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超圖解風險管理(1/3)

 超圖解風險管理:全視角與案例學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242?loc=M_0006_243

透過這本書來按圖索驥,經由老前輩的指引,來補強相關知識基礎

書不厚,但是衍生相關的資料與感想卻不少

 

理論知識篇

 

Chapter 1 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1-1    風險管理的功能

從財務或經濟理論來看,如果沒有交易成本,就不需要管理風險

交易成本包含:稅賦、代理成本與預期破產

在無交易成本的狀態下,股東可以透過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企業不需要重視風險管理;由於存在以上三者(交易成本),所以重視風險管理可以幫助公司價值極大化(然而就公司價值/股價最大化的解釋力而言,預期破產或大賺>代理成本>稅賦)

降低稅賦:投資風險管理的成本可以節稅

降低代理成本:讓股東信任公司(這些專業經理人)

降低破產虧損可能=避免投資決策錯誤

 

老闆擔心的風險是破產與虧損(乃至於打點好政商關係)

財務主管擔心的風險是稅負、利息、發債成本、匯損與財務槓桿

老闆與財務(公司治理)關切的可謂是投機風險(有獲利與損失機會)的管控與避險+無形的成本(Worry and Fear)

一般所謂風險管理專業人員擔心則是純損風險與如何降低管理純損風險的代理成本(反而對於風險的worry and fear > 老闆與財務主管;其實風險管理人員真正worry and fear不是各種意外事故的可能性,而是出事之後被無感/不用心的老闆與財務主管當成代罪羔羊,自己的績效獎金遭受池魚之殃)

 

但對於投資人而言,其實最大的風險是資訊不對稱(=代理成本),而非該公司的風險管理(=不要買到地雷股&跟大盤對作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換句話說,投資人自己的風險管理成本就是:要看得懂財報+管控好自己內心的貪婪與恐懼+資金運用。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教學的技術(3/3)

教學的技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862

 

還記得以前老闆說,搞EHS有兩條出路,一條是工程技術,另一條是管理

工程技術有很多規範e.g., ASTM, Semi, FM, NFPA….

其實管理也有很高技術的成分(至於是什麼他就沒說了)

經過這些年擔任幹部/帶人&待人,也去讀了管理學院取得MBA學位

慢慢搞清楚管理的技術成份不單是各種財會、生管、資管、人管或策略工具手法與理論;其實要用得出來,有很多細膩、不足為人道的魔鬼細節隱藏在其中(如同這本書談到的許多試誤後的技巧與技術)

 

外商CEO內傷的每一天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557081845

 

承天縱老師管理者系列文章

系列文章只作管理工作跟不作管理工作都是錯誤

https://tuna.mba/p/201207

 

系列文章管理的附加價值在於降低不確定性與掌握時程

https://tuna.mba/p/201215

 

系列文章讓自己具備可信度與值得信賴

https://tuna.mba/p/201222

 

系列文章真實一瞬間

「可信度」是對個人承諾的達成度;不是單一時間點、單一事件,而是「時間軸的累積」,是「對所有事件的承諾」。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論事情重不重要,都會被計入;因為,重不重要的決定權不在你手上,而是在於你接觸的對方。

https://tuna.mba/p/201228

 

系列文章透過別人的眼光角度來了解自己(避免自欺)

https://tuna.mba/p/210118

 

文章6

在職場上拼搏時,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外面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內部的同事,而是「時間」和「自己」;所以瞭解自己、尤其從周遭的人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優缺點,是很重要的。

https://tuna.mba/p/210125

 

系列文章無我-

當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成就就越大;而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所以,演好配角、成為別人人生中的貴人,反而更能幫你成就自我。

https://tuna.mba/p/210201

 

系列文章8

在生生世世的輪迴轉世中,自有其因果和緣份,才會再見面;即使是偶然擦肩而過,或是和你糾纏一生的人,都是你不該忽視的。

https://tuna.mba/p/210220

 

系列文章9

以週遭的人為鏡子來「瞭解自己」、做好別人故事裡的配角來「減少自我」、最後要做「自我反省」來改變自己;做好這三個步驟,不僅是管理者的基本功,也可以幫助每個人成就自我。

https://tuna.mba/p/210226

 

系列文章10 管理工作的PDCA

https://tuna.mba/p/210414

 


Part 4:課後修練

8 如何評量、檢討與進化教學?

8-1 ADDIEEvaluation & Evolution:評量與進化

自我評估教學成果(Evaluation)之後,要持續改進與進化(Evolution)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教學的技術(2/3)

 教學的技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862

教學的技術,包含一些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好感度與當下印象深刻的「團康技巧」,不能說不重要,只是多數講師與老師不用心或沒那麼有心;專業講師,有如日本一些傳統技藝的職人- 在很小的範圍內不斷鑽研與專精(市場競爭壓力,學員滿意度評價差,沒有下次機會),站位/走位/眼神、掌控學員情緒與課堂氣氛、不傷學員尊嚴的分組與指導回饋都是關鍵

然而就自我學習與教會自己自我學習,其實學校老師與專業講師無法代勞,本質是修行在個人、只能意會難以言傳與沒有簡單法門。如同以下朱敬一老師的文章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990

摘錄:

金剛經上面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說:「學子不住相讀書,功用是非常非常大的。」第二個句子,金剛經上面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對我們做知識探索也是適用的。現在假設要我講出一個公式、一個法則、一個經驗談、一個關鍵的描述、一個看到魚兒往上游就立志的故事、一個「有為法」,而使得你受到啟發,你就可以變成知識探索的大學者,那是假的,沒有這回事情。假設你要在知識探索之路上出類拔萃的話,一定是因為你遵循一個我沒有辦法具體描述的過程,而讓你成就那個境界。記住,至少在通識教育階段, 讀書要「不住相」、成就要循「無為法」;「住相」或「有為法」都是不對的。

此外,唯有不住相讀書,不計目的,才不會因為「目的已經達到」而終止讀書。

 

4 一定要會用的各種教學法

4-1我只想單純講述,不行嗎?

可以,每個老師與業餘講師都會

 

但其實單靠講述要求要更高

  1. 內容扎實
  2. 講者功力高強、能夠深入淺出與表達能力很棒
  3. 能夠引述大量例子或故事搭配內容,講得生動、易懂、有料又有趣

才有辦法在長時間的講述中,持續掌握台下注意力、維持學習動機。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教學的技術(1/3)

 教學的技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862

來賞味專業講師的丰采與心法,也算是剛好可以教學觀摩

任何專業都很類似:在不斷(用心的)Re-Do當中Re-Born

 

Part 1:建立觀念

 

1 關於教學這件事

1-1為什麼教學需要技術?

如何翻轉底下聽眾的心態(不想聽、分心…)

希望讓教學發揮更大的價值

 

1-2老師的價值:讓學生知道、得到、做到

第一個層次:知道

傳播知識、觀念或技巧

其實可以自己看書、線上課程或看影片

知其所以,看過/聽過就忘

 

第二個層次:得到

「理解領悟」這些傳播知識、觀念或技巧「如何使用」

透過舉例、個案乃至於問答,讓同學們感同身受(領悟與理解)

 

第三個層次:做到

透過教學方法或演練+回饋講評讓學生們做得到

而難處在於:設計出一個契合主題的演練,要考量:

  • 學生的動機(想不想演練?)
  • 演練的題目(即興出題或是有層次?)
  • 題目的難度+時間規劃(時間內能否完成演練?演練結果的細膩度?)
  • 老師是否有能力提供準確指導與修正?

實作與評論回饋才是值得學員付出高價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