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5)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經濟的左右路線之爭,難以有定論,乃至於有時候該偏左、有時候該靠右

23件事,可謂是迷思+大哉問與辯論議題

從鄉民的立場,可謂是庸人自擾

從科學的立場,則是實證問題

從政治的立場,忽左忽右反覆無常才是正常

 

清大彭明輝老師 你該信任經濟學家嗎?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17.html#more

摘錄:

真正的現實世界還是太簡單。而且,想要對這個模型進行計量的研究,就會牽涉到兩大難題:(1)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無法被重複量測,因此根本就很難適用「歸納法」。(2)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數據天生無法乾淨(S/N ratio<<1)。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既然大家的研究結果都不夠明確,而無法據以下結論(not conclusive),就給了別有居心的人可乘之機。理論上左傾與右傾的人都有「各說各話」的機會。事實上,敢站在富人立場大聲講話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媒體、官方和學界大老的支持(因為三者背後往往都隱藏著財閥操縱的機制),因而聲音容易被聽到。

 

 

21件事 大政府讓人們更樂於接受改變

 

他們告訴你的事

大政府對經濟不利。福利國家之所以崛起,就是因為窮人希望透過讓富人支付市場各種不斷要求的调整成本,來讓自己的日子可以輕鬆一些。当富人被課稅,已支付失業保險、健康醫療以及各種给窮人的福利措施时,不但會讓窮人懶惰,也會剝奪富人努力創造財富的誘因,使得經濟較沒有活力。在福利國的保障之下,人們不覺得有必要配合新的市場現實面调整,從而延遲了動態經濟調整所需的專業和工作模式的改變。美們甚至不用談共産主義經濟的失敗,只要看看歐洲福利國死氣沉沉,和美國蓬勃的生命力即可。

 

他們沒告訴你的事

其實設计良好的福利国可以鼓勵人們在職場上勇於冒险,以開放的態度看待改變與機會,這就是歐洲對貿易保護的需求少於美國的原因之一。歐洲人知道,就算產業不敵外國競争者,還是能夠保障自己的生活水準(透過失業金)+接受另一工作的再訓練(政府補助)。美國人知道如果失去目前的工作,意味著生活水準會大幅滑落甚至可能結束工作生涯。這就為什么歐洲主要的社會福利國,例如瑞典、挪威和芬蘭的經濟成長比美國更快,或至少並駕齊驅,甚至在一九九0年代之後的美國文藝復興時期(American Renaissance)也不例外。

 

 

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業?

為什麼韓國與台灣的學生都一窩峰想當醫生(公務員)

= >隨著醫生數量增加,其實醫生的相對收入一直再減少!

錄取率低+80%以上會被淘汰

 

背後的原因與解釋

1.社會整體就業保障急遽下降

2.當醫生(公務員)有保障

3.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

 

此一畸形社會現象的背後,其實是群眾的智慧與集體理性的決策+風險趨避的本能(只不過是渴望有安全感與出路/出頭天);孩子也太年輕、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難以想像更好的出路與未來(不少前人+師長都是這麼建議)

 

他們世襲平庸、是因為不知道有更好的路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0436

摘錄:

這個世界是由三個同心圓組成的。最內層的「城堡」裡住著既得利益的頂層階級;中間層的「外城」住著靠知識討生活的中產階級;而最外層的「鄉野」,住著居於弱勢的底層階級。

頂層階級和中產階級都各有一層城牆,把牆外的人給擋出去──但差別在於,頂層階級的城牆是血緣,而中產階級的城牆是知識。

「外城」要進入「城堡」,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血緣之牆非常難以攻破。混得最好的中產菁英,譬如說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醫院的主醫師,那怕拿著 2 3 千萬的年薪,還是進不了城堡。因為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不能夠靠血緣世襲,他們的孩子還是必須得憑藉教育,來取得社會地位。

而「鄉野」要進入「外城」,卻相對有機會的多:一個資質良好的寒門子弟,是有可能通過勤奮苦讀,獲得足夠的專業能力,進入中產階級,甚至在中產當中成為出類拔萃的菁英人物。

教育沒辦法讓外城的人進入城堡,卻有可能讓鄉野的寒門子弟進入外城,甚至成為中產階級當中的菁英。

然而,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因為成為中產菁英所需要的知識,有太多是目前學校教育體制教不了,而只能通過原生家庭、或在體制外自己習得的。

