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筆記-大崩壞(中)

大崩壞


本書Wiki

 

 

 

第六章 維京:前奏與賦格 

即便面對艱困的環境,社會的崩潰並非無可避免,就看人類如何因應 

維京人

維京人在北大西洋往西擴散,有如玻里尼西亞族在太平洋往東擴散,都是大型的自然實驗 

斯堪地納維亞是歐洲離肥沃月灣最遠的地方,也是最後開化的,西元前2500年農業才傳入這個地區

北方森林的皮毛、海豹皮與峰蠟是輸往歐洲其他地區珍貴物資

曲折的海岸線峽灣、走海路比走陸路更方便

打造帆船的技術在西元600左右從地中海傳來

西元700年農地已難養活多餘人口,只好去海上開拓新天地(今日的台勞也是一樣的心酸與無奈)

發展出木槳與風帆兩用船,前往歐洲各地交易。

維京人很奸詐,很會衡量敵我情勢,先是客氣做買賣交易

若是敵寡我眾,就趁虛而入、燒殺劫掠,甚至佔領對方的土地,要求收稅與徵兵宣稱如此一來可保平安。(呵,一改對於北海小英雄的認知 

偏航的維京人,在西元870年發現冰島,890年發現格陵蘭,在1000年左右進入北美,但遇上當地為數眾多的美洲原住民,自知寡不敵眾放棄。 

之後由於歐洲人漸懂防備,加上歐洲君王變得強勢,維京人在歐洲的掠奪不再勢如破竹

1066年後斯堪地納維亞的王國不再向外擴張。

 

 

自催化的擴張與收斂

兩種擴張人類社會的力量

推力:家鄉人滿為患,求生困難

拉力:海外遼闊的天空與土地招手

793年的襲擊林地司法島上的修道院大有斬獲、食髓知味,隔年又大有斬獲

發現法羅群島,適合放牧的處女地,再接再厲結果發現了更大的島嶼 

當能跑都跑了,能搶都搶了,能住也住了,擴張便告一段落與收斂

 

六個同元社會的平行實驗

奧克尼、雪特蘭、法羅諸島:殖民順利發展超過千年,沒遇上嚴重生存問題

冰島經歷貧窮與政治動盪,最後撐下去

格陵蘭生活約450年,最後消失

溫蘭待不到十年知難而退

 

解釋與影響變因有四個
1.船隻從發源地過來的航行距離
2.來自其他族群的阻力
3.是否適合發展農業(氣候緯度)
4.環境脆弱程度(土壤侵蝕與森林砍伐殆盡)

 

 

冰島的環境

火山島,10-20年會有火山噴發,地熱資源豐富

靠近北極圈,中部地勢高、覆蓋在冰帽下
雨雪從天而降,或冰帽底下火山噴發,造成河流不時氾濫

風力強勁 

維京人剛踏上冰島這塊土地時發現冰島低地有豐饒牧草、植物和苔蘚,正是養羊的好地方。冰島的土壤和茂密的林地乍看之下雖然肥沃,卻是上一次冰河長期累積下來的,但累積速度卻非常緩慢。他們終究會發現無法長期靠土地生活,畢竟這是累積一萬年以上才有的資產。 

早期冰島約有四分之一森林,殖民者進來之後就清理林地作牧場,砍伐下來的木材不是當材燒就是建築材料,幾十年過去了森林已消失了80%,到了近代96%的森林都砍光了,今天森林面積只有1%。高地看起來適合放牧,維京人當然會在那裡養羊;冰島會變成生態破壞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不是因為維京人踏上冰島後恣意放牧的結果,而是遭到環境的欺騙。那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引誘他們放牧,卻渾然不知這裡的環境異常脆弱,不適合放牧。過去在挪威與不列顛的經驗反而害了他們。 

冰島依靠貿易與亡羊補牢(脆弱環境不要飼養那麼多的牲畜)
有一整個部門負責水土保持、森林再生、羊群放牧。
支持考古研究土壤侵蝕問題

 
 

 

