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2)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作者:Lawrence Freedm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Freedman

https://www.kcl.ac.uk/people/professor-sir-lawrence-freedman

 

演講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kjNT8hkI

 

讀這種厚厚的書其實等於看很多本書,因為作者幫大家回顧、摘錄與導讀很多經典(自己看原典其實不見得能看得懂、看到重點)

前面三章強調「力量」的重要性,後面這兩章強盜「智慧(詭計)」的重要性

 

 

4    孫子和馬基維利

兵者,詭道也。-孫子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人生該計較的是?

與其在意職稱薪水高低或收入多寡,不如在意壽命與時間長短
(世間評價給予名利的方式有如一種不公平的遊戲,但對於人生而言,最最不公平的是你沒有辦法決定的時空與壽命長短,時間與時機是比金錢更稀缺/更難以衡量的資源。)

與其在意壽命或時間長短,不如留意生活的品質與活得有意義(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1)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張國城老師對於戰略的解讀

1.創造使該事務成功條件的環境

2.策略是「選擇」的基礎,了解「如何做選擇」、「何時下決定」

3.了解影響成敗或選擇的各種因素

 

 

前言

 

「戰略」、「策略」是最常被濫用與誤用的詞(=空話)

「戰略」≒做決定≒權力、政治=不明確、不嚴謹

 

 

就一般概念而言,戰略包含

1.明確的目標

2.為實現或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資源、方法或手段

3.在結果、過程與手段之間保持平衡與機動調整=>發現最務實的成功路徑

 

以上過程只能用來描述最簡單的任務,如果實現目標輕而易舉,或者無須和其他人鬥智鬥勇,再或者行動的風險微不足道,那麼就很難稱其為戰略。

只有在出現真正或潛在的矛盾、發生利益衝突或者需要做出決斷時,戰略才會發揮作用。正因如此,戰略遠遠不只是計畫。所謂計畫只是事先假定一連串事件(或因果關聯),使人能夠胸有成竹隨其發展進程來採取行動。

而當有人因持不同意見,或出於對立的利益和關切考慮 而要挫敗他人的計畫時,就需要運用戰略了。有時衝突比較溫和,比如在同一組織内,人們雖然各司其職,但追求的仍是同一目標。

由於偶發事件、對手干擾、盟友失誤等種種因素的存在,人類事務的天生不可預知,這些都為戰略增添了挑戰和戲劇性。人們往往期待戰略從最開始就能夠提供一幅理想的最終圖像,然而在落實時,事先設定的種種目標很難按部就班地逐一實現。相反地,事物的發展進程會隨著狀態的變化而改變,完全不像事先所預估或期待的那樣,這就需要對先前的戰略以及最終目標進行重新評估和修正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ESG 543

超愛以下這篇講真話與一針見血的評論

ESG投資有如軍規22般(荒謬)

 
個人不負責任的翻譯與詮釋如下:
ESG投資有如童子軍般(幼稚),意圖變相抵制各種不ESG的行業,提高這些行業或公司的募資成本(=降低各種所謂ESG行業或公司的募資成本)
然而這種投資方式如果有效,那麼不ESG的行業或公司,其投資報酬率反而會增加;相對的那些所謂ESG的行業或公司,其投資報酬率(或說資本運用效率)反而會降低
 
而這麼一來,ESG投資=一門賠錢生意(無法帶來超常報酬)!
 
但還是有很多善心人士+高大上的鼓吹說:為了拯救地球、社會永續發展的遠大目標,透過這種(股東抵制的)行動+付出小小代價是值得的!
問題在於:
ESG的投資其實是透過中間的基金,你個人對於ESG的理念不見得是中間基金代理人或組織對於ESG的理念
(請參見:他的ESG不是你的ESG http://www.rusrule.com/2021/08/esgesg.html )
 
而如果你不願投資在ESG(基金)上,那麼ESG投資無效!

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5)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經濟的左右路線之爭,難以有定論,乃至於有時候該偏左、有時候該靠右

23件事,可謂是迷思+大哉問與辯論議題

從鄉民的立場,可謂是庸人自擾

從科學的立場,則是實證問題

從政治的立場,忽左忽右反覆無常才是正常

 

清大彭明輝老師 你該信任經濟學家嗎?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17.html#more

摘錄:

真正的現實世界還是太簡單。而且,想要對這個模型進行計量的研究,就會牽涉到兩大難題:(1)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無法被重複量測,因此根本就很難適用「歸納法」。(2)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數據天生無法乾淨(S/N ratio<<1)。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既然大家的研究結果都不夠明確,而無法據以下結論(not conclusive),就給了別有居心的人可乘之機。理論上左傾與右傾的人都有「各說各話」的機會。事實上,敢站在富人立場大聲講話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媒體、官方和學界大老的支持(因為三者背後往往都隱藏著財閥操縱的機制),因而聲音容易被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