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學問與知識架構

是說同業的群組中,有佛心的大德前輩鑒於新伙伴與後進,具備證照甚至都是碩士,然而問不出問題、寫不出文章;因此用拍製類似羅輯思維的影片,希望幫助同行新鮮人建立知識架構;

乃至於群組中還有問卷調查:
領域的知識廣泛與繁雜,如果有方法讓人易學與好記,大家有興趣了解與應用嗎?  如果有人整理出北一女學霸版的那種心得筆記,大家應該都會連滾帶爬+手刀狂奔去買吧


現行的教育系統誕生在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年代,非常善於有效率地大量量產標準化的”產品與生產線上的工人"; 碰到這個工業社會轉型為資訊社會,乃至於全球化/智能化等趨勢的快速變遷與衝擊時,傳統的教育觀念與學習方法出現了一些瓶頸障礙與走鐘歪樓。






現行學校的教育方法讓大家很"有效率地"學習(=背誦記憶)與考試(=猜題),就EHS的領域而言,這種訓練方式讓大家考上證照(方便求職)不是問題

同樣的訓練目的衍生出的商業模式就是補習班(技術師士與技師,乃至於公務人員與國營企業)


而以上既有教育體制訓練出來的學生,問題在於
1.沒有問題(會解題不會質疑)
2.只會學不會問(會背誦不會思考)
3.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會談理論不會實作)
學校與職場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場域
e.g.,
1.(少子化情境下,學生是客戶)在學校學生可以打老師考績(課程滿意度);到了職場,學生變成員工,只有被老闆打考績的份
2.在學校老師問問題,學生可以閃躲;在職場,老闆問問題,沉默與閃躲=扣分死罪
3.學校只談邏輯的合理性/各種理論的應用,職場只看誰能完成任務/把東西做出來

在學校考高分的"好"學生,換到了不同的職場環境中,不見得好...

1.沒有問題2.只會學不會問3.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
以上三點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水面底下是:
沒有好奇心、沒有用心、沒有比較、沒有發問的習慣、沒有批判思考的警覺
間單說就是教育失敗個人云亦云的鄉民憤青

對於大多數人或從業人員而言,工作不過只是工作,其實老闆交代什麼照辦就是了,好像也不需要什麼好奇心、觀察力與想像力與偏判性思考的必要,反而想越多越庸人自擾。

從功利與效用的角度來看,學習=考證照;證照=工作機會。
所以用證照數多寡來在做為自我學習成效的KPI

然而對於少部分的幸運者(把工作當成興趣與職涯)或是專業菁英而言,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證照,而比較類似「治學」


考試得高分與建立知識體系、成為領域內匠師(Master)乃至於成就一家之言(有自己的觀點)是兩回事
https://www.darencademy.com/activity/view/id/16522


跳脫「考證照」,從「治學」的角度來看,才會有「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需求與疑問;否則從考試考證照的角度而言,大家只需要考古題與學霸(考試重點)筆記。


然而悲催的現實是: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這件事就是練功=沒有捷徑(所以不用跟著鄉民一同在人群中敲碗跪求懶人包與武林祕笈)

每個人不需要跟他人有一樣的知識體系(教科書上的知識=別人已經找出答案的知識=沒有價值的知識),不同的知識體系類似生物多樣性,有各種不同想法的人組成,才可以豐富這個組織的可能性與因應不同狀況的韌性與其去建構跟別人一樣的知識體系,不如建構一套你個人獨特的知識體系



而要把功夫練好,有幾個要素

1.個人體質

/妳不必是萬中選一的奇材,只要有好奇心即可
學與問是一體的兩面,只學不問就是知識的假象與自我的幻覺

只要會問,這個有google大神(還可以幫你翻譯)的年代,誰還需要老師與學校?!
只不過多數人懶或者被學校教壞了(藉口都是自己忙)沒有養成自學的習慣,通常都是等著別人來教(然後還會眼高手低嫌別人教的不好,講的東西不過soso)

