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心流(3/3)

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第八章  獨處和與他人相處的樂趣
生活的品質取決於兩個因素:工作體驗,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自我就是由與我們互動的人,以及我們成就工作的方式這兩種情境所定義的。
「陪伴」對體驗品質有很大的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則是決定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一個人也必須學習獨處享有「隱私」,否則難以完成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我們必須學會不藉助任何外物,就可以控制意識的能力。


獨處和與他人相處間的衝突
被群體排擠,名列人類恐懼的前茅,排擠、流放與單獨監禁被視為最嚴重的制裁手段

活著在人群中,死亡不在人群中
現代都市生活提供的頻繁互動就像是一種疏緩劑,讓各自孤單生活的人能夠樂在其中,即便這些互動不見的愉快,有時甚至危險- 人群中可能有罪犯與騙子。

人天生喜歡有伴,合作與合群是演化深植在人類DNA的一種特質。
傻瓜idiot=獨處與不向他人學習的人

然而與他人處是最有趣暨最無聊的活動- 端看相處的對象是誰。
乃至於能否改變與轉變彼此之間的關係



以前覺得跟老闆講話,乃至於中午一起吃飯壓力很大/空氣都凝結了,自從他不再是我的老闆之後,反而關係大幅改善與變得溫馨XD


獨處的痛苦
痛苦來自於空虛+不知道要做什麼(中年危機亦然)
無所是事事,負面想法不斷浮現,直到心靈無法招架

電視只所以可以成為大家的精神依託,正是因為它可以分散意識注意力,讓人心安。
有些人未了逃避孤獨與空虛,會採用激烈的手段,例如吸毒、酗酒、賭博、強迫性行為- 性愛或打掃=>只能短暫逃避無法促進自我成長。

兒童與少年時期就要學習與練習控制自己的意識與專心獨處,建立內在紀律。


馴服孤獨
「喜歡獨處的要不是怪物,就是神」

有單獨生活能力的人,必須找到控制注意力的方式,才不會讓空虛毀了心靈。
可以養寵物或宗教信仰(心靈寄託)、有一套自己作息的週期表(時間與空間的安排)

人要不逃避孤獨(恐懼孤單),要不就是學習從中獲得樂趣(在自閉中自得其樂)
有的會愛上獨自航海、離群索居或者爬山活在荒野。


心流與家庭
對於家庭的依戀有先天性內建的自私基因+後天嬰兒對母親的依賴

家庭繼承與財產的分配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作者的這段話沒有提出註腳証據)
長子繼承=>資本集中,容易工業化
平均分配=>容易導致家族沒落

關係的維繫=投注注意力,論及婚嫁或家中有新生兒=永久調整注意力的習慣
過去的年代婚姻穩固,因為男外女內分工+家族長輩的灌輸與制約,代價是表面和諧下的不滿與壓力
今日離婚率高,因為婦女有就業機會,有各種家電代勞家務+價值觀不同

西塞羅:想要擁有自由,必須先驅就在一套法律下。
對婚姻的承諾=接受相對應的限制與約束(放棄其他可能與機會),彼此把對方的目標當一回事,而不能只有自己。

然而家庭組織的目標必須隨時而改變
一開始兩人相遇,相互測試,戀愛充滿新鮮感與刺激
然後結婚成家養兒育女有新的刺激與挑戰
再來愈到七年之癢,孩子也上小學可以自理,關係變得無趣乏味
然而隨著孩子成長成叛逆的青少年,父母自己要學著調適(青少年要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挑戰;要不有樣學樣,要不逃離;幫派與同儕反而提供孩子嘗試的機會)
離家後空巢期,兩人又有機會獨處與需要再次培養默契。

努力辛苦認真工作的男人要體悟:家庭跟工作一樣,需要不斷投入精神與能量才能存續,否則太太外遇/申請離婚、孩子形同陌路其實是自然現象

家庭提供情感上的保護(避風港)


來自友誼的樂趣
社交友誼
社交不過是維持表面和諧與禮貌,保留情感
友誼=自然放鬆(志同道合)與成長的樂趣,表達情感

朋友則是探索新事物的夥伴

很多事業傑出的高階經理人,其代價就是疏離家庭與朋友=孤單(時間與注意力被公司綁架)


