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書評筆記:光環效應

書評筆記:光環效應

許多人在網路上都寫過這本書的書評,然而或許大部分都沒看出到作者最後想講的話與梗

作者:
Phil Rosenzweig

Phil studied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and earned an MBA at UCLA.
HP工作6年(1980-1986)之後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receiving his Ph.D. in 1990.(1986-1990)
在哈佛教書(1990-1996)
2009年起,是IMD EMBA programe的執行長


作者指出9種最常見的企業錯覺(以下這部份是網路上最常被大家剪貼的部份)

錯覺一:光環效應
我們習慣觀察企業的整體績效之後,再論斷企業的文化、領導力和價值觀等等。事實上,我們常常宣稱驅動企業績效的動因,只是根據先前績效歸納得到的特質。
如果無法單獨衡量自變數的影響,我們可能只是發現光環
坊間追求成功之道的書籍,很少揭露真實的商業世界,只是研究人員(找尋原因)的渴望和確定性(的成功因素)大書特書

錯覺二:相關性和因果關係的錯覺
兩件事情也許有相關性,但是我們常常無法判斷前後因果關係。滿意的員工會提高企業績效?證據顯示因果倒置,也就是成功的企業可以提升員工的滿意度。
投入和產出沒有必然性的關係,績效不彰的結果未必表示經理人決策錯誤,績效卓越的結果也不表示經理人決策卓越

錯覺三:單一解釋的錯覺
許多研究顯示,像是強烈的企業文化或顧客導向或傑出的領導統御等單一因素可以提高績效。但這當中許多因素彼此環環相扣,高度相關,所以個別因素的影響力遠低於研究證明的。
執行力也有不確定性,同一套作法由不同公司執行,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錯覺四:按圖索驥的錯覺
如果挑選一群成功企業,再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將永遠無法找出他們成功的原因,因為並沒有同時和略遜一籌的企業進行比較。
即使成功的經理人不願意承認,但運氣的重要性超乎一般人的認知

錯覺五:嚴謹研究的錯覺
只要資料品質有瑕疵,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資料,費盡千辛萬苦的研究,也是白忙一場。
如果資料受到光環污染,即使資料堆積如山、分析再辛苦繁雜,都於事無補

錯覺六:長期成功的錯覺
幾乎所有高績效的企業都會隨著時間而衰退。所謂長期成功的藍圖固然很吸引人,但卻是不切實際。
企業很少能夠持續長期的榮景,大部分長期的的榮景,都只是事後依據結果挑選的結果

錯覺七:絕對績效的錯覺
企業績效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觀念。企業本身可能提高績效,同時卻落後對手的距離卻逐漸擴大。

錯覺八:孤注一擲的錯覺
成功企業也許專心追求一個策略,但並不表示專注在一個策略就可以成功。
再好的策略也難免有風險,如果你認為的策略萬無一失,你就是笨蛋

錯覺九:組織物理學的錯覺
企業績效並不是依循自然的恆常法則運轉,雖然我們渴望凡事有確定性和規律性,但仍然無法像科學精準的預知結果。
任何宣稱發現企業物理定律的人,不是對企業一無所知,就是對物理學一無所知,或者對於兩者都一無所知


作者的三點主要論述和邏輯如下(依據為此書的英文網站)
1.   大部分的人依據一般印象(光環效應)來認定企業的績效:認為賺錢、成長的公司背後有正確的策略、英明的領導人、積極優秀的員工、良好的企業文化。而研究人員受到光環效應污染來進行研究時,自然會犯下第二到第四項錯誤(把相關性詮釋為因果、單一解釋、按圖索驥)
2.   依據受到污染的資料進行研究只會導致錯誤的結論-誤以為這些「成功」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套成功的方程式,依據這套方程式往往會讓企業經理人盲目自閉,忽視了:企業績效只是相對不是絕對;也誤以為有一套萬無一失(只要照做一定可以成功)的因應策略。
3.   績效只是相對不是絕對-暗示意味著這些成功的企業做了一些和其他公司不同的事,然而這些所謂的差異與策略,卻也可能導致他們失敗。因此實務上的真相比較接近=>在不確定的情境下做出決策、盡可能提高勝算,不應該假想成功可以有如預期想像般順利達成!(好的決策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負面結果=>然而這不代表決策是錯的!)

