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5547?srsltid=AfmBOoojDznfdZm-hCb06GakkpaTofbjT7ktAzRdbG6lYn7xW3j5uQDT



侯老師繼續寫,我繼續讀

繼續從侯老師的身上獲得一些勇氣與力量


請問侯文詠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5/09/blog-post_19.html 



一、努力與好玩的


事情分兩種,一種是努力的(有外部期待與規範),一種是好玩的(沒有目標、純粹享受過程)


在一個所有人都看同樣的連續劇、在同樣的時間上廁所的世界,這樣的人生會不會太無聊?! 


寫作與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問題,想要的答案也只能從自己的人生中尋找(每個人都是事後回顧,才能把旅途的點連接成線)


人生需要努力+好玩,才能變得有趣與有意義;想得到好運,必須在撞見好運之前做出容易撞見好運的選擇與努力


每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會迷惘或迷路,也都能夠陪伴幫助別人走一段自己熟悉的路、幫助迷路的人安心。




二、自主支持與基本教義


教育理念的差異

侯媽:孩子不可能天生知道最有效率的方法,父母要教孩子,幫助孩子事半功倍

侯老師的觀點

  • 學業成績只是入場券,時間都花在讀書與考試代價太高=>需要撥些時間去培養讀書考試以外的技能與團隊合作能力;
  • 只會找標準答案=不能自己定義問題與理解問題脈絡,無法獨立自主


侯媽:幫小孩培養紀律

侯老師

  • 孩子有求知的興趣與動機,光靠壓力很難成功
  • 想用高壓培養出吃苦耐勞、有紀律的孩子,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失去學習樂趣,反而消極面對學業與事業)
  • 孩子要知道自己想要的,紀律才能幫助孩子成功。


侯媽:孩子小時後有好成績,對自己才有自信,有自信才能對未來有目標

侯老師

  • 即便是考試,也早晚會遇到挫折
  • 要訓練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藉著孩子本身的興趣與熱情,回應與面對現實的挑戰,逐漸變得強大
  • 不是幫孩子把所有事情安排好,剝奪他學習面對挫折的能力


侯媽:養小孩我有(成功)經驗,你沒有

侯老師

  • 時代在變,過去經驗與有用的方法,不代表未來一樣有效
  • 給他魚吃(一套過去成功方程式),不如教他釣魚(理解現實、調整自我的能力)


因為關愛(孩子),所以(父母)放下自己的信念,放手給孩子自由



三、畫靶射紅心與攀岩找支點


努力讓自己跟未來更厲害的那個自己平起平坐=超越現在的自己

因為喜歡,所以不想放棄

因為不想放棄,所以想辦法克服困難

為了克服困難,只好學習新本事適應眼前的局面

成長的過程=找到新的支點,新的支點提供更多新的視野與選擇


下一步能去哪,取決於這一步採在哪

類似攀岩,而非畫靶射紅心

不是目標或志向,而是眼前擁有的支撐點與位置,決定了你的選擇


在不斷變化的新世界,來身在其中的人都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父母能夠確定給小孩畫的靶心將來還是最好的嗎?

要設法讓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有熱情與興趣,以「好玩」的心情接受挑戰,然後隨著環境挑戰不斷過關,不斷修正與改進。

回報來自於解決問題之後的副產品。


一無所獲是創新必經過程,什麼都沒發現正是發現的必要過程

有足夠的好奇,不可能沒有收穫


不要以愛之名綑綁孩子,調整自己認知的框架




四、更高更遠的地方-道

戰略層次的問題,要以好奇性的探索為主

戰術層次的問題,要以目標性的努力為主


不要被眼前的答案與便利牽著鼻子走drift into failure

人跟組織都會因為選擇短多(長空)而逐漸走向死胡同


短期戰術vs長期戰略

懷疑現有的答案,試圖探索更高的層次


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並不決定於經驗,而是他對這些經驗賦予的詮釋與意義。

改變一個人對於其經驗經歷的詮釋,其行為就會跟著改變

每個人擁有的都只有逐漸流逝的時間(而非金錢、動產),善用與珍惜不斷減少的時間,才能夠讓人從更高、更遠的視角看到自己=>以善用時間/賦予自己人生意義(自己要去探索與感受)的觀點來過活,而非不斷累積資產糾結於省錢的角度。



