後有在多問一些問題,算是小小的欣慰=>能夠讓別人懂、有所交流)

 

然而,就研究的議題而言,自己的研究只能算是cute & interesting, 換言之=non-relevant,見識到頂尖研究的水準還有自己離人家多遠(例如和我同場次報告的喬治亞理工,用Social Network Theory理論架構,來分析供應鏈網絡,實證處於structure hole, 中心位置與連結密度高的廠商,會有更高的收益與利潤)。美國果然是世界的中心,他們家大部分的研究報告都有一定的水準與嚴謹度(都會特別說明研究限制),題材與想法也都非常新穎(都不是在台灣可以想像或聽得到的)

 

而再從會議的規格與格局來看,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按讚:
想想看:如果你是主辦單位,如何協調上萬名世界各地的與會人員及上千篇的文章發表?

會場的咖啡無限量供應(讓遠道而來的學者調整時差),迎賓晚宴(其中一天在亞特蘭大水族館)、頒獎午宴;更是讓各界各國、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大家相互認識交流的絕佳安排(想想看,台灣哪所學校能夠借到故宮博物院來辦迎賓晚宴?故宮博物院會有那個腦筋協助嗎?)
一來一往、見微知著,難怪國內的研究水準、同儕間的互動遠遠落後。

 

最後幾點收穫、領悟與感想如下:

1.      很多談永續的研究,都把相關性錯誤詮釋為因果關係=>不是因為公司重視工安與永續而導致公司有良好的績效;而是因為上軌道的公司,在各方面都會有不錯的績效
 

2.      Muda, Muri, Mura
         Muda: not value added
         Muri: in-stable
         Mura: over work

生產與作業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過尤和不及都不好的藝術(掌門人Tang教授說他在學術界每天在搞的都是Muda, Muri, Mura的事情...TAT)

就這Muda, Muri, Mura的三害而言,其實重要性應該是Muda<Muri< Mura

首先必須先將有限的心力用重點工作上(事情與東西夠用能用就好,不要太貪心或過度追求完美),其次要想辦法讓每天的工作變得穩定/有一定水準,最後才是讓這些工作想是功夫大師的動作一般:動作很小,但勁道十足/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動作

只是很多組織,要不追求誇張花俏的管理招式,要不盲目追求cost down/消除浪費Muda,完全搞錯先後優先順序,難怪作繭自縛/原地打轉


3.
產學的合作與對立
上面提到的產學合作會議,雖然提出很多新穎的觀點,另如讓期刊文章開放給業界使用、請 Google幫忙分析提供各文章被閱讀頻率的指標(取代Impact Factor)、定期請業界提供一些trouble list...etc;雖然Tang教授很有野心,但是感覺上如果要跨出去,其實POMS應該改名為MS=>業界的問題主要都是跨領域的整合,而非單一專精領域的精美量化模型所能解決(Common Practice is never Common Sense);很高興有Tang教授這樣的大師,願意正視問題、提出方案與做法(他說只要他擔任學會主席,就會持續push雙方交流、不斷嘗試/即便失敗),其胸襟與氣度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