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不對稱的陷阱(3/4)

不對稱的陷阱()

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好書要慢慢讀細細看,特別是活在一個充滿笨蛋與騙子的現代社會當中
透過Taleb的冷嘲熱諷來治療自己怯弱、鄉愿與偽知識分子等症頭。



第五部 要活著,就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5 生活在模擬機中

人生就是犧牲與承擔風險,如果只想享受冒險的刺激卻不願意承擔的可能傷害,那不叫冒險(而是白日夢與幻想)
默默做事永遠勝過光說不練。

真正的創業家與企業家,最喜歡講自己的失敗/破產經驗
只有虛偽的打工仔與經理人,才會只講自己的豐功偉業/而不講自己的失敗經驗。
選民寧要一個有汙點、傷疤與種種缺陷的真人,而不要一個近乎完美的神人(=假人)。



6 白痴知識分子

問道於盲
擁有世界名校學歷的精英份子
其技能在於:答對像他們那樣的人所出的考題或寫出他們這種人會讀的論文
其實他們是生活白痴(school smart street stupid),卻告訴大家
1.做什麼
2.吃什麼
3.怎麼講話
4.怎麼思考
5.投票給誰


科學與科學主義
高學歷的白痴知識分子,特徵
1.二分法看世界,e.g., 非黑即白,理性/非理性
2.把機率相關誤解因果關係
3.忽略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始終認為1+1=2(一階邏輯正確,但二階邏輯則不然)
4.以為個體的集合=總體,了解單一螞蟻可以解釋蟻群、瞭解單一腦神經細胞可以推論大腦運作與意識的出現。
5.把別人不做他認為該做的事或他不了解的事,視為病態(忘記自己可能所知有限)
6.覺得自己可以知道別人的利益,別人的行為也只依據(其自以為的)利益
7.覺得自己是精英/高人一等,自己對/別人錯,其他人都是大老粗與盲目的暴民
8.這些人大談種族平等與自由經濟,但朋友只有同溫層
9.他們無法分辨什麼是諷刺、什麼是真話。
10.他們時刻在意(=算計)個人言行對於自己信譽的影響,而非真話

當缺少切膚之痛與實證經驗時,知識分子=偽知識分子



7 分配不均與切膚之痛
這章讓我再度自覺自己對於數理統計理解的程度只夠騙那些水準沒有高過我的審稿人與學界同儕

兩種分配不均
1.人們會容忍的分配不均
先天的智力、才能的落差、機運的落差
你會欣賞這些天才與英雄人物,渴望成為這些人物而不會痛恨他們。

2.人們不會容忍的分配不均
玩弄系統、尋租與德不配位的特權
e.g., 銀行家、金錢來源不明的官僚、幫忙資本家關說護航的立委/參議員

真正的均等,是機率上的均等(前者)與承擔風險和切膚之痛(後者缺乏)


靜態與動態的分配不均
靜態分配不均:
反應的是目前分配型態的快照,無法看出所有樣本在時間整體歷程中發生與遭遇的事情
e.g., 大約有10%的美國人,至少一年高居當年收入的前1%
超過50%的美國人,會有一年為在頂層的10%
然而在歐洲,1/3最富有的人,在幾世紀前也同樣富有;義大利佛蘿倫斯的狀況更嚴重:同樣的少數家庭保有財富超過五世紀
Hint: 新大陸的階級流動與翻轉程度高於舊大陸

動態分配不均:
反應與考慮未來和過去的可能人生歷程與境遇
單靠提高底層收入(e.g.,提高最低工資),沒有辦法創造動態均等;財富的動態均等要靠讓富人輪替,與承擔離開1%的風險


不平等的代價與富 () 過三代的理由

遍歷性 (Ergodicity)
是指時間平均值類似於空間平均值

一個超讚的解說與筆記

假設美國所有人的財富分配類似常態分配,完美的遍歷性 (Ergodicity)意味者:
如果我們每個永遠活下去,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間點(1%)經歷極富與極貧,在多數時間(60%)裡屬於中產階層…10%屬於上層階層,20%屬於下層藍領

完美的遍歷性 (Ergodicity)相反是吸收狀態
吸收狀態有如陷阱,一但掉入就爬不出來,例如富者恆富、貧者恆貧
歐洲某些國家的政商制度保護大股東與高階主管,這些高層不但不會有下滑的風險,甚至還可以事半功倍繼續往上(累積更多財富)

