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成功的反思(4)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907

 

才德制觀念的源頭- 名校的入學篩選機制

 

 

◎第六章  篩選機器

桑德爾邀請我們重新思考看待成功的方式,質疑「成功者都是靠自己」的自大想法,因為這種論述只會導致不滿,毒害政治並分裂我們。本章探討高等教育為何成為才德至上制的篩選機器,明明承諾將依據才德促進階級流動,卻鞏固了特權與成功心態,腐蝕了民主需要的休戚與共感。

 

英才革命(才德制取代世襲制)

James Bryant Conan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B._Conant

當時他已經發現藤校上層階級世襲的現象,深感憂慮

一流學府内,充斥著未經世事的有錢人家小孩(帶著僕人),生活整天圍繞派對和運動打轉而非用功念書,這就是大學生活的基調

不僅如此,這些紈褲子弟,畢業之後還占據了頂尖律師事務所、華爾街銀行、政府部門、醫院和大學的各種職位。

 

入學資格與好職位保留給了特定族群:男性、東岸出身、清教徒上流家庭和私()校畢業

沒有天主教徒、猶太人、有口音的南方人,更不用提黑人跟女人。

 

Conant發下豪願,要用才德菁英制度取代貴族世襲制,以因應二戰後的冷戰對抗,需要大量科學與具備才智的人才

他選擇了一戰期間美軍用的智力測驗,也就是如今的SAT測驗

SAT成了哈佛大學為數不多的獎學金發放標準,更成為篩選美國人的基本機制

希望塑造出一個理想的無階級美國社會=高度流動的社會,讓年輕人有機會依據自己的才能與努力、不受父母經濟地位的限制,向上流動。

 

獎學金制度,講得粗俗一點,就是希望每年從垃圾當中挖出20位天才,用公費讓他們長智識,希望這些「自然天才」能夠勝過「建立在財富與血統上的假貴族」

 

 

才德霸權的徵兆

1.通過篩選獲得獎學金=高人一等(意味著是天才)

2.獎學金篩選制度的目的是提供向上流動管道,而非讓社會更平等

3.教育沒有特權,有限的名額必須透過管道來篩選,管道可以是貴族/校友/教友世襲制(AA)、測驗篩選(SAT)、貢獻捐獻制、弱勢族群/退伍軍人保障名額制,沒有哪種管道或方式比較道德或高明

 

 

Conant的影響與後續的走鐘

美國不需要更多人念大學,而是要讓更多的人去念,以希望國家受益於這些人

Conant擔任哈佛校長20年,學校招生政策卻未能實現他的才德選材理想,哈佛校友子女的錄取率仍然超過87%

 

進步是

1.所有的大學採用多重項目來審核申請者資格,包含學業成績、SAT測驗分數、人格、學術潛力、運動技能與課外活動

2.藤校不再對勉強合格的校友子女來者不拒

3.大學入學SAT分數的中位數與學業成績改善了

4.財力雄厚的學校慷慨發放獎學金,幫助清貧學生清除障礙

 

有的學校會再將族裔與種族考量納入(以多元化/世界觀為賣點)

 

走鐘之處

1.有錢者拿SAT高分(SAT測驗對有錢補習的人有利,SAT可訓練、和家庭所得的相關性更高)

2.高中成績比SAT分數更能找出適合上大學的低所得學生

3.因應SAT測驗,在本來學校教育外誕生了畸形的補習與入學申請輔導行業

4.才德至上的高等教育入學篩選,不但未能成為社會流動的推動器,反而強化了中上階層傳承給子女的優勢。

5.全美前百大學府當中,還是有70%的學生來自所得前1/4的家庭,來自底層1/4家庭的學生只有3%

6.出身富裕(家庭所得前1%)的學生,就讀藤校的機率比家庭收入為底層25%的學生高出77

 

 

菁英大學為何不是社會流動的推進器?