第七章 繁華如煙:維京人在格陵蘭  

格陵蘭
99%是不能居住雪地或黑色山頭
 

氣候變化
冰蕊研究、書寫記錄、花粉

有關格陵蘭古代氣候最詳盡的資料來自冰蕊研究-利用冰的年紋層研究。每年落在格陵蘭冰蓋上的雪,堆積的愈來愈厚、愈來愈重,下層的雪就會被擠壓成冰。冰雪含有三種不同的氧,最多的是自然氧(占99.8%),也就是氧一六(原子量為十六的氧),還有少許的氧一八(0.2%),氧一七的量就更少了。這三種氧的同位素都很穩定,沒有放射性,但可以利用一種稱為質譜儀(massspectrometer)的儀器區別出來。冰雪形成的時期愈暖和,雪中所含氧一八的比率就愈高。因此,每一年夏天降下的雪,其中氧一八的比率要比同一年冬天來的高。同樣的,如果某一年氣候特別溫暖,和寒冷的一年比較,同一月份雪中的氧一八比率也會較高。因此,如果我們在格陵蘭的冰蓋往下鑽,然後測量每一層冰氧一八的比率,逐漸往下之後,就會發現氧一八的比率會出現高高低低波動。也會發現每一年夏天或冬天的氧一八比率也有差異,這就是無可預期的每年溫度波動。 

從冰蕊研究得知,從公元800年到公元1300年,格陵蘭的氣候相當溫和,和今天的氣候相差無幾。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中世紀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維京人就在此時踏上格陵蘭,開始種植牧草,飼養牲畜。從公元1300年開始,氣候轉為嚴寒,漸漸步入寒冷的小冰河時期,直到公元1800年才轉為暖活。公元1420年正是小冰河時期最寒冷季節,格陵蘭、挪威、冰島附近海域都是浮冰,格陵蘭通往外界的水路因而中斷。對長期生活在極地的印紐伊特人(愛斯基摩人)而言,這種天氣並不算什麼,因天候寒冷而大量出現的環斑海豹,反而增加獵捕機會。 

挪威與冰島的氣候相對溫和,維京人所需食物來自放牧與栽種農作物,而格陵蘭器後條件惡劣,生計主要靠放牧飼養牲畜與獵捕野生動物(沒有農業、光靠放牧飼養無法維生)
 

中古格陵蘭牧場選擇原則
1.平坦的低地(海拔210公尺以下)、氣候溫和有利牧草生長
2.地勢中等(海拔400公尺以下)
3.向南的山坡(可以得到比較多的日照)
4.附近有溪流
5.忌諱面向冰川(寒風吹襲&土壤侵蝕)
6.如果可能,坐落峽灣最好有港口(方便物資運送與交通) 

光靠乳製品無法養活在格陵蘭過活的5000個維京人=>終其一生不知道小麥、沒吃過麵包

要另外靠獵捕馴鹿與海豹 

 

考古學家在當地遺址當中找到的魚骨少之又少

(附近漁獲豐富)為什麼早期在格陵蘭過活的維京人不太吃魚?

推論: 食物中毒經驗造成的飲食忌諱?!

 

 

格陵蘭維京社會

群體生活、暴力傾向、階級分明、社會保守

格陵蘭過活的5000個維京人,住在250個牧場,每個牧場平均20人,大約20個牧場有一個教堂=社區

環境惡劣、不可能獨自過活,大家必須合作,各個牧場之間的交換與整合也非常重要=>在此一情境下,個人受到的約束很大

不同牧場的地利與資源不同=>造成階級與各牧場與人馬間的衝突

守舊保守=>寧願餓死,也不願意改行學習捕魚與打破禁忌吃魚

 

心態與觀念:

我們是(高尚的)歐洲人、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不要把我們跟粗俗的印紐伊特人混為一談

無視於當地氣候惡劣,堅持和歐洲一樣養牛

為了和歐洲交易,在夏日農忙時節還出動人力到北方狩獵

不考慮生存問題,大量奉獻給教堂

不屑向印紐伊特人(吃生肉)學習生存本事

 

啟發:
無法改變心態與生活觀念,只好走向絕路

 


 

第八章 輓歌  

利用格陵蘭湖泊和沼澤底部沈積物經碳元素年代測定,可以瞭解天然植被遭到破壞的程度。根據研究顯示:上一次冰河期結束,氣溫上升,花粉數量顯示林木愈來愈茂密;接下來的八千年中,植物生態幾乎沒什麼變化,也沒有森林砍伐或土壤遭受侵蝕的現象。但直到維京人來之後,一切都改觀了。湖泊中的木炭層顯示:維京人為了開闢牧場,乃放火燒山 ,清理林地;柳樹和樺樹的花粉減少,而禾草、莎草、雜草和牧草的花粉增加了。砍光森林除了沒有木頭可用之外,表土沒有植被保護,加上風雨侵蝕沖刷,連表土下面的沙土也被吹到湖泊中。公元15世紀維京人滅絕後,土壤和植物才又重生。

