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行為(2)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BEHAVE: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7326 


作者

Robert M. Sapolsk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Sapolsky 


Stanford

https://biology.stanford.edu/people/robert-sapolsky 


2014他在Stanford上課的影片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48F2368C90DDC3D 



神人老師的經歷(融會貫通微觀的荷爾蒙/神經元到宏觀的人類行為與社會建構)

April 6, 1957 (age 63) Brooklyn, New York, U.S.

在蘇聯移民東正教家庭中長大,後來卻成為無神論者(13歲)

In 1978, Sapolsky received his B.A.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summa cum laud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age 21)

之後去肯亞研究狒狒的行為(1979)

Sapolsky then returned to New York and studied at Rockefeller University, where he received his Ph.D. in neuroendocrinology[9][10] working in the lab of endocrinologist Bruce McEwen.(1980-1984?)



第五章    數天到數個月之前

行為

  • 在幾秒的時間尺度,是神經系統的產物
  • 在幾分鐘的時間尺度,是感官刺激與情感感覺形塑了神經系統的動作
  • 而在幾小時到幾天的尺度,大腦對於各種管覺得敏感度受到內分泌與荷爾蒙的影響

這章討論在幾週的尺度下,人的記憶與理解對於神經可塑性的影響



 非線性刺激

人腦是如何記住事情?

不是長出新的神經突觸,而是透過經驗強化已經存在的突觸

學習的本質:不斷刺激或重複,直到啊哈,突觸神經元接通

 

 

「啊哈」vs真的記住

突觸神經元活化接通之後,未來如何更容易活化?與受到刺激之後變得興奮如何成為慣性(=記住)

長期增益現象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g-term_potentiation

 

 

壓力、環境刺激與糖皮質素

可以突觸增加或減少

增加或減少的突觸,可以影響注意力、記憶力與決策

 

 

軸突的可塑性

受損的神經系統可以功能重劃,用進廢退

即便是成年人,腦神經還是可以新生(近代的重大發現與學術爭議)

 

 

結語

1.神經具有可塑性

2.人生經驗、環境刺激、健康營養與荷爾蒙的變化都會影響或改變腦區

3.大腦隨著經驗而改變是件價值中立的事情(音樂家對於音樂敏銳、外科醫師對手指靈敏度超高,小偷對於開所也很敏感)

4.神經的可塑性有極限,成為專家需要10萬小時的練習,可是同樣十萬小時的練習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手

5.創傷壓力可以讓人海馬迴體積縮小,從受害者(囚犯)變成加害者(統治者),因為經歷的轉變,腦部也一定有所變化與不同=>不同的環境塑造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腦神經反應pattern.

6.想像與將心比心,可以改變一個人。

 

 

 

第六章    青春期,或者說是「老兄,我的額葉皮質跑哪去了?」

個體在成長過程的腦部發育對於行為有何貢獻?

 

前面介紹的生理機制在成年與青少年的運作方式有所不同!

1.額葉皮質受青春期形塑的程度最高

2.青春期因額葉皮質還在努力組裝與連結,所以青少年衝動、無私有自私、充滿創造力與破壞力(最可能去殺人與被殺)

 

 

青春期的真實性

不單只是個社會文化概念或者生物學上的性成熟

腦神經生理的角度而言,青春期真的存在:青春期的腦只是半熟的成人腦

 

青春期與額葉皮質成熟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9308/9308-12.pdf&vlId=144449BA-A5FB-48FA-A5B6-D7638DEE8F4A&nd=0&ds=0

 

青少年在心智內化(理解別人、偵測諷刺反話)上逐漸成熟

前額葉逐漸成熟接手判別外在感官訊息刺激=>情緒更加穩定

青少年熱愛冒險與刺激/追求感官刺激,不擅長評估風險與承認負面資訊

相較於成年人,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壓力與煽動、需要歸屬感/從眾,在意外人對自己的觀感(而非自己覺得自己如何)

兒童傾向於平均分配,青少年開始功績或功利方式來決策與分配

能夠區分有意或是無意的傷害(理解傷害的意圖與動機是額葉的功能)

有強烈的同情心與同理心&情緒過剩(嗨的時候太嗨,低潮的時候更低落)

成年人與成熟的額葉讓人保持超然+事不關己(=喪失純真)

 

因此就同樣的犯罪行為,由於青少年不成熟/自制力差,判刑應該(比照行為喪失)酌量減輕

 

 

為什麼額葉皮質發展不依照年齡?

