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選擇的自由(1/3)

選擇的自由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來重讀這本右派經典著作與梳理Friedman的邏輯

經驗教會我們:當政府出於一番好意時要特別提高警覺,設法保護自身的自由。
生而自由的人,要時時留意、力抗邪惡的統制只侵犯他們的自由。
面對的威脅是-熱心善意但不求甚解的人,在不知不覺當中偷偷侵犯了他人的自由。
The greatest dangers to liberty lurk in the insidious encroachment by men of zeal, well meaning but without understanding.
Louis Brandeis


序言
導論

美國夢=經濟奇蹟+政治奇蹟

經濟奇蹟
國富論,透過自願的交換使雙方都獲益=>許許多多只顧自利的人,透過看不見的手(市場)的引導而使社會整體利益增加
相對的滿口為公眾利益努力的人(政客/神棍),往往沒能讓社會整體福祉增加

政治奇蹟
John Stuart Mill
只有為了自衛,才有理有權去干涉他人的自由


這個奇蹟顯然不是出自於政府,規模與權力越來越大的政府,終將摧毀自由市場創造的繁榮與獨立宣言所宣示的自由




1 市場的力量 The Power of the Market

不需要有人發號施令,要消滅市場與控制每個人=>成本太高
自願性交易可以促進繁榮與自由,是繁榮與自由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價格扮演的角色
協調成千上萬人的交換與買賣交易
1.傳遞(供需)訊息
把很複雜的供需動態狀況(供過於求或者供不應求;通貨膨脹或者緊縮;短期缺貨),簡化成價格 ;不讓價格變動=干擾供需資訊傳遞的準確性

2.提供誘因
每個人知道自己提供產品與服務的邊際與機會成本,價格-成本=利潤
迫使每個參與者提升生產效率或者轉向其他毛利率更好的產品=>生產彈性
消費彈性=>消費者也可以隨價格調整消費的種類與數量,強迫每個消費者抉擇與取捨

3.決定誰獲得什麼與所得的分配
所得=資本+抉擇與機運
每個(不同時代的)社會,不管它如何組織,總有人對所得的分配感到不滿
在古代,大家對統治者發洩
在現代,大家將不滿與忌妒指向社會市場
如果所得跟承擔的風險與所得誘因不成等比,將無法讓人發揮天賦與承擔風險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福祉


更廣泛觀點的市場
e.g., 語言,科學知識,文化與社會習俗
有完善的規律,卻沒有一個中央機構能夠規劃它
語言的使用與修訂只是在其使用者之間不斷調適
語言、知識、社會習俗都是源自於自願性的參與和交易
科學家致力於推廣學科的範疇、傳教士努力化異教徒為虔誠的教徒、慈善家努力幫助窮人
其實以上三者追求的都是自己眼中的利益(雖然非世俗的金錢利益)


政府的角色
亞當斯密
消除所有限制或優惠的制度,讓簡單明瞭的自由系統自然建立起來
每個人必須以自身的勤奮和資本和其他人競爭=>每個人對自己負責與承擔人生成敗得失的accountability

政府只有三項責任
1.保護社會不受其他社會入侵與行使暴力(軍隊/國防)
2.保護社會成員不受其他成員的侵害與迫害(警察/司法制度)
3.建立和維護若干公共設施與公共機制(避免外部效益與成本轉嫁社會)
第三項很難估計必要性與其成本效益e.g., 公辦教育,近代政府衍生出以下第四項
4.保護社會當中「無法對自己負責」的個人(幼童、老弱與殘障)
慈善公益活動應該交給民間有能力的富豪去辦理(=自願與合作的方式),而非透過政府收稅與建立公家機構

社會由人民所塑造,有哪些可用的選擇會被個性、資源與政府機構所限制,如果可以,社會應該限制政府扮演人民的公僕,而不是變成人民的主人



2 管制之專橫 The Tyranny of Controls

讓買賣雙方不能:向最便宜的來源購買或者賣給出價最高的
通常冠冕堂皇的理由出自於那些受保護的既得利益者

國家有如迷魂陣般的種種限制與抑制措施最後使得所有人的處境比完全沒有限制時更糟=>照顧各種少數人的各種不同利益最後使得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與福祉受損

各國支持關稅的理由都是保護國內產業與人民
透過關稅保護國內產業=保障國內的工作機會,但「保護國內勞工」的代價=「剝削國內的消費者」:讓國民要花更多錢才能買到相同的服務與財貨

在一般鄉民眼中,出口(賺錢)是好事,進口(花錢)是壞事;但亞當斯密看得很清楚:國家財富來自於-用最少的出口換到最多的進口(重點是交換率/匯率而非貿易順差或逆差)

國際貿易背後希望獲得的不是外匯存底(=外國印的紙張),而是真實的財貨





敦促政府開徵關稅或補貼弱勢產業的政客與團體,犯了只看問題一面的誤謬=>國家把資源用到沒有效率、不符合比較利益法則的產業上=間接導致國家的總產出減少

國家安全大帽子為藉口,保護鋼鐵或者農業,其實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替代方案
各國為促進出口而讓本國貨幣貶值的作法,其實就是犧牲與剽竊人民的購買力
王伯達先生有很清楚的說明