沒有問題意識,提不出問題,自然缺乏學習的動機與自知之明,造成惡性循環。
具備問題意識的人,越能夠看見問題、提出質疑與批判性思考,自然學習效果與效率,成就學習的良性循環。


2.師傅引進門

學霸的筆記或者是老前輩的提攜與指引可謂是提供一個學習與探索的方向指引,可以幫助大家少走一些冤枉路;至於如何到達終點,可謂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

乃至於知識體系也門派林立,不同的知識體系架構有著不同的本體論/方法論與認識論,換言之,練一門功夫之前,要先把馬步練好與打好基礎知識的底子

例如,談風險評估,其知識的底子應該是統計學與機率分配,如果數理統計的底子不好,對於風險評估這門功夫與知識的建構就會造成阻礙
對於安全文化與氣候而言,其知識的底子是心理學與問卷量表分析,沒有心理學與問卷量表分析地談論安全文化與氣候,只不過是嘴砲&不斷重複安全第一的鬼打牆。


3.修行在個人

時時刻刻要去思考(=反芻)、思辯(比較)與實踐(測試/驗證),而非只是照單全收

要是養成質疑所有人&接受任何可能的習慣=>這年頭太多假新聞與不知真偽的資訊
練功一段時間後,才能有自己的審美觀、品味與判斷力(能說出一套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辨識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而非人云亦云),乃至於更清楚自己的無知與知識疆界的範疇(學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

而學習這件事情也是Resource Constrained- 大者恆大、強者越強的長尾分配結果
如同網路上所說: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別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更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

世界很大,各行各業有更多達人與宗師,為什麼只聚焦在EHS的專業知識領域(會不會太功利與庸俗) 何不放開心胸與眼界,去看看整個世界與人類知識領域的疆界呢?!


教育的終點就是養成自我學習的能耐- 學會發問與教會自己(=創造自己的知識架構與體系)

只不過從這個角度看,台灣的學校教育體制是失敗的=>絕大多數人離開學校以後就停止學習,對於自己、人生、工作職場與社會,也都沒有疑問與好奇心;剩下的只有抱怨與靠腰


幾點關於學習與建立知識架構的想法
1.最常見的知識架構就是書的目錄(=作者架構知識體系的方式)
好的簡報或著作,除了橫斷面的分類分群的樹狀架構,其實各章節之間也有嚴謹的順序關聯(起承轉合、輕重緩急與先來後到的內在邏輯);通常整本書看完,再回過頭看目錄更能體會(作者的知識體系與架構方式跟自己個人的有何差別。
如何閱讀一本書(比較與批判性閱讀)  : http://read.pudn.com/downloads143/ebook/623723/HowToReadABook.pdf)

2.邏輯架構與順序關聯人人都有,巧妙各有不同
用心與有功力畫出來就是比較清晰/邏輯一目瞭然;不用心腦袋邏輯不清楚的,可能要師傅與老師手把手帶著做也前前後後順過=砍掉重練好幾遍

3.腦袋不清楚(偽能耐與知識假象)的原因
Dunning-Kruger Effect
人多半自我感覺良好,直到被老闆或別人問得瞠目結舌;聽過那個詞,不代表理解那個詞背後的知識,遑論做出成果來;新人訓練有用過滅火器不代表同仁有能耐去滅PP風管的火災)

4.借用他人的知識架構、順序關聯(北一學霸筆記)來建立知識架構,可謂是方便法門
有助於快速記憶與存取(像不像三分樣,用20%的時間心力掌握80%的重點與大方向=為考試而讀書的手法);然而這樣的架構可謂只是解析度不高的知識地圖,解析度高的知識地圖範例(敝人的偶像- 黑天鵝作者 ):https://www.fooledbyrandomness.com/incerto.pdf

