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筆記-快思慢想(下)

Daniel Kahneman
https://www.princeton.edu/~kahneman/

 
 一篇很棒的書評與筆記
http://wfhstudy.blogspot.tw/2013/03/blog-post.html

 


 

 

︱第四部︱選擇

25 白努利的錯誤

1738 Daniel Bernoulli:
10萬元獎金帶給身價100萬的人的效用(utility)20萬元獎金帶給身價200萬的人效用(utility)相同
=>兩人的財富都是增加10%
 

效用理論背後的假設
1.財富增減是人快樂或難過原因
2.財富不斷增加時,快樂的效用會遞減
3.財富的增減帶來的快樂和難過程度相同(增加100萬的快樂程度和損失100萬的難過程度相同)
4.每個人對於財富的有著相同的效用(函數)
5.對於風險的理性預期

富人賣保險,他的身價1000萬,損失100萬,效用減少不多
窮人買保險,窮人的身價100萬,損失100萬,效用巨幅減少

6.聖彼得堡矛盾
即便獎金很大很大,大家還是只願意用零頭去投注(而非依據期望值下注) 

效用理論與理性經濟人,是傳統經濟分析的重要基礎

 

 

 

26 展望理論

損失的衝擊比得到的大

理論的三個基本結論
1.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見好就收)
2.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套牢時更想賭一把)
3.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


 


 

27 稟賦效應
 

你所擁有的東西比沒有的東西來得好(所以要賠錢賣出或交換很難)放棄自己既有事物的痛苦大於得到新的(擁有的越久,痛苦差異越大,情感因素?!但越頻繁交易的人,受到稟賦效應的影響月小)
EX:
你是江惠的歌迷,你會願意花500元買到200的門票(多付300元)
但是當你買到票之後,網路上有人出1000元你還是不賣(已經對半賺!) 

摘錄:
如有一家化工廠離居民區很近,這家工廠生產時排放的廢氣影響到了周圍居民的健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按照科斯定理,可以用明晰產權的方法來解決外在性問題,而產權如何分配是無關緊要的 也就是說,法律可以將產權給予工廠,即賦予它污染環境的權力,此時居民為了換取潔凈的空氣必須向工廠支付一定費用;而反之,如果把產權給居民,即賦予居民享受清潔空氣的權力,那麼工廠就必須為污染環境支付給居民一定費用作為補償。通過兩者的討價還價,最終會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方案的結果與產權最初歸誰是沒有關係的。 

  但如果考慮到稟賦效應,問題就不會這麼簡單了,因為產權的擁有方傾向於把產權的價值看得更重,放棄產權所需要的補償會很多。在此例中,如果把產權賦予居民,設居民向工廠索要的補償為P1,如果把產權判給工廠,設居民願意支付給工廠的費用為P2,由於存在稟賦效應,P1>P2;同樣,工廠在獲得污染環境權力的情況下,向居民要求的補償,會比為獲得產權願意支付的多。產權的買方和賣方的期望價格就可能會相差很遠,類似前文中的試驗描述的情況,即使不考慮其他的交易成本,談判也很可能破裂,前文的試驗已經表明瞭市場效率的低下。一旦談判不成功,資源配置就沒有像科斯定理期待的那樣實現最優化,產權的最終分配結果就完全依賴於最初的分配方案。科斯定理顯然沒有考慮到稟賦效應對產權交易的影響。

 

 

28 壞的事件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壞情緒、壞事得到的回饋比好事/正面情緒的影響力大

負面印象一眼就形成,但正面印象與信任感要花時間建立 

避免損失會比爭取勝利付出更多 

因此協商一塊縮小的丙困難遠大於討論一塊擴大的餅的分配(難怪國家政治都談經濟GDP的成長,視經濟衰退與緊縮刪減預算為畏途….)
組織要重整,利益受損者的反彈力道絕對大於潛在獲益者的運作 

欸,看來政府潛在負債與各項年金的破產勢在必行、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
請神容易送神難,減稅發放牛肉容易,加稅收回福利難

 

協商的心理技巧
1.提供更糟糕的定錨點2.讓步即便(是無關緊要的)無感,也要表現出痛苦,這樣才容易成交
3.用時間換取空間,每次一小步,盡量保守,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所謂的公平
公司有權維護它目前的獲利水準:當公司面臨虧損威脅時,大家覺得老闆可以把損失轉嫁到員工上(減薪),不會不公平或不道德
但當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時,大家不會覺得這些利潤應該要和員工與供應商共享
外界不景氣(但公司營運獲利正常)時,老闆把老員工薪水降低到市場行情,大家覺得這不公平、也不道德;然而如果員工自行離職,老闆用市場低薪行情聘請新員工,大家覺得OK 