保護幼稚與新創產業的目的而言,由於這些產業受到關稅保護與政府的補貼,很可能有如溫室當中的花朵,永遠無法自立與長大面對國際的競爭

第三個理由與藉口-防止其他大國玩產業的寡占(先削價競爭打垮其他國家的同業競爭者,再抬高售價)
這個理由比較暗黑與正當,實際上的因果關係通常是政商勾結塑造了關稅,而非藉由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受到短多長空的傷害


自由貿易在政治上的理由
市場必須調和各方利益,合作是常態、衝突則不常見
一但政府插手干預之後,各國政府有樣學樣,每次的貿易談判都是政治衝突與角力(=摩擦成本)

很多邪惡的寡占與壟斷企業的背後,靠得都是政府的惡勢力與中央計畫經濟撐腰

市場機制的國家通常比較平等與自由
中央計畫經濟與充滿管制的國家,相對比較多尋租的階層、不平等

Friedman而言,放棄保護弱勢、忍一時之痛允許市場供需運作才有助於長遠利益的最大化


不是絕對的自由
一端是廢除其他人的剝削與管制(自由平等不是與生俱來)e.g., 廢除奴隸制(透過國家的暴力極權發動戰爭)
另一端保障弱勢與管制市場亂象而增加的剝削與管制(有種種理由與藉口)e.g., 透過課有錢人的稅來補貼弱勢、各種許可制度以防削價競爭
e.g., 米國阿米許教派自立更生,不繳交社會安全稅也不接受社會安全給付=>結果房子和財產被政府沒收


言論雖自由但有成本
1.言論可能不受歡迎、被其他人批評(遑論被告)
2.公開言論=表態,吸引同溫層也引來打壓(寒蟬效應)
3.遑論不當言論
呵呵,好懷念在高級課堂上的思辯與暢所欲言;離開溫室課堂要懂得自制與閉嘴,不要輕易開口說一些自以為合理的事;一不小心或不知道什麼時候很容易傷到甚至激怒別人



3 剖析經濟危機 The Anatomy of Crisis

1929經濟大蕭條

Friedman 的觀點:
經濟周期走進下坡、貿易保護主義及1929年華爾街股災通通都不是1930年代經濟嚴重萎縮的成因,相反,他們認為1930年至1933年間三度發生的經濟恐慌,引發銀行體系崩潰,才是大蕭條的誘發成因(銀行雨天收傘)

1929的衝擊與影響
1.民眾覺得政府應該介入管制與救濟
2.民粹極權政權興起(二戰)
3.凱因斯主義興起(政府救市就是灑錢貨幣寬鬆)







銀行避免民眾恐慌擠兌的方法
1.所有聯手限制支付(讓民眾領不到錢)
2.允許體質健全的銀行將資產轉為現金(變現)
3.由中央銀行(聯準會)發行債券,提供資金
4.成立存款保險公司/保障存款(跟各銀行收保費)

1929
面對股市崩盤,銀行不但沒有增加貨幣供給(給企業紓困),反而還從市場上買進政府發行債券與證券=>增加銀行本身的資產(價值),以降低股價大跌的衝擊

1930
經濟萎縮嚴重,民眾開始提領存款,然而銀行的資產也隨著股市崩盤而縮水
沒有辦法承擔存款戶擠兌的銀行=倒閉
一連串的銀行倒閉(1930/12共有352家銀行倒閉)
Friedman 的觀點:這時候聯準會應該收回市場上發行的政府債券(不要在到市場上搶錢),這會讓銀行提供額外資金(以供民眾擠兌)
聯準會只所以沒有動作是因為內部政治內耗
1931
第二波銀行爆發危機,聯準會竟然提高貼現率
對商業銀行與企業界施加更大的壓力=雪上加霜
1932
受到國會壓力,聯準會終於在市場上大量購買政府債券,然而當國會休會時,聯準會中止收購的行動
感覺是金融版的長鞭效應,實體經濟的微小波動,隨著存戶、企業想維持或加大安全庫存,一路放大到商業銀行與聯準會
1933
羅斯福總統上任,公告全國銀行休業(=禁止民眾提款)

1929 國有25000家商業銀行,民眾每人約持有三美元的存款與存貨
1933 國有15000家商業銀行,民眾每人約持有二美元的存款與存貨
貨幣崩潰消失的幅度前所未見

(消失的存款與存貨去了哪裡?一是泡沫二是蕭條?)
實體經濟崩潰與貨幣崩潰兩者互為因果
好的貸款可以幫助企業成長、提供存戶利息
不好的貸款=呆帳、賠掉存戶的存款

對於有政府威信與黃金作為擔保的聯準會或中央銀行而言,面對實體經濟不好就是要提供金流,而非保護自己的資產價值

貨幣銀行學(台大 黃志典老師)


摘錄 (理論上央行印鈔要買進一定數量的黃金作為擔保…)


http://www.ib.ntu.edu.tw/jdhwang/files2/金融危機責任費%20投機的代價.pdf 

聯準會在權力、威望與辨公室裝潢升級之後,績效並沒有同等提升,它把所有問題推給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把所有有利的發展攬為自己的功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