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納瓦爾寶典2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7461?srsltid=AfmBOooTgTmpKymYI_6ycyA6J8kRqDcSqA_BuhSltSdosJ_PwjGXsxfe 




第四章    拯救自己,5個最重要選擇

醫師不能讓你健康

老師不能讓你智慧

禪師不能讓你冷靜

業師不能讓你富有

教練不能讓你強壯


只有你能對你自己負責、救贖自己,作自己生命的主人


健康

吃得越像原始人越好(少糖少油)

每天步行運動

冥想就是心靈的間歇性斷食


打造更好版本的自己

生命中會發生的事情就是會發生,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

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

設定可行的目標、不要讓自己找藉口


解放自己受困的靈魂

免於被期望的自由(不在意他人眼光)

免於憤怒的自由(保守自己不受外界干擾)

免於受雇(受控)的自由

免於想法不受控的自由


拯救自己 (SAVING YOURSELF)

這個廣泛的概念可以連結到資料來源中關於成為某種人、追求自由與內在狀態的討論。資料指出,「成為那種會賺錢的人」,這是一種可以培養的技能。財富的目的是為了購買自由,讓你不必被束縛在特定的地點、時間,做你不喜歡的事情。然而,最終你會發現,當你變得富有時,這可能並非你最初尋求的目標。真正重要的是健康的身體、平靜的心靈和充滿愛的家,這些是金錢買不到的,必須靠自己贏得。資料建議透過培養內在狀態來減少外部衝突和增進人際關係。因此,「拯救自己」可以理解為一種透過內外兼修,不僅追求物質自由,更追求內在平靜與充實的過程。


選擇成為你自己 (Choosing to Be Yourself)

資料強調了透過真實性逃脫競爭的重要性。競爭的產生是因為你在模仿他人,做著同樣的事情。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在成為你這件事上與你競爭」。透過做你自己,你可以找到你獨特擅長的事物,這也與特殊知識 (specific knowledge) 的概念相關,即找到你天生擅長並對其充滿好奇心的領域,並深化它。做你自己可以幫助你逃離競爭激烈的遊戲,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位置。


選擇照顧自己 (Choosing to Care for Yourself)

這部分內容主要體現在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健康的身體是金錢買不到但必須贏得的事物。作者分享了每天早上的運動習慣對他的積極影響,認為這是徹底改變遊戲規則的一件事。將身體健康設定為人生第一優先順位,是確保這件事情得以實行的關鍵,因為你不能再說「沒有時間」。此外,資料也提到要避免毀滅的風險 (avoid ruin),包括避免做非法的事情(坐牢)和避免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徹底災難性損失。


冥想 + 心靈力量 (Meditation + Mental Strength)

資料深入探討了平靜的心靈的重要性,並建議了培養更平靜內在狀態的實用方法。這包括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對感官輸入的詮釋。資料中提到一種習慣是關掉**「猴子思維」(monkey mind)**,即不受控制的思緒、擔憂、評判和對過去/未來的預設。冥想是一種方法,它能讓你認識到自己的思緒有多麼不受控制。學會觀察自己的心智狀態 而不是被其控制,是培養心靈力量的關鍵。控制心智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實現,而不僅僅依賴外部物質(如藥物)。培養心智力量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覺察和意圖。


選擇建立自己 (Choosing to Build Yourself)

「建立自己」涉及多個層面:

•建立知識和技能: 資料強調要**「用特殊知識、責任感和槓桿武裝自己」**。特殊知識是無法被訓練出來的,是特定於個人和情境的,最好是透過追隨自己的好奇心和天生的興趣來培養。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培養對閱讀的熱愛是關鍵。建議閱讀基礎性、科學性的原著。學習說服 (persuasion) 和程式設計 (programming) 被認為是建立終身學習基礎的重要技能。

•建立品格和聲譽: 資料指出,建立你的品格和聲譽可以讓機會找到你。誠實是核心價值。與其擔心告訴別人什麼,不如擔心自己相信什麼。倫理行為是一種長期的貪婪,雖然短期內可能需要犧牲,但長期來看會有回報。信任會帶來關係的複利。完整性 (integrity) 是信任的基礎,那些高度正直的人因為內心的道德準則而願意做出看似不利的交易。傷害自己的正直會損害自尊,而缺乏自尊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結果。

•建立責任感 (Accountability): 擁抱責任感是獲得槓桿的一種方式。這意味著願意用自己的名義承擔風險,並像所有者 (owner) 一樣思考和行動。即使在「正常」工作中,也可以透過承擔責任來建立判斷力和獲得機會。