沒有所謂合理的公平,然而維持大家認知的所謂公平,對於人腦而言是一種獎賞與激勵
伸張正義懲罰壞人的大腦快感,是凝聚社會的生理機制 

法律判賠金額通常傾向於實際損失的金額,而非因而受影響減少的機會收入金額。

 

 

 

29 決策的四象限形態 

or

可能性 or


 
 
 
機率從0%提高到5%=>代表從不可能變可能
95%提高到100%=>代表從不確定變成確定
以上兩者比較吸引人,人願意付出代價以消除不確定性
EX:
兄妹遺產官司,95%的機率可以贏得100%100萬的遺產
律師會跳出來橋和解=>90萬和解better than 5%的機率只拿一半50萬或更遭一毛都拿不到 
5%提高到10%=>只是量的提升,雖然感覺增加了一倍 
人的決策其實很少完全依據機率進行加權或期望值(所謂的機率,其實很抽象也難以判別是否正確)
獎品與嚴重度大小的差異,遠比機率或然率大小的差異來得更吸引人(人比較會注意後果的嚴重度,而非機率的大小)
 
 
資料與超讚解說來源: http://wfhstudy.blogspot.tw/2013/03/blog-post.html
 
 
資料與超讚解說來源: http://wfhstudy.blogspot.tw/2013/03/blog-post.html


從以上四象限可以推論原告或被告得態度會是採取戰鬥或妥協

原告很有可能贏(左上)=>那乾脆和解,取得90%的和解金額,必免小機率的全盤皆輸損失

被告很可能輸(右上)=>反正輸了會賠很大,那乾脆賭一把,看看有沒有機會不輸

原告是司法蟑螂濫訴(左下)=>賭一把找冤大頭(創業家的情境亦同)

被告(右下)=>無妄之災,想花錢了事,買保險或花小錢打發蟑螂

 

長遠來看,支付一筆費用來規避小機率的大損失(買保險),其實不划算.

 

 

 

30罕見事件 

大家高估了罕見事件,ex: 福島核災、自殺炸彈客、中頭彩。
鮮明的結果帶來的情緒反應,讓人給予這些罕見事件過高的心理加權,影響自己的決策與行為。
 

DNA證據的錯誤率陳述或故意危言聳聽的statement:
「每1000件會錯一件」better than 「錯誤率是0.1%
「每1000人會死一人」better than 「死亡率是0.1%
後者是讓大腦比較無法思考的分子分母比率

 

 

 

31 風險政策


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有一次問他的朋友會不會接受一個擲銅板賭局:「擲出正面贏200元、反面賠100元。」

朋友的回答符合展望理論的預測:
「我不會去賭,因為我覺得輸
100元的感覺比贏200元來得強。」而這位朋友顯然是個很理性的人,或者受過經濟學或統計學的訓練,因為他繼續說:「但我會應你的邀請來賭,假如你能答應讓我丟100次銅板。」
 

所謂的期望值與經濟人的理性要發揮作用(獲利),需要以下條件
1.每次下注都是獨立的情境
2.每次賭輸不會損及全部財富
3.不是長期與累計式的賭局

 

金融交易者的心理框架:
*只考慮當次交易的損益機率,不去想長期累積的損益或單次的獲利最大化(只要後勢看漲,即便昨天才剛賣,今天還是可以追高買入)

*只是遊戲,而非真實的賺賠;不會因為賺賠而影響個人情緒,對於交易標的沒有感情與好惡(不會因為持有而對個股產生感情)

以上兩點剛好是散戶菜籃族的情緒致命傷(因為感覺,而導致窄框的決策行為模式,進而小賺大賠套牢)

 

假設有個投資案,有50%的機率會全賠,但也有50%的機率會賺double對於創業者或CEO而言,會傾向於冒險下注(no guts no glory)
但對經理人而言,會傾向保守,不去冒險(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32 計分 

心理帳戶

EX1:
兩個球迷要去看比賽,球迷A自己花錢買票,球迷B的票是別人送的,後來氣象報告說前往球場的半途會遇到暴風雪=>球迷A比較會風雨無阻前往觀看球賽

EX2:
散戶投資人買了兩檔股票,個股A賺了50%,個股B賠了50%;如果要用錢的話=>大多數散戶會賣A股,讓自己操盤獲勝經驗+1,讓套牢的B股看看有沒有機會反轉回升(買賣的決策應該目前的賺賠無關,應該只考慮個股未來的漲或跌,自己要放空還是作多..

