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筆記-思考的脈絡

筆記-思考的脈絡
 


欠的書債,債臺高築,這本好書在書櫃當中躺了好一段時間,經本站站友Morris Chang推薦提醒,趕快摘錄一些重點與感想如下,算是打擊好書呆帳與閱讀爛尾…XD

 
呵,老師的書真的是有助於打擊腦殘、提升思辨能力的必備良伴啊

 

 
自序:掌握問題全貌,創新更成功

摘錄:
為何企業開始重視脈絡?我們又應該如何分析脈絡?這是本書要討論的焦點。在當代,競爭的焦點已經不再是更新穎的技術或更高功能的產品。多數企業是敗在不了解客戶。如何才能了解客戶?如何才能讓客戶成為創新的來源,也才能讓他們採納創新呢?我認為,是脈絡。凡事,必有脈絡!
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了解決使用者在特定環境中所遭受的不便。使用者愈不便、痛苦愈大,創新的機會愈高。或者,我們可以說,使用者的痛點其實就是創新的來源。只是,多數創新者都很麻木,看不到使用者明顯的痛。也因此,創新者常常推出自認為很新穎的產品、服務、系統或政策,結果卻往往帶來反效果,徒增使用者的痛苦。我們如果有辦法知道使用者所處的工作脈絡,知道使用者為何會「痛」,那麼創新的靈感必然源源不斷。所產出的創新也才能造福人群,促進社會進步。

了解創新背後的脈絡是本書的核心觀念。現代企業引進創新時,鼓吹的是工程的步驟、科學的程序,追求的是高效率、多功能的技術研發。但是,鮮少人由社會科學角度來看待創新。我認為,創新不只是一個工程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亟須將人文精神融入創新。了解人的認知(想些什麼)以及行為(做些什麼),了解在地脈絡,有時比開發複雜的技術來得重要

 
本書的架構
 
 
 
 
 
補充閱讀資料:
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184:product-manager&catid=2:pm&Itemid=19

老師出國唸書之前也當過PM
所謂的脈絡就是讓產品設計與功能搭配(fit)消費者使用經驗與深層的未言明的需求)

 

Chapter 1. 凡事,必有脈絡

脈絡是獨特的過程
不同可能解法、程序、事物的搭配組合與路徑限制

脈絡是絃外之音
當時的時空情境與限制條件
不同的價值觀/判斷取捨

脈絡是環環相扣的系統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一體的兩面
解決A問題的方案,往往是造成B問題的原因
感覺這個部份其觀念近似於系統性思考

 


Chapter 2. 飆到關鍵多數
如何找到創新的領頭羊(領先使用者)

Chapter 3. 會錯意的科技
如何將使用者的痛點變成亮點?
創新是一種PDSA+走兩步退一步的過程….隨著使用者的經驗加深與認知轉換,會產生新的需求與痛點(p.94

 

Chapter 4. 聰明的電子白板

如何由使用者行為讓科技發揮潛力?

老師個人的教學風格才是關鍵,老師聰明(懂得使用電子白板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整理知識、建立學生學習信心、提供學習情境與輔助思考)電子白板才會聰明

 

Chapter 5. 洞見客戶的趨勢

為什麼使用者不一定是對的?

使用者說的只是意見、不一定是真相

只是看法、不一定是真心實話

只是想像、不一定是真實

軟體也要針對不同客戶建立domain knowledge,而非技術導向的分析病毒碼

 

 

Chapter 6. 用心,所以創新

為什麼有了使命感,創新會有蓬勃生命?
有使命感與正向思考才能突破限制
當事人對於工作疆界(權責)的界定?
對於工作的價值與意義的認知疆界?
對於各種利害關係人互動關係疆界(互動模式)

改變心念、換個角度看世界/看自己,就能領悟到新的意義與從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在自我角色調整的過程中,省思為何工作、如何工作、和誰共事、該做到什麼程度(以上三種疆界的範疇)。重新定義自己工作的意義時,也找到新的生命意義。

 
創新要先創心:改變心念與認知,才能有一番新作為與局面
與其追求新潮的工具與方法,不如由內心尋找創新的原動力。
逆境正是提供深思內省的機會,讓我們找到自己的使命感、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
當一群有使命感/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激發出更多想法與力量。 






貳部曲:脈絡中找到組織作為

組織如何發展出一些獨特的運作模式,這些規定與潛規則的適用情境與限制?