•建立判斷力 (Judgment): 判斷力需要經驗,它來自於承擔責任。


選擇成長自己 (Choosing to Grow Yourself)

「成長自己」強調的是持續的發展和長遠的視角:

•持續學習和迭代: 成長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包括不斷重新定義你所做的事情,直到你在某個特定領域做到世界最好。這也涉及擁抱頻繁的小失敗,並從中學習,加速經驗的迭代。

•長遠思考 (Long-Term Thinking): 成長需要時間和耐心。將時間尺度拉長,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倫理行為的價值 和判斷力的重要性。許多成功和回報只會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上顯現。

•擁抱新事物與不適: 資料建議要願意每天「流一點血」,去嘗試新的、不確定的事物,即使這可能導致失敗。這與創業精神相關。

•發展個人觀點: 在成長過程中,你需要學習如何過濾資訊和建議。要傾聽並閱讀足夠多,才能知道要拒絕什麼和接受什麼,並形成自己的觀點。


選擇解放自己 (Choosing to Free Yourself)

如前所述,自由是財富的核心目的。這不僅是物質上的自由,讓你能夠不被束縛、不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更深層次的解放是內在的自由 (internal freedom),即**「免於 (freedom from)」負面情緒和反應,如免於憤怒、免於悲傷、免於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透過活得遠低於自己的能力**,可以保持行動的自由。透過真實性逃脫競爭 也是一種形式的解放,讓你擺脫與他人比較和模仿的束縛。最終,解放自己是關於掌控自己的內在狀態,不被外部事件或內心習慣性的反應所控制。




第五章 人生哲學,成為有智慧的人

真理(往往被當成異端邪說)無法被公開談論,只能靠自己探索與耳語相傳


了解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有三個可能的答案

1.因人而異。佛陀的答案對你而言沒有意義

2.不存在意義與目的。

3.生命的意義在於從無序中創造有序


依循價值觀而活

你的價值觀為何?

忠於自己

不與目光窄淺的人同行

尊重對等關係

不被憤怒左右

智慧=理解自身行動(習慣)可能產生哪些長期的後果


PHILOSOPHY (哲學)

學習哲學能讓你更堅忍 (stoic),減少情緒化的反應。這使得你能做出更好的決策,擁有更好的判斷力 (judgment)。判斷力是成功致富所需的關鍵技能之一,它需要經驗、智力和對長遠後果的理解。將哲學應用於外部問題,就是判斷力。

因此,資料將哲學視為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和學習領域,它超越了特定領域的知識,有助於培養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好的判斷力,並提升個人的內在狀態,進而影響外部成就。


生命的意義 (The Meanings of Life)

關於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有不同層次的視角。

1.意義是個人的,必須自己去尋找:Naval 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個人的 (personal),你必須自己去尋找。任何其他人給予的智慧或答案(無論是佛陀、你或我)都可能聽起來像無稽之談。因此,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問本身 (the question)。你必須自己深入探究這個問題,這可能需要數年或數十年的時間,但當你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時,這將會成為你人生的基石。

2.本質上沒有固有的意義:從更廣闊的時間尺度來看,資料指出生命沒有固有的意義或目的 (no meaning to life, no purpose to life)。你在宇宙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都不存在,未來也將如此。你所做的一切、人類這個種族、地球本身,最終都將消失。沒有人會記得你過了幾個世代。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沒有外在賦予的、基礎性的、內在的目的或意義。

3.創造自己的意義或一個更複雜的科學視角:既然沒有固有的意義,你必須創造你自己的意義 (create your own own meaning)。這就像一場你自己正在參與和觀看的戲劇。你可以決定這是一場自我實現的舞蹈,或者是一個你單純為之渴望的事物。資料也提到一個更複雜的科學視角,從物理學中的熵 (entropy) 和時間箭頭來看,也許存在一個意義,但這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目的。


活出你的價值觀 (Live by Your Values)

價值觀被定義為你不會妥協的一系列事情,是你仔細審視自己後刻意選擇並決定永遠堅持的生活方式。

•誠實 (Honesty):能夠做真正的自己,不必在特定環境或特定人面前過濾言論。不真誠會在大腦中產生多個思緒線程,讓你無法活在當下。

•避免短期思維或交易 (Avoiding Short-Term Thinking or Dealing):資料強調所有人生中的好處都來自於複利 (compound interests),無論是金錢、關係、愛、健康還是習慣。因此,只願意與那些他知道自己會長期相處的人合作,只專注於那些有良好長期回報的事情。

