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ase Stud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ase Stud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MIT OCW-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教學相長與教學觀摩

 

環境政策與規劃

https://ocw.mit.edu/courses/urban-studies-and-planning/11-601-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policy-and-planning-fall-2016/index.htm

  

教這門課的老師

https://dusp.mit.edu/faculty/lawrence-susskind

 

Scenario 1:

Federal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Federal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consider - in political and technical terms - and what are your suggestions regarding how and why the Senator might rate or rank each factor? 身為助理,如何協助參議員評估相關法案,評估的準則與框架是?

 

https://ocw.mit.edu/courses/urban-studies-and-planning/11-601-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policy-and-planning-fall-2016/scenario-presentations/scenario-1/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薪事、心事、心思與智慧慈悲

是說之前圈內一堆人去立委臉書留言駡翻天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125/2UPZZFTCEBBEFMNXQLU6S7HVSA/

大概是說:證照考試變容易,沒有鑑別度,不但損害了相關證照的價值,還會讓就業市場一堆更新鮮的肝濫竽充數…

意味著少了國家特許的壟斷與寡占,相關從業人員的薪水會更低...


也有德高望重(拿過國家獎項的那種)的前輩,跳出來呼喊EHS是非常專業滴+show出人家歪國EHS的interview & competence的youtube 影片

君不見人家外商工安的薪水也是非常高的,訓斥小工安要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與證明EHS的價值(話說這位前輩與人家外商還不是照樣職災與燒掉整棟廠房)


呵,每個人都會很好奇別人領多少與多少糾結在薪資高低上。

來想像一下:

你/妳是公司最高的人事主管,可以看到上至董事長下至約聘人員每個月的薪水、獎金與年終的對帳單;乃至於出席上市上櫃公司的薪酬委員會討論薪資結構與政策


於是你/妳看見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Case Study of du Pont

做工安的常常會講述提及杜邦,把杜邦當成安全的標竿(=神),乃至於對於安全文化或領導有種種想像、幻想與迷思

花了點心思去研究杜邦公司的歷史




心得與感想如下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RM Case Study-HRM Policy

Salary and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non-shared):本薪、獎金
Half-$(shared):福利、辦公室/公務車、助理秘書、宿舍
Non-$:職稱、工時彈性、關心與鼓勵、成就感/挑戰性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Case Study and Lesson Learned

上個月,友廠發生局限空間死亡職災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1829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626/1148305/



這種事故不是第一件、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
不變的是=>事發之後總有一堆檢討與撻伐的聲浪,也有許多網路鍵盤柯南議論紛紛

在賴上EHS專業群組,有些同業很有心想推動安衛教育訓練方式的轉型

 
一些個案教學的經驗與試水溫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5/21捷運之劫運感想

本周 5/21發生的捷運砍人事件,可謂是台灣公安史上的黑天鵝事件
=>震驚、讓人無法想像與預料事態的發展


這種重大的意外事故與黑天鵝事件難以預料與預防,我們只能研究一家公司(或某個情境)有多危險,卻不能肯定這間公司(或那個情境下)ㄧ定會出事,只有等到事故發生的時候,這些前因後果才會被(一些穿西裝唬人的所謂學者專家)串連與穿鑿附會(自圓其說)在一起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環保大驚奇之壞人怎麼做好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因果循環是冥冥之中的天理,而且這個天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也成立

 

Disclaimer:以下故事是聽路人講的&半夜作夢夢到的胡說八道(可配以上恩雅歌曲享用)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RCA-昨天的工殤與思辯

這個案例"有趣"的地方在於
1.環保造成職災
2.外商在本土留下問題
3.牽扯產官學(背後的左右派與時代脈絡)
4.沒有人能夠承擔所謂責任
5.家母也在RCA上過班

 許多法規與案例背後往往充滿血淚、反映出當時空脈絡下的種種愚昧、無知與無奈,與其讓老師沒血沒淚的談國外的工程技術與應然理想、學生不用大腦的背法規/答題考試+考證照;不如用本土的案例,來正視目前實然的窘境,想想該怎麼做得更好

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悠活環評大戲觀察(103/01/01追蹤更新)



紀錄追蹤一下這齣鬧劇新聞(雖然它沒有多久就被台菲漁權爭議所淹沒...)

