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知識的假象(1/3)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前言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錯估威力與風向的Bravo熱核彈試爆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認知科學對人的研究,悲觀發現:
多數人的行為模式與可能成就都高度受限(並非如廣告口號或教育理念所言:人有無限的可能)

個人的知識非常淺薄、往往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無知,還堅信自己是對的與想法正確

人的心智在演化下,懂得投機取巧(人云亦云)以靈活解決遭遇問題=>每個人腦袋都只儲存了極少量週遭環境知識;人如同蜜蜂,知識與智慧並非儲存在個人腦袋中,而是社會的集體意識當中=>人類社會有如蜂窩或蟻窩,靠著分工成就整體國家社會與社群

羅胖 共同體的意義


無知與假象

判斷自己對某項事物或議題的了解程度的方法:看看你能不能教導別人關於此項事務或議題
大家知其所以(Know What)不知其所以然(How以及背後的限制條件、影響因素與各因素間的交互作用)


思考的目的
為何我們活在自以為無所不知的假象當中?

從小透過語言當中的各種名詞來proxy真實世界當中對應的事物
日常生活只需要會用(使用與利用各種工具與事物)就好,不需要了解其背後的原理
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存率的)行動,而所謂的思考往往只是直覺式與關連性的反射反應(而非因果解釋)
複雜陰晦的思考過程,往往讓人簡化複雜的真實世界與各種細節(不自知)


知識共同體

認知分工:透過分工與人際關係,從別人身上借用其知識
群居有利於分享知識與技能,而且人還很樂於透過玩樂分享腦中的知識(演化的結果?),更讓人分不清楚自己究竟哪些事不懂。
現代網際網路是世上最浩瀚的資料庫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有助於認清自己的局限,解決高度複雜的問題
(e.g., 如何選出領導人?要不要廢核?)

高度複雜的問題往往被簡化成各種意識形態的意氣之爭,導致社會分化、對立與資源心力在內鬥內耗上。

而現實生活中,所謂的獨立思考也可謂是一種假象:人不是活在真空的孤島上,有不同的交友圈與Social network,每個人的觀點或多或少受到生活圈與交友圈的影響

飛機失事不能只怪駕駛員,因為操控飛機的知識分散在飛行員、儀器儀表與自動化控制設計師身上;而飛行員往往沒意識到自己所擁有關於飛機的知識與資訊只是一部份,其他部份掌握在儀器儀表、飛機設計師甚至地勤與塔台控制人員

人無法獨立進行思考,生存透過團隊合作=>人的貢獻取決合作程度,而非個人思考強度與貢獻,最出色的教學倡導的是團隊學習


第一章  我們具備的知識

知識假象的判讀-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
Question1.
1-10分自評,你對OO的理解有幾分?
=>你想到OO費不費力?對於OO熟不熟悉?

Question2.
說明OO的原理與盡量詳述OO的細節?
=>能說出多少關於OO的知識與資訊?

知識的假象= Question1分數- Question2分數


我們的知識有多少?

Thomas Landauer
1980用同樣bite的單位,來測量人類的記憶容量
先推估一般成人的字彙量,再用字彙量來推估整體知識量,預估約0.5GB
在假設人的學習速度到70歲維持不變,具備知識總量為1GB

我們看新聞不會一頭霧水、能夠與人風趣交談/談論各式各樣議題,知識量遠遜於電腦與USB隨身碟

腦神經與社會的組合具備碎形的特徵,知識亦然
想了解髮夾=>髮夾的可能用途=>製作方式、原料、銷售地點與對象=>時尚產業與潛在的產業與社會脈絡

世上的知識
已知的已知:線性因果關係
已知的未知:機率(勉強可以想像與猜測)
未知的未知:複雜性與不確定(太多因素造成組合爆炸=無法想像與預料)


假象的誘惑
可謂是世故化的成人透過賣弄空洞名詞(=停止探索世界),忽視事物運作複雜的本質

人類透過認知分工,得以處理複雜的真實世界,取得生存優勢。



第二章  我們思考的目的 (了解個人的思考模式)

具備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的,其實飽受困擾與憂鬱症之苦

人類為何要思考,演化要讓人類的思考解決什麼問題?


腦袋有什麼用?

