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EHS/ERM的科學、哲學與馬太校應

科學講求實證與統計數據

哲學指導價值取捨與作出決策


目前世上的EHS與ERM沒有科學、更沒有哲學可言

有的只是法理情

講好聽

法:守規法遵

理:成本效益

情:ESG滿足利害關係人


講難聽:

法:官大學問大、民不與官鬥+官僚司法體制顢頇

理:利益導向、窮得只剩錢或KPI

情:打工仔負責滿足資本家、有如禮儀公司幫忙化妝法人大體


EHS/ERM的”科學”,說穿了就是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而這部分的核心通常是自欺欺人的矩陣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3/12/blog-post_30.html 


科學的核心分兩部分

一是透過科學手法提升對於不確定性的理解與掌握,包含

  1. 統計數據分析與貝氏機率
  2. 原件可靠度(prior probability)與可靠度工程(back up and redundancy ≒ resilience engineering)
  3. 模式分析與推估=>蒙地卡羅分析的那種(推估颱風路徑)

二是認識人腦與人性的偏誤

  1. 人的認知與理解會受到框架的影響(快斯慢想)
  2. 人就是會鴕鳥心態、拖延拒絕面對事實+無法正確理解風險
  3. 人會受到他人影響(霍桑效應+組織穀倉silo效應)



哲學的部分,除了安全第一的那種標語口號,剩的多為EHS/BCP與RM的Policy(自欺欺人與自我感覺良好的那種)


哲學其實就是某種偏見與偏執,之所以建立這些偏見與偏執是因為有助於生存- 至少就特定情境而言(脫離現實情境的哲學觀點是廢話與廢文)。


個人淺見觀點(=哲學)如下

1.EHS/ERM是科學與哲學的應用,每個人的觀點源於個人感受、認知與當時情境,都很“真實”與見人見智,而非對錯是非。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面向的闡述、乃至於有如ChatGPT般的唬爛,觀點只要是正向的,沒有所謂好與壞,各路人馬也都可以抒發己見、有一己獨到的見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人隨便說說大家當耳邊風);難在識讀與思辨:判斷哪些說法其實是婦人之仁、訴求理想應然而非考量實然/正視現實、短多長空/短空長多….


2.EHS/ERM工作在乎的是如何面對諸多不確定的因素,諸如法規(官員的態度/執法力道/口是心非)、高層決策者的遠見或短視(反覆無常)、部門同儕間的互動角力互鬥,現場人員的認知水準或配合(欺上瞞下),及「週遭大環境(利害關係人)」的影響….. 等。

在以上複雜的情境與時空脈絡下,如何審時渡勢、因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不同階段落實的「執行力」才是管理藝術的最高境界。(可惜多數人是外行看熱鬧,當中的門道不足為外人道,當事人只能冷暖自知、點滴在心頭)


3.沒有必勝的成功方程式,只有必敗的保證:我們對於「如何出事」比「如何不出事」更有信心與經驗。這是悲催的現實與事實- 取得各種認證、獎項或引進導入各種標竿規範,(兢兢業業/戰戰兢兢)不代表不會出事,要出大事只不過是:裝模作業、敷衍了事、分工不合作、八仙過海、視而不見+不肯面對殘酷的現實、人性的險惡與自己的無知愚昧。(可惜主管機關官員或企業高層,常常覺得冷、孤單與寂寞,喜歡搞一些獎項與自己上台講話的場子接受群眾景仰歡呼….) 


4.不是不會出事,只是還沒出事,一旦出事人性爭功諉過最真實與醜陋的一面會展現出來;可惜多數人心存僥倖,作最好的打算與最差的準備;永遠想著更多與更好,沒有做好保護自己、做好面對法律的準備(檢調司法體制出事乃論與過失推定,遠離顢頇的官員與司法判決、起訴,永保安康)!


5.知進不知退就是風險與隱患,出事、失敗、經濟衰退與死亡,不全然是負面的。出事失敗可以掃除種種妄想與不切實際的野心,經濟衰退可以讓社會少投機/腳踏實地,死亡可以讓出空間與資源給下一代。不斷追求更多、更快、更好,乃至於永續常生不老,就是走火入魔與自取滅亡。


6.EHS/ERM 不過是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

人類所能理解的風險或自然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自己腦中想像出的那個。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三者交互影響與制約限制