某些人(菁英階層)沒有下檔風險,意味者其他人(中下階層)沒有上檔利益
社會穩定的代價就是階級世襲、年輕人與中下階層沒有翻身機會,然後貧富差異加大,直到動亂與革命毀掉社會秩序與重新洗牌。其實冥冥中自有天理昭彰與因果循環

真實世界的財富分配是長尾型態
分配不均是指
1.尾部扮演的角色不成比例(1%的美國精英高層主宰80%GDP與政經決策)
2.贏家通吃的效應越強,贏家通吃主導財富的分配與累積。

官僚體系不但沒有起到均貧富的作用,反而強化了贏家通吃與確保規則有利於富人。
享有特權的人透過官僚體系把財富鎖定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狀態。


皮凱提的問題與錯誤
1.資本報酬率於一般勞工薪資所得=>投資高風險,當然報酬率高(只活在學術的象牙塔、沒做過實際投資)
2.他強調分配的不均,卻沒有再探討位居頂層的是否是同一群人
3.他的研究方法與數學工具有問題,從靜態不均推導出結論
不過只是透過理論和受壓迫的人搞假團結,進而獲取名聲鞏固自己的學術地位(克魯曼等人亦同) 真是辛辣的批判

學者發表的著作無助於改變社會實際貧富不均問題,只會使他們自己的地位與名聲往上提升(沒有下檔損失只有上檔利益)

真正底層的人往往不會憤世忌俗(忙於生計),他們忌妒與羨慕的是身邊比他們富有的親友或一般公務員與上班族的中產階層,不會特別討厭(遠在天邊的)富人或特權階級。(一般底層民眾會討厭官員公器私用楷油用公費買給自己用的傢俱等;反而對動輒上億與竊國的利益輸送無感=>因為民眾只對生活3C用品有感,對於上億/上兆的財富轉移、法規與通貨膨脹無感;在意的是買到更便宜的啤酒與食物、交通更便利,而不是去把特層階級拉下來)

通常是皮凱提與克魯曼這種(高級)中產階層或者擁有名校學力的白痴知識分子,才會對於這種「很多人比他們笨但卻更富有」的現象感到不滿訴求往往是財富重新分配(剝奪有錢人=共產主義)
Also fooled by randomness.

知識分子之所以擔憂分配不均,那是他們以階層的方式看待自己,也認為其他(中下階層的)人,應該關心階層問題;真實世界當中的大多數人,不會沉迷在貧富與階層問題當中(只會關注如何使自己過得更好、處理實際的柴米油鹽)

過去的農業時代,羨慕與忌妒控制的相當好,富人地主的孩子與僕人的孩子(富人與僕人相互依賴)玩在一起;大家了不起偶爾到外地市集參加季節性活動,在地富人不會再去跟外地富人比較。
而同情心與互惠(忌妒相反)的機制:富人地主照顧僕人與佃農的生計與孩子,僕人佃農與其子孫,反過來鞏固富人與地主的地位(而非推翻)

隨著商業化的都市環境變化,社會分層,販夫走卒、中產階層與政商高層分化,只跟自己同階的人交流,形成同溫層(文人相輕、同行互妒)


資料,資料個頭
皮凱提的書用了大量統計圖表
人們只有在論點缺乏穩健性與邏輯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統計圖表(=科學唬爛)
資料與統計數據往往只是單方面的觀察(同一現象可以有不同的詮釋),沒有觀察與回饋的loop邏輯與驗證
當世人往往斷章取義,先射箭再畫靶=>心中早有成見,只不過不斷加入符合其成見的觀察結果(忽略那些不符合的觀察結果)

也因此學者為政客所用=>當其學術觀點,政治正確時被用於宣揚某種觀點、洗腦與收割選票


公務員的倫理
利用公職致富是絕對不符合倫理的行為

公職本身不承擔任何風險(理論上只不過是聽命-專家與選民 行事),公民與事業單位要自行做出決策並為其行為承擔責任

公職人員的薪水應該偏低(而非高薪養廉),因為其動機與成就感應該在於服務社會;而非獲取利益與尋租

一開始是蠢(貪圖穩定鐵飯碗沒有風險/好福利與終身俸;或說是滿腔熱血與天真)
中間是怠惰與鄉愿,得過且過(沒有其他可能與出路)
後面是壞與貪婪(=尋租+為特權階層服務,以求自己的特權與分贓)

下一章:
誰才是真正的專家?由誰判斷誰是專家/誰又不是專家?



