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筆記-快思慢想(上)

人遠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容易受到愚弄




 

這本書買了之後一直完好如初的放在書櫃,因為聽說翻譯….看了之後,果然….被道德魔人糟蹋惡搞了,還好有把書看完,得到有不少收穫與啟發

 

 

 

 

︱第一部︱兩個系統

01 故事中的人物 

系統一 直覺反應,提供印象、感覺與判斷意圖物體的遠近
聲音的來源
表情的辨識
偵查關係/模式
 

系統二 動用注意力與推理計算選擇的活動(pay attention
告訴別人電話號碼
在社交場合的自覺
在人群中找人
依據規則與邏輯判斷
 

人腦與注意力有限,靠兩種系統來分工
系統一很節能、反應很快,但會忽略很多細節、造成錯覺與思考盲點,而且無法被bypass
系統一幫助人在辨識出威脅前直接做出反應,而有時候系統一的印象,其實只是錯覺

 

 

02 注意力和力氣 

瞳孔是否放大是系統二是否啟動的指標
然而啟動系統二,代表注意力除了聚焦的事情外,其實是更盲目effectively blind 

什麼樣的情境會迫使大腦使用系統二?
1.依據規則分類與搜尋
2.轉換成不同的作業(翻譯理解非母語語言)
3.時間的壓力
欸,猜想作者原先想表達的邏輯架構,也很耗費注意力(遑論這本書有些亂入的footnote

 
 

03 懶惰的控制者 

人會有意無意逃避耗費心思的作業(ex: 孩子逃避枯燥的作業讀書)

然而有另一些時候可以全神貫注、不需要耗費力氣自我控制

 

需要耗費力氣、自我控制的項目(會使人不愉快)
1.避免偏見
2.做出兩難的決定3.抑制情緒反應(面對挑釁、克制衝動)
4.跟討厭的人互動
5.抗拒飢餓與疲勞
欸,我們都是凡人,要做到像窮查理講的用一張checklist來查核自己思想與認知的偏誤,其實非常難 

高智商(邏輯計算能力強)的人,不見得能夠對偏見免疫 

智力與理性其實是兩碼子事情。

 


 

04 聯結的機器 

系統一 神奇的誤導

潛意識的聯想(造就所謂的品牌價值與權益)

對於死亡的厭惡恐懼

對於成功的渴望與金錢的追求 

放上眼睛注視的圖片時,茶水間投幣箱內的金額顯著增加 

 

 

05 認知放鬆度 

重複熟悉、清楚表達、心情放鬆越容易陷入系統一的陷阱,無意中被別人說服與洗腦(把一再重複出現的廣告詞信以為真,熟悉了就喜歡、產生好感 

熟悉、重複的儀式可以帶來心理與社會的穩定

投資人相信名稱好唸順耳的股票,較容易賺錢、EPS比較高 

認知輕鬆連結正向情緒
 

系統一:好心情、直覺、創造力、容易相信
系統二:悲傷、警覺、懷疑、分析與用功

 

 

06 常模、驚訝與原因 

系統一:把各種事物、觀點聯想起來

系統二:記憶搜尋與判斷 

看見新奇事物/在特殊地方遇到熟人,第一次會驚訝,第二次就習慣 

人不太能接受機率或運氣的觀念,需要一個具備因果關係的解釋 

 

07 驟下結論的機制

系統一:直截跳入結論(節省時間和力氣,偶而犯錯代價不大)
月暈效果-喜歡一個人,會讓人傾向於喜歡這個人的全部光環效應

知道一點點,反而讓人就所知的一小部分去編織成合理的故事(人人心中都有個柯南與福爾摩斯XD) 

What you see is All that is.
人們對自己信念與想法的信心來自於所編故事的合理度,與證據和事實無關

框架:手術成功率90%=手術失敗率10%,不同的述說方式引發不同的心理反應

忽略比率:把遇到的異常以為是普遍的normal.

 
 
 
 

08 我們如何做出判斷 

系統一:
貌相、看眼神/臉型與肢體語言立刻判斷敵友、是否值得信賴
大小的比較、印象與平均值
不同類別變數/屬性的取捨
不擅長懷疑、排除機率與不確定因素 

系統二:
看各種指標、屬性,計算總分、相對效率(分子/分母)

 

 

 

09 回答一個比較容易的問題 

人對於進入自己周遭生活的事物與問題,隨時都會有答案與意見(系統一&不論那個答案與見解是否正確) 

系統一的偷天換日=>在不知不覺當中,用替代性問題回答本來的難題(substitution)

讓開放式的問答題變成是非題?! 

