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中年危機543

 中年危機=

1.身體遲鈍了

2.心理怯懦了

3.靈魂迷惘了



http://mhperng2.blogspot.com/2022/01/0.html

摘錄:

很多女性為了擺脫孤獨而選擇了婚姻,甚至是信心滿滿地跟相戀多年的伴侶結婚,卻不知不覺地失去愛情,甚至又不知不覺地失去自我,只剩下擺脫不掉的孤獨。然而選擇獨身的女性,也不見得就真能保全住自我;甚至還有人為了跟男同事爭一席之地而逐漸變得不擇手段起來,甚至比男性更加敢於(勇於)出賣自我。

其實,婚姻很容易耗損女性的理想與自我,男性也不見得就容易在現實世界裡保全理想與自我。年歲漸長,對現實與理想了解得越周全、深入而細緻,對人的可能性了解得愈多,越是發現絕大多數的文青都會隨著年齡漸增而越是感受到現實的重負,而年輕時的理想則越來越顯得艱難,甚至似乎不可能。

雖然社會上的習俗依舊讓男性可以承擔較少的家務,表面上有較大的自我發展空間;實則他們也感受到較大的財務壓力,而職場也對他們有較大的期許(無形的要求)。他們又該如何面對家庭與自我、理想與現實?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8765.html?utm_campaign=2201line&utm_medium=GH_post&utm_source=Line&utm_content=0103_1

摘錄: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開始對工作感到不滿?背後的原因很多:選擇範圍縮小、無可避免的遺憾,以及專案相繼完成和更替的束縛。

你必須把你當初應該做什麼,以及你現在應該如何看待它,這兩者區分開來。當事情沒有按預期的方向發展,這兩者很明顯是可以分開的。如果你做了一個愚蠢的投資,但它恰好獲利,你就不必後悔做出不該做的事情。但即使沒有任何意外發展,事後的感覺,可能也會隨實際情況而改變。道德哲學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想像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儘管生活不穩定,但仍決定懷孕,並生下小孩。我們可能認為,這是個糟糕的決定,減少了她所受的教育,並為了扶養孩子而開始陷入長期的困頓。然而,多年之後,她抱著自己十幾歲的兒子,很感激擁有他,很高興自己做出客觀上錯誤的決定。對那些你所愛的人的依戀,可以把「肯定過去曾影響你生活的事件」這種行為,變成理性的行為,即使那些是不幸的事件。

我們生活在細節之中,而不是抽象之中。別幻想可能有更成功的職涯,你應具體提出自己實際的職涯在哪些方面很棒。除了對人的依戀之外,還有對細節的依戀,在另一種生活中,你不會經歷這樣的互動和成就。當我認為自己應該成為醫生而不是哲學家,並開始後悔自己的選擇時,我忽略了組成自己工作的各個面向,以及有那麼多的時刻裡,我在工作當中如此鮮明感受到自己工作成果的價值,像是學生的進步,或是與同事之間豐富精彩的對話。這些具體細節,能對抗我們對未曾經歷過的生活的亮麗想像。

 想像自己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一直做到退休,這讓人感到挫敗。

做值得做的事怎麼會顯得空虛?第一種解釋指向「改善的價值」這個觀念,也就是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的價值,即使是你不想面對的需求。很多工作都是這樣。你必須調解同事之間的衝突,處理產品推出過程中意料之外的差錯,並確保自己遵循法規。改善雖然有必要,但帶來的滿足感有限。如果我們能做的最好事情,就是修正錯誤、達到目標或防止出錯,我們就看不到未來會有什麼積極正向的事情。既然如此,何必這麼辛苦工作?

職涯中期危機的一個原因是,你把太多的工作時間,花在善後和避免糟糕的結果,而不是追求有「存在意義」(existential)價值的專案,這種專案會讓生活變得有價值。解決方式,是找時間從事感覺良好的活動,可以是在辦公室裡做(例如,著手已擱置多年的心愛專案),或是工作之餘去做(像是重拾或培養新的嗜好)。這個建議可能看來乏味,但其實很有深度。騷沙舞和集郵可能不如你的工作重要,但有存在意義的活動,具備改善意義活動所欠缺的價值。你必須為生活中的這些快樂騰出空間。

對職涯中期的空虛感,有第二種解釋,這超出了存在價值的需求。當我們從哲學角度觀看專案的性質,以及我們對它們投注的心力(無論是論文評分、證券交易或產品設計),我們都能發現結構上的缺陷。專案的目標是要完成。例如,當我專心寫這篇文章時,我專注在一個尚未完成的目標,而在我完成這項工作時,這個目標會成為記憶。滿足感總是存在於未來或過去;難怪現在會感覺空虛。更糟糕的是,如果某個專案對你有意義,不僅你感受到成就感的時間會延遲,參與專案也會破壞它的意義。因為在推行專案時,你若不是失敗(這並不好),就是成功,因而終止了它能夠指引你生活的力量。

職涯中年危機的其中一種形式,是對專案過度投資,過度重視一個又一個的下一個成就。但還有另一種方式。現在很流行靜觀(mindfulness,亦即「專注當下」),你可能睜大眼睛看著「活在當下」的口號。我不是冷漠,只是當這個口號脫離關於「無我」的佛教概念,就不太明顯這概念還會留下什麼。但是,「活在當下」有一個明確具體的解釋。

關鍵是要區分我們參與的兩種活動。專案是目的(telic)活動,因為它們的目標是朝向尚未實現的最終狀態。(這個詞來自希臘語的telos,意思是「終點」或「目標」。)這些活動的目標,是要消滅自己。你準備對客戶推銷的說辭,然後向客戶提出;談判交易,然後達成交易;規畫會議,然後主辦會議。達到目標之後,有一個時刻你感到了滿足,但在那之後,就要進入下一個專案。

其他活動是未完成的(atelic),沒有一個內建的終點。試想走路回家和散步這兩者的差異,或是把孩子們抱上床睡覺和養育子女之間的差異。你從事未完成的活動時,並沒有完成它們。它們也沒有喚起專案的空虛感,因為專案的完成總是在未來或過去。未完成的活動,完全是在當下實現。

在工作中,我們都參與了目的性和未完成的活動。例如,你正在撰寫人力資源報告(目的性),並從同事那裡獲得回饋意見(未完成的)。大多數的目的性工作活動,在某個角度上,都具備有意義的未完成面向:你在做這筆交易的時候,也是在促進公司的成長策略;你主辦會議時,也是在與產業的利害關係人交流互動。所以,你有一個選擇,你可以專注在固定的活動,或是正在進行的活動,也就是你可以專注在專案,或專注在過程。調整你的心態,變得較不是靠專案來推動你的工作,如此就可以打敗現在的空虛感,而不用改變你做的事,或是做事的效率。

 

 

http://www.rusrule.com/2022/01/50.html

摘錄:

期望自己能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幫助、期望能給下一代不同的啟發和逼迫自己脫離舒適圈。我希望因為有了我,這個社會變得好一點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