工安環保無法脫離法律,
然而伴隨(缺陷不完美)法律而來的往往是 (政治)口水+(慘痛教訓)淚水


---------------------我是102/ 5/7新聞的分隔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880074.shtml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建廠風險管理與取捨個案

從公司投資建廠與老闆的高度來談相關決策的取捨與後果風險,
而非現場工地的設施安全標準


個案背景說明:案例公司為台灣製造業工廠,近年來公司營運狀況蒸蒸日上,隨著業務擴增需要,公司決定找地蓋工廠,經環安幕僚人員參與評估後,排除大陸經濟開發區與台灣工業區以外之廠址,配合政府經濟部活化工業區土地資產運用政策,選定中部某工業區大小約5000坪土地為建廠廠址

Disclaimer: 個案目的僅為刺激思考,數字與內容均為虛構(應該不會有雷同...)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轉載文章:致命的抉擇

轉載以下超讚的研究個案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14.html#!/2013/03/blog-post_14.html

討論2005年8月30日卡翠納颶風侵襲,造成紐奧良紀念醫院無法持續運作,必須撤離病患,相關主事人員的一連串決策。

此一個案深具啟發性,意者請自行點入閱讀
(卡翠納颱風的案例,被好多顧問公司引用作為推銷BCP業務的案例,可是沒有一家能夠如此發人深省、點出問題的核心)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答客問:ESH Issue

如果新老闆不重視環安,甚至違法的話,我應該離職嗎?

Disclaimer:
以下為同行來信內容和答覆內容 (一些數字已經過竄改,以免徒增困擾與有心人對號入座)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有類似困惑的朋友們,版上潛水各界先進與高人亦懇請不吝留言提供更好的見解


Hi Wayne,
個人為一家工廠的環安衛人員, 有個問題想請教您的意見 :
  • 工廠背景 : 金屬製造業/ 員工人數: 100/一開始為台灣人的老闆(約3年)後來賣給外商(約4年)近期再賣回台灣企業(至今), 目前已無工傷累積日數約為800日.
  • Issue : 一開始為台灣人的老闆時期 : 環安衛狀況很糟糕, 年度工傷發生件數最多層高達到70件, 一個月工傷發生最多5件, 堆高機有證書的寥寥無幾.
  • 外商階段:我們(總經理與管理幹部)想辦法把工傷發生件數降為零,並保持至今(我是在外商階段進入工廠). 規定堆高機及天車有證書才可使用, 外勞則不得使用
  • 近期賣回台灣企業 : 此企業在外縣市已有一家工廠, 我去參觀過, 該廠無實際工安負責人(工務兼職)僅有環保人員, 外勞與本勞使用堆高機及天車卻不見得有證照
  • 目前上面的說法是尊重原有的制度及規定, 其實我心裡是有點擔心, 新東家有天會開放無照使用危險性機械設備, (宣稱的說法是新進人員無照者自行舉辦廠內訓練), 
我有想過如果公司非得開放無照使用危險性機械設備, 我可能就考慮離開了此工廠, 想請問您的看法?
 
Thanks.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答客問-安全意識問題

底下是以前工作夥伴來信問到的實務問題與疑惑&敝人回覆的參考看法
版上先進如有好的見解尚請不吝留言分享,感謝!

如果不排斥的話可以進來賞味&感受一下真實的工廠情境

Disclaimer : 部份內容情節已經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請勿對號入座與過份聯想。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貧狗富士康大戲觀察(3/22更新)

是說近年賣電子產品的蘋果,除了創新與產品美學讓人驚豔,銷售成績更是讓人眼紅,成為各路人馬關注的焦點

台灣的六輕似乎暫時熄火了,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到富士康貧狗上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六輕大戲觀察(107/11更新補充)

牽扯出很多利害關係與權責界面的灰色地帶,更讓人看見不同利害關係人背後的企圖和政治操弄。
應該將此一事件寫成教案,幫助有治投入環安事業的學生與企業經營階層認清:工安事故不只是工安事故,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Disclaimer:以下評論僅為個人的不專業揣測與偏激批判,新聞依日期由舊到新排序,請讀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