為什麼醫生家庭的小孩更容易成為醫生,律師家庭更容易出律師,父母都是銀行家的孩子更容易進銀行?──這未必是靠著裙帶關係,而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讓這些小孩更容易摸清成為中產菁英的門路。

因此,如今不但城堡裡的頂層階級能夠靠著血緣世襲,連外城裡混得比較好的中產菁英,也能夠靠家傳知識世襲──寒門子弟哪怕考進了名校,也很難與他們競爭。

我們要去責怪學校老師沒把學生教好嗎?這也的確是為難這些他們了。看倌們想想,會去小學、初中、高中當老師的,通常是什麼家庭的孩子?說白了,學校老師這個職業掙得不多,上升空間也很有限,多半還是底層階級出身的子弟。

老師這個職業當然值得尊敬,但這些老師們從小到大,多半根本不具備成為「中產菁英」的知識和眼界,是要怎麼把這些教給學生?

拿我自己舉例:我高中唸的是建國中學,已經是台灣最好的高中了,但我接觸的老師們,每個都在鼓勵學生要「考醫科、當醫生」。學生問老師不當醫生還有什麼其他的好選擇嗎?他們根本也回答不出來。

 

月薪6萬公務員想轉大企業,卻被百萬年薪朋友一再勸退:別傻了!這些都是用命換的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3929&type=Blog&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bw-ranking+%28%E5%95%86%E6%A5%AD%E5%91%A8%E5%88%8A+-+%E6%9C%AC%E9%80%B1%E7%86%B1%E9%96%80%E6%8E%92%E8%A1%8C%29

摘錄:

他告訴想要轉去企業的主管,一個公務員看不到的真相,那就是在民間企業上班,主要不是工作累,而是--「心很累。」

 

這句話,直指一般上班族的靈魂深處,一切盡在不言中。這種心累,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害怕失業。不論碰到多壓榨的老闆、多機車的主管、多奧的客戶、多難達成的業績目標…也不論離職念頭每天在腦子裡閃過千百遍,他們還是只能留下來繼續工作,為五斗米折腰。就像我的著作《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在他們心底深處,埋藏著一個巨大的恐懼,害怕失業。

 

公務員不必害怕失業,所以難以理解一般上班族心很累的原因。上班族少有不羨慕公務員,原因也在這裡!公務員工作穩定,具有保障性,不擔心失業,心不累,回家睡得著覺、吃得下飯。即使在工作上遇到委屈,再大也有國家頂著,不必擔心失業。有無失業的恐懼,是公務員與上班族最大的分野。

 

 

有社會福利制度才能釋放被恐懼囚禁的勞動力與創造力

勞工有退路保障,才能嘗試、創新乃至於創業

讓社會人才配置更有效率(不要一窩蜂去當醫生考公職進台積)、整體經濟更有活力

 

跳脫自由市場與共產市場的社會市場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article/2613

 

市場經濟+分配正義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27.html?m=1

 

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11.html

 

供需與分配:誰的正義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html#more

 

覺得老師的文章論述比張夏準更有說服力與條理XD

 

 

 

22件事 金融市場應該較為低效,而非追求更高效率

 

他們告訴你的事

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得以迅速配置和再配置资源,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英國、愛爾蘭和一些其他自由化、開放其金融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在過去30年中都表現亮麗的原因。金融市場自由化,能夠使經濟體迅速應對不断變化的機會,所以成長快速。的確,最近一些揮霍無度的情形讓金融市場蒙上恶名,尤其是上述那些國家,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沒人預料得到的世紀金融危機(不論有多嚴重),就急著限制金融市場的發展,因為金融市場的效率是國家繁榮的關鍵所在。

 

他們沒告訴你的事

當今金融市場的問題在於效率過高。近年來產生許多新金融工具的金融創新,

融産業在短期內為自己創造獲利的效率變得更高。不過,從二〇〇八年全球危機可以看出,這些新的金融資產讓整個經濟和金融體系本身變得更加不穩定。而且,

有鑑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金融資產的持有者對改變的反應太快了,使得實體部門難以獲得長期發展所需的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需要縮小金融産業和實體部門之間的速度差距,表示我們需要刻意降低金融市場的效率。

 

呵呵,不認同以上看法

問題不是降低金融市場的效率,重點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要願賭服輸,承擔自己的風險

 

亂世財- 局勢大亂,情勢大好(趁火打劫撈一票)

https://liuevan.wordpress.com/2021/06/23/%E7%87%92%E8%A1%A3%E6%9C%8D%E7%85%AE%E9%A3%AF/

