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638
作者TED talk
道德先天內建於腦神經,而且直接做出判斷與反應(系統一)
跳脫所謂左派右派的刻版印象來認清自以為是的道德盲點,目的是希望了解人類,而非憎恨人類
道德心理學三大原則
1.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2.道德不單只是(個體的)傷害與是否公平(還涉及團體與社會的凝聚)
3.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
前言:
為何人類如此容易分裂成幾個敵對的團體?並且各自深信自己陣營是正義的一方?
沉迷於正義,愛說教、批評與論斷,最後變得自以為是,只是人類演化的先天特質,而不是某種毛病或錯誤。
這種先天的道德正義感設定,讓人類有別於動物,能夠跳脫血緣親屬關係組成大型組織。
而人的正義感必然會使團體內部苦於道德衝突,不同道德觀點間的衝突是社會邁向健全發展的必經之路。
人要自知與自覺:自己其實只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第1部 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中心隱喻: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
1 道德從何而來?
理性即為且應當只能為熱情的奴隸,除服侍聽命於熱情外,無法妄求他職。
世界各地的道德觀與準則有所不同,這些道德觀念的差異由來為何?
A.先天論
道德觀念來自於先天設定,與生俱來
B.經驗論
人一出生是一張白紙,道德的養成,出於教養、觀察或經驗
C.理性論
Piaget
孩子要到5/6歲,心智認知與理解能力成熟,從玩遊戲、起爭執、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何謂公平。
Kohlberg兒童對於社會的推理分成幾大階段
「道德成規學齡前期」:有沒有受到處罰,有=錯(玻璃水杯較高的,水比較多)
「小學階段」:理解規定與社會常規,拘泥於瑣碎小事的規矩(在大人施加的約束圈內耍花招,不太會質疑規定是否合理)「青春期/中學階段」:開始思考權威的本質、正義的涵義、規則與法律背後的理由。仍然重視誠實、尊重規定與法律,但有時會合理化不誠實與非法的行為,以追求更大的善。
平等的同儕關係有助於同理心換位思考,發展道德觀念
階級關係(師長對孩子),無助於換位思考發展道德
道德版圖視文化與階層角色而異,文化與風俗的制約和避免傷害的理性理由對於道的塑造一樣重要
兒童看待規定的差別:
衣服穿著、食物與生活層面的規定屬於社會成規,每個社會(標準與禁忌)可以有很大的差異
而避免傷害的行為規定屬於道德規範,不同社會與種族的標準一致
世界各地都有巫術、巫師與宗教,而群體創造超自然事物的存在,不是為了暸解宇宙,而是維持社會秩序=>管理大家的生活、界定彼此的責任與關係。
Ex: 希伯來聖經有相當內容講述食物、月經、性交、屍體處置規範
道德與宗敬規範其實源自於避免傷害,然而有的社會(例如印度),會把衣服穿著、食物與性別等社會成規視為道德議題(ex: 寡婦不能吃魚,魚是躁性食物,吃了會刺激人產生性慾….),道德規範=社會秩序
實際上會不會造成傷害是一回事,光是可以產生聯想與情感的好惡,就可以形成風俗與道德規範
然而人的直覺判斷與情感反應,往往沒有合理的解釋…=>理性其實只是情感的奴隸
2 直覺的狗和牠理性的尾巴