沒有腦袋的動植物也有神經反應與處理外部刺激的細胞網絡
植物演化出光合作用(有些植物的基因組是人類的50),所以不需要如動物演化出精細的動作

植物的反應很制式、沒有判斷力,e.g., 含羞草/捕蠅草的開合無法判別是否受到愚弄

而動物演化出神經元與神經系統,行為複雜度暴增
動物界的神經複雜度
沒有腦袋的海綿(類似植物,只需要過濾海水)
800+神經元的水母(依據海水鹹度反應與伸出觸手獵食=>行為比捕蠅草複雜)
數千個神經元的動物,出現遇敵逃走與運算能力
神經元達百萬以上的(老鼠/禽鳥):走出迷宮、幫子築巢
神經元達數十億的人類:創造交響樂、建造太空船


靈光的腦袋

馬蹄蟹只有很簡單的視覺感知與腦神經系統:幫助處理週遭環境資訊,辨識雌性馬蹄蟹
也只能注意到簡單的外觀特徵,會將塗漆的水泥誤認為雌性馬蹄蟹

相較之下,人類的視覺感知與臉孔辨識能力超強
所謂的「聰明」就是能夠從大量進入感官的資訊當中,提取抽象的潛在資訊(e.g., 能夠判斷小時後的照片是否為同一人)
具備複雜大腦的動物,不只會對光線、聲音與氣味產生聯想與反應,還能察覺周遭環境深層的抽象涵義(評估風險與機會),能夠偵測與判別不同情境當中細微又複雜的相似或差異之處,進而採取有效的行動,即便是沒有遭遇過的狀況也一樣。


傅內斯的詛咒

能夠記得所有事情=癱瘓大腦進行抽象思考(針對不同情境進行分析與想像模擬)
大腦只記錄了各式各樣的細節,無法針對這些細節提取出涵義
覺得側面看到的狗VS正面看到的狗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不清楚其他人為什麼會把這兩個時間點不一樣型態的事物稱為同一條狗

多數人沒有超強記憶症(化讓多數人腦袋專注於進行抽象思考=而非記憶;因為細節無關乎行動的有效性),而人的生存講求的快速行動與對於全局有概念(看到獅子老虎快逃=快思)而非邏輯推理(慢想)所以人的記憶力與推理能力都很差

接著談論快思的邏輯與導致自以為所不知的知識假象



第三章  我們思考的方式

有如巴夫洛夫的狗,把環境给與的各種刺激與產出與相關性視為因果關係(草包族科學),而不深究背後的因果關係(直到現代科學教導實驗組與對照組)


人類的因果思維   

人類非常擅長因果推理:
烏雲密佈=>快下雨
下雨出門不帶傘=>會淋溼
說錯話=>激怒生性敏感的同事

而且對於以上因果關聯與熟悉的現象,還有充分的經驗與理解,知道(有哪些充分或必要條件)才定會出現預期的結果(恰巧巴夫洛夫的狗與走迷宮找食物或被電擊的老鼠也是)

然而人腦強大的自動推理推論卻不見有能通過邏輯考驗

e.g.,
穿了藍色內褲,必定搭配藍色襪子
我今天穿了藍色襪子
所以我穿的內褲也是藍色?

若跌進臭水溝,則必定需要洗澡
我今天洗了澡
所以我今天跌進臭水溝?

人腦是因果關係的猜測高手
不單只是依據事物的關聯(如同巴夫洛夫的狗)、也不是依據若AB(分辨真偽)的邏輯規則,而是依據因果(同時出現)的事實、判斷與猜測世界運作的方式(好幾個),再提出自己的推論(=成見)

想像未來與情境發展就是一種因果推理
放眼未來可能的機運與需要具備的能耐,才會需要去學習、培養不同的技能
如果人是地球上最聰明(神經元最多)的生物,那麼應更認真去思考與學習(不要浪費那些神經元),難怪有些學者說,人腦沒有充分發揮其潛能

人的因果分析與行為,反應外在事物與環境變化的刺激外,也包含抽象的內心與內在世界=>推論他人的內心與內在世界:
我是否激怒對方?踩到對方的底限與道德禁忌?
這需要知道對方的過去(歷史data log)
理解對方的善惡與價值判斷(machine learing)

人的因果分析(人工智慧)目的在於:找出對方行為背後的意圖(反應機制),進而與對方互動,讓對方作出所期望的結果。
然而預估自身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並不容易,但人腦與人心時時刻刻都在盤算這件事。


正向推理與反向推理
正向推理
=>
e.g., 按哪些按鈕才能讓鬧鐘在指定時間叫

反向推理
=>
e.g., 醫生根據症狀反推病因;修車技師根據症狀推測故障零件

反向推理比正向推理困難
更加耗費時間與腦力,也難以觀察或驗證假設是否正確
要收集其他方面的資訊來推敲成因,也需要評估猜測不同成因導致此一事件或後果的機率
歷史往往倒果為因/穿鑿附會(只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不知道發生原因)


正向推理比較容易,導致大腦思考盲點
知道A可能導致B(抽菸可能得肺癌)
聽到某人得肺癌=>直覺猜想此人會抽菸

而動物也會猜測因果關係(走迷宮)與正向推理,然而或許只有人懂得從結果當中反推原因與反向推理(實驗發現烏鴉推理能耐比海豚與黑猩猩更強)


說故事 與想像

說故事=彼此交換關於現實世界運作因果規則的資訊
(聽越多故事=得到越多提高生存機率的資訊,難怪大家都愛聽故事)