 

決策應該只看投資的未來結果,無需關注先前已經犯下的錯誤,
套牢的個股與失敗的公司專案,都不應該繼續投錢去挽救換人(更換執行長或不適合的對象)可以讓組織或家庭擺脫先前的錯誤
 

不常做的事情出錯,遭遇意外,當事人會悔恨(what if)而比較不會被外人怪罪
常做的事情出錯,當事人比較不會悔恨但比較會被外人(導果為因)怪罪

 

悔恨風險的不對稱性:臨死人的偏誤比較容易後悔自己沒做的事情,而非自豪於自己的做過的事情
沒有採取行動比較容易讓人後悔(而非採取了錯誤的行動)

 

在許多情境,失去與失敗在心理上的加權是得到與成功的兩倍

人會厭惡得到好處(折扣)但會增加風險的交易
Ex: 父母不願意去買較便宜,但是可能有風險的嬰兒用品
但是為什麼在呆丸工廠的經理人寧願省小錢去冒險?
Cost down 的利益確定,而會不會遭天譴不確定?!

 

 

 

33 逆轉 

人的決策不是一致與絕對理性,而是取決框架、當時情境與情緒、與常模比較/定錨 

某人被搶,其賠償金額為何?
A在他常去的那家店
B他不常去的那家店
理論上賠償金額高低與他是否常去無關

大家捐給海豚(其實不會瀕臨絕種)保育的錢,遠大於幫助農場工人海豚的可愛性玩勝農場工人XD

 

懲罰的拿捏與比較
工廠違反安全規定罰7000鎂,個人違反保育條例罰25000
=>單一機關內部比較合理,但跨機關的比較不合理
 

懲罰性賠款的案例
案例一
孩子玩火柴,睡衣著火,睡衣製造商沒有用防火材質製作睡衣

案例二
某銀行交易不慎使另一銀行虧損1000

單獨評估時,陪審員給予銀行比較高的懲罰性賠款金額,合併看兩案時,陪審員給孩子更高的賠償金額(孩子比銀行更能觸動人心)

跨案例比較評估,有助於拓展評估的框架,但米國的司法系統規定:陪審員在考慮賠償金額時,嚴禁去考量別的案子

 

 

 

34 框架和真實


情緒的框架
A. 接受一個賭局,10%95元,和90%5(期望值5)
B. 花五元買彩券,有10%機率贏100元,和90%沒有贏(期望值也是5)
大家比較接受B,討厭的感覺

 

醫師告知
A.開刀後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84%的病患選擇開刀
B.開刀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是10%=>只有50%的病患選擇開刀
 

結果是正面時,人會傾向於風險迴避與希望把結果確定下來
結果都是負面時,人會傾向冒險賭一把

 

框架效應
謝林Schelling案例
Round 1
稅法規定,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兒童的減稅額相同=>無關家長收入的多寡(預設的徵稅基準是沒有孩子的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可以減稅)「兒童減稅額,富人是否應該多一些、窮人應該少一些?」
  =>學生覺得當然不行(或許應該排富,富人少一些減稅額,窮人多一些減稅額)

Round 2
假設稅法改寫,預設的徵稅基準改成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沒有孩子或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要多繳稅,請問「沒有孩子的窮人,是否應該跟沒有孩子的富人多繳同樣的附加稅?」
  =>學生覺得當然不行(窮人應該少繳一些稅)

Hint:
如果學生覺得Round 1減免不應該有富人與窮人的差別那麼Round 2加稅不應該有富人與窮人的差別
系統一對於窮人與富人的道德直覺發揮了差別待遇….
受測學生的道德判斷受到故事敘是框架的影響=>不同的敘事框架引發不同的心理反應與判斷
 

案例MPG Illusion
Round 1
亞當把他一加侖12英里的車換成比較不耗油的車,一加侖14英里
貝絲把他一加侖30英里的車換成比較不耗油的車,一加侖40英里
=>感覺貝絲會省比較多油

Round 2
假設兩個人每年開車都一樣是1萬英里
亞當一年的耗油從833加侖減少到714加侖,節省了119加侖
貝絲一年的耗油從333加侖減少到250加侖,才節省了83加侖
亞當勝

 