原先的問法:這位候選人的政治前途如何?

大腦中的替代問題:
這位候選人可能當選嗎?
 

讓沒有相關的問題與暗示變成有相關

問法一
1.1你有多快樂?
1.2上個月你約會了幾次?
快樂程度和約會次數無關 

問法二
先問2.1上個月你約會了幾次?
再問2.2你有多快樂?
結果=>快樂程度和約會次數顯著相關!

 

 

 

︱第二部︱捷徑與偏見

10 小數原則 

隨機取樣的結果往往是小樣本數的結果,小樣本數的結果可能具有偏誤、不具代表性,然而一般人與研究人員,往往迷信於這小樣本數的抽樣結果 

人們對於抽樣結果比較有感,對於樣本數大小無感無知
對於平均值比較有感,對於標準差與變異數無感無知 

隨機的結果對於沒有經過訓練的眼睛(或統計檢定)而言,可能是有跡可循與存在規律(William Feller)

EPS高的公司想對於虧損的公司,其實沒有什麼做得特別好的地方

戰損率的飛行中隊,相對於戰損率低的飛行中隊,其實也沒有哪些地方不好(例如訓練、士氣etc)

所謂手氣旺只存在於無知人們的心中與眼裡,只看到系統一穿鑿附會出來的因果關係,而非機率因素造成的認知偏誤。 

小學校教學的績效變異比大學校大,比爾蓋茲基金會投入資金創立小學校
同理,小公司的績效變異也比大公司大
男人的智商變異比女人大,所以大科學家男性多於女性,但坐牢的人,男性也多於女性 

 

 

11 定錨 

人對問題答案數值的判斷,會被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所影響(再進一步往上或下調整逼近) 

下高速公路進到市區的車子通常會開比較快

青少年的孩子在校喜歡講話音量大=>在家讓父母覺得刺耳 

這個沒有意義的數字,對於回答問題的當事人潛意識(系統一)而言,其實是個建議 
房仲或業務故意開一個很高的喊價(即便那個數字很離譜也沒關係)
參觀環保博覽館希望大家自由樂捐,故意不標示參考樂捐(門票價格)
未標示,大家平均捐60
標示(館方預期的合理價格5)參考捐獻價格,大家平均捐20
不知道以上兩種方案,參觀人數、樂捐人數與最後總金額的差異為何? 

所謂的限定與限購,其實會讓人買更多(反向定錨與人性本賤) 

商業計劃通常都是定錨在最樂觀情境

被告律師提出一個不合理的賠償金額,以供法官參考(試圖讓法官定錨)

 

 

 

12 可用性的科學 

人們會如何估算某一類事情發生或遭遇的頻率/可能性?(對於風險的認知)

認知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1.有沒有到碰到過?親友有沒有碰到過?
2.當時的記憶是否顯明?戲劇性?
3.自己的感覺
4.媒體有沒有報導洗腦
5.自己連續三四次都成功,所以接著也會成功? 

夫妻或工作夥伴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的貢獻(記得自己做的部份&別人沒做的部份)
 

要求人們列出論點來支持自己的看法時,當世人反而會對自己的觀點沒有信心
列出許多可以避免事故的作法,人們對於事故的可避免性反而失去信心
請學生列出這門課可以改善的地方,反而大家對這門課的評價會提高

 

 

 

13 可用性、情緒和風險 

埃及法老王年代,人們把尼羅河氾濫過的最高水位標記,以這個泛濫最高水位林進行準備(錯估事情可能的嚴重度) 

墜機新聞,有一票人狂買旅遊平安險(錯估可能發生機率) 

大家錯估的機率
中風死亡的人數是所有意外死亡人數的兩倍(大家覺得意外死亡的人數比較多,意外比中風來得戲劇..)
被雷擊死亡的機率是因肉毒桿菌致死機率的52倍(大家覺得食物中毒比較被雷打到常見
死於氣喘者的機率是死於龍捲風的20(大部份人覺得死於龍捲風的可能性比較大,其實是龍捲風有新聞報導,比較戲劇性)
病死是意外死亡的18

 

專家和一般人的差別

一般民眾:
受感覺影響與進行決策,而非理智期望值
對於機率大小不敏感
對於事故(故事)情境敏感(怎麼死的死法有差別) 

專家:
用人數、機率、預期剩餘壽命來衡量風險
只計算數字(對於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無感)
不應該無條件接受專家的意見! 