或許演化讓額葉皮質最晚發展(不是為了讓青少年魯莽與衝動),目的在於

1.讓人的行為與發展不受先天基因與各種內分泌限制;擺脫基因限制

2.人類這樣複雜的社會性物種,需要依據後天經驗內建許多行為準則、道德價值判斷潛規則

3.人的生存與成就深深仰賴社會智能與情緒智能(而非IQ),坐上寶座可以靠(先天的)逞兇鬥狠與拳頭大侵略性,但是要坐得穩與久,要(後天學習)知道如何審時度勢、裝腔作勢與控制情緒衝動/與他人合作結盟(額葉大腦的功能)

 

 

又讓人腦洞大開,上萬年來,人的外型或許看不出差異,但是或許腦部的發育卻大大不同

 

 

 

第七章    回到搖籃裡,回到子宮裡

 大腦發展概覽

受孕之後幾週一波神經元誕生潮襲來然後各自遷移到正確位置。

大約在二十週時,突觸大量形成神經元開始彼此交談。接著,軸突裏上了髓鞘,神經膠細胞形成絕緣體(構成「白質」,加快了運作速度。

 

哺乳類動物的胎兒會製造過量的神經元和突觸,再修剪效率不佳或無用的神經元與突觸,創造出更精簡省力、也更有效率的神經迥路。再重提上一章談到的·

越晚成熟的腦區,就有越高比例由環境塑造,而非受基因影響。

 

 

發展階段

1923,這個領域的先驅尚·皮亞傑Jean Piaget)以巧妙又優雅的實驗揭露了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an_Piaget

 

・感覺動作期(出生至二十四個月):只關注在直接感覺與探索的對象。

在八個月左右發展出「物體恒存」(object permanence)的概念:就算看不到某個物體,那個物體還是存在嬰兒可以對不在眼前的物體産生心像(mental image)

 

・運思前期(二歲前至七歲):可以對世界如何運作保有一定的概念與想像。經常出現想像遊戲。然而,這個階段的小孩用直覺來推理沒有邏輯、沒有因果關係。他們還沒有「體積守恒」(conservation of volume)的概念。在一模一樣的A燒杯和B燒杯中裝入等量的水,B燒杯的水倒入形狀比較細長的C燒杯,問小孩:「哪一杯的水比較多,A燒杯還是C燒杯?」處在運思前期的小孩會用錯誤的普通直覺來判斷―-C的水位比A,所以C燒杯的水一定比較多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七至十二歲)運輯思考出現,這個年紀的小孩遇到不同形狀的燒杯問題時不會再上當了。不過,在某些特定例子上要展現運輯,他們的表現還是不太穩當。抽象思考也是如此――舉例來說,他們會從字面上來理解諺語的意思,(他們覺得[物以類聚〕意思就是「相似的鳥兒群聚在一起」)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青春期以後):抽象思考、推理和後設認知的水准逐漸接近成人。

 

認知發展的其他層面也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

在早期階段,幼兒能夠意識「世界上有個『我』,獨立於其他人存在」,但當幼兒不太清楚『我』自己的範圍

e.g., 媽媽割到手指孩子喊手指痛就顯示出這個小孩還沒理解自我的疆界與範疇

 

到下一個階段,孩子開始明白其他人知道某些不一樣的訊息,當別人的手指向某處時,九個月大的嬰兒會望向該處(其猿類和狗也會),能夠意識·知道比出手勢的人擁有目己不知道的資訊

 

年紀更大的孩子理解力更強,知道別人擁有不一樣的想法、知識和觀念

 

 

感受別人的痛苦

知道別人擁有不一樣的想法、知識和觀念,別人的感覺與認知可能跟我不同,包含痛苦的感覺,而瞭解這點還不足以構成同理心

 幼兒看到別人假哭,會把自己的奶嘴給對方(自己不覺得難過)

到了七歲,小孩開始表達同理心

10-12歲同李的範圍更加廣泛與抽象一可以對「窮人」、而不是只對特定某人産生同理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小孩開始用負面的刻板印象把人分類)

 

還有幾條線索可以連向正義感。學齡前兒童傾向採取平等主義(譬如,自己拿到一片餅乾時,希望朋友也有一片)。但我們先別因為年幼時慷慨的精神而過度興奮,因為,其實這之中有内團體偏誤(in group bias)的存在;如果另一個小孩是個陌生人,平等主義的傾向就沒那麼強。