案例-器官捐贈的意願
奧地利/瑞典不想捐贈要聲明註記=>器捐意願86-100%
丹麥/德國,想捐贈的才要聲明註記=>器捐意願4-12% 

相信理性代理人理論=不承認存在框架效應(間接盲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要對練習敘事框架存在敏感

 

 

 

 

 

︱第五部︱兩個自我

 

35 個自我

兩種效用(utility)
經濟/決策效用=>想要wantability=>理性假設
經驗效用=>依據感受/想像定價=>展望理論 

Ex: 大腸鏡病患的痛苦計算
經濟決策效用:依據每分鐘的痛苦程度*總計時間長度的累計與積分=>實際的痛苦總和
經驗效用:最痛+最終痛苦程度 兩者的平均(無關時間的長短)=>記憶的痛苦 

如何降低大腸鏡檢的痛苦
Way 1經濟決策效用=>縮短檢查時間(長痛不如短痛)
Way 2經驗效用=>降低痛苦的peak(拉長檢查時間無妨)
 

人其實是活在記憶中,而非活在當下...而記憶往往是偏誤與扭曲的...

EX: cold-hand test
短痛-把手浸在14度的冰水中60(14度的冰水會讓人感到痛,但沒有到達不可忍受的程度)
長痛-把手浸在14度的冰水中90秒,最後30秒把水溫升高1度,讓受試者感覺不舒服減輕
結果大部分的受試者比較願意重複長痛90秒的版本….
=>人的偏好無法帶給人最大的利益

 

系統一的影響力:
根據記憶與感覺做出選擇,而且系統一描繪與記憶的往往是快樂與痛苦的
peak+當此一事件結束時的感想prefer長久的快樂與短暫的痛苦,然而演化讓人容易忘記舒適與快樂,但對痛苦敏感與記憶深刻
(呵,難怪大多數人寧願選擇讓牙齒慢慢蛀光,也不願定期洗牙=>面對恐怖記憶)

 

 

 

36 生命像個故事

如同茶花女的歌劇,故事(壽命)長短不重要,最後的結局與涵義才算數

「一個一輩子都很困苦但最後結局美滿的人」比「一個一輩子都很幸運幸福但最後遭遇不幸與凌虐的人」來得讓人接受

生活品質的走勢與生命的結局好壞比生命長短更讓人重視
 

度假的形式與意義
一種是渡假村,讓你放鬆與放空、恢復元氣
另一種是拉車旅行團,幫大家製造回憶與累積生命故事

對於人而言,其實記憶好壞比當時實際感受更有意義 
對於記憶的那個我而言,實際的那個我其實如同另一個陌生人 

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已經不記得自己的過去經歷,但是還是能夠感受當下=>只剩這一刻當下的自我認知真正的活在當下,但感覺並不美好;沒有了記憶,人還是人嗎?..

 

 

 

37 經驗到的幸福
 

不容易衡量當下或依個事件的快樂程度

「這些日子以來,你有多快樂?」並不如「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般容易回答

當下的心情決定人的脾氣與幸福感,但是情緒不但時刻波動起伏也依當時情境而異,情緒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我們關注與聚焦的事情EX:
戀愛時,碰到塞車也很高興
失戀時,看喜劇也覺得悲傷
 

增加幸福感/減少痛苦感的方法1.多把時間用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少用在讓自己無奈無聊的事(ex:通勤)
2.化被動休閒(看電視)為主動休閒(交朋友運動自己的嗜好)

貧窮可以放大痛苦,相對的財富可以提升人的生活滿意度但卻無法增加幸福度
人可以對生活滿意(沒什麼好挑剔)但卻不感到幸福 

幸福是當事人主觀的記憶經驗
痛苦則是當下的感受(相對客觀)
 

 

38 對生活的沉思

對於婚姻生活的滿意度是倒
V型:在決定結婚與新婚時達到巔峰,然後回歸平淡
從北國冰天雪地搬到溫暖晴朗地方居住的人,其生活滿意度變化亦同 

已婚/同居所經驗的幸福度,其實和單身所經驗的幸福度其實沒兩樣

金錢與財富水準差異亦同(扣除特別貧窮的),太有錢的人,反而落入人比人氣死人的陷阱(有錢或上層的人,自我期待更高,更難達到與滿足)
 