沒有所謂real riskobjective risk
人就是沒有辦法正確衡量風險:要不高估它,要不低估它-沒有中間地帶。
Risk Availability 造成人無法正確衡量風險
 

對於風險的認知,取決於如何定義Defining risk is thus the exercise in power
所謂可接受與不可容忍風險的決策,本質是政治議題=>老百姓要什麼?什麼對於老百姓最好?

EX:
Love Canal 廢料污染:
政府與其花大錢搞superfund整治,同樣這筆錢用在別的地方,可以救助更多人
新聞不斷報導蘋果臘的疑慮,造成大眾食安恐懼

 

 

 

14 湯姆的專業 

統計
魔球的啟發=>與其用球員的體格與面貌來猜測他會不會成功,不如看他實際的打擊率與防守率數據(人不可貌相!) 

直覺印象的用處
當沒有數據資訊作為依據時,直覺通常比光平運測猜測來得準:
看起來友善的人的確比較友善又高又瘦球員比較可能是籃球員而非足球員
年輕人開車比老婆婆猛
 

系統二失效的原因:
無知、缺乏背景知識
懶惰

 

如何管理系統一的直覺?
1.想想記得貝氏機率
2.把猜測定錨在最有可能的基率上
3.質疑反思自己對於證據的診斷與推論
 

 

 

15 琳達:少就是多 

人在判斷上普遍帶有偏見,會容易幫人貼標籤、歸類
 

 

 

16 因果機率勝過統計機率 

貝氏機率的基率容易被人忽略

但故事或當事人的表徵,常常會誘人做出一因果猜測(誰是兇手、當事人的性格偏好職業) 

改變別人的看法與想法很難,改變自己的認知與看法更難 

貝氏機率的邏輯要依據相關基率來調整判斷,而非依據個人猜測與信念
統計數據其實也是一種刻版印象與定錨=>對於當事人而言,永遠會遭遇型一與型二錯誤風險
 

 

 

17 回歸到平均值 

Regression to the mean的詛咒與定律
老師覺得:獎勵比懲罰有用

飛官覺得:狗幹比稱讚有用
因為覺得
稱讚學員飛得好,他下次(比較)可能會退步
狗幹學員表現差,他下次可能會表現比較好 

事實是:
學員的表現其實是時好時壞的隨機變異,教官對於學員表現的因果猜測,其實被隨機變異愚弄了而不自知

教官以為懲罰狗幹可以提升學員的表現,其實懲罰與狗幹一點效用都沒有
 

成功=實力+運氣
極大的成功=比別人高一點的實力+多很多的運氣 

登上運動週刊的頂尖運動員、登上商業周刊的頂尖企業,除了表現沒有異常,通常還要運氣加持=>基於Regression to the mean的詛咒與法則,你大概可以猜測這些明星選手與企業,下一季的表現可能不會相同亮眼….. 

Regression to the mean有如另類的萬有引力定律,系統二需要花了心力才能(超越over write系統一直覺因果推理猜測)理解這個自然法則
身高高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通常會比父母矮一些
身高矮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通常會比父母高一些

 


 

18 馴服直覺的預測 

用回歸方程式來改正直覺的預測 

GPA成績=共有因素+特定因素
 

花力氣
找平均值的預估
找相關的參考定錨
用區間估計取代點估計
加入更多回歸解釋變數
留意與抗拒自己的直覺(=偏見)




 
 
 
 
 
︱第三部︱過度自信
19 了解的錯覺
企業的成功被描述成帶有制勝秘方的傳奇故事
對於成功的人事物有許多事後的馬後砲與穿鑿附會 
決策制定者被過度期待與怪罪,事件發展後果越嚴重與戲劇性,馬後砲的偏見越大=>特別是新聞記者
Ex: 911之後CIA被怪罪情報判斷失誤(其實人家也是天天過失,不斷承擔型一型二的風險)
 