8 叫作林迪的專家


時間等同於混亂,能夠抵抗與經歷時間的摧殘=生存,生存能力=處理與因應混亂的結果。

就機率而言,波動、變動variance跟時間是相同的,有助於判別事物是否有效與脆弱的唯一評審是「時間」


誰是真正的專家
誰來評審與評鑑專家?

有些事物能夠以某種規模、沒有理由的風光與存活一陣子,然後崩垮。
時間透過混亂、變異乃至於當事人能否付出代價進行測試,存活下來的事物=發出訊號:他們具有強固性與存活的能耐

事物因應時間的兩種方式
1.衰老、老化與逐漸腐朽
2.意外或意外發生率
現實生活的敗亡是以上兩者的組合

不腐朽的東西才有林迪相容性(Lindy-compatible)。理念、辦法制度、政治體系,其不存在內在老化和腐朽。一本書會老化(特別是當出版商為了在一本美金五十元書上省20美分的用紙費而偷工減料); 書本中的理念則不會。

法律要用舊的(行得通/行之有年,而非是創新立異),食物要吃新鮮的


我們需要評審嗎?
真實世界,時間是唯一的評審商人與交易員,透過實際的賺賠與是否存活來進行評量,不需要同儕的認可或更高階的評審

只有虛偽的學界或各種儀式,才需透過同儕或更高階的評審進行評量
(想想拿破崙說是士兵可以為了勳章=破銅爛鐵而冒生命危險,學界人士好像也沒高明或高尚到哪…)

只有命運不繫於同儕評量與上級考評的,才是一個自由的人

作為作家,我並不受其他作家、書籍編輯、和書評的評判,而是受讀者評判。讀者? 或許吧,但不是當下的讀者。而是只限明日和往後的讀者。所以,我唯一真正的評判是時間,也就是未來的讀者; 是讀者群的穩定度和穩固度才算數。


腐化的機構
充滿令人反感的儀式與言不及意

同儕審查形成屁話引用圈,總體經濟觀點的屁話比個體經濟學更容易,因為沒人能斷言其理論是否可行。

各種新聞記者的報導或獎項與榮譽往往是反指標,一方面被報導的當事人或機構正處於燈光美與氣氛佳的日正當中(離日落西山不遠),另一方面之所以會得獎,往往是這些評審與記者不夠專業、用錯誤的標準衡量。

學術文章,往往越來越形而上與追求手法的絢麗,而非解決真實問題(研究人員盤算的是自己的升等,客戶是審稿人等行政機構)


避免學術研究娼妓化的方法
研究應該是用「自己的」時間去做,專研現實中有意義(=切膚之痛)的問題
而非是全職的研究人員,為了使自己的專業生涯更上一層樓而做的諂媚性研究。
為了科學而科學,往往是很糟的科學。
不用聘用學者,除非是為了參加論文發表或是考試等儀式


科學的林迪傾向
科學的本質是反確認(=否証),而非確認。
各種觀念需要切膚之痛:只要在某個情境下不實用,它就是失敗的
一個觀念沒被否證的時間越久,它預期的壽命越長。
透過時間來驗證這個理論是否為「真」(而非偽)


科學研究分成「理論」與「實證」
「理論」可謂只是假說=幻想與猜想
「實證」往往只是依據某些狹隘的條件做實驗或尋找統計的顯著性

在真實世界當中做事情(=試誤),被稱為「臨床」而不被稱為科學;然而很多學科卻是紙上談兵,不具備臨床度


古人與祖父母,雖然不懂的統計與實驗設計,但卻懂得人性
祖父母的智慧
認知失調: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厭惡損失:好事給人的感覺不如壞事強烈
反面建議::對於錯的事情懂得比對的事情多
切膚之痛:不能用別人的牙齒咀嚼、用你自己的指甲抓癢最好
時間折現:一鳥在手比十鳥在林好
人群的瘋狂:單一個人很少瘋狂,但群體/政黨與國家的瘋狂很常見。
少即是多:意見與爭論太多,事實不明
過度自信:自信滿滿失去了一切;保持清醒、睜大眼睛。