如果你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就必須跟對方的大象談一談,引出新的直覺,而非新的論據。
凡人的心智包含兩個部份
一個部份是理性分析計算
另一個部份是情感情緒,包括追求享樂、逃避痛苦、魯莽、愚蠢、恐懼與憤怒
這兩部分常常對立與衝突
保持理性與正義、追求真理等話語,只是哲學家用來圖利自己的工具
三種說法
柏拉圖:理性優先與成為主宰
休姆:理性只是熱情(情緒)的僕人
傑佛遜:理智與情感各自獨立卻又相互統治
情緒感受是人類建立道德制度與社群的先天心理基礎,而然這些道德制度與社群規範卻又會在隨著時間而演化(社會天則)
人之所以相信天賦人權與昇而平等,不是這些權利真實存在,而只是人在幫自己的道德直覺找出一個聰明的合理解釋
感覺是思考過程的一部分,而情感的反應也限制了人的理性思考
Extreme-Ex: 你沒有辦法對殺死父母的優缺點進行理性衡量,因為擬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會湧入恐懼感(少數腦部受傷的患者才能沒有感情的思考)
然而如果沒有感情直接好惡的感覺,面對眾多的選擇(例如買洗衣機,選項有六七種以上),只有理性也很難做出判斷與抉擇
人在判斷解決問題時,有兩種不同的認知程序
1.低層次的明白規則:
反射動作、直覺反應判斷;比對模式(≒穿鑿附會)/提取記憶,會被感覺與錯覺所誘導;這部份可以一心兩用,不會受到認知負擔的影響
反射動作、直覺反應判斷;比對模式(≒穿鑿附會)/提取記憶,會被感覺與錯覺所誘導;這部份可以一心兩用,不會受到認知負擔的影響
2.高層次的提出論點:
有意識、要耗費心力找理由與解釋,目的通常是為了讓別人支持我們自己的看法(讓別人站在自己這邊,非常有助於生存)
有意識、要耗費心力找理由與解釋,目的通常是為了讓別人支持我們自己的看法(讓別人站在自己這邊,非常有助於生存)
人的情緒發生過程,其實充滿認知:事件剛發生時,判斷事件對你的影響以評價此一事件,進而在腦中推動一組變化讓你就續作出情緒反應
道德判斷也是一種認知程序
提出論點的認知有如騎象人(系統二),而明白現象(包含情緒與直覺)的部份有如大象(系統一)
騎象人能夠推測預知未來狀況,做出更好的決定,而且即便不知道大象的意圖與所為,仍然能夠杜撰出一套說法來證明大象的行為正當。
如何說服別人贏得爭辯?
跟對方的大象談,而非騎象人
道德理由有如直覺狗搖動的尾巴
利用同李心來解除對方的道德直覺戰鬥姿態=>人
會改變不是因為理智說服而是因為需要被團體接納(減低心理壓力)
會改變不是因為理智說服而是因為需要被團體接納(減低心理壓力)
3 大象是主人
人類祖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一個比較重要?
人又笨又懶,又很喜歡自以為是、找藉口/扭曲自己與別人說話的內容
1.大腦直覺立刻判斷,以獲得好處避開壞處
感覺先發生,而且產生強大的力量影響行為;情感的發生又快又強烈
其次才是漸進式的思考與理性判斷=>思考沒有領導行為的能力,但是個很好的顧問
2.政治與社會的判斷通常都是直覺與感覺
基於直覺的好惡與聯想印象
在看見、聽見會遇見另一個人的第一秒內,大象已經決定是喜歡或討厭對方=>對於後續的想法、判斷與行為造成影響。
3.身體感官引導印象與判斷
嗅覺、味覺自己身體乾淨與骯髒的感覺
遠離不衛生的東西與接近被香味吸引
4.病態人格有理性無感覺
沒有慈悲、罪惡、羞愧與難堪的感覺,因此容易說謊、傷害親友與小動物
有理智而沒有道德感的,其實是很危險的人
5.嬰兒有感覺而無理性
應而輕鬆學會誰對自己好
6.情感與道德是腦神經的反應
大腦情緒區域受損,道德判斷能力就會受損
正義思辨問題:能不能救五人而害一人?