對於不正義――有人遭遇不公平對待,小孩也越來越有反應。不過,還是一樣,我們先別太興奮,因為那種反應之中也有偏誤。當遭受不公的人是自己,來自世界各種不同文化的四到六歲小孩都會産生負面反應。

直到八到十歲,小孩才會對別人遭遇不公平表現出負面反應。而且,後面這個階段會不會出現,在不同文化間有很大的變異。小小孩的正義感充滿私心。

 

 

道德發展歷程與階段

Lawrence Kohlber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Kohlberg

 

道德發展歷程理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Kohlberg%27s_stages_of_moral_development

 

道德與價值判斷是一種認知歷程,隨著小孩成熟、擁有越來越複雜的推理能力而建立起來;判斷屬於哪一個階段的案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inz_dilemma

 

第一層次:我該吃餅乾嗎?

成規前期推理(Pre-conventional Reasoning)=>取決於獎懲與自我的效用(自私)

第一階段:這要看情况- 我被懲罰的可能性有多高?被罰可不是什麽開心的事。二到四歲是攻擊性的高峰,過了這段時間,大人就可以用懲罰來約束小孩「去角落罰站」),同儕的懲罰同樣的效力(也就是被排擠)

第二階段:·這要看情況。如果我克制自己,會有獎賞嗎?能得到獎勵是很棒的事。

這兩階段都是自我取向(ego-oriented)兒童通常處於這個階段直到大約八到十歲。

 

也大約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在衝突過後進行和解,並且因達成和解而感到寬慰(譬如,糖皮質素分泌及焦慮降低)。這些好處肯定代表這時候的小孩進行和解的動機,是出於自身利益。這以另一個非常「現實政治」(real politic)的方式顯現出來小孩在面對重要的關係時,比較能夠欣然和解。

(沒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只看獎懲與incentive;行為ABC理論的低下層次)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06/abc.html

 

 第二層次:我該吃餅乾嗎?

成規期推理(Conventional Reasoning) =>取決於守規與滿足他人期望


第三階段:這要看情況。

如果我吃了餅乾,誰會遭受損失?我喜歡他們嗎?其他人會怎么做?對於我吃了餅乾,別人會怎么想?為別人著想是件好事;我喜歡別人對我有好的看法。

(不能責怪鄉民從眾與鄉愿/利益輸送,從眾、鄉愿與互惠是人的本性)

 

第四階段:這要看情況。

法律如何規定?   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嗎?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這條法律呢?

保持秩序很好。這個時期進行判斷的方式就像法官在審判一間銀行,這間銀行發放掠奪性(predatory)貸款但未違法,他想:「我為被害者感到遺憾但我的任務是判斷銀行有沒有違法結果沒有。」

 

成規期的道德推理是關係性的關於你和別人之間的互動,以及互動的結果)多數青少年和成人都處在這個層次。

(所以不能責怪法官與官員恐龍,恐龍與低階人員本來就應該按照規章行事)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4/08/blog-post_23.html

 

 

第三階次:我該吃餅乾嗎?

成規後期推理(Post Conventional Reasoning) =>良知與權利是主與目的,不應考量以利益或合群,法規與道德只是工具

第五階段:這要看情况。這些餅乾是在什么情況下才放在那裡?誰决定我不該吃餅?吃下餅乾可以救自己一命嗎?能够彈性應用清楚的規則很好。

這時候,法官會想·「沒錯,銀行的行為是合法的,但法律的存在終究是為了保護弱者不受強者傷害,所以不管他們有沒有簽下合約,我都必須阻止這間銀行繼續下去。」

(大法官釋憲的角度與水準)

 

第六階段:·這要看情況。我對這件事的道德立場是不是比法律更重要,重要到我願己的立場付出最終的代價?知道我們願意為世界上的某些事情反覆高歌「我們必不動搖」(We will Not Be Moved),這種感覺真好。

這個層次所遵循的規則是自我中心的,如何運用規則取決於自己、反映個人的良知,如果違反自己的規則就得付出最終的代價面對自己的良心。人在這個時期體認到做好事並不等於遵守法律。「我愛不守法的好人,正如我痛恨守法的壞人。」

(正義思辨的水準)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9/04/15.html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9/06/12.html

 

第六階段也是以自我為本位的,隱含著自以為是的心態,認為自己勝過小布爾喬亞的常規、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計較的會計師、權威、盲從的大眾者等等。想到成規後期,就像愛默生(Emerson):「若要衡量任何作為是否英勇,端看其對額外的利益有多麽不屑一顧。