而說故事也是當事人釐清(=詮釋)事件先後順序與因果關係的一種自然方式=>即便是無條理線條或無意的動作,也可以穿鑿附會背後的動機

人類遠超過其他動物,運用自身對於現實世界因果機制的理解,在腦中構想出完整的平行世界,例如科幻故事中的情節,毫不費力想像出自己換了新髮型、買了房子或帆船;而沒有辦法想像出人權法案或擁有新事物的,就不會去爭取權益與存錢購買新事物。

非凡的創見與日常的行動都需要反事實的思考與想像能力
科學的許多重大發現,都是基於違反常理與現實經驗的想像與實驗(實證之前,其實當事人已經在腦海想像過)

故事也形塑自我身份的認知,包含個人與群體
訴說過去,藉以緬懷與美化(我們從哪裡來)
訴說未來,藉以預測與幻想(甚至自我實現、要往哪裡去)
相信特定的故事=接受故事所反映的態度、標籤與認知體系(e.g., 種族、族群、性別….)

故事=簡化資訊的因果關係邏輯,讓聽到的人獲得因果資訊進而採取更有效的行動,然而故事也會隨著聽者的個人認知差異,有著不同因果看法與影響。



第四章  思考假象的成因

對於物理現象的猜想真正的物理知識
日常生活與社會經濟整體體制複雜,缺乏單一標準答案可供依循。對於何謂最佳飲食?如何拼經濟?政府是否該介入?等問題通常只依賴直覺性的因果邏輯猜測與推估。

太過細微(當事人的內心、水分子的蒸發)或太過複雜與抽象(景氣循環或導致貧窮的因素),只能依據個人經驗填補與猜測,導致錯誤的認知



不必追求完美

人腦思維不善於因果推論
要對每個情況做出征榷的因果推論,需要對萬事萬物的樣貌與變遷有通盤了解=>人對世界的理解模糊不清、無法精確

現實世界中,人的知識原自於自己的生活經驗=>比較瞭解自己在乎的事物、忽略自己不關心的事物,在意的往往不是什麼國家大事(不可能是萬事通),而是自己的吃喝拉撒睡(自己的生活)…

一般人看似善於推哩,但超出自身專業領域時,其推理往往流於表面。
社交當中的推論往往都很膚淺、對於別人意圖的猜想亦然(所以詐騙集團才能透過表面的善意讓人上當)


兩種因果推理

快思慢想

快思:直覺、慾望與情緒反應(事前焦慮、事後反悔)
慢想:慎思、自己對話(自我質疑)與他人產生連結(如同大家共同討論一件事)

直覺、慎思與說明深度的假象

快思型的人:訴諸直覺,自我感覺良好、容易有知識的假象;喜歡強而有力的廣告slogan
慢想型的人:小心謹慎、懂得反思、避免掉入陷阱,願意接受風險/不容易衝動行事(比較不容易相信seafood);喜歡詳細的規格說明、差異比較與來龍去脈解釋

直覺只關乎個人,原因與理由存乎於個人腦袋。
慎思需要翻斯自己既有知識、如何說服或教導別人。


謎之音:
相對於去跟上課或聆聽大師的授課
更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自己針對那個你有興趣的題目寫一篇文章、甚至寫一本書
(然後再去比對人家講的課程內容,其知識範疇是否超越你所想到的部份)
另外沒有所謂左腦人跟右腦人的差異(偽科學)


為何大多數人無法辨識資訊真偽(假新聞)
摘錄:
一、大腦本來就容易落入陷阱
人有情緒和不理性的一面,尤其是傾向相信熟悉的事物。所以,網址、版面、文風等形式都極像新聞或權威研究來源,或刻意引用具權威性消息來源的文章,都容易讓人信以為真。
二、有圖有真相,讓人迷惑
另一個人性的挑戰是「有圖有真相」的迷思。人腦傾向相信圖像,即使很多都經過編輯、或是被張冠李戴,放在錯誤的情境中誤導人。一則有附上照片的報導,更容易取信中小學生,比起可靠的消息來源,有沒有照片,更是中小學生判斷是不是假新聞的關鍵。
三、愈多人按讚,愈讓人容易相信是真
有從眾的壓力。所以,在幾個研究中都發現,人們會因有多少人按讚、追蹤來判斷一則消息、或是貼文來源是否是真的。
四、忙碌生活,更容易失去判斷力
現代生活的忙碌,則讓人更容易陷入放棄思考。人們因為忙碌,常常自我催眠沒有時間慢下來,或靜下來思考,面臨繁複的資訊時,就更自我預言與實現,要選比較簡單、比較快的答案,結果就會不自覺的相信被多次散播、或從許多人收到的假新聞。
五、演算法推波假新聞傳播
而科技公司、社群媒體就剛好用符合這樣的模式運作。例如,臉書不斷的餵用戶新聞、動態消息,讓人們一直不停的往下看;推特不停的推播;谷歌(Google)的搜尋結果是依照被搜尋與點閱的熱度排序,而不是資訊的真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