5.以上知識地圖(解析度)背後的涵義- 悲催的果醬法則1.0
你可以把果醬塗的很薄(相對的可以多塗很多片吐司),也可以把果醬塗得很厚(只夠塗幾片吐司)。 個人的知識架構與體系亦然:知識架構可以很廣(而不精),也可以很專精(而不廣) (如果既要精又要廣:那麼要柯文哲那麼聰明+像郭台銘那麼認真。

6.果醬法則2.0 
更悲催的現實是:懂越多/越能察覺問題的,比懂不多/沒有問題的,學的更好效率更高=>加速拉大學習與知識存量的貧富差距;建立知識架構往往講得風輕雲淡像是吃滷肉飯或是a piece of cake ; 實際上是no pain on gain/ 知識貧富差距不斷加大...



結論:
  • 學與問、教與學、知與行都是一體的兩面與相輔相成
  • 不會問,學習效果大概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 沒有感受/辨識出老師教得好或壞 or 別人framing架構的邏輯與優劣(的隱性能耐),大概也很難認清自己學習方式的偏好
  • 沒有在實際行動與生活中應用知識、不斷辯證與修正,也很難鑑構出一套堅實的架構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可以在短時間針對很小的範疇取得好的學習成效(=考試成績),也可以旁徵博引厚積薄發(知識總體存量大,但是代價是終身學習)=>不可能用追求考試成績的方式去建立知識架構(沒有捷徑)


--------------------------------------------------------------------------------

張五常的學思歷程與經濟學只有三個公理
摘錄:
經濟科學只有三個公理。一是需求,二是成本,三是競爭
一九六三年的秋天我終於等到阿爾欽回校,當然趕著去旁聽他的課。一聽之下,嚇得魂飛魄散,因為我完全聽不懂阿師是在說什麼。阿師不提供讀物表,不管學生讀不讀或讀什麼,只是在課堂上行來行去,自言自語。同學們說懂,我卻認為不懂。要不是在聽阿師之前我選修的各科皆名列前茅,我會對自己失望。我合計旁聽了阿師六個學期(旁聽赫師也如是),就是一九六五年的秋天轉到長灘任教職後,也按時駕車回校聽阿爾欽的課。我要聽到阿師講課的第三個學期,才清楚他是在說什麼。聽得懂我如中電擊,因為意識到有朝一日我有機會達到他的水平。

當年在洛杉磯加大的經濟研究院,我有五六位同學都是上上之選。赫舒拉發曾經說沒有見過那麼多的優質學生聚在一起。他在哈佛與芝加哥教過,應該作得准吧。我們天天聚在一起,吵吵鬧鬧,都是學術上的話題,尤其是在科學方法這個話題上。當年因為弗里德曼在一九五三年發表了他有名的關於經濟科學方法的文章,行內時有吵鬧。在這話題上當年加大的同學遠遠地走在前頭,有四個原因。其一是阿爾欽一九五年發表了那篇今天看將會歷久傳世的關於自然淘汰的文章。該文啟發了弗里德曼之作,但遠為優於弗老的。其二是我們幾位同學喜歡討論驗證假說這個話題,認為這是經濟學的趣味所在。其三是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這位世界首屈一指的邏輯大師在校內的哲學系教本科的邏輯,其中科學的驗證方法是個主題,同學們去旁聽,聽後當然繼續討論了。其四,可能最重要的,是布魯納的存在。他也去旁聽卡爾納普的課,但知得比我和其他同學多。後來我在自己的文章用上的邏輯嚴謹,是受到布老師的影響了。更重要的是一次課後我向布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簡單回答了幾句,對我有深遠的影響。
當時我問,凱恩斯學派的儲蓄與投資相等這個均衡點是搞什麼鬼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布老師回答:「不要管事前或事後之說,也不要管意圖不意圖。看得到的投資與儲蓄永遠相等,但看不到的,不是真有其物的,只能在均衡點上相等,正如在市場上,看得到的購買量與銷售量永遠相等,但看不到的需求量與供應量皆意圖之物,只能在均衡點上相等。」布老師這幾句話使我意識到,經濟學的均衡點不是真有其物。當時我正在猛攻費雪的《利息理論》,他的投資與儲蓄怎樣看也是同一回事,二者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費雪與凱恩斯不可能二者皆對。後來我取費雪而放棄凱恩斯,但指出有些投資——例如購買古書畫——不事產出,對工業的就業沒有幫助。這樣看,凱恩斯學派的基礎錯得嚴重。
是的,老師隨意地說一句,我會想幾年。可惜我沒有機會對布老師說我終於認為費雪勝凱恩斯。我曾經問布老師:「費雪的《利息理論》你認為怎樣?」他回答:「那是一本很好的書呀!」為此我再回頭反覆重讀費雪,意識到在基礎上凱恩斯學派錯在哪裡。