更大的群體
花精神能量追求共同的目標
學會、教會、部隊、兄弟會、同樂會、民族、政黨或國家
政治=個人或家庭以外的事務,涉及層面多且複雜=挑戰難度高,遺憾的是很多身處公共事務的人,行為舉止與道德觀沒有跟上這種高規格的複雜度
政治人物要權力、商業領袖要利益、慈善家與科學家要名聲、狂熱份子只想證明自己有多清高=>只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與投入心力,要達成以上單一目標/自我滿足不是難事;真正的挑戰是在過程中不要犧牲傷害其他無知的人與為社會整體帶來益處。

欸,人有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只是很多時候,人發揮的往往是壞的那一面
打工仔說:誰是我老闆(打我考績的人),我讓誰爽=>言下之意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個人成就而犧牲群體無可厚非
高官領導說:為了提升營運績效,所以設定OO獎勵制度與XX福利=>其實就是自肥與裁判兼球員;等到出了事情才說:公司又不是我ㄧ個人的
公司老闆說:我司重點明星產業,所以政策應該給予OO獎勵與XX補助(員工都是國家重要資產,發生事故應該優先搶救我司的員工)=>只享福利、不盡義務

賺錢與市場供需交換本來應該是很單純的事情,然而道德與理想卻是複雜,不應該用錢//名去交換獲得的事物往往隱含著邪惡與罪惡
e.g., 買春、買器官、利益交換、買榮譽學位

作惡的執照
錢買不到的東西(不該用錢買的東西)

判斷一個群體的好壞,不該單看它的科技是否先進,經費是否充裕;而是:成員是否生活舒適?能否發展自身潛能與追求更高挑戰?
學校的價值不在於氣派與名聲,而是在於訓練出來的學生能否擔當生活,乃至於樂在學習與開創。
最賺錢的公司不見得是最好的工作,重點在於它是否願意為員工與客戶的生活品質盡責? (呵呵,多少政府機構與私人企業都失職失責與怠惰了)

想讓群體與大家生活更好的人,要先試著控制自己的生命與決定自己的觀念想法=>先改造你自己,讓世界少一個無賴



第九章翻轉渾沌
命運與人生際遇有喜有悲、有福有禍
當你連基本的健康跟財富都沒有的時候,該如何安身立命?

若是說知道如何控制意識的人,不管發生什麼都能保持愉快,也太過天真爛漫了;但是懂得尋找心流的人,即使在絕望中也能夠感受到樂趣。主觀體驗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它是生活的全部;物質條件是次要的,因為它們是透過體驗帶來間接影響的。健康、財富等物質上的優勢不一定會提升生命,但心流卻可以直接影響生活品質。然而,一個人除非學會掌控精神能量,否則這些優勢就無法揮作用。許多吃盡苦頭的人不僅撐過來了,甚至還能澈底享受生命;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難以想像的惡劣環境中,不但內心和諧,甚至在複雜性上有所成長呢?本章要討論的就是這個非常直接的問題。另外也將探究遭逢逆境時如何度過難關,以及能夠自得其樂的人怎麼樣在一片混沌中製造秩序。


改造悲劇
肢體癱瘓的人,認為造成癱瘓的意外事件,是當事人一生中最負面卻也最正面的事件- 讓當事人刪去許多矛盾與不必要的選擇,留下最重要與明確的目標。

由於身體受限,所以只能學習接受現況,反而讓目標更加清晰/注意力更加集中,重新學習過活變成一項樂趣與成就(=人生從頭來過),乃於建立心理的樂觀與韌性(學會接受現實、包容自己也包容別人)。

有些擁有太多的人,也可以從砍掉重練當中找回自己
去當個流浪漢、環遊世界=>放下所有感覺、各種牽掛與矜持/成見,屈服在神明面前、認命與相信上天的安排=重新認識自己

理性之夢

把自己定錨在一無有所(=反脆弱)

欸,一般人只所以成就不了大事與虛度一生,其實就是每天看太多電視、生活太精采/享樂太多、心思太多旁鶩,乃至於覺得自己還可以活很久(不知道死期)



適應壓力
「當一個人知道兩週後要被處死,精神絕對可以非常專注」
為何對於旁人眼中的毀滅性災難(半身不遂、失明或喪失所有身家財產),不但沒有結束當事人的生命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豐富了當事人的生活?