 

 

Chapter 7. 有作為,有所不為

如何找到創新的基因?

1.      用的少(用的準),才能用的巧(發揮功效)
哪些商品適合用電子競標採購議價?
過濾掉八成以上的請購案=>採購與各事業群緊密合作,優化請購程序;採購人員由議價,轉型成為經營市集

2.      規格精準明確,減少後悔與事後爭議
是否明確了解商品的規格?(背後的domain knowledge=>淡旺季,成色/品級,相容性,相關法令規範花了三年的時間建立知識體系)

3.      看到(考慮到),所以不必用到
如果改變支出或合約規範,是否就可以不用電子競標?
*分析各請購案的支出:追蹤每筆支出,了解什麼錢該省,什麼時候該省(自行清理門戶,降低不需要的支出與請購)
*減少附加服務項目爭取議價空間
*整合不同事業群的供應商
*優化供應商與集團整體請購量

4.以老避險,以新制舊
給予老供應商優惠配額(避免新供應商不穩的風險)
用心供應商的優惠報價來制衡老供應商拿翹
很小心的經營與供應商關係,降低後遺症。

5.有紀律便可少憂慮
如何確保電子競標的公平性?
辦理講習,要求競標商遵守COC,不可以場外交易,低價得標後再追加
特別是買方公司自己,也不能貪小便宜、出爾反爾、違背諾言/場外交易。

6.有效率,機制才會有活力
如何讓供應商積極參與?
馬上簽約、付款爽快,也把不採用的原因書面告知落標廠商
區分請購案大小,複雜採購案客製化、簡單採購案標準化

7.持續追蹤供應商狀況
供應商是否保持最佳狀況?
現在健康的供應商,未來不見得有競爭力,除了驗收貨品外,還要持續評估供應商的運籌能力、品質與服務水準。因應商場上的變化。 

 

啟發:
每一種科技與資訊系統,背後都因含著某種組織作為ing,導入科技卻沒有轉移背後的知識體系,猶如習其形貌而未得其精隨的草包族科學;所以最好不要盲目的複製別人的成功的手法,知道自己組織原有的脈絡,知道何處該為、何處又該不為,才能轉移創新。

 

 

Chapter 8. 台下十年功

如何建構一個頂尖科研團隊?
1.      把很多聰明的人放在一起,不一定會產出頂尖成果
2.      每個成功者背後,都有一套不為外人道的修煉
3.      複雜的成果往往來自很簡單的原始構想與創新機制

頂尖不是追求盲目的KPI,而是追求原創,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不斷的練習歸納與推理,養成敏銳的思辨,這種能耐只能培養不能複製速成。

 

Chapter 9. 橘子怎麼又酸了

為什麼千萬別去複製別人的必殺技?
大量標準和少量多樣的必殺技絕對不同
大量標準:能夠預測、作業最佳實務標準化,集中採購+標準成本,不同單一職能間的同步
少量多樣:隨機應變,分散與即時採購+利潤中心,多重職能間模組交接 

 


啟發
1.      轉移制度與科技就是移轉組織作為與其背後的知識體系。突顯在外的的是工作制度與運行原則,鑲嵌與隱性的是組織體制、環境制約(潛規則)、文化價值觀等
2.      要能夠意識、檢視與比對上述隱性的脈絡與知識體系的差異,方能評估或預測轉移一套技術或規範的相容或成功機率
3.      修改系統或調整組織時,要懂得尤其本身的脈絡下手,巧妙的轉換與轉化。

 

Chapter 10. 高手的「物」「裡」學

生手與高手到底差在哪裡?
每一個物件,反映出一個社群的活動過程、工作實務、合作模式、人際網絡、權力關係、文化意義;透過物件可以猜想推測背後的脈絡。

1.      格物致意:物件被後隱含的意義與線索,背後的知識體制;需要不斷的發問、試誤才能找出正確的解釋與涵義。
2.      格物致責:釐清問題權責,也會遭遇踢皮球或權責保衛戰
3.      格物致因:根本原因=>物件和物件、物件和人、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全貌

 

 

參部曲:脈絡中洞察機構制約

認清冰山底下底層的機制與機構的影響

 