1.校友傳承(給與校友子女較高錄取機率)

2.捐贈者子女保留名額

3.體育特召生(有錢人家的孩子才有屁股去練划船、滑雪、高爾夫球、馬術、帆船、擊劍…)

 

 

篩選≠分配社會尊嚴

Conant相信高等教育應該由世襲的上層階級中拿走,交給具備才能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他相信篩選機制是分配社會必須角色的方式,也能促進現代社會的進展。

他相信我們可以篩選人但不評判人。

然而無可避免的是:SAT篩選機制只不過換了一個評判基準誰應得、誰不應得,而且非常嚴苛(成敗論英雄)

 

一方面入學篩選機制讓年輕人不受財富、社會地位、宗教、家世或種族影響

另一方面這也讓缺乏必要能力的年輕人痛苦煎熬:一方面忌妒、二方面從眾、三方面恐懼挫折

 

上大學成了社會認可與尊嚴的象徵,兩者密不可分

學校的名氣成為吸引學生的利器

聰明與高所得家庭的學生,也開始以學校名氣跟入學門檻,策略性排申請志願(1960年學生挑離家近的大學就讀)

好的學生搶著進少數門檻高的藤校(大學學歷是奢侈品,以往大學來者不拒)

 

 

社會的副作用是

大家一窩蜂擠聯考窄門、加入升學競賽=有太多人的青春與社會資源浪費在準備聯考上=>寶貴的青春與資源如果能用在別的地方,社會能夠變得更好

 

可惜台灣太小,就業市場出口導向,為了出路,學子還是不得不努力升學,畢業後在考公職或念醫當醫生、讀理工進台積

繁星與多元入學的理念是好的,可惜社會氛圍與家長老師的觀念停留在科舉聯考時代。

 

 

受創的贏家

1.能進入名校的少數幸運者,必須付出代價:高壓力、高焦慮、睡眠不足

2.入學軍備競賽,讓學生在課外花更多時間補習、時間用在追求滿分,而非探索自己人生的可能

3.贏家的爸媽通常也是這麼過來的,這些孩子活在直升機父母的陰影下(家長指導與管控子女的生活)

4.總是被不斷暗示有錢就是要通過考試、考試要考贏別人,用闖關與競爭的心態來學習與工作=成就滿分偏執

5.超級在意父母、老師與評審的眼光+更難逃自我完美主義的批判

 

 

以上創傷與陰影讓很多贏家不快樂與脆弱

成長於險惡環境的弱勢子女是高風險族群=>加入幫派、輟學、未婚生子

而高學歷富裕家庭的子女也是高風險族群=>不快樂、憂鬱症、焦慮症,情緒困擾的比率高於青少年平均

 

Conant才能篩選的理想,導致無止境的才德競賽

向下延伸到高中選修大學先修AP課程、參加各種加分課外活動

連校園社團兄弟會姊妹會都是競賽

最後離開校園求職也是才德競賽

 

在這樣脈絡成長與生存下來的人,陷入闖關偏執、學會卡位/探聽布局+拉幫結派搞人際關係、作弊與小動作

 

歷久彌新的才德中心思想:

個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與成敗負責,成功自己的功能(不是師長幫忙或幸運),失敗是自己的錯、不能怪別人。

 

 

如何擺脫以上陷阱與相互傷害

抽籤召生

入學委員會只刪除1/4相對不理想的人選

剩下3/4用抽籤=>反正大學教授不是神,無法預測哪些人將來會比較有成就、對於社會有貢獻而非危害

 

技職教育

米國政府教育部花1630億鎂協助年輕人上大學

但對於技職教育的補助只有11億鎂

讓那些上不了的大學有工作與尊嚴

台灣把技職教育改掛科技大學的招牌,摧毀技職教育+讓一般大學同質化

 

扭轉社會對於尊卑的成見

政府應該多表彰水電工人、照護工,而非選拔一些OOXX傑出人士錦上添花

勞動騎士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nights_of_Labor

 

要求公司工廠設立閱覽室,讓工人了解公共事務,有機會成為公民+培養公民的素養

 

老師也要擺脫成見

不要用成績來排序與安排座位,甚至差別待遇(可是沒有能力分班又該如何因材施教呢?)