馬後砲的人性偏見一般有助於規避風險,然而這給了不負責任的企業家或將領不應該有的報酬:
賭贏了,這些人不但沒有因為承擔過大的風險被懲罰,還會名利雙收;另外一些在事前理智質疑的人,反而還會被嘲笑膽小、不敢承擔。 
假設企業的成敗完全取決於領導人的優劣,相關係數=1
相關係數0.3,意味著成功的企業中只有60%是有優秀執行長,換言之比亂猜的50%好一點點
  
 
20 效度的錯覺
很多的心理評量、面試,其實其預測(領導能耐、日後發展)的正確性只比亂猜好一點點
很多人事主管/輔導老師都可以去跳河或跳樓了=>被這些人犧牲掉的,遠比他們成就的更多 
股票的買賣:
散戶憑什麼認為自己比市場更應該知道某檔個股的合理價格&未來走勢?
Hint:各種分析手法都只是讓當事人產生自信的錯覺 
買進代表看好,賣出代表看壞
然而平均來說,投資人賣出的股票,比他買的股票表現好上3.2%
越活躍的交易者賠的越多
難怪大多數投資人都是小賺大賠,因為這正是股市的遊戲規則
很少有人能夠持續擊敗大盤與市場=>這代表排除運氣干擾,純粹是個人判斷能力。
長期追蹤專業基金經理人的績效,結果顯示:投資是運氣的比賽,而非判斷力的比賽
很多財務投資人也可以去跳河或跳樓了=>以上實證事實威脅這些人的生計與尊嚴,他們只能否定以上實情 
心理學家、人資人員與股票分析師必須使用很多專業的問卷量表、評量技術工具,讓這些人員認為結果是有效度的感覺 
過多的工具、背景知識,可以讓人被鄉民尊稱為學者專家,產生自己看法比較正確的錯覺,其實對於事件的發展與未來,大家預測的水準一樣 
感覺是一回事,結果是否正確是另一回事結果是否正確只能透過事前預測和遭遇事實加以對照 
世界太複雜,預測錯誤不可避免,太多情境因素干擾
高度的主觀自信不等於預測正確
 
 
 
 
21 直覺vs.公式 
簡單的變數統計回歸、判斷準則,預測效力很可能勝過專家
因為專家不知道哪些變數不相干(知道太多)、把變數間的關係想得太複雜、判斷反覆沒有一致性
大部分的專家會把自己的主觀印象看得太重近而降低自己判斷的正確性
 
Checklist-不犯錯的工具
人對於無意識的演算法與具有某種程度的敵意與排斥(ex:魔球當中的統計公式) 
 
作者當年協助以色列新兵篩選招募之後的lessons learned:
不要相信直覺,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別人的
但是也不要完全把直覺丟開,直覺的效果只有在有紀律地收集各種客觀資訊、評估各項相關特質之後
 
 
 
22 專家的直覺: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信任它? 
直覺的來源:Pavlov的狗
快樂與恐懼情感的聯想制約
 
什麼時候可以信任專家的直覺與判斷
1.規律、可以被預測的環境與情境2.這個人在以上情境下長久練習,學到很多明的規則與潛在的規律
EX: 西洋棋、橋牌撲克
醫生護士運動員面對的情境更複雜,但稍微有基本的秩序(一階系統)
股票投資、預測市場、政治演變、因應風險,情境無秩序(二階系統)
重點在於那個情境的出處-是否規律;這個所謂的專家,沉浸在那個領域的學習時間長短
在隨機變動、沒有規律的情境中,不能依賴與信任直覺
所謂的「說對了」可能是運氣,更可能是自欺 
專家的致命盲點在於空有主觀見解(過度自信),而不知道自己專業能耐圈的範疇界限。
  
 
23 外頭的看法 
內部人員看到是合理的計畫、已知已完成的部份與樂觀預期的進度(身陷其中無法自拔)=>預期兩年內可以完成
外部人員看到的實際的問題、還有哪些不知道的、未預期的突發狀況與真實的進展(西瓜挖大邊)=>要花7-10年才能完成,而且有40%的失敗率
 