第六階段的道德推理可以啟發人心,但預設「做好事」和「遵守法律」相互對立與內心的衝突也可能令人無法忍受。「若想活在法律之外,你必須保持誠實。」很少有人可以持續處在第五階段或第六階段。

(每個人處在不同的道德階段,區分出保守派與自由派=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5/11/blog-post_21.html

 

 

以上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批判

1.對於任何階段論,都别太認真看待永遠會有例外存在,人逐漸變得成熟的過

程無法截然劃分,而且一個人處在哪個階段也可能要視脈絡而定。

2.道德判斷其實有跨文化與性別的差異。女人與女孩看重對人的關懷勝過正義或正確=>重視關係,而男人跟男孩看重正義與(政治利益)正確,而非關係

3.就以上理論而言,道德是一種判斷與推理的認知過程;然而很多時候,道德判斷是一種直覺與情緒-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其實道德是推理+情緒的交互作用)

3.缺乏可預測性:道德推理可以預測道德行為嗎?答案是不行,道德上的英勇之舉甚少源於超強的額葉皮質意志力,反而通常出現在做對的事沒那麽困難的時候。

 

 

各種不同的童年如何製造出各種不同的大人

母親的重要性與小孩哭不要馬上抱的教養迷思

傳統觀點

嬰兒除了生理需求還需要愛:多抱/多接觸,建立親子關係

 

近代另一種科學教養觀點(1900 Luther Holt提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ther_Emmett_Holt

不要馬上抱起哭泣的小孩或太長哄小孩- 戒除孩子依賴的惡劣行為

滿足基本需求,孩子自然會長大,情感羈絆/身體接觸都是多餘的;父母在孩子身邊只會造成孩子更加依賴(幫助上流階層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1950年代John Bowlby 提出依附理論=>認為母嬰連結,提供孩子正常成長所需要的:愛、溫暖、情感、回應、刺激回饋與安心感。(Bowlby在七歲被送進住宿學校,經歷過心理失落與孤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Bowlby

 

以上理論啟發了Harry Harlow經典與爭議的恆河猴實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ry_Harlow

 

 

以上研究看「1990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之謎」

自由派認為犯罪率下降是因為經濟繁榮(大家吃得飽,不需要犯罪)

保守派認為是因為增加警政預算+監獄擴張+三振出局(累犯加重刑責)

經濟學家Steven Levitt認為原因其實是墮胎合法化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3/05/understanding-why-crime-fell-in-1990s.html

 

什麼東西可以真正預測一個人是否會犯下罪行?

不是生活經濟條件

不是嚴刑峻法

而是母愛與成長過程是否得到關愛(沒有自信能夠照顧好孩子母親會選擇墮胎)

 

欸,讓人不勝唏噓

1. Luther Holt的教養觀點其實符合與滿足上流社會父母的懶惰與虛榮,乃至於在現代教養當中還有許多以訛傳訛的觀念謎因與人云亦云(滿足現代工人家庭父母都需要上班工作的脈絡)

2. John Bowlby的洞見其實是自己的切身之痛,可惜寄宿學校的社會制度謎因還是沒有被廢除

寄宿學校的起源與優缺點(早期12世紀可謂是孤兒/窮人慈善機構,後來變成上流精英子弟的大學前俱樂部)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622/12728548.html

3. Harry Harlow的實驗,極為冷酷地滿足科學研究的對照控制組,剝奪與毀了實驗猴子的人生(導致神智異常+不知道何謂正確與適當的行為脈絡,難以融入猴群),是個非常成功的研究,但也因此一研究成功發現「愛」的重要性,讓它飽受批評與啟發實驗倫理

4. 原來Steven Levitt的蘋果橘子研究,其實也不過是說明How,而非why ! 以上神經與心理的研究脈絡才說明與詮釋了why!

 

 

當身陷風暴中,怎麼樣的母親都是母親

為何受虐兒童或婦女,對於施暴人的依賴更深?

