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三種看待風險理論的觀點與出事不幸的秘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242?loc=M_0006_243

摘錄:

風險概念由來已久,有其一套理論,但對其核心要素,各學科領域間,有爭論,也就形成不同的流派。這主要分成三大流派:

1.客觀理論(數理模型)

客觀風險理論主要見諸於經濟財務、保險精算、安全工程、毒物流行病學等領域。

現實主義、價值中立、理性假設與實證論是其基本主張與哲學基礎。對風險的計算,在這些領域間較有共識的數學公式表達。

 

2.主觀理論(心理認知)

風險心理理論即主觀風險理論,同樣採用實證埨,但採用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假設。其次,風險心理理論對風險的看法,採多元面向,也就是會包括心理對風險的感知(Perception)層面。最後,風險心理理論雖也採現實主義哲學,但不太堅持價值中立,有時會採用涉及價值的觀點。另一方面,問題建構方式與客觀風險理論相同,不同的是,著重主觀風險測量及與參考點(Reference Point)比較後的「損失」概念 ,與風險態度及行為改變的問題。

 

3. 建構理論(脈絡鑲嵌)

風險的建構理論採後實證論為哲學基礎,見諸於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哲學等學科領域,採相對主義,問題建構方式完全與前兩種理論不同,主要是探討風險如何由社會文化條件決定的過程,主張風險是群生(指團體成員的相互預期)價值概念。該理論又可分成風險的文化建構理論、風險統治理論與風險社會理論。



客觀風險理論學派是主流且獨霸風險學術領域;另一個是主觀風險理論學派,也是風險心理理論學派;風險建構理論(The Construction Theory of Risk)學派是一九八○年代後,興起的新興學派。這三大流派間,對風險理論的三項核心要素,也就是如何衡量不確定?不確定的後果包括哪些?風險的真實性(Reality 如何?各有不同看法。

 

 

第一種把風險視為客觀的觀點,試圖透過統計與數理模型估計不確定性的大小、後果嚴重程度,所以很常見到一些統計或數理模型與狂人

而「客觀」與「統計」背後的涵義與假設是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iid

換言之不符合iid的風險類型,沒有辦法運用統計模式或機率函數來客觀表達與理性估計

e.g., 長尾類型的黑天鵝風險、蓄意存心的惡意破壞、市場與商場上的互動(爾虞我詐)

 

現在回頭想想,鄙人好像不該偏激批判職衛大老立意良善卻逆行倒施(太專業與學理的東西制定成法規,走鐘歪樓與醜態窘境百出是必然)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_27.html

 

 

第二種 把風險視為主觀” 可謂是相對更健康與進步的觀點(相對於唯統計模式與機率分配是問)

一樣米養百種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對於何謂真實不同的詮釋解讀,遑論對於抽象風險的看法

認知到人的理性有限(=不理性),判斷容易受到各種框架的誤導

Daniel Kahneman的展望理論與快思慢想,算是徹底打臉與推翻所謂理性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5/11/blog-post.html

 

可惜工安這個領域中Heinrich1:29:300乃至於3E的毒太深,要不是中猴與組織文化大革命那種的行為安全,要不則是不知所云安全文化與安全氣候SEM量表

 

 

第三種 建構理論

算是透過社會學的視角來看組織集體的鄉愿與上下的交賊,對於信仰第一種客觀風險理論的人而言,這種社會學的著作可謂不知所云(難有交集/無法理解)

例如以下文章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21/03/09/%E9%9D%88%E5%B7%A7%E7%9A%84%E6%89%8B%E8%88%87%E5%8F%B0%E5%BC%8F%E7%AE%A1%E7%90%86%EF%BC%9A%E4%B8%80%E5%A0%B4%E5%A2%A8%E8%A5%BF%E5%93%A5%E9%82%8A%E5%A2%83%E5%B7%A5%E5%BB%A0%E5%85%A7%E7%9A%84%E5%8B%9E/

摘錄:

資方所制定的工作規範並不能風行草偃般的在車間內強制執行,工人們雖然對於這些工作規範心知肚明,但這不表示他們對於這些工作規範會逆來順受。在日常的車間中,大部分被認為不危及工作安全的規範通常都是被忽視,即使是墨國的部門經理來到車間時,也不會刻意的要求人們遵守那些規矩。因此,總經理和中國幹部們口中那種嚴謹有序、軍事化管理的車間氛圍其實就只存在於他們的想像,以及當他們很偶爾在車間中出現時,才會短暫的出現。

 

 

結論

1.客觀理論看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會有黑天鵝眼盲=忽視各種交互作用)

濫用統計模式或機率分配陳述,有時是造業與自欺欺人(越覺得不會發生的,越會發生)

 

2.主觀理論看當事人的心理認知與決策,人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你沒有辦法決定你想做的事情或注意到的地方是什麼?

願賭服輸+認命&認清人的渺小侷限=>不要為自己無法預測或掌控制的挫敗懊悔(人天生會犯錯)

 

3.建構理論看冰山下的脈絡與演進(是一種詮釋而非解釋,是一種說明而非證明)

關照蝴蝶效應與集體的鄉愿交賊所醞釀出的黑天鵝






從戴明系統變異角度來看,
上半部防護層當中的缺陷(人會犯錯、設備會故障)可謂是特殊因素所導致的變異,微觀來看,每次的意外都不相同
把每次的意外都視為特殊原因打補釘,增加更多規定,只會干擾系統原有的運作(各種規定與嚴刑峻法不接地氣與逆行倒施)

下半部組織因素的貢獻,可謂是共同因素導致的變異,宏觀來說普遍存在各單位
需要針對集體的鄉愿與沉默對症下藥(上醫醫國、改變文化、制度與系統均衡)

這觀點詮釋了為何事故容易治標不治本,也總是一再發生(只不過每次的人事時地物不同)



另外看到以下創意宣導

https://www.ilosh.gov.tw/media/2885/3%E5%B7%A5%E5%AE%89%E5%8A%9F%E5%A4%AB%E7%89%B9%E5%B1%95%E5%B1%95%E7%A4%BA%E5%85%A7%E5%AE%B9.pdf


 





想起電影葉問當中的台詞:

功夫一橫一豎,輸的躺下贏的站著


工安與風險管理也是一樣:管你有沒有拿到各種國內外大小獎項的表揚,出事的躺下(不用再那邊講一些543,e.g., 不到1%的缺失抹煞了99%的努力),沒出事的繼續努力撐住不要出事吧!


 


工安與風險管理有一些必勝(不要出事)的秘訣與秘笈?


別鬧了,不存在那種東西!  

=>不用去效法杜邦或國家工安獎得主的所謂傑出優異作法!(評審委員想聽什麼,有心人自然會投其所好與揚善隱惡=不實廣告)乃至於追求最新的管理工具與手法。


 


而是應該逆向思考:怎麼樣做一定會出事?


後不要犯類似的錯誤與步入相同的陷阱!


 


一定可以讓公司會出事與讓人不幸的秘笈寶典:


 


務虛


1.應付了事/形式主義:e.g., 自動檢點/設施巡檢抄表(可惜很多法規規定本身就是助長形式主義與下有對策的亂源)


2.裝模作樣/草包族科學:e.g., 有模有樣但卻使不出來的疏散點名與應變演練(真的經常在應變的消防隊/毒災應變隊,不會覺得自己的演練都怪怪的嗎?)


3.追求能見度與表象:e.g.,  以取得國家工安獎/環保獎(拿到證照)為肯定 (騙過外行的專家學者與官員、通過考試不難,難得是能否經得起老天與莫非定律的考驗)


 


窮得只剩錢(只看績效與KPI)


1.建廠設計始亂終棄、維護等壞了再修 (不單通過消防審查或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


2.辦事只看老闆有沒有命令、會不會重視,只顧個人不管公司整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3. 追求最低成本、速度最快與效率最大,不考慮風險、日後運作的餘裕與彈性。


 


沒有心、不用心、不關心


1.規劃執行業務只看法規照單全收,不考慮目的意義、成本效益,也不關心現場落實可行性


2.巴結老闆與渴望上頭的關愛、扯夥伴的後腿、踐踏部屬與承攬商


3.對於自己負責的工作沒有方向感、榮譽感、羞恥心(有做就好、不考慮用不用得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