為什麼專案計畫絕大多數是預算超支、進度落後?
1.計畫提案、決策者過度樂觀=>樂觀的計畫有助於取得支持和通過=>大家用美好的想像來爭取資源(承包商也報低價來搶標)
2.莫非定律=>許多無法預見的意外與突發狀況
3.各種界面的磨擦與損耗=>需要耗費心力整合、溝通
4.組織是依據大家做了什麼來獎勵=>執行遭遇困難,有助於計畫參與者邀功(問題責任可以推卸給莫非定律);而非懲罰這些計畫者信口開河、規劃不力(他們不知道自己無知,They don’t know they don’t know.)
5.對於組織而言,已經開始執行的計畫往往很難半途中止與停損(sunk effect)6.提案承包商的利潤來自於追加預算,也抓準業者頭已經剃了一半,不可能退出(換承包商來拔業主的毛)
 
避免失控與悲劇的方法
1.計畫進度與預算的比較基準應該是外面類似的計畫,而非參與計畫內部人員的估計與看法
2.要有獨立的規劃設計(不要和施工同一標/)
3.計畫規劃人員要明確說明相關的不確定因素與例外狀況,乃至於當遭遇上述情境時的因應方式。如果遭遇表列不確定因素以外的意外情況,要檢討當初規劃的責任。
4.設定停損的條件與投入上限,想好計畫失敗時改如何轉進(要有退場機制而非必勝的決心)
5.執行的部分應捨棄最低價標
 
欸,跳出專案的範疇,國家之所以打仗、人之所以打官司、跳出來創業,都是因為妄想的樂觀-覺得成功的機會大於失敗的機率
沒有去看看與思考類似情境的機率
 
 
24 資本主義的引擎 
因為樂觀的偏見與過度自信,讓人妄想創業,成就了資本主義與近代人類社會的繁華 
美國:新創公司能夠維持五年的機率是35%
創業家相信自己能夠維持五年的期望機率是60%大概只有1/10的構想能夠實際成功商業化
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機會來臨願意付諸行動賭一把
政府懷著善意鼓勵創業、扶植中小企業,其實也是某種的自我安慰與不願意協助當事人面對真相(延後破產其實有如幫末期病患插管裝葉克謨,讓旁觀者感覺良好、沒有罪惡感,但是增加與延長當事人的痛苦)
有錢大老闆願意砸錢去購併,覺得自己比該公司現任擁有者更能經營發揮公司實力
被奉為名人的經營者、得獎無數的公司,這些公司後來的表現往往不佳,其股東的損失越大
 
詢問老闆企業成功因素,他們回答80%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其實企業能否成功,取決於
1.他的競爭者夠不夠努力、聰明、反應速度
2.市場的變化與機緣
3.最後才是創業者自己的努力
自己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努力不見得會成功,不努力一定沒成功機會
努力還要搭配市場條件時機其他同業競爭者又笨又懶追趕不上充分條件,才能獲得大成功 
欸,從nobody奮發向上成為somebody不容易;成為somebody之後,要自我把持克制、不要沖昏頭更難! 
話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這句話在職場上的意思是說不願意承擔責任與壓力,就不要擔任管理職(與羨慕高層的風光)
然而很多年輕人,滿腹衝勁狼性,不怕苦不拚難,一心向上只求出人頭地又怎會怕廚房熱?
而這些年輕人所不知道與真正恐怖的是:職場有如登山,爬得越高,氧氣越稀薄,越難維持神智清醒;職位越高越要面對拿捏許多道德模糊的決策,經過一段時間其實是入鮑魚之室久而不知其臭的溫水煮青蛙難以自拔
這些坐上高位的人,那個當年不是絕頂聰明、滿懷理想+努力積極?犯下大錯不是這些人是禁不起誘惑或天性邪惡,其實只是坐在高位的那個(險惡)環境(被奉承、自以為萬能、與不被監督)的必然結果
爬得越高,面對的誘惑與兩難決定越多,能否回歸到人本、把持心性與為人基本道德,才是自詡為菁英的真實與殘酷考驗
 
樂觀情緒、認知與社會因素一起,引導人們冒險,塑造景氣泡沫
另一個極端是悲觀情緒,引導人們保守,塑造通縮與蕭條
 
創業家需要事前檢討機制,用外部、旁觀者清的觀點,幫助他們正確評估
1.真實的障礙與困難度
2.自己與競爭者的落差3.想好萬一失敗的退場機制與保留東山再起的資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