影響人們評估自己是否幸福快樂的,其實最近縈繞在心頭的事情
家人的健康情形、兒女的成績、生活中的苦悶瑣事或小確幸
當你想著這件事時,生命中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比它重要
光是檢到小錢/看到帥哥辣妹的快感,就能顯著提升當事人當下自我感覺的幸福與快樂感(許多憂國憂民的大人們實在太錯怪與低估小確幸了)
所謂的幸福快樂,其實是一種自high/自得其樂的態度、認知或能耐
(ex: 住加州的人自以為自己比較幸福,開名車的人自以為自己比較高尚,強國人自以為自己比較高級)
無關你的貧富、社經地位甚至肢體健全或殘障

 

唯一真正有差別的天生的脾氣:
有人天生遺傳好脾氣,容易生活滿意/感到幸福有的人則容易遭激怒、怨天尤人/難以取悅

 

幸福快樂或痛苦的感受,都會隨著過去而適應回到原來的均衡與平淡
Ex: 中大獎或遭遇車禍半身不遂,變成土豪或癱瘓已經熟悉/越來越不去想,當事人注意力轉到其他方面

 

幸福快樂或痛苦的感受是一種比較有半身不遂朋友的人,心情不好的時間,比那些沒有半身不遂的來得短
當兵不願役的人,其痛苦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勉懷當兵前的自由生活

 

所謂幸福,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總結

兩個不同的自我系統一 普通人,憑直覺與感受反應
系統 經濟人,依據加權與計算結果進行選擇與決策
 

所謂的「理性」
不是這個人的信念與偏好是否合理(符合common sense)
而是這個人信念與實際作為之間是否有一致性
Ex:一個理性的人可以相信有鬼,可以寧願被人恨而非受人喜愛 

一個真正理性的人不可能會受到偏好、窄框、定錨與WYSIATI等的影響
無法真正理性的人,在放任自由的情境下,做出的選擇與決定(只要不危害他人),真的是最好的嗎? 

芝加哥學派:
放任讓大家自由選擇,反正市場自會調整回到均衡
國民可以自由選擇吃垃圾食品,看重口味腥羶色的節目

行為經濟學派:
自由要付出代價,代價由做出壞選擇的當事人與應該要幫助/制止他們的國家社會來承擔 

普通人比經濟人更需要被保護-系統一的俏皮與系統二的懶惰 

系統二常常會替系統一的感覺背書或找理由
系統二應該阻止很多無意識的愚蠢念頭、不洽當的明顯衝動,把注意力提取出來用在適當的地方-犯錯往往是系統二不知道什麼是對的 

系統一雖然很容易誤導與犯錯,但它也是我們能夠很快做出正確決定的原因,記憶是我們一生蒐集各種技能的資料庫,從閃避飛來的石頭到避免客戶破口大罵自動反應因應。只是捷徑式的回答雖然快速、不是隨機也通常很接近正確答案,有時卻會錯得離譜。 

不幸的是:當你面對重大的決定或時間的壓力時,抗拒與懷疑自己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結果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很容易看見別人踩地雷,卻看不見自己正要踩上去。

講閒話議論他人比自己身陷迷霧壓力當中來得容易很多

 

在避免錯誤上,團體可以比個人做得好:
  • 設計機制鼓勵大家相互提醒(唱反調-魔鬼代言人)
  • 定檢查表checklist相互稽查確認
  • 思廣益找出正確的定錨與參考基準
  • 不斷定義找出正確的問題框架、蒐集相關資訊與累積lessons learned的反思與回顧

決策者要學著聆聽茶水間的閒聊譏諷、批評與質疑的聲音(而非會議當中的歌功頌德/一言堂);當他們認知到別人會質疑決策的制定(是否為黑箱)時,他們就會做出比較好的選擇了。

 

 

 

附錄的兩篇文章,翻譯的比本文好..

附錄A 不確定情況下的判斷:捷徑和偏見 

可能性與主觀預期機率其實是一種能見度的觀念=>
可以想像/曾經遭遇過的,就會高估其發生機率
無法想像/未曾遭遇過的,就會低估其發生機率(黑天鵝眼盲)

 

主觀機率預測的偏誤原因
1.沒有基礎背景知識與資訊prior probability of outcome
2.對於樣本大小與時間區隔長短不敏感
3.對於機遇與隨機不敏感(把異常與小樣本當成母體)
4.對於結果可預測性不敏感(30%70%)
5.效度的錯覺:過份信任自己的感覺
6.對於迴歸的誤解:以為身高高的父母應該是生出身高更高的子女,其實是regression to the mean
7.可用性:記憶鮮明度與能見度8.可用資訊的偏差
9.想像力的偏差

 

 

 

附錄B 選擇,價值和框架 

應然:理性依據期望值做出風險決策
實然:決策與選擇受到問題框架、心理感受的影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