(保護他人的)義務論
無論如何不得傷害他人,不能透過害人來行善
效益論
犧牲一人,保全其他五人,利大於弊,OK
人的大腦直覺比較偏向於義務論,只要有人受到傷害,就會讓人產生厭惡與罪惡感
人的內心有強烈的感覺,關於哪些事情能做或不能做,然而卻很難釐清這些感覺背後的意義,於是一些特別有創意的哲學家,編造出各種言之有理與動人的「權利說法」
一般的情況下,騎象人只能順從大象,有如律師聽從客戶的指示
人會改變自己的道德看法,往往只是與他人互動、從眾/避免壓力的結果
然而如果喊暫停,讓當事人停下來思考,大象可以打開心胸、接受騎象人的建議與外部證據
人類祖先要生存下去,真相與事實遠不如自我感覺良好和好名聲:所以人必須要善於扭曲事實與自以為是正義的一方
人該問的問題不是為什麼要活著,而是為什麼不死…
4 請投我一票(原因在此)
該選擇哪一個:
A:終其一生極其正直,但所有人認為你是無賴(正直本身對於當事人而言,就是一種效用與獎賞)
B:只要有需要就說謊騙人,但所有人認為你是道德模範生(效用與獎賞其實是來自於外在)
大部分人其實是B=>在乎表面的名聲與名氣更甚於實質與真實,人之所以有品德往往只是因為害怕被逮到、害怕名譽受損。
要了解任何一種心理機制與歷程,必須知道其有何作用
道德與罪惡感的作用
理性派:讓人找出真相、判斷是非
非理性派:社交策略,贏得他人好感,在發生爭辯時、說服他人支持(壯大己方聲勢)
假使老鼠能按下按鈕,讓自己的獎勵中樞受到電子刺激,老鼠就會一直按到牠倒下餓死為止,好比極端的黨派意識可以讓人上癮。
我們都是憑直覺行事的政客
在眾多選民的眼光前,努力維持著有魅力的道德身分,就在社會生存而言,表像遠比真實重要(欸)
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大群人之所以能夠合作,是因為人類創造了正式(法律刑罰)與非正式(道德輿論)的課責制度,我們擅長要別人為他們的行為負起責任,而當別人要求我們對自己行為負責時,也能夠來去自如
什麼條件與狀況下,決策者會努力釐清真相?
1.當事人知道自己必須向聽眾解釋與說明理由
2.當事人不知道群眾聽眾的觀點(避免從眾)
3.當事人知道聽眾也有獲得同樣的資訊而且也在意決策是否正確
然而如果決策成敗要課責的話,當事人通常只會更嘗試去驗證自己本來想法觀點是對的(驗證型思維),而非找出不同觀點與公平評估不同的觀點(探索型思維)
人善於利用智商與推理來找出理由支持自己的立場,而非更公允地探討整個議題與接納對立說法。
凡是支持個人自己想法的見解,幾乎就是照單全收。
我們執著於民調與他人觀感
數百萬年來,人的生存取決於能否被團體接納,所謂的自尊其實是不斷地量測你在團體中的價值與地位,因此大部分人都無法抗拒團體意見的影響
能夠不在乎別人觀感的,往往是病態人格者
人善於說謊欺騙、合理化與美化自己
政治領袖總有源源不絕的醜聞,其實百姓與鄉民也一樣(沒那麼高尚,只是不會被媒體注意與扒糞)
只要東窗事發的可能性不高與有合理的推諉藉口(大家都這麼搞),那麼多數人都會為利行惡;能夠講述高深的倫理道德的人,不見得其個人行為就一定高尚…
高層底下總有一批啪馬屁附和的人,因此彰顯了這些人的窘境與醜態
信者恆信,不信者恆疑
想要相信某件事情時,腦中自動採信的是正方的證據
不想要相信時,則腦中採用的負面的反方證據與見解
因此陰謀論總有人會相信與採納,一些惡搞的大數據分析結果(可能只是虛假的相關性)也有人深信不疑
在模擬兩可的情況下,人看見的只是自己的意識形態偏見,科學爭辯亦同,只是當證據累積到一定程度,會有典範轉移,食古不化的那派人,會漸漸淡出被遺忘(成為死人的錯誤見解)。
要教會學生站在自己想法對立面的觀點立場,正視那些不利於己見與成見的證據,其實可謂難上加難與幾乎不可能。
與其講授倫理與行為道德準則,不如教導學生意識到人腦神經的先天偏誤與人性的卑劣;與其依賴聖人與道德戒律,不如依賴公開、監控與制衡的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