壓力的適應
喪偶的壓力>中年失業>拿房子貸款>被警察開單

三個適應力量的來源
1.外在的支持,e.g., 保險、家族親友與社交網絡
2.當事人的內在心理素質
3.當事人應付壓力的策略

轉換性適應:保持冷靜、壓抑憤怒或恐懼,拿出勇氣面對現實與冷靜理性分析問題

退化性適應:遷怒/怨天尤人,藉酒澆愁麻痺自己

多數人遭遇不幸與重大打擊當下,會是後者,等到一段時間與負面情緒過去,會轉變為前者;可惜心理學還沒有歸納出如何從後者轉變前者?乃至於乃些人可從後者變為前者

每個人的人生有不同的課題,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很容易簡單的事情,對於自己而言可能是困難與跨不過去的一道崁
幾米30


耗散結構的力量
能量遵守熱力學第二定律,然而複雜生命型態與生物的演化=廢棄物回收利用與找到能量未被充分利用的niche

太陽是宇宙大爆炸的副產物,陽光是太陽的副產物,而地球上的植物依賴陽光生存,動物依賴植物生存

生物的生存與演化取決於開發和取得廢棄的能量,e.g., 人類學會用火=廢棄在植物或礦物中的能量

失望、罹患重病、生計遭遇困難、失去至親,對於心靈而言本是失去能量的負面事件=讓人分心挫折與增加精神亂度;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卻能夠把這些負面事件轉換為心靈的力量與養分(降低精神亂度)

這種轉換技能與能力,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e.g., 小孩不順心就哭,青少年煩惱考試成績不佳、失戀甚至長青春痘或朋友不理,中年人在意工作升遷、老闆臉色或飯碗不保
未曾垂淚到天明,不語人生

化挫折為力量的三個步驟
1.盲目的相信與認命
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老天自有安排;不以自我感受為中心、不企圖改變環境或命運,而是力求與環境和命運共處

2.把焦點放在外在世界
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利益、情緒或習慣上(越少關注自己,壓力與不滿的感覺越小),而是關注週圍環境的資訊,更容易找到適應的方法

3.尋找新的解決之道
應付壓力與降低精神亂度有兩種方法,一是移除達成目標的障礙,重建意識和諧(當無法排除障礙達成目標時,身陷挫折與痛苦);二是認清自己所處的情境、系統與完整體系,調整目標與期待(轉移注意力、另外尋求樂趣與出路)
幫助別人說不定比擊倒他們更讓人有滿足感與成就感
跟孩子聊天玩樂比跟巴菲特吃飯更有意義


自得其樂的自我:總結
1.設立目標
目標=挑戰(成長)+意義(成就)
可以設定自己要成為CEO,然後追求升遷與學習經營管理知識
也可以發現長處興趣為休閒旅遊,然後設定目標自己成為網紅與旅遊達人
只要目標是自己設定、不是他人外加強迫的,都能讓人苦中作樂+自得其樂

2.全心投入
行動的機會與本身的技能、目標與能力之間要能夠適配
不然會變成寧願保守或著不切實際的失望

3.注意當下
關注當下的環境與情勢變化,而非個人的感受與感想;不要分心

4.活在當下



第十章創造意義
如果可以在工作與情感上都找到樂趣,也懂得把每個挑戰都視為培養新技能的契機,生活上獲得到的獎賞就足已超過一般人的標準了;然而即使如此,還是無法確保可以擁有最優體驗。如果這些樂趣都是片段的,缺少一個有意義的管道將它們串連起來,在面對變幻莫測的混沌時,我們依舊是脆弱的。要是我們能做好意識控制的最後一個步驟,要達到最優體驗並非不可能,最後的這個步驟,就是將人生整合成一場心流體驗。我們將會提到如何結合所有經驗,打造一個有意義的模式,讓你以駕馭生命,並因為感受到它的意義。

古代人遇到挫折,不會特別苦惱或沮喪,因為相信命運掌握在上帝或真主手中。現代人必須在沒有宗教信仰與家族傳統的支持下,尋找能夠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目標(自己定義人生的目標與意義)


定義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找尋意義與述說自己的人生故事

至於是否有意義或如何比較不同的人生,可以看以下三點:
1.目標與結果
2.意圖與方向
3.方式與手段

拿破崙vs德雷莎修女
前者專注在追求權力,後者專注在奉獻,兩人的一生都活在心流當中=>不分上下(You Got What You Want 目標沒有對錯或高低可言
就影響力來說,兩人也都影響了很多人,名留青史=>不分上下
就結果而言,前者帶來破壞與增加精神亂度,後者讓人善終與降低精神亂度=>後者完勝
就內心的平靜而言,可能也是後者完勝=>不會活在懷疑、後悔、罪惡或恐懼當中