 

Chapter 11. 涉入哈佛

為什麼啓發式教學,學不來?
引進創新就是挑戰原有的勢力與機制
導入個案教學機制的瓶頸在於
1.      學生的習性
華人學生習慣被動聽講、沒有預習的觀念,發言容易流於情緒批判,而非集思廣益與思辨
2.      老師的慣性
老師要教個案,需要分析力(案例中的人物、情節、問題與衝突瞭若指掌,分析的數據應用的理論也要反覆演練)、質問力(要有敏銳的聽力與注意力,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問題、去問對的人)、表演力(有如編劇與導演規劃整堂課如同一齣戲劇)、寫作力(尋找新的管理議題、把當中學到的經驗寫下來)、思辨力(問出現象背後的關鍵問題、讓學生看到盲點,讓學生重新認識問題)
3.      體制的惰性
台灣或東方教育體制,沒有配套的教室硬體(六面黑板、投票鈕)、行政助理與助教、個案寫作支援系統/個案的來源/傳承;聯考篩選導致學生的同質性太高=>課堂上沒有不同的多元觀點與智能

啟發:
1.      案例提供了脈絡,讓學習更接近現實情境,透過案例故事打開黑盒子、瞭解事件的演進、解開謎題。
2.      案例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故事,故事背後影藏了更多的故事與情節,削深入去探討涉入、體會會更深。
3.      解除機構的制約才是解套的根本方法:深入了解背後的脈絡,才能了解哪些創新可以採用、哪些必須因地制宜。

 

 

Chapter 12. 柔韌設計

當創新遇上頑固的機構,怎麼辦?
1.      創新代表改變的力量,機構則代表穩定的力量,如果只看顧客表面需求卻不知其背後制約的機構脈絡,創新者很快會變劣勢+烈士。
2.      創新者必須將idea包裝成木馬,讓使用者驚喜與原有制約機構接受
3.      在機構下想要創新,必須叛逆不被鎮壓、順從不被歸化;設法當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把想法的暗渡陳倉到原有的機構當中

 

 

Chapter 13. 迪士尼臉丟大了

當米老鼠到了巴黎,怎麼笑不出來了?
不同的國情與民族價值觀,就是脈絡限制




 

Chapter 14. 小七再脈絡

台灣7-ELEVEN如何勝出日本?

 

 

曲終:脈絡思考創新

 

 

延伸閱讀資料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與公共精神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9.html

讀書的境界與層級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14.html

 

4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可以讓我share在臉書上Wayne大師對於這本書的解讀嗎?

Unknown 提到...

您在第11章的第3點啟發:3. 解除機構的制約才是解套的根本方法:深入了解背後的脈絡,才能了解哪些創新可以採用、哪些必須因地制宜。

我個人有些comments :
解除機構的制約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必須像蕭老師說的, 了解機構的來龍去脈, 創新或改革的時間點在根深蒂固的機構相對重要, 還有:要讓子彈飛一會兒..

Wayne 提到...

是的,其實光是"意識"到機構的制約(context)的存在,就已經不簡單
大部分的人沒有意識到自活在機構的制約當中(living inside the box);遑論能夠解除機制的制約(think outside the box)

另一個大哉(災)問則是:所謂的機構的制約,往往是總體(macro)環境(例如目前台灣的重視名校與聯考的教育機制),單一個人或組織(micro)能夠去影響與改變總體的環境嗎? (換了一個教育部長,教改就會成功嗎?)
是否這些總體環境的變遷與機構制約的改變是外在因素所造成,與內部當事人
的作為和努力無關?(所以整本書蕭老師只是在說故事詮釋事情的經過,而非證明創新的要素與成功的how?)

以上個人感想與您交流

最後關於這篇筆記分享到臉書的部份,敝人持保留意見,因為真正的大師其實是蕭老師(有幸親身感受過蕭老師精采的授課),這篇格文只是摘錄一些他書中的重點(=侵犯著作權?!),方便日後自己可以很快找到及重新閱讀有所啟發的章節。
建議您還是在FB上推薦大家去購買閱讀這本好書即可
(其它本部落格當中敝人發牢騷與喇低賽的543沒營養文章,著作權屬於我,則歡迎您轉載,只是沒人會看想吧..XD)

Unknown 提到...

好的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