 

森林砍伐殆盡的問題與衝擊

1.沒有造房與造船的材料

2.沒有柴火可用=>即便海拔760m以上的高地仍有牧草,沒有柴火消毒鍋子與器皿=>無法放牧

3. 沒有柴火=>無法煉鐵、製作鐵器=>回歸石器與骨器

4.沒有鐵器,收割、剪羊毛等工作事倍功半

5.後期的格陵蘭維京人手無寸鐵、技(弓箭長矛)不如依奴特人

6.沒有樹木之後,格陵蘭維京人用草皮來當燃料與覆蓋屋頂=>造成更嚴重的植被破壞

 

 

印紐伊特人的生計

有大型船隻、會捕鯨魚

也會利用狗拉雪橇捕獵陸上海豹、海象、馴鹿

用雪塊蓋房子(而非木頭)、海豹皮造皮艇
 

環斑海豹可以在格陵蘭沿岸的海冰下過冬,靠的就是在冰層鑽一個和頭一樣大的洞呼吸,又懂得利用雪柱把孔洞蓋起來,冰上看不到這些洞。每一隻環斑海豹都有好幾個呼吸孔,用來躲避獵殺。印紐伊特人並不會把覆蓋的雪柱撬開,這樣一來會把環斑海豹嚇跑。他們在冰上等候聽到環斑海豹的呼吸聲,把魚叉射入孔洞,魚叉頭綁著繩子,等射中環斑海豹筋疲力盡,印紐伊特人就能把海豹拖回岸上。維京人並不會這種技術,只好挨餓。 

印紐伊特人也是獵鯨魚高手。他們以海豹皮附在船的支架上做成一種叫做「烏米亞克」(umiaq),可以出海捕鯨的大皮艇,約5.8公尺長,船上把手附有魚叉投擲器的魚叉桿;常約15公分以繩針與魚叉桿相連的魚叉頭;海豹皮製成的浮台和長茅。當鯨魚被射中後,魚叉頭深入體內,與魚叉頭相連的繩針就鬆脫了,鯨魚體內的魚叉頭就可以和魚叉桿分離。如果沒有分離,在水中掙扎的鯨魚可以把整艘船拖入水中,人也跟著沈入海中。但因和魚叉頭相連的是海豹皮做的浮台,被射中的鯨魚愈想沈入海中,會被浮台托上來,浮出水面呼吸,印紐伊特人再補上一隻魚叉和一個浮台,受傷的鯨魚筋疲力盡,無力抵抗,印紐伊特人再以長矛補上致命一擊。


 

當維京人碰上印紐伊特人

維京人不把當地人放在眼哩,為自己埋下禍根=>逞凶鬥狠,雙方沒有交易與互動的可能

印紐伊特人對維京人的東西很感興趣,反之從維京人遺址當中出土的印紐伊特人文物少之又少

雙方沒有交易(實在很可惜),推論可能是文化障礙,在彼此眼中對方都是壞蛋+維京人認為自己先來,後到的印紐伊特人是壞蛋

維京人人數少+沒有強大的武器與兵力=>最後遭到滅絕

 

 

滅絕原因分析

1.以格陵蘭的先天資源條件,要建立略具規模的歐洲牧場很勉強

2.維京人破壞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過度放木、大肆砍伐樹木、切割草皮

3.當地氣候變化:維京人剛登陸時氣候溫和,之後遭逢幾回大寒

4.當地物資-鐵與木材仰賴挪威進口,大寒海冰阻隔造成中斷(1349-1350娜威黑死病爆發,半數人口死亡、自身難保)

5.維京人與印紐伊特人沒有建立貿易關係,彼此沒有相互學習與交換,只有對立

 

論斷維京人的是非功過

1.維京人的食物來源與基礎較印紐伊特人廣,氣候糟的時候不少印紐伊特人補不到大型獵物,全家餓死在冰屋內冰封,維京人好歹還養了一些牲畜(之前至少有四波的美洲原住民來到格陵蘭,一一死絕)
欸,不會再事不關己地看著博物館內的史前遺蹟展覽..