1.不覺得(看不到未來或想像不到)有更好的未來

2.斯德哥爾摩受害者症候群(覺得對方平常對我還不錯或合理化對方的動機:打我是為了我好)

3.認為這是自己的命運或改造對方是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自我合理化)

 

 

小結論

1.受虐或得不到照顧,會對認知、衝動控制、同理心產生不良影響,損害學習與記憶

2.社經地位低的孩子,額葉皮層的活化程度較低,容易焦慮,日後成年容易上癮或憂鬱/自怨自艾=>人生而不平等

3.越是缺乏自信與出身低下的孩子,越容易造到霸凌,霸凌的傷害=虐待;被霸凌又去霸凌別人的人,最可能出現精神疾病(自我認知錯亂)

4.沒有證據顯示:電視暴力會導致青少年有樣學樣施暴,反而是本身有暴力傾向的會容易受媒體暴戾影響

5.一個孩子的成長承受越多的逆境(隔代教養、受虐、地位低落、受同學霸凌、性侵、成績不好、找不到好對象與工作),長大之後功能良好情緒穩定的機會越渺茫

 

 

不同類型的家庭教養(微觀的層次,感覺可以套用到組織管理上)

1.威信型教養(authoritative parenting)=>父母要求高、孩子回應程度也高

父母的規則與期待清楚、一致與可理解,不會「我說了算」,規範中有自主彈性空間,讚美與原諒優先於懲罰。通常是社經地位高/重視教養的父母,相對會教養出成熟/獨立與自我實現的孩子

 

2.專制型教養(authoritarian parenting)=>父母要求高、孩子回應程度低

家長說了算,透過承乏來塑造孩子的行為(斯巴達式的教養觀念- 認為世界嚴苛而不寬容、孩子要做好準備)

容易養出守規矩與在狹隘層面上追求成功的大人(但內心有所不滿、不怎麼愉快,社交技巧不佳)

 

3.放任型教養(permissive parenting)=>父母要求低、孩子自主程度高

小孩子自己決定日程安排,長大容易自我放縱、衝動控制差、挫折容忍度低、社交技巧不佳

 

4.忽視型教養(neglectful parenting)=>父母要求低、孩子回應程度低

 

而通常接受某種教養方式長大的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教養孩子

 

批判

1.以這個四宮格分類而言,似乎日後人格成敗的關鍵在父母,其實孩子的性格也是另一個因素

2.從開始上學(含幼稚園)起,其實同儕與團體生活的影響,就是中介的因素(老師說同學說)

3.人類透過各種遊戲與打鬧來學習到社會的規則

 

 

社會文化宏觀的層次

集體主義文化(東亞)

強調相互依存、合諧與融入團體

母親花比較多時間安撫小孩、促進孩子融入團體,會陪睡到孩子長大

訓練孩子分享、為別人著想與適應環境

 

個人主義文化(歐美)

重視獨立、競爭、個人需求與權利

母親把自己視為老師而非保護者、或讓孩子練習自己睡

鼓勵孩子成為領袖與改變環境

 

榮譽文化(中東/印度)

家長通常是專制式的,強調關於禮貌禮節與待人的規則

個人、家人或是家族的榮譽受損應該要受到報應或報復,否則極為羞辱

乃至於有受害文化的觀念(強調過去OO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階級的差異

用地位高=>低來排序

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傾向於威信型或放任型教養

家庭位在富裕與安全的地區,只有在孩子可能遭遇危險時才會變得專制

 

中產階層家庭的柔性個人主義

採取威信型或讓任型教養,但教育方式又充滿矛盾

會以獨裁型規定孩子要把功課寫完、玩具收好、幫忙做家事

卻又希望孩子永遠不必為了賺錢去做他不滿意的工作(希望孩子健康長大/不要承擔挫折與壓力)

 

夾在中間的學校教育與工人階層父母

希望孩子進步、力爭上游,與尊重權威(對於成功者的羨慕與忌妒)與遵守規矩

 

低社經地位的父母傾向於專制型教養

家庭環境在充滿衝突、威脅與危險的區域,透過命令專制可以幫助孩子在險惡世界生存下來=>保護孩子遠離街頭幫派與毒品、自我保護與守住個人權益/不要讓他人冒犯;透過嘲笑、譏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堅強

 

 

結論:

成長環境的刺激(或缺乏刺激)、父母的嚴厲或放任、街區的安穩或危險、老師的啟發或無啟發、飲食的營養- 全部都會改變腦部的發展與影響日後的行為。

 

謎之音

1.這章算是教育心理大補帖

2.想要理解無差別殺人的立委小燈泡媽,讀了不知作何感想

3.凡人怕果報,修行怕種因;凡人很難看見或認清種因得果的脈絡(種因而不自知與自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