與其出有標準答案的考題,不如讓學生去觀察與思考提出問題

教會學生放下篩選與拼搏,好好觀察世界、探究人生的樂趣與可能性

 

 

 

◎第七章  認可工作

誰來決定什麼樣的工作在市場上比較有價值、對社會貢獻較高,而什麼樣的勞動付出卻只能獲得微薄的薪資?我們迫切需要重新衡量,何種工作值得認可與尊敬,身為公民的每一個人又互相虧欠對方什麼?唯有我們互相倚賴,才能釐清其他工作者對集體福祉的貢獻,並真心相信:「我們都在一條船上」。

 

1970年代以前,沒有大專學歷還是可以找到好工作

1980年,大專學歷所得比高中學歷者高出40%

2000年,以上兩群的所得落差擴大為80%

 

全球化帶給高學歷與掌權者豐厚報酬,但對多數勞工毫無幫助

1979-2016,美國製造業職缺從約2000萬,減少到1200

期間美國的GDP雖然增加,但大部分落到了管理高層與股東手上

1970年代晚期,米國CEO的所得是一般勞工的30倍,到了2014年已是300

美國男性實質所得中位數已經停滯50年,儘管人均所得從1979以來成長85%,但沒有大專學歷的白人實質所得卻比過去更低。

 

 

中下階層的工作尊嚴不再

1971,美國白人有93%的勞動階級就業

2016只剩80%

2017高中以下學歷的,就業比例更只剩68%

 

絕望死

2014-2017美國人平均壽命不但沒有(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增加,反而減少

藥物過量、酒精中毒與自殺的案例增加,死亡人數超越了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其中又以中年白人居多

流病統計發現:絕望死風險最高的族群是沒有大專學歷的人,而非絕對貧窮

 

不滿的根源

電視劇中把中下階層家庭的父親描繪成丑角、草包與笑柄,被更有能力與更講道理的妻子採在腳下(e.g., 辛普森家庭的荷馬);白領與中上階層父親的形象則正面的多。

在美國這個很講究政治正確禮貌的國家,菁英(自由進步派)常常不自覺貶低勞動階級白人,這種不自覺的傲慢態度影響了選情

希拉蕊形容投票川普的是「可悲的傢伙」、歐巴馬形容為「死抓著槍與上帝」

 

社會觀察家:白人勞工雖然薪資微薄,但卻從心理和社會上獲得補償=白人的特權與認同,原本提供心理補償的種族隔離消失之後,再也無法自我安慰:有人比他們更淒慘+更悲賤&更糟糕的是就清教徒信仰而言,這一切都只能怪罪自己

他們想要榮耀與認可卻不可得。

 

政府政策與新聞報導對於黑人、婦女、移民與難民的關注都搶在了他們的前面=>自己被社會輕忽與遺忘。

 

 

重建工作(白人勞工)尊嚴淪為口號

兩黨都畫錯重點

共和黨的對策是

1.刪減社會福利,以讓怠惰者無法依靠政府補貼過活,(不得不)恢復工作(獲得)尊嚴

2.幫企業與富人減稅,以讓美國人知道什麼是工作尊嚴與領薪水的驕傲

 

民主黨的對策是加強社會安全網,補貼提高勞動階層的購買力。

 

兩黨的重點都是提高國內GDP+把重點擺在消費

 

重點是就業,而非補貼或減稅

有工作=有社會連結,有社會連結,當事人才會覺得自己被需要&產生自尊

 

一個公正的社會要追求

1.更大整體的繁榮=GDP成長=>所以外包利用其他地區或國家廉價的勞動資本是好的

2.所得與財富的公平分配=>所以自由貿易協定,只有在贏家補償輸家的前提下才值得考慮:因全球化受益的高層與企業必須貢獻部分利潤回饋國家加強社會安全網e.g., 失業勞工保險或職業訓練