進步與選擇的悖論:
魚夫與銀行家的故事
人性貪婪與不滿足,好像總是在懲罰自己。




第六部 更深入談代理

9 外科醫師看起來不應該像外科醫生

看上去很像
兩位都是外科醫師MD
  • 一位服裝儀容體面(開得一口好刀)
  • 另一位像是殺豬(真材實料,不在乎外表)


醫生唯一重要的是醫術,而非看起來像醫生,現實無視於外觀美醜

所以創業家往往看起來像一般工人,真的有錢人不像有錢人;
而企業高階主管卻像演員,政治人物的本質就演員,只會說行話對於實際內容卻一點都不知悉(都是底下人代勞動手)


扣除掉外表和技能的相關性:看起來像運動員的,可能就是運動員
當外表和實際不搭配的(例如像殺豬的外科醫生),傳遞的資訊反而是有實力(以貌取人的反例)。


綠木材誤謬

不要僱用衣冠楚楚的交易員
雇用扎實成功紀錄的交易員
如果透過清楚的敘述與措詞表達能夠說服冤大頭,那將是冤大頭陷阱
隱藏的證據與細節,只能透過時間與林迪揭露

想到在外面也參加過不少研討會議,很多講者侃侃而談,聽似言之有物、言之鑿鑿,底下好多人也露出崇拜的眼光與神情;還好自己有受過某些反唬爛的訓練(可能是常常覺得自己有口難言,沒有辦法找到適當的用字遣詞來表達很複雜的觀念或隱諱的情緒=)忌妒可以侃侃而談/出口成章的人

後來發現:聽起來侃侃而談/出口成章是一回事,要考驗對方是否有真本事要透過問問題,事後(腦中錄音)回想當事人論述的空洞與前後矛盾。

只能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講的人是騙子(避重就輕)聽的人是笨蛋(沒有辨別能力)


真的要把複雜的事情做好與幹成,往往很難三言兩語把話講清楚,讓你輕而易舉知道在說什麼的人,往往講的是屁話(資訊被簡化到沒有意義)

大獲成功的企業都是有切膚椎心之痛的人所創立,不是為了創立公司而創立公司,也不是因為經營計畫書寫得好才成功。


學界與業界儀式背後的邏輯
傳統古典社會中,最高階的承擔的切膚之痛最大
現代社會反而空談知識分子位居頂層,透過排場與儀式、透過表象塑造凌駕一切的超然與保持內部階級的神秘感。

以宗教來比擬,各種儀式彰顯的是尊嚴與承擔責任的展示,然而科學與商業只問成敗,不可以是裝飾性與裝模作樣。

真正的知識份子看起來不應該像知識分子;商業人士亦然。

當你需要的只是成果,千萬別花錢去買複雜的裝飾與呈現手法。


干預形成的生意
實務工作者尋求的是最簡單試探啟發方法。
然而被教養去尋找複雜解決方案而且獲得獎勵的,沒有減化解決方案的誘因

所以官僚、幕僚、技術人員與顧問公司,往往提倡的越來越複雜的解決方案與法規規定;


基因改造的黃金稻米(含有維他命)
意圖解決發展中國家營養不良的問題
=>其實原因不過是運輸與儲存的浪費,透過改善配銷程序遠比發展新種稻米簡單;成本80-85%用在運輸、儲存與過期報廢
與其花大錢改良作物基因與要求農民種植新種稻米,不如直接發給需要的饑民普通稻米與維他命

「技術人員」干預的手法
1.訴諸情感,拿出飢餓孩子的照片
2.宣揚自己的改變世界的宏圖正道(阻礙這個做的都是壞蛋)
3.提出高大上的科學技術
4.找來新聞記者,宣揚這些看似科學的心藝術
5.發動周邊團體抹黑那些獨立研究者與媒體

作者的反駁
1.基因轉殖作物的長期風險不得而知,干擾自然生物遺傳
2.評估風險的統計方法有瑕疵
3.研究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我們沒有研發含有咖啡的基因改造牛奶
4.此一基因轉殖作物需要搭配殺蟲劑,破壞土壤的微生物生態;衝擊與影響未知。