•相信純粹、平等的關係 (Believing in Pure, Peer Relationships):不希望凌駕於任何人之上,也不希望屈居於任何人之下。如果不能把某人當作同儕,或者他們不能把自己當作同儕,那麼就不想與這個人互動。

•不再發怒 (No Longer Believing in Anger):雖然年輕時可能有其作用,但現在認為憤怒就像握著一塊熱煤炭想扔向別人,最終會傷害自己。因此,選擇不發怒,也避免與易怒的人來往。

資料強調,在長期來看,倫理行為 (Being Ethical) 是有回報的,可以被視為一種長期的貪婪 (long-term greedy)。雖然短期內不道德行為可能帶來收益,但長期來看,正直和誠實會帶來信任 (trust),進而產生複利的關係 (compounding relationships)。傷害自己的正直會損害自尊,而缺乏自尊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結果。與價值觀一致的人相處,能讓小問題變得不重要。選擇現在做出艱難的選擇(如飲食健康、鍛煉身體),你的長期生活會變得更容易。


理性佛教 (Rational Buddhism)

「理性佛教」是 Naval 對其個人哲學的一種描述,它將佛教的內在修煉與科學和演化的理解相結合。

其核心特點在於必須能夠驗證 (verify) 信仰。這意味著:

•接受科學和演化論:將其視為解釋外部世界和人類行為的重要基礎。

•拒絕不可驗證的部分:不接受那些無法親身驗證或通過科學證實的佛教觀念,例如前世、業力償還或脈輪開啟等奇異或神秘的概念。他認為這些可能是花哨的術語或未經驗證的主張。

•聚焦於可驗證的內在工作:理性佛教關注的是佛教中關於內在狀態 (internal state) 的實用性教導,例如冥想的好處、清空思緒、擁有一個基層的意識 (awareness) 而非僅受「猴子思維」(monkey mind) 控制等。這些是可以通過個人體驗來證實的。

•保持懷疑和實驗精神:就像科學方法一樣,它鼓勵你嘗試一切,親自檢驗其真實性,對事物持懷疑態度,保留有用的部分,拋棄無用的部分。

理性佛教的目的是運用佛教關於平靜心靈、控制情緒、提升意識的教導,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無需相信任何奇幻或迷信的內容。它將演化論和科學(解釋外部世界)與佛教(解釋內在狀態)結合起來。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是當下 (The Present Is All We Have)

這個概念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並將其與幸福和對現實的理解聯繫起來。

•幸福與當下:幸福是一種預設狀態 (default state),當你移除生命中「缺少某物」的感覺時,幸福就會出現。當什麼都不缺少時,你的心智會停止運行,不再奔向未來或過去。在這種心智的缺席中,你會體驗到內在的寂靜 (internal silence),進而感到滿足和快樂。因此,擁抱當下時刻 (present moment) 和現實的本來面貌 (the reality of what is) 是關鍵。

•心智的運作:人類的心智常常像「猴子思維」(monkey mind) 一樣,不斷地進行不受控制的思考、擔憂、評判、回憶過去或幻想未來。這種心智的運動,尤其是對未來的規劃和對過去的遺憾,會讓你脫離基礎現實。資料建議要學習控制心智,使其成為工具而非主人。

•唯一存在的現實:資料明確指出,「字面上看,唯一存在的就是你此刻所在空間的精確點,以及你所處的精確時間」。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尚未發生,你無法回到過去,也無法準確預測未來。因此,唯一真實的就是當下這個瞬間。

•避免過去和未來的陷阱:緊抓過去的回憶或遺憾會帶來不快樂,因為你總是在將過去與現在進行比較。過度沉迷於對未來的幻想也會讓你停止活在當下,錯過眼前的體驗,甚至可能摧毀你的幸福。

•專注與效率:能夠專心致志並活在當下,不僅與快樂和滿足感有關,也讓你更有效率 (more effective)。

理解到只有當下是真實的存在,並通過控制心智、減少慾望來活在當下,是達到內在平靜和幸福的關鍵,也是更清晰地看待和應對現實的基礎。



額外收錄  納瓦爾的推薦讀物


David Elieser Deuts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Deutsch 

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Explanations that Transform the World 


世界沒你想像的那麼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4599?srsltid=AfmBOop0cy-6uFhFn4uFj-SNbqX4FvQO-5L2BPmkjOtQskRtaqY5uQ5U 

https://youtu.be/H8jWUSmxkJg?si=LoYrF9PvsewLsafv 


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438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3037?srsltid=AfmBOor7viN3ZgMG-O-rWFttDzmcLLWcfbY4oDizsNO9n_B5tLgAsr7C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73249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