五、眼前這一步-術

「道」的層次不論多麼高遠,如果沒有眼前這一步(術)的努力,永遠都到不了

人生玩的是接力賽,不是個人賽- 做事要設法使用人類文明與知識的槓桿,不要閉門造車從頭開始


真實人生,往往是先有目標性的努力(術)之後,才會有道(森林樣貌)的出現

在追求術的過程中(見樹不見林),往往暫時察覺看不到「道」的方向


人生最有效益的選擇

  1. 專注在自己最有熱情與天賦的事情上(或相對比別人擅長與有興趣的專長,每個人一定都有)
  2. 學一些將來一定用得上的技能,e.g., 英文、游泳、文書作業、簡報/表達、談判、問題分析、創意思考、使用AI….
  3. 不要覺得自己在為什麼偉大目標理想犧牲奉獻,只要覺得是去嘗試增廣見聞,讓自己覺得”賺到了”(而非擔心投入沒有回報=浪費了)


考數學、減肥、約會與開刀,成功的道理都一樣

理論上,事前充分準備=臨場良好表現

實際上,會有得失心與焦慮,得失心越重與越焦慮,越容易失常

數學=>不追求滿分,追求拿到基本分

減重=>不看每天體重變化,但控制飲食、不吃消夜與一定要運動

「戰術無我」=>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e.g., 事前的準備與鄰廠的專注;放下對於無法預期結果的擔憂


生命旅程的三種車票

  • 安而行之:天生就會就想要做的事情,沒有勉強
  • 利而行之:為利益或內心知道有好處去做的事情
  • 勉強而行之:經過困苦的用功方能明白,又或要受到外在的規範,勉強才能實踐




六、關於命運這件事

大部分人的命運有如滾雪球,有一定的軌跡與慣性趨勢,除非遭遇什麼碰撞,軌跡才會改變。

因為軌跡與方向變了,所以後面的命運也改變了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幸與不幸、人生際遇,從不同的觀點來看,可以有不同的意義與詮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把快樂或痛苦的主導權拿回來自己手上

不要浪費時間責怪命運、怪罪他人而自己不轉換念頭

改變思維=改變命運軌跡

命是性格,運是選擇




七、那些讓我睡不著的事

小學意識到人會死

當醫生意識到病人(小孩)會死

創業一直燒錢,無法提高收益,公司會倒

東西賣得好也擔心(客戶一直催),東西賣不好也擔心(堆滿倉庫),失眠一天比一天嚴重

要不要把公司收起來(對不起信任自己與出資的股東)? 還是全力以赴堅持到底經歷存亡關頭,公司就會做起來?

人生永遠有更多你沒學過、沒學會的事情等待著你

e.g., 父母罹癌、失智、臨終照護與送終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放棄執著想望,生出慈悲心

https://www.ddm.org.tw/xmnews/cont?xsmsid=0K297379120077217595&sid=0M210565215863679987 


人内心總有許多的執著與依靠依賴,讓自己得以安身立命與安眠

失去這些依賴與依靠(e.g., 父母子女親情,工作身份地位,信仰與熟悉的價值觀),任何人都會痛苦與失眠(感覺走投無路、無法安心、放不下+甚至不知到焦慮的是什麼)





哪些殺不死我的,沒有讓我更堅強,但經歷這些(讓時間慢慢癒合心痛)可以讓人變得堅韌




八、我們終將一再相遇


不乖=去思考自己想要與喜歡的是什麼,而不是順從大人與社會的期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273468?gad_source=1&gad_campaignid=833752544&gbraid=0AAAAAD4DKPzCLpfsJTW_3l1mKkkUESmv4&gclid=Cj0KCQjwtMHEBhC-ARIsABua5iSF3Yz9pz0_0pJ81Ux4c5J_2Nv_oGF69_Hzm9i_uDqzwmkon73xx78aAq-6EALw_wcB


不乖其實長大成熟以後,就是批判性思考與辨別的能力,有這種能力才有藝術創作與社會進步

有創意的大人是活(過社會化)下來的小孩


為了自己的想望努力過,不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自己不會失望覺得過程浪費時間。


失敗的遺憾是錯過成功

但成功的遺憾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更多的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