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雜訊(6)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Noise: A Flaw in Human Judgment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007

 

 

 

第六部 雜訊的最適水準

雜訊不可能完全消除,消除雜訊=刪減有效資訊

反對降低與消除雜訊(主觀判斷)的理由

1.有時候成本高昂(建立相關SOP+取消隨機應變的彈性)

2.用來減少雜訊的策略本身就帶來錯誤(委員討論=形成同溫層+揣測上意)

3.人希望自己有尊嚴,可以表達意見+行使裁量權(即便這就是造成雜訊的因素)=>禁止表達異議與不同=打擊人心士氣

4.雜訊與異議是容納創新、推動道德與政治進步的必要產品,消除雜訊與異議=減損組織改變與回應的能力

5.雜訊(誤判錯殺)有助於降低投機行為或嚇阻逾矩行為,大家知道可能因為小錯受到重罰時,會避免瓜田李下與孤男寡女

 

 

 

26 減少雜訊的成本

想像老師每週要改25位同學的作文,老師花在看每位同學的文章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同學作文的成績分數當然不見得公正

 

要提供同學作文成績評比的公正性,可以

1.建立評分基準+老師依基準花更多時間評分

2.請另一位老師加入評比

3.每次作文評比遮蓋學生姓名+不一學號排序讓老師評比

 

減少雜訊的成本vs 效益

1.是否小題大作?(學生每週的作文,不是聯考作文)

2.(不同的作法)可以增加多少準確度?(誤判的機率與成本代價是? Hint: 法院法官斷人生死,要最最最嚴謹)

3.每增加1%準確度,要花多少時間與金錢?(能否負擔?)

 

需要的判斷精準度

後果影響越大(無法復原)+只有一次機會的,越要謹慎

國家/戰爭情報判斷>法院裁判>產業投資決策>醫院診斷>婚姻決定>購屋>員工績效考核>投資買車>今天吃什麼+出門要不要帶傘

 

 

雜訊更少,但錯誤更多?

 

言論管制=>造成有方向性的偏誤

 

生活中到處都有意圖減少人為裁量空間+減少產生雜訊的改革,相關改革立意良善,執行上卻反而提油救火

反動的修辭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html

 

反對改革的三個理由

1.改革會變調(徒具表象與形式)

2.徒勞無功 (社會有各種價值觀與倡議)

3.危害其他價值(e.g.,維護勞權傷害經濟成長)

 

有些州有三振出局的慣例:犯下三次重罪,就直截判無期徒刑=>即便如此還是有爭議

 

 

無雜訊、有偏誤的演算法

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6505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8238?mode=whole

摘錄

一位教學認真優異深受學生、同事和家長喜愛的教師,在完全不知道數學模型哪裡錯得離譜的情況下,被解了僱,申訴無門;保險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盈利使用了大數據,成為了一種勢劫貧濟富,讓窮人付出更昂貴的價格;因為性格測驗不公開的評分而無法找到工作;信用卡用在某些商店就被降低額度;專門欺騙窮人的不實廣告等等等。

 

這其中的錯誤可能永遠都無法被找到,使用大數據的人就可能像信仰宗教典籍一樣盲從。我們來做個想像,假設有個人被大數據誤判成犯罪機會高的人,這個大數據分析的標籤會跟著他一輩子,那麼他不時會被警察騷擾,或者也找不到正常的工作,所以他走頭無路乾脆作奸犯科,大數據好棒棒地準確預測了,所以大數據就永遠是對的?

 

演算法的偏誤來源

1.預測用指標

身高體重=跟性別高度相關

成長與居住地=跟種族高度相關

 

2.data fitting

犯罪率高的地方佈署較多警力=>警察加強盤查=>盤查導致更多找碴罰單

 

 

在一個不確定+二階互動與無限可能的世界,資訊篩檢或預測性演算法,都不可能完美

只是人類偏直覺與情感好惡判斷,透過演算法可以讓我們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

 

 

 

27 尊嚴

 

個別化差異處理就是雜訊

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制宜講好聽是以客為尊與管理的智慧

講難聽就是沒有標準與一致性

 

人渴望與眾不同+透過慈悲來調節沒血沒淚的法律

 

 

變遷與調適的價值

 

講好聽是與時俱進/隨時代進步,講難聽就視同流合污(drift into failure)

 

本來的法規存在種族+女權歧視

變得重視性別與種族平權,通姦與同性戀除罪

 

然而本來重視防範貪腐的內規,卻也可以隨著人情世故與績效考量而睜眼閉眼

本來繳稅應該一視同仁,隨著獎勵投資+各種合理免稅規定的出台,反而避稅+遊走灰色地帶才「正常」

真實世界充滿口嫌體正直、言行不一與爾虞我詐,而非非黑即白的單純

 

難就難在:如何拿捏與容忍的尺度?

 

 

嚇阻與風險規避

 

理論上可以訂出天條,某些行為重罰+撤職或判重刑

 

實際上是否有效要看

1.執法稽查強度(=被逮的風險)

2.守法的成本vs 違法的效益(守法的是笨蛋,違法風險不高+有不小的利益)

3.當事人是保守/風險迴避,還是賭徒?