尋找終極目標
對於古希臘文明而言,是透過英勇型為換取長生不死=>變成神話,萬古流芳。
對於基督教文明而言,是行善上天堂而非打入地域=>成為聖徒,與上帝結合。
對於佛教文明而言,是拓過戒持跳脫輪迴
感覺上就是害怕死亡,死亡是人生終極的關隘
區分人的往往不是智商、性別、種族或膚色,而彼此腦中不同的自我認知、信念與想像。

不同文化信仰的價值體系
感官文化:
享樂主義、功利主義,關注實際需求,以樂趣和現實考量為主,比較少參考抽象原則(e.g., 宗教教條);關注怎麼讓生活更容易、舒適與快樂。
e.g., 近代的資本主義、花花公子享樂哲學,健身是為了讓身體健康,得以活更久以便享樂或少受罪
優點:規則易懂/有清楚的回饋與比較基準,多數人不會拒絕健康、財富、權力或性滿足
人生就是一場饗宴或遊樂場,要嚐遍所有滋味與玩遍所有遊樂設施

理念文化:
追求非物質與超自然的目標,關注宗教與意識形態,「挑戰」不在於怎麼讓生活容易些,而是怎樣讓內在更清晰堅定
e.g., 各種宗教或者近代的納粹或共產思想、盲從各種意識形態或神秘主義,健身是為了掌顯種族的榮耀
優點:形而上的目標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沒有人可以證明你失敗,總是可以有一套說明說明你是對的(你是被上天選中的命定之人)

理想文化:
結合以上兩種文化的優點+彌補雙方的缺點;其實很難兼顧提升物質又同時提升精神,多數人往往選擇追求感官滿足。
e.g.,文藝復興時期,各種實業家
就馬斯洛的理論而言,要飽暖才能夠思淫欲,要各種慾望獲得滿足了,才會再追求更高的價值與抽象的人生意義;每個人活在不同的軌道與位階上,起點不同/目標不同=沒有誰對誰錯/孰高孰低。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與不同的價值意義取向。

流浪者之歌
時間、享樂、價值都是一種幻覺與假象,由於區分自己與外在、時空與語言的限制使人們無法看見永恆、智慧、真理和宇宙的全貌

一個複雜而有意義的人生價值體系,似乎是不斷在小我與大我之間轉換:
先將注意力放在個體生存需求與享樂上,然後再著眼於群體的目標與生存;過程就是一種探索與自我覺察,在離家、成家、轉換工作跑道或者中年危機當中都帶來衝擊與刺激。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這樣轉換與成長上去:
第一層: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就是掙扎謀生,爭取自身利益取得生活所需就是人生意義
第二層:安逸舒服的第二階段,家庭、公司、社團社區或國家的認同與付出服務,賦予生命意義。意義在於認同某些組織團體的價值觀,小我是中我的一部份
第三層:融入普世價值,看見身為人類一份子,意義在於看見與探索小我在大我歷史上或物種生態上的定位。


尋求解決之道
目標提供努力方向,但不代表日子會比較好過
目標會帶來各式各樣的煩惱,讓人疲累想放棄/過更低階簡單的生活,然而沒有目標的生活卻又會讓人覺得生命空洞沒有意義

一個目標如果沒有被認真對待、做出對應的付出與犧牲,那麼這個目標會失去影響力與意義(努力與目標兩者之間互為因果與相互依存)
父母為孩子犧牲奉獻,帶給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
許多人為了宗教信仰、國家或藝術犧牲奉獻

但隨著時代演進與多元價值,人有太多選擇與目標相互衝突與競爭,沒有人敢說哪個目標是值得奉獻一生與犧牲全部的!
e.g., 對於現代婦女而言,相夫教子不再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志願,她可以有自己的事業/興趣與志向,乃至於不見得要步入家庭