 

表面上來看,全球化有助於經濟提升,代表消費者利益至上,不在意外包、移民與金融操作對於生產者的影響。

實際上消費者即生產者,副作用會迴向回來

 

以上看來民粹的反撲與全球化的反轉不外乎

1.贏家未補償輸家

2.經濟果實分配嚴重不平均

3.政府徵稅嚴重失能:海外企業與高層逃稅/抵稅,中下階層一毛都逃不掉

4.民主與兩黨機制失能:政治受到金錢左右,民主投票機制成為寡頭遊戲,重分配機制跛腳殘廢。

 

欸,悲觀來看,太平洋左右兩岸鱉笑龜無尾

左岸習大的獨裁稱帝,號稱黨內民主與操弄民族與中國兩張神主牌

右岸美帝的兩黨寡占政治制度,操弄民主與普世價值兩張神主牌

本質上其實都是菁英階層魚肉中下階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cBHTqpmd0

 

 

工作即認可

三種看待共善的角度

1.經濟的角度

供給=需求,消費者=生產者

一體的兩面,共生共滅,不能切割,沒有哪一方比較重要

 

2.政策制定者的角度

GDP極大化=從消費者利益極大化的角度來看

提供最便宜、最方便或讓消費者最想要的產品,透過市場交易與價格機制來達成目的(朝四暮三比朝三暮四好)

考量金錢與經濟效用,不考慮各種道德爭議

 

3.公民的角度

不是追求GDP或經濟效用極大化,而是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與社會的福祉最大化=>需要透過公民共同討論、社會教育與政治機制達成目的(長多短空比短多長空好)

亞里斯多德、共和黨和天主教社會的傳統觀念:作出貢獻才能贏得尊敬

 

 

呵呵,翻開經濟思想史,忽左忽右反覆無常其實是常態

ESG背後的脈絡

1.全球化回歸冷戰集團化

2.市場自由經濟回歸國家金融管制

3.ESG之名行競爭、淘汰與管制之實

http://www.rusrule.com/2022/10/esg.html

 

所有的工作(包含沒有薪水的家庭主婦與義工志工)都有尊嚴、也應該被尊敬,工作就是對社會的共善作出貢獻與讓當事人獲得自我認可

 

 

工作尊嚴之爭

完全不同的兩套政治綱領-如何將重心從GDP最大化轉向打造促進勞工工作尊嚴與社會凝聚

一套來自保守派,一套來自進步派

 

(保守派看見)開放派的傲慢

不是用贏家或輸家來看全球化的結果,而是用心態開放或保守的角度來看是否接受全球化

「開放派」始終主張:對於未能發達者所能提供的最好幫助就是提供教育=>一但全球經濟環境改變,需要被改變的是勞工自己,而不是大環境。

但這個想法看似很理想,讓人人有機會往上爬、搭上全球化的進步列車

但實際是大多數勞工發現自己變成了落隊者,用民粹與選票來反對開放。

 

以上觀點讓保守派(共和黨)深感

 

金融、投機與共善

另一個主流正治人物討論全球化議題忽略的面向就是金融地位的上升=>以下論述引起進步派的共鳴。

 

過去數十年,金融業重塑了經濟,悄悄改寫才德與成功的定義(Greed is Good/Money is God),對於工作尊嚴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可惜反全球化的民粹反撲,通常只針對貿易與移民問題,而忽略破壞力更大的經濟金融化。

 

近年來金融業成長驚人,2018美國金融業占所有企業獲利30%以上,員工薪水比其他產業高出70%

金融業占美國經濟比重直線上升,卻越來越少投資實體經濟活動,卻更加專注更種金融工程,讓參與者大賺鈔票,而非讓整體經濟更具生產力

英國金管局長Adair Turner直言:富裕國家的金融體系規模與複雜度不斷增長,卻沒有證據顯示經濟成長與穩定度隨之增加,原因在於金融行業行為其實是對實體經濟尋租(不當獲益),而非創造經濟價值

他預估英美先進國家的金融交易,只有15%導向了有生產力的實業,其餘流向投機的衍生金融交易。

 

各種金融創新對於經濟弊大於利的例子

快閃大對決:快了幾毫秒的期貨交易,讓高頻交易機構多賺了數億元,但這些快了數毫秒的交易對經濟有何實質貢獻?