2.維京人何其有幸,在氣候好的時機登陸,而且也把自己在北歐的價值觀、知識與生活型態帶過去

3.文化價值觀,讓維京人不懂得向他族學習取經不同的環境智慧

4.維京社會有少數領主與神職人員掌權-土地/牧場、船隻歸他們所有,也掌控與歐洲的貿易,造成合情合理的過度放牧與不歸路

-出口羊毛才能和歐陸交換貿易各種奢侈品與宗教器具

-讓其他獨立農夫難以生存、成為自己的佃農,壯大自己的權勢

 

啟發與涵義
高層的短期利益/文化價值觀與社會/當地環境的長期利益相互衝突,滅亡咎由自取

 

 

 

第九章 另闢蹊徑:紐幾內亞高地、蒂蔻皮亞島和日本等成功的故事
 

克服環境問題與自我毀滅的兩種途徑(為什麼大島與小島都可以克服生態劫難,而中型大小的島嶼不行?)

由下而上
適用小型島嶼(數十平方公里 e.g., 蒂寇皮雅島)
島民一家親,左鄰右舍攜手合作保護環境
小型而獨立的社區


由上而下
適用大型島嶼與中央集權的社會(數百平方公里 e.g., 東加群島 170+/745平方公里)
各島民見樹不見林,需要吃飽閑閑的高瞻遠矚國王(著眼於自己家族的長期利益,統治直到千秋萬世),管理環境資源

不大不小的島(e.g,, 復活島163平方公里),反而會有幾個小部落相互爭奪,盲目短視於內鬥內耗進而咎由自取滅亡(呵呵,好像說的就是台灣) 

 

成功案例
新幾內亞高地(由下而上)

位於澳洲北方的新幾內亞島,島上居民為玻里尼西亞人。根據科學家研究顯示:在四萬六千年前左右,人類筏著木筏或獨木舟從亞洲經印尼群島來到新幾內亞和澳洲,那時兩個島是相連著。由炭粒子來看,大約七千年前,森林持續有人清理的跡象,谷地沼澤人工排水道的出現,顯示新幾內亞出現農業了。一千兩百年前左右,非森林花粉持續增加,森林花粉卻不斷減少。

有土地肥力不足也有森林過度砍伐的問題

 

解決之道:

木麻黃

生長快速、木質優良(可做燃料與木材),根部可固氮

木麻黃可以抵抗吃芋頭的甲蟲

當地居民喜歡在木麻黃底下乘涼

慢慢地大家遍植木麻黃

其實這是個瞎貓碰到死老鼠的案例?!

 

紐幾內亞人深具好奇心與實驗精神,社會平等每個人地位差不多,頭目跟大家一樣要下田、住茅房,凡事都要讓每個人表達意見


面臨人口過度成長的問題,除了戰爭削減人口之外,他們也殺嬰、利用植物避孕、禁慾等方法來降低人口壓力

 

紐幾內亞人在高地建立的社會已經運作了上萬年

農業出現之後的7000年,這個社會依然生生不息

但今日紐幾內亞因為公衛的成功、新作物的引進與戰爭的減少,面臨新一波的人口問題,也無法再利用殺嬰的方式控制人口,他們能否化險為夷?

 

蒂寇皮亞島

寇皮亞島是個位於西南太平洋上一個一丁點大的熱帶小島,是另一個由下而上的例子。雖然這個小島的面積不過也只有4.6平方公里,人口的總數為一千兩百人,農耕地的人口密度卻是每平方公里三百零八人。對一個沒有現代農耕技術的傳統社來說,人口密度已經算相當高,而且島上的社會也已經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

蒂寇皮亞島最大的挑戰是:

1.如何生產足夠的糧食?
細膩經營農地,島上所有植物都有用途
沒有比雞或豬大的家禽或家畜(避免與人爭食)
捕魚或吃魚都必須經過酋長同意(避免竭澤而漁)
保留某些樹的果實作為應變糧食(颱風摧毀所有作物)


2.如何避免人口成長?因為要是人口不斷增加,糧食短缺,島民就會餓死。
七種方法
1.墮胎
2.避孕
3.自願自發性節育(窮人家保持單身)
4.性交中斷法
5.殺嬰
6.送死/自行了斷(窮人家)
7.兩大家族互砍

 

近代英國殖民政府

救災送糧食到島上,也鼓勵島民移民出走,以降低島上人口壓力(島民也不再採用殺嬰等不人道方法)

欸,在飢荒導致動亂的年代(道德價值觀絕對不同於平時)

殺嬰相對於讓其他大人活活餓死可謂是一種被認可的行為準則..