豐富的生活與諸多可能的選項,帶給現代人(古人所無法想像的)自由然而代價後遺症是意志薄弱與缺乏決心=>自由不見得會讓人的生命有意義。

「認識你自己」=
1.理解你自己的優缺點與內在性格(揚長避短)
2.理解你所處的外在環境與限制(認命)
3.做出選擇(設定目標/付出代價,不要三心二意與後悔)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內心的衝突與貪懼懶(沒有付出對應的代價與努力)
兩種克服己心、障礙與內心衝突的方式
1.行動
設定目標後,下定決心去追求,沒有太多內心的掙扎,除了目標之外捨棄一切
e.g., 年輕人設定45歲當上廠長,等到當上了廠長,才發現失去健康、被離婚與孩子形同陌路,所獲得的名與利其實不足以賦予自己人生與生命意義。

2.沉思
不斷的自我反省,權衡各種選擇的可行性與後果,判斷想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壓力會不會大於它的價值
e.g., 吾日三省吾身(神經病!)

人就是活在與行動與反省沉思之間(的矛盾或悔恨)


重獲內在和諧
在發展出反省與反思的意識以前,人的情緒與感受應該只有:飢餓口渴(食慾)、性慾、疼痛與危險(害怕恐懼)
生氣、貪婪、忌妒、失望挫折、寂寞焦慮、罪惡感等都是大腦皮質發育與社會文化的產物。

動物反而活在心流當中=>沒有各種奇怪的想法或感受,哪至於心思盤算。
在原始與野蠻的社會,人更容易活在心流當中(除了受傷或遭遇天災人禍時)
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是活在心流當中,長越大,各種心理矛盾與挫折越多(回不去)

人類心理的苦主要多半是自己造成的:慾望>所能做到的或者換想超越環境限制
需求、意見與挑戰過多=>焦慮,所得或挑戰過小=>無聊
身為萬物之靈,能夠想像與思考既是祝福也是詛咒,如同浮士德- 獲得知識、權利與享樂,但代價是心靈永無寧日



意義一致的人生主題
人生意義的終極目標與挑戰- 根據自己的理由與選擇去創造內心的平靜與意義

人生意義故事的兩種自我詮釋
1.發現性(探索性)
根據個人人生經驗以及選擇的認知,述說自己人生的意義(發生或遭遇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事人心中如何詮釋這些事件的意義
需要每個人各自費心去思考、嘗試與找尋,也很容易陷入人鄙人氣死人,乃至怨天尤人或有不少人在找尋過程中會迷失與走火入魔;同樣或類似的苦難折磨,對於某些人而言是昇華的養份、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卻是憤世嫉俗的毒藥=>
有些人記得而時父母念的偉人故事傳記,有些人在青少年時期讀到文學名著的啟發。

2.接受性(任命性)
彷彿拿起了一份別人寫好的劇本,扮演其中一個預先設定的角色
社會體制健全時,每個人只須扮演好社會規範的角色,接受式人生可以順利進行;不需也不能自己去思考或相互比較 e.g., 古代君權神授、相信輪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遇到社會體制出問題,大家會跟著走火入魔,e.g, 德國納粹、日本軍國、共產極權領袖崇拜(納粹頭子幫希特勒思考如何用最低成本、最大效益屠殺猶太人時,也活在心流當中)

但丁神曲

中年危機有如但丁穿越死後地獄三個境界的歷程:在幽暗森林中迷失了方向,被獅子(野心/暴食)、山貓(色慾)和狼(貪婪)襲擊

中年人生的敵人正是:權力、性慾與金錢=>好消息是能夠走出這座幽暗森林,壞消息是得經過地獄,比起迷失在幽暗森林當中,更糟的是把原罪當成人生目標的罪人
七項原罪:
過度的愛(色欲,暴食,貪婪),缺乏的愛(懶惰)和惡意的愛(憤怒,嫉妒,驕傲)
每天新聞充滿了政商勾結、權力鬥爭、養小三包二奶、乃至於種種舞弊與不道德行為。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很多事業有成的人願意抽時間到醫院陪伴垂死的病人,是因為相信幫助受苦的人 是有意義生活必備的條件。
很多人在禱告中獲得力量與平安,一個有意義的信仰體系,就足以提供力量。

接下來會不會有什麼新的目標或意義體系興起,賦予我們下一代生命的意義?

人類大命運

神人的世界觀

人的意念有其極限,在宇宙與世界中只是個配合者而非支配者,如同開悟的流浪者漂流在宇宙心流當中。


放棄控制以獲得控制,放棄追求意義以領悟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