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花錢也是績效與工作意義

有些職務扮演的角色是賺錢
另一些職務扮演的角色則是花錢 

當該花錢的單位把賺()多少錢當成是自己的績效時,其實應該被譏笑與擔憂,而非誇獎 

賺錢不簡單、是門學問
然而怎麼樣懂得花錢與用錢,更是考驗大家的智慧與人格

 


  

營利事業單位追求賺錢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愛錢、貪財與貪婪是人的本性
游走在灰色地帶,其實是常態: 

偷工減料;         另一說:減少浪費、提高經營效率
不實廣告;         另一說:行銷與塑造品牌形象
逃漏稅;             另一說:合法節稅與避稅
成本轉嫁社會; 另一說:善用當地投資環境
販賣黑心商品; 另一說:用合理價格提供客戶能夠負擔的商品(客戶要便宜,我們就想辦法提供便宜的商品)
 

就一家公司產銷人發財的組織功能而言
行銷與生產可謂是幫公司賺錢
財會則是幫老闆守財
研發與人資則是花錢的單位
 

而一樣是花錢的單位,老闆對待研發與人資總務部門的關愛眼神可謂是天差地別:
把研發單位奉為上賓,希望他們這批菁英錢花越多越好(不管預算有沒有提一律通過)
把人資總務視為乞丐,最好能夠把相關開銷降到最低(不待老闆不耐,部門主管自己先自宮/刪減預算)


就環保安衛消防而言,絕大多數公司是屬於後者的窘境與冏途 

你是人、我是人、他是人、大家都是人,人人都需要績效,沒有人會嫌老闆給的錢太多,連已經賺得油孜孜的老闆都還想要賺更多…. 

於是乎上行下效、大家投老闆所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扭曲績效指標,宣稱幫公司爭取OO獎項節省XX經費降低OX成本費用

 

-------------------------------------------------------------------------
 

很多公司,特別是上市上櫃公司,一些人掛名董事長,可是董事長的持股了不起只有1-3%(說不定還拿去質押),要說這家公司屬於這位董事長所擁有,其實怪怪的 

而實際負責公司經營的總經理或者是CEO,其實也是打工仔,董事會或大老闆對於專業經理人的期待不過是賺更多的錢與顧好公司(不要出事) 

所以就打工仔總經理的角度立場而言,當然也是希望底下各部門能夠各司其職,幫忙賺更多的錢與少惹一些麻煩 

久而久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下交賊,上頭不用心不願面對事實與問題、只顧短期損益數字,底下當然也報喜不報憂、粉飾太平、一些問題交接下去就對了(反正公司不是我的,盡心盡力做好本份績效能見度不高/老闆不給錢,倒不如跟著炒短線)

本來該花的錢沒花,短期來說算是一種降低成本與省錢的績效
長期來說那就是和老天對賭的蠢行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如同研發費用,是一種對於未來的投資,刪減研發費用可謂是短多長空的common sense 

只是對於很多不吃眼前虧的好漢與老闆或專業經理人而言,對董事會與股東有交代成為一種藉口與理由

從這種決策的行為模式來看,其實所謂的大老闆與專業經理人,如同(覺得朝四暮三 朝三暮四好的)猴子。

 

 

----------------------------------------------------------------------------------

當老闆要懂得賺錢,也要懂得花錢

聽到省錢雖然高興,但其更應該要擔心與思考:這些錢是不是該花 但沒花?

會不會是底下精明的打工仔在搞小動作,意圖大肆宣揚省小錢的績效,然後等到哪天被老天加倍奉還? 

 

花錢的單位,雖然會常常被老闆白眼,但是依據專業的判斷與自己的道德良知,堅持把該花的錢花出去,甚至讓老闆不得不花,其實是值得驕傲與自豪的。

至於一些國家獎項得主的講法與簡報內容,當成唬爛大賽看看就好,無須過度認真,老實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比較重要。

 
--------------------------------------------------------------------------------------- 

工作的意義與代價 

下焉者為老闆工作(老闆的老闆是客戶),賺的是錢,代價是付出身體與心理的健康
老闆與員工都窮的只剩錢,彼此相互折磨 

中焉者
為自己工作,賺的是生活與成就感心力關照所愛的人事物,能夠做出超越短期金錢損益的的決定(為金錢以外的意義而堅持)
老闆與員工,客戶與店家之間,彼此相互尊重。

上焉者
為老天與人間而工作,透過工作來認識、定義與成就自己,大家都是透過工作與買賣而結緣的人生同修。
彼此覺察同修、相互渡化,豐富與成就彼此。

 
--------------------------------------------------------------------------------------- 

工作感想與守則 

每一條背後都有一個糗事故事或蠢事案例....
  1. 莫非定律:人一定會犯錯、設備一定機台會故障;主觀認為機率越小、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往往(沒有防備)越會發生,而且發生之後的殺傷力越
  2. Fail Safe、Interlock與multi-protection layers之間往往是dependent(彼此間有關聯),因此常常造成single point與system failure
  3. 越複雜的機制、越不允許失誤發生系統,往往不是更安全,而是更危險(系統越複雜越沒有足夠資源維護=越不可靠; 越難發揮作用與功能=不安全)
  4. 人的行為與認知,不論從微觀或是宏觀的角度來看,都是系統當中複雜與不穩定的部份(人往往言行不一,記憶不可靠,過度美化自己/自我感覺良好)
  5. 人多半是依據誘因與自利考量行事,而非高尚的組織文化、願景或道德理念(只要設定KPI,大家就會去迎合與扭曲),違反人性的嚴刑峻法效果有限
  6. 組織文化通常是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上刑下笑XD)與物競天擇演化的結果(效法模仿與試圖移植其他組織的文化,通常下場與成效都不佳)
  7. 系統操作的穩定用最佳化只可能發生在實驗室控制下的環境,實務運作最大的挑戰是面對變異與不穩定(EX:製程產能變化造成水質、水量的天差地別)
  8. 系統的好壞不在於處理效率與效能的高低,而在於因應、調適變異的彈性與能耐(有時候 彈性與應變 比 效率和成本 重要)
  9. 主事的人要聰明、系統才會聰明、運作才會高明,事半功倍地簡潔(空降的人常常上任三把火搞一些自以為高明的新政,直到發現舊有的作法其實沒那麼蠢,有些道理...)
  10. 通常第一線人越高明(越沒有出事),越高層的老闆越會覺得第一線的人沒有存在價值(常出問題給老闆發揮的,反而比較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