信用違約交換讓投機者無須投資任何實體活動,就能押注期貨價格,很難說這跟賭場有何區別,有人賺有人賠,但沒有任何投資。

越來越多的資源+人的注意力投注到賭場化的金融市場,大家肯定與羨慕的是快速賺大錢,而非踏實經營

 

如果要表彰工作的尊嚴與對於社會的貢獻

應該將勞動的稅賦轉移給消費和投機

取消薪資所得稅、課徵奢侈品稅、財富稅與金融交易稅

徵稅手段與方式其實凸顯了政府如何看待社會共善,傳遞資訊告訴人民:什麼是對於社會更有意義的事情。

 

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

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6963

 

欸,大家都是人,都需要賺錢養家,讓自己與家人過好一點的生活,想多賺一點與賺多一點(早點退休)是人之常情,然而所有人個別的小小貪念,聚集在一起變成了走鐘的金融怪獸反噬了這個世界。

 

金融業的人比製造業的人聰明與玩法更高明(=凶狠,買賣交易比辛苦+心苦經營更Sexy)

在這個世局紛亂、通膨/供應斷鏈的年代,搞綠電與ESG其實是火上加油、逆行倒施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源頭是金融體系的人出來搧風點火,或許在2008金融風暴+占領華爾街之後,金融業的人知道自己捅了大簍子,CSR/ESG這套遊戲規則有助於轉移焦點與民粹憤怒。弔詭之處在於:最最最唯利是圖、利益與投資報酬率導向的金融業,竟然是喊各種高尚與推行CSR/ESG最力的單位(看看電視上金融業的那些廣告),比B2C需要營造公司綠色形象的企業更積極,炒作金融商品、坑殺投資人與利益輸送的機構,竟然奢言高談企業社會責任與地球環境永續! What Can We Say?

坐著講話不腰疼、累死搞實業的製造業+博得領頭羊/占據道德制高點,金融業的人才真是高明啊! (更棒的是還有許多鄉民般的利害關係人跟著敲鑼打鼓、人云亦云,聲勢越浩大,來蹭飯分杯羹的道上各路人馬越多,形成現在的局面。)

 

忘記是哪位睿智企業家說的話:要小心注意那些捐大錢作善事的人,他們背後到底做了什麼虧心事。

真的沒有想到看這一本討論才德的道德經,可以讓人意外參透這ESG亂象的脈絡,哈。

 

 

 

◎結語

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社會看中我們的才能是我們好運,不是必然。清楚感覺命運的偶然可以讓我們心懷謙卑,而這份謙卑是個起點。它能讓我們告別無情撕裂你我的成功思想,超越才德霸權,攜手走向更少怨憤、更多包容的公共生活。

 

超越機會平等

社會的福祉取決於人和人之間的凝聚與聯結=群體相互關懷與休戚與共

而非機會是否平等、收入是否公正

 

 

民主與謙卑

社會多元組成,能夠不分階級、種族與信仰或意識型態的公共場域屈指可數。

各種同溫層與政治議題操作,讓每個人到了各過各的程度,不同收入、階級、種族、信仰或意識型態的人各自活在自己的小圈圈、沒有交集、甚至相互傾聽都有困難

依才德與貢獻給與對應的經濟報酬與社會尊敬本來是好事,這給個人許諾努力就有出頭天的希望-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這種(只考慮個人經濟效益的)自由觀容易讓人忘記身處在民主社會中的公民責任: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要多為公益著想,心懷謙卑與感激,多多幫忙與包容其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