 

黑金風暴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2/04/inside-job.html

 

金融大騙局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html#more

 

 

 

23件事 良好的經濟政策無須優秀的經濟學家

 

他們告訴你的事

無論政府干涉的理論依據為何,政策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计和執行者的能力,尤其是開發中國家(雖然並非只有這些國家)的政府官員在經濟學領域

的訓練不夠深厚,如果他們要執行良好的經濟政策,就會需要這方面的知識。這些官員應該體認到自己的極限,避免執行困難的政策,例如選擇性產業政策,專注於要求较少的自由市場政策,讓政府在這些政策中的角色降到最低程度。由此可見,自由市場政策具有雙重優勢,不但是最好的政策,對於官僚能力的要求也是最低的。

 

他們沒告訴你的事

優秀的經濟學家無須執行良好的經濟政策,歷年來最成功的經濟官僚,通常不是

經濟學家。在日本和(較小範圍)韓國的經濟奇蹟時期,經濟政策的主事者都是律

:台灣和中國的經濟政策一直是由工程師主導。表示經濟上的成功並不需要受過良好經濟學訓練的人,特別是擁護自由市場的人。在過去三十年間,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的影響力日增,使得全世界各地的經濟表現江河日下,正如我在整本書中所指出的那樣:經濟成長放緩、動盪程度增大、不平等加劇,結果在二〇〇八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災難。就我們所須的經濟學而言,我們需要有別於自由市場經濟的經濟學。

 

其實需要的不是新的經濟學,而是有格調與自知之明的經濟學家:

1.不要為政商所利用與喉舌

2.能夠經世濟民有慈悲心

3.能夠知道理論與自己的限制

 

 

 

經濟學家為什麼意見不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3130

摘錄:

可分成下面七項來討論:

1.經濟目標優先次序(Priority)的評價 

一般學者都同意六個經濟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高度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趨向公平、增加人民經濟安全感以及提高生活水準。但是有些目標是相互競爭或衝突的。例如,當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不能兼顧時,「何者為先」的決定,就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意見。

2.對經濟政策效果的評價 

由於一個經濟政策,受其他因素影響(如美元貶值),也影響其他因素(如貿易輸出),其預計的效果常不一致。大體上評估一個政策的效果,是屬於客觀的、科學的判斷。隨著統計資料的充實與預測技術的改進,這種性質的爭論可望減少。

3.對經濟措施與應採步驟的看法要達成某一經濟目標或實行某一經濟政策,常可採用不同的措施或步驟。

以穩定物價為例,政府可提高徵稅、減少支出、管制物價、限制出口、鼓勵進口;中央銀行也可以減少通貨、提高利率。這些不同的措施以及各種政策的配合(所謂Polivy mix),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副作用」。經濟學家衡量各種不同的因素後,自會產生不同的意見。

4.時間因素的干預 

一個重要的經濟政策所產生短期及長期的影響常截然不同。管制物價短期常有效,長期一定導致黑市及供給短絀等不良影響。另有些政策,長期才見效,如增進一國的經濟生產力。另有些短期可見效,如減少某一年所得稅來刺激經濟。所謂長期短期,是一個相對的觀念,並不能以一年二年這種期限來區別二者。

5.統計資料的運用與解釋 

經濟學者常以不同的資料(如不同的時間數列、基期)討論同一個問題,引起不必要的混淆。即使用完全相同的資料,也常會產生不同的解釋(如數字間之因果關係、長期趨勢、短期波動),更由於電腦及計量經濟學者普遍運用,經濟模式變成了一個主要統計分析工具。但是經濟模式的構建與假設本身,也常引起爭論。尤其在資料不全的狀況下,幾個推論可以同時成立。此時只有等待更多的實證研究。這是經濟學家意見分歧的主因。

6.非經濟因素的考慮 

有些較「實際的」經濟學者提出某一論點時,已把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考慮在內。有些較「理想的」學者則祇從「經濟本位」觀點出發。非經濟因素,包括了立法機構的意向、輿論、執政黨政綱、社會習俗、傳統、一般人民的價值觀念及國際關係等。經濟學者與執政當局對經濟政策意見的不同,常是受非經濟因素的影響所致。

7.主觀的價值判斷 

經濟學者無法避免其主觀上的價值判斷。這種價值判斷,受他自己的家庭背景、學歷、經歷、政黨意識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當經濟學者受其自身價值判斷發表言論時,他有義務要指出這點,以保持其原有的客觀性與獨立性。