作者的意思與梗:企業沒有成功方程式,運氣佔了很大的成分、因果間更非是1+1=2般可預期。
因此他的想法或許比較接近昨天的文章: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axis of errors=>企業一定會犯(型一錯失機會與型二沒把事情做對的),只不過大部份的研究是馬後砲與受到光環效應的影響。
乃至於企業如同賽局,幾個回合下來,加上運氣或陰錯陽差的干擾,形成現在檯面上的贏家(和更多台面下尚未出頭與衰敗的公司)

Phil Rosenzweig 他在書中最後一章「不要帶著椰子耳機管理」,或許正是在諷刺Tom Peters/Jim Collins之流的企業巫醫和迷信成功方程式的CEO,有如費曼所提的草包族科學。

備註:
"草包族科學"cargo cult science)來自"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

南太平洋一些小島上住著一些未開化的土人。二戰期間,盟軍的飛機在這些小島周轉物資。這些土人看到飛機降落到地面,卸下來一包包的好東西,其中有一些是給他們的。戰後,飛機自然不再來了,土人們很懷念舊日的好時光,有聰明人就發明了讓飛機再次降臨的辦法:他們在原來飛機著陸的地方鋪跑道,兩邊還點上火,蓋了間小茅屋,派人坐在那裡,頭上還綁了兩塊木頭(假裝是耳機),插了根竹子(假裝是天線),以為這就等於控制塔裡的領航員了-- 然後他們等待、等待飛機降落。

費曼稱這類東西為「草包族科學」(cargo cult science),稱這伙人為「草包族」(cargo cult)。他們每件事都做對了,一切都非常神似,看來跟戰時沒什麼兩樣;但這行不通,因為沒有飛機降落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稱為「草包族科學」,因為它們完全學足了科學研究的外表,一切都十分神似,但是事實上它們缺乏了最重要的部分--因為飛機始終沒有降落下來。

科學的第一個原則是:你不可以愚弄你自己,因為你是最容易被愚弄的,對於你的研究你是最容易被愚弄的,所以你必須很小心的看到你是否會被愚弄。一個科學家應該有一個應該盡的義務,站在科學家的立場,你不可以愚弄一般的人,你不能去欺負一般不懂科學的人。你是一個科學家,即使對一個一般人,你都要明白的表示出你在什麼時候你可能是錯的!這是做為一個科學家的責任。

社會科學亦然!

然而在這本書中,這些有頭有臉的大咖之所以會犯下這樣(後見之明)的錯誤,其實不過基於自身職責:
如果商學院的教授和企管顧問公司的合夥人,不去研究"企業常青、傑出卓越的永恆法則",或反過來claimer nothing out there/企業管理沒有永恆的不敗的秘方,那這些人的存在有何價值?
而企業經理人的存在價值不也是do something 讓公司更好嗎?

而再回頭看作者(自己本身也是商學院的教授),最後他給企業實務界人士的建議:
一但做出決定,優秀的經理人不會把希望寄託在運氣上,而是不屈不撓地堅持到底
=>這是否也是孤注一擲?
些忠告(避開光環效應)可以保證成功嗎?當然不行。但我猜測,至少能夠提高勝算,達到較合理的目標。
=>那這不是比書中批判的企管巫醫更糟糕嗎?
好歹他們還能說出動人、安撫人心的故事,雖然只是安慰劑,但誰又能說這些安慰劑對於"病人"而言,沒有"效果"?

假設、如果真的存在一些致勝秘訣/處方,只是這些秘訣的藥效不大,就統計或相關研究工具,我們沒有辦法測量或判定兩者的差異性時(p-value不顯著),如何自處與對外發表結果?




Hint : 依照統計宗師Fisher的看法,這時應該加大樣本數、重新進行實驗設計....直到差異顯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