4.不確定會不會逮到+處罰正是一種雜訊

5.消除雜訊=消除風險

 

但為了嚇阻+規避風險的法規與規定,扼殺了創意、士氣與各種可能

=>現代政府規範走火入魔,法規僵硬,各行各業揹負各種規範,不單被束限該作什麼,還規定應該怎麼作

 

 

創意與創新需要雜訊的空間,而非死板板

一個更好的作法是:讓人們運用自己的經驗、專業與創意,想出辦法達成重要的目標;而非凡事依賴政府規定與指引,不論那個目標是更優質的教育、減少事故、病患照顧或環境保育。

 

無解的兩難老問題,只不過作者用雜訊這個詞與school smart的概念,來詮釋這個真實世界與現實生活當中street無解的問題

 

 

 

 

28 規定或準則

規定

(減少雜訊)使生活簡化、減少判斷,讓人方便遵循;(e.g., 速限、暴露容許濃度、71、最低工資)

 

準則

讓人可以視情況調整,但當事人需要做很多判斷與舉証責任 (e.g., 謹慎駕駛」、「善盡責任義務」、「盡其所能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不得抄襲」、「遵守道德規範」)

 

 

大陸/成文法系與海洋判例法系的差異

https://lawplayer.tw/blog/p/common-law-civil-law-introduction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司法過程中的法律思維差異

https://www.mpu.edu.mo/cntfiles/upload/docs/research/common/1country_2systems/2015_3/18.pdf

 

 

區隔與無知

憲法與母法通常是「準則」

子法是操作SOP

孫法與行政命令才有明確的「規則」

 

社會與政治上的區隔,不是是否有立法或執法權,或棄「規則/規定」而採「準則或原則」,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缺乏能夠讓他們建構出有意義規定 所需的資訊脈絡知識 (不論是立法的專家學者官員,亦或是被執法需要守法的人民或事業單位)

 

即便訂出了各種明確的標準或行為準則,不知其背後的意涵與意義,對於當事人而言,這些繁雜的規定=雜訊 (執法人員食古不化、鑽牛角尖/咬文嚼字=)

 

 

 

代理人問題與老闆控制部屬

要找到一個平衡與甜蜜點(過猶與不及都是常態)

 

很多時候老闆也只能說case by case(=海洋法系精神),而無法訂出完備的規定或一堆的準則(=大陸法系的精神)

 

該訂出詳細完備的SOP或是只給方向目標? 這取決於:

1.決策的成本、有沒有對應的時間與資源(含知識經驗)

2.錯誤的成本

 

官僚正義

Jerry Mashaw Bureaucratic justice

https://yalebooks.yale.edu/book/9780300034035/bureaucratic-justice/

https://baike.baidu.hk/item/%E5%AE%98%E5%83%9A%E7%9A%84%E6%AD%A3%E7%BE%A9/5604446

 

該給準則(有彈性與裁量空間)或視規定(減少雜訊)

也是一個由黑到白漸層,同樣存在型一型二錯誤風險


 

綜述與結論 正視雜訊問題

 

判斷≠思考

判斷就鑑別是非對錯、優劣排序或給分數

有判斷就有誤判

 

有些判斷我們相信有證照的專業人士(儘管專業還是會誤判)

e.g., 醫師、律師、工程師、法官、公司各級主管

 

有些預測性判斷可以驗證對錯與好壞(e.g., 天氣預報、選舉結果、藥物治療效果)評估性的判斷不能驗證對錯好壞(法官裁定的刑期、拍賣家估計藝術作品的價格)

 

 

誤差(判斷不一致)=偏誤+雜訊

 

偏誤與雜訊都透過均方差來衡量

 

偏誤=成見或偏好

雜訊來源包山包海

 

 

雜訊的種類

水準雜訊

有些人偏樂觀、有些人偏悲觀

有的法官嚴苛,有的法官寬容

有的醫師偏好開藥,有的偏好健康管理+運動

 

型態雜訊(統計上的交互作用)

男的主管偏好女性應徵者

法官對輕罪寬容,對重罪更嚴苛

以上型態雜訊反應出判斷當事人的獨特性+場合雜訊(當天情況/天氣好壞/週一還是週五、大姨媽、前一天的社會新聞輿論….)

 

 

判斷與雜訊的心理學

客觀的無知

低估自己對於世界與未來的無知和不確定性

自我感覺良好

信心度≠預測正確度

 

光環效應的心理偏誤

第一印象

名校迷思

只看幾個因素而忽略其他線索

 

 

認知的偏誤

定錨、損失規避、第一印象(availability bias)

人腦自動把相關性詮釋為因果關係

專家反而過度自信

 

 

如何減少雜訊與偏誤?

開放的心態(認知與接受自己會犯錯)

指定決策觀察者- 辨識偏誤

透過決策保健程序-減少雜訊

判斷與決策的目標是精準,而非展現單一個人的權威

用統計思維(以往的機率),以外部觀點來看事件

把判斷結構化,拆解成幾個部分

抗拒一開始的直覺(多用慢想)

讓多位判斷者獨立做出判斷,再將這些判斷總合起來

用相對判斷與相對尺度來取代絕對判斷與分數

 

 

結語 一個雜訊很少的世界

附錄A 如何進行雜訊審查

附錄B 決策觀察者的檢核表




附錄C 修正預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