對於風險的本體與本質的理解與想像,可以是古典迪卡兒/牛頓那種因果確定的觀點;也可以是近代量子力學,疊加糾纏不確定的那種

對於風險的理解、認知與認識:可以是客觀的統計機率、模擬或事件樹的那種,也可以是主觀的期望值、猜測信心水準,甚或運勢風水、星座生辰、鬼神輪迴的那種詮釋

評估風險的方法,可以是求神問卜/星座農民曆、也可以是一套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的方法(What if, HazOp, FMEA, FTA),乃至於情勢分析、模擬等等


7.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可能發生的比已經發生的多

存在型一錯誤(你以為會發生的沒發生)與型二錯誤(發生了你覺得不會發生的事情);對於風險不是高估(杞人憂天)就是低估(措手不及);群眾對於風險的認知與偏好有如鐘擺,在過猶與不及之間反覆擺盪:危機發生淘汰一堆裸泳的人,而一段相對平和的時間卻又讓敢衝敢拼敢賭的人風光出頭;讓人捉模不定




回頭想想,以上觀念或認知,其實只是打工仔個人的自我期許與幻想,很多老闆與政商高層根本不吃這一套 因為他/她都是投對胎的lucky bastard 


一般普通人難以理解,為何政商高層:

  • 有如躁鬱症,喜怒無常(沒有誠信可言)
  • 一些行為荒腔走版彷彿爬太高缺氧(性騷霸凌、醜聞誹聞、貪污、勾結、出賣背叛..)
  • 迷信各種風水、大師(神棍)與怪力亂神(很多是名校的博碩士/甚至教授/校長)



其實這些大人物(渺之)只是求生與為了生存:

  • 喜怒無常是因為承擔壓力與時時處在焦慮中(環境局勢變化莫測)
  • 荒腔走版不過是利令智昏(輸贏報酬差距極大,winner takes all)
  • 迷信風水國師是因為競爭激烈,結果極為不確定(努力、科學與各種策略不保證成功)


如果說這些人的表現有如惡魔,那麼只不過是因為他/她活在水深火熱的無間道地獄當中。




----------------------------------------------------------------


Why and How “ The richer the safer”?  馬太校應

Top-down Perspective

  1. The intuitive is- that the Top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with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gross margin, tackle the dilemma between safety and production better than those don’t. 有足夠資源的公司更能較好的處理風險(跨國百大企業主動出售切割毛利率不到20%的事業,背後是一種智慧與高明)
  2. The top management in the richer corporation (which has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gross margin) is concerned and considers issues beyond cost, such as liability, reputation, culture, and value. 有足夠資源的企業與高層不會窮得只剩錢,更能考量$以外的風險、連帶責任、企業形象、文化與價值觀
  3. The paradox is- that safety and risk are the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if you want maximum safety must be via maximum risk. Only the richer corporation has survived accidents and safety experiences are learned.公司與企業一定會經歷意外事故,只有那些存活下來的,才會學重視(投資預防)風險與意外


 


Systematic Perspective

  1. 1. Resources such as 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 and engagement, budget, time, employee competenc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related knowledge/experienc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value, etc, constrain and dominate safety performance. 資源限制制約了安全績效(資源包含:高層承諾與支持、預算與時間、員工能耐與組織資源、利害關係者參與…)
  2. Safety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reliability and redundancy. Higher reliability and redundancy mean higher costs. It’s a virtuous circle between safety and resources. 安全與各元件的可靠度與餘裕高度相關,而高可靠度與餘裕≒額外的成本與費用
  3. Survivor Bias- Only the safer corporation survives to tell the tale and the tales become organizational safety culture, ritual, and value (safety paranoid).  呼應Top-down Perspective 的第三點,事故的經驗塑造組織安全文化與各種安全慣例習俗

 



Bottom-up Perspective

  1. The intuitive is- that higher-paid employees are mor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d, and better disciplined, thus safer results. 有錢的公司才能請到更有經驗的員工或專業的服務(想起任職於神一般公司的學弟說:公司只不過員工的紀律好一點…)
  2. Corporate has sufficient resource and gross margin to attract better talent, and talent boost better safety and a healthier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t’s another virtuous circle.有錢公司吸引到好人才,好人才型塑公司好文化,兩者交互作用形成飛輪效應與良性循環
  3. According to the Two-factor theory of Frederick Herzberg in the 1950s- Hygiene factors include job security, salary, etc; and Motivators include, challenging work, recognition for one's achievement, etc. Safety is based on the sufficiency of Hygiene factors. 工安問題的背後與冰山底下其實是組織人力資源的脈絡,錢沒有給到位或者公司虧損,其實高談安全第一或零職災都是自欺欺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