沒有切膚之痛的扭曲
薪資
看短期的績效評量與主管的主觀偏好

教育
名校的裝模作樣與吸引裝模作樣的人
某個學位的價值與其學校的的名望成反比,e.g.,最夠屁的學程是哈佛與華頓的MBA;相對沒那麼狗屁的是數學

科學(形式)主義不是科學
數學與物理的論文發表在開放論文期刊,不影響其評價
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其文章價值往往要看是否能夠刊登在Solid A

人們花很多錢加入有很多很炫運動器材的健身房,獲得利益與好處的往往是不動產開發商;那些器材對於鍛鍊肌肉沒有多大好處,頂多有助於身障人士的復健;對於正常人而言,鍛鍊肌肉只需要(不斷盡全力)舉啞鈴,身體肌肉力量的增強來自於不斷挑戰極限(而非各種花招)


有切膚之痛存在時,各種狗屁與表象會消逝;沒有切膚之痛時,各種怪力亂神會程指數增加。



10 只毒有錢人:其他人的偏好
為何你和你的利益會分道揚鑣

錢帶來的問題
人一有錢(權亦然),切膚之痛的經驗回饋機制立刻流失。
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偏好與克制自己的慾望脾氣,自己任性(constructed preferences) 與外界的誘惑(想要賺他們錢的)取代自己真正的偏好與需求,使得自己的生活變得複雜,最終把自己推向悲慘的境地。

富人的金錢與選擇受到有利可圖的人的擺佈,由於利用他們的人不是那麼有錢,所以不會有人高喊受害(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作者對於米其林餐廳的批判:
由一連串(吃不飽的)小東西組成,用量極少的食材與對比強烈的味道,迫使你全神貫注,彷彿你在參加某種考試;在一道道菜的折磨當中,不斷聆聽服務人員對於餐酒搭配與料理製作的解說。
我們成為某位為了通過米奇林評鑑的廚師,為做料理實驗的受害人。


騙子很清楚:把人帶進到一個複雜的情況中,要欺騙他們就很容易- 窮人相對的容易避免落入陷阱與圈套當中。
因為錢太多,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富人開始請各種專家與顧問效勞:理財顧問、睡眠治療師、裝潢設計師….

美好的生活就是不用出席上流晚宴,坐在遊說人士與房地產開發商中間,聽他們講一些屁話/動彈不得。


豪宅=大型殯儀館
家是有人情溫暖與友人作伴的地方。

過去年代的宅第,裡面住滿僕人管家表兄弟,熱鬧無比
今日沒人會來安慰住在豪宅裡的你/妳,沒人知道周日晚上的再那裡是多孤單的一件事。

生活富足、不追尋財富的人懂得這一點:金窩銀窩沒有豬窩好,搬家會造成心理與認知上的負擔,住在老家與舒適的角落好。
只是多數人不清楚己的偏好與需求,從眾/忌妒他人所有(想要擁有跟別人一樣的東西),最後被賣他們東西的人所操控

財富應該是給你更少的選項與自在,而不是更多項的選擇與煩惱


知識是一種財富,不要炫富(賣弄知識學問)
有錢之後,財不露白是普通常識;比較不為人知的是:你也需要隱藏自己的博學與見識,只有不搶戲或不讓人家覺得出糗的時候,彼此才會是社群朋友。

人需要平起平坐,至少在交談的時候,否則沒什麼好談;朋友與群體之可以成形,就是因為彼此平等與均衡,有來有往,而不是單向的發號施令。

欸,又學到一課
賣弄知識學問如同炫富是種不成熟的愚行
感恩自己有姚博單師等社群朋友,可以放心賣弄知識與交流切磋,不用擔心對方會反感或自尊心受損。


進步的非線性(效用的倒U型曲線)

知識、財富與國家GDP都一樣,超過某個水準你會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傷害;只有你看穿表象(constructed preferences)之後才能認清這點。




反省:
知識過多的傷害
1.傲慢/自以為是/不接地氣/不食人間煙火
2.讓人反感/惹人討厭/惹禍上身/得罪他人而不自知
3.追求學問如同囤積財富,只會讓人更癡肥與束縛

如何治療知識過多的傷害與僞知識分子的症頭?
1.慈悲心與奉獻(修行是為了渡己渡人,不是為了爭辯/贏過他人)
2.動手做、接地氣與貼近眾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3.不斷把自己歸零,每隔幾年換個知識領域,從頭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