 

 

政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

蔣王經濟論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3%E7%8E%8B%E8%AB%96%E6%88%B0

摘錄:

當時國際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台灣因為主要能源皆仰賴進口而受到嚴重衝擊,國內物價快速上升,經濟增長衰退。

蔣經國政府希望採取凱恩斯主義,壓低利率、增加貨幣供給、增加出口,以提高經濟成長率來渡過危機。此派以王作榮為代表,希望先全力追求經濟成長,擺脫衰退,再回頭來改善社會貧富不均的狀況。但蔣碩傑認為這個作法會造成社會不公、資本家得利、貧富差距擴大,因而主張控制貨幣,以穩定經濟和社會為主要訴求。

 

 

惠林先生評價蔣碩傑先生

http://www.cier.edu.tw/public/Attachment/7121010513571.pdf

 

同樣的情境其實一直在重複,只不過沒有蔣碩傑之流的人出來吹哨:

2008金融海嘯持續至今,各國政府都是凱因斯派,透過貨幣政策意圖度過眼前危機,然後造成社會不公、資本家得利、貧富差距擴大….通膨怪獸越長越大

https://liuevan.wordpress.com/2021/06/28/%E9%87%8E%E6%9D%91vs%E5%A4%AE%E8%A1%8C/

 

多數勞工辛辛苦苦工作、省吃儉用存錢,卻還沒有足夠存款/無法退休,其實政府放任央行貨幣供給塑造出來通膨,正是剽竊人民的最大盜匪

 

令人欽佩的現代蔣碩傑- 對戰央行總裁的王伯達兄

總統,給問嗎》我想要一個透明獨立的中央銀行,可以嗎?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043/1331966 

摘錄:

從中央銀行的損益表來看,最主要的收入就是利息收入,支出的部分則是利息費用,也就是說,央行的獲利是來自於外幣資產的利息收入以及新台幣負債之間的利息費用的差額。當外幣利率越高,新台幣利率越低,那麼央行就能夠創造更多的獲利。

 

我們從這裡可以發現,如果央行盈餘成為該行政策目標,那麼央行在匯率與利率上就與老百姓出現了利益衝突,因為央行持有新台幣負債,而我們則是持有新台幣資產。如果新台幣的利率提升,央行的利息費用便會增加,獲利就會因而減少,但這對於持有新台幣資產的我們來說其實是比較有利的。

 

而在匯率方面,央行曾於2006年發布一篇新聞稿「中央銀行盈餘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提到,1987年,一美元兌新台幣由40元大幅升值到25元的過程,當時的央行因此出現了鉅額「兌換差價準備借差」,以至於連續四年無盈餘繳庫。

 

所以,如果中央銀行想要持續實現其盈餘目標,就只能讓新台幣長期走貶並維持低利率水準,這讓該行的貨幣政策失去了應有的專業與獨立性。而這樣的做法對於持有大量新台幣資產的老百姓們極為不利,也連帶的讓台灣出現了扭曲的經濟現象。

 

倘若央行將盈餘作為政策目標之一,那麼,外匯儲備中大部份的資產就必須配置在有孳息的資產上,其它如黃金這類資產就不會是台灣央行的首選,這也使得台灣外匯儲備中黃金所佔的比重不到5%,遠低於世界黃金協會所統計的全球央行黃金占外匯儲備平均比例11.6%。

 

當全世界主要儲備貨幣都在執行寬鬆貨幣政策,例如美元、歐元與日元,倘若我們外匯儲備配置的都是外國貨幣,那麼為了創造央行盈餘、避免新台幣大幅升值,我們就只能跟著印鈔並擴張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這等於是「沒生病卻吃了同樣的藥」,副作用就是貨幣浮濫、房地產飆漲、實質購買力下降,近年來的瑞士就是如此。

 

欸,難怪王兄會鼓吹投資比特幣(+賺了一筆)

 

 

如何重建世界經濟?

 

 

 

  迫使所有人面對現實,並且要求領導人做出正確的事

 

 

個人、組織與政府,其實都一樣:

正確的事情比較艱難:短空長多;容易的事情往往是短多長空

人、組織跟政府都會偷懶,行事趨向阻力最小的地方與方向=>在不斷的短多當中步入長空=>drift to failure與醞釀更大的災難發生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背後是人性的貪懼懶,更好的世界有賴於我們用理智與理性克服人性的醜陋惡劣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