想起呆丸島電子代工業要接受的EICC,背後的水果公司可謂是假高尚虛偽

 

 

 

日本(由上而下) 

絕大多數人口集中於1/5的平原,大部分的森林再300年前砍伐殆盡,目前所見林地都是經過經營之後再生(德國亦同) 

日本的森林政策是因應環境和人口危機而生,但環境和人口危機卻是和平與繁榮帶來的問題。
和平與繁榮讓日本人口激增,經濟大幅成長,造成人口激增的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和平安樂、不像同時期的歐洲遭受傳染病肆虐、新作物(甘藷和馬鈴薯)、溼地改良、防洪以及灌溉水道產量的增加等。

而隨著人口增長,耗費的木材也愈來愈多(而且幾乎所有的木材都是國產),十九世紀以前,日本大多數的建築物都是木造,不像其他國家使用的是石頭、磚塊、水泥、泥土或瓷磚。 

1570-1650年是日本建築大興之時,也是森林砍伐的高峰期。1657年江戶(東京)大火,重建需要大量木材,加上人口激增,德川幕府驚覺國內已出現木材短缺的現象。1666年,幕府發布水土保持法,警告百姓濫伐森林將帶來土壤侵蝕等問題,鼓勵民眾種樹。同時明令各階層不得任意砍伐森林。1700年,全國林地經營體系已經建立。

幕府的消極做法是從木材供應鏈的三個環節:林地管理、木材運輸、和城鎮的木材消耗。日本有四分之一的森林直接歸幕府將軍掌控,指派一個「御林奉行」負責森林事務。將軍之下的250個大名,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山林奉行,負責封閉已經砍伐過的林地,使森林得以再生。農民如需砍伐林木或在國有地放牧,都必須向山林奉行申請。屬於村落的林地,就由村中的「大庄屋」管理,「大庄屋」以森林是村民共有財產,制定砍伐規則,禁止村民以外的人砍伐,並僱用守衛防止盜伐。

其實,建築木材並非日本人砍伐森林的唯一動機,日本人也用木頭做燃料,生火取暖,瓷磚和陶瓷等工業也都必須使用大量柴火。

日本的解決之道有以下幾個。第一個是更加依賴海產食物,日本人和愛奴族貿易來獲得食物,以減輕農業壓力。除此之外,他們也採用新的漁業技術。

人口零成長有助於日本轉危為安,從17211828年,日本的人口從2610萬人增為2720萬人,增加幅度極小。

打從17世紀晚期開始,日本人漸漸改用木炭來做燃料,建築也不再使用大量木頭。

至於消極做法則是:林地管理、木材運輸、城鎮的木材消耗等。

 

人工林的好處與壞處(相對於天然森林)

壞處:
1.要僱用工人種樹、往後數十年還要有人照顧
2.小樹長大砍伐之後投資才能回收
3.樹木沒長成之前隨時可能因火災或病虫害而損失
4.難以預料到數十年之後木材價格的波動

好處
1.可以挑選樹種
2.提高樹木品質/出售價格
3.可以選擇靠近城市或河流的地點種植,減少運輸費用
4.以一定間隔種植,容易砍伐 

 

日本的成功之道

1.環境優勢
降雨量多、火山灰多、來自亞洲的沙塵多、土壤肥沃而年輕,有利於樹木再生等。

2.不飼養山羊與綿羊
沒有過度放牧的問題

3.幕府終結內戰
不需要再飼養那麼多的戰馬。

4.海產豐富
可以減輕農業的壓力

5.鎖國與種族宗教同質性高
必須依靠自己資源存活、人民守法、大家相信未來如同現在,未來的問題必須現在解決,森林的保育對子孫有莫大的好處。

 

啟發與涵義
禍福相依相生
經濟發展策略要能夠符合當地的環境資源特色
 

如果想推廣所謂的環境教育,與其介紹櫻花鉤吻鮭,或許推薦學員閱讀本書,會得到更深刻的環境啟發….

 

鄙人對於環教的批判

 

與搞環教還不如推廣部落生態旅遊?

很特別的旅遊型態(源自於社區發展?)
用體驗參與取代享樂旁觀(自己做的麵包比較香)
用接待家庭取代民宿
用部落導覽取代走馬看花
適合背包客與本來去救國團的那群人?

 

人家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