架構師的養成
摘錄:
1.工具與技能
2.重點不在於「量的增加」而在於「質的躍昇」
3.個人視野和典範
4.化學反應(跨域整合)
5.環境與良師益友


聖嚴的學思歷程
摘錄:
「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道心也就是你的願心,只要你有願意為佛教、眾生抑或為社會奉獻的心願,那麼就不必憂慮生活費,自然有人會資助你;如果真為生活費而忙碌,那麼為社會、為眾生奉獻的心大概就沒有了。

原則有二,一是古為今用、溫故知新;二是放眼世界,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

因緣觀:有因緣許可你做,你不做的話,等於放棄你自己的責任,這樣就是一個消極的人。一個積極的人,應該是因緣在你面前,你不要放棄,因緣尚未成熟,就要促成它,因緣還沒有出現,要想辦法發現它,這就是積極的態度。如此成功之後,你不會覺得自己是那麼傲慢、自大、自負,如果失敗了,也不會垂頭喪氣,覺得從此以後抬不起頭來。

請問法師,當你心中有一個想法的時候,你如何去促成這種想法的成熟,還有它的系統化,譬如說它的整合方面,還有比較方面,是如何去做的?
答:問得很好,但是我的回答可能你會失望,因為我看書的時候,我自己並沒有特定的目標,也沒有想要整合。如果一邊看書,一邊要整合,那很辛苦。我看了以後記得就記得,記不得就記不得,然後要用的時候,如果還記得,就能夠找到線索去用它,然後將它整合,不需要寫論文的,就不需要整合。這就是我的方法。有許多東西跟我研究主題沒有什麼關系。但是有時候跟人聊天時,我聽得懂,同時我也可以回答幾句話,雖然對做學問沒有用。這也是一種享受。但也不一定僅僅跟人談話才有用,有時候在不知不覺之中,你可能就會用到它。所以不必一定要怎樣組織它、分析它。



朱敬一的學思歷程
摘錄:
大部分的人講學思歷程,都是強調他生命或是學習過程中間有什麼關鍵的時期、關鍵的人物、有什麼轉折、他什麼時候有什麼規劃、或從小看到魚兒往上游等此類,都在描述「什麼東西操之在我,以致於造就他今日之成功」,大部分是這樣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能對唸理工或是科學比較有可能,在人文社會領域,不太可能有這種事情,不太可能有什麼事情是操之在我的生涯規劃,或是從小看到魚兒往上游,然後將來就做了軍閥、總統等等。
我有一股奇怪的傻勁,做什麼事情我就豁進去,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就很清楚。大三的時候,我家就在男十六宿舍附近,有一些住宿的人很無聊,說要去新公園看看人家打太極拳,所以我們每天早上六點就從臺大法學院跑步到新公園,去看人家打太極拳,後來看到一位師傅,大家就跟他學拳、鬼混,不知道在學什麼東西。太極拳為什麼大部份都是老人家打呢?很少看到高中生、大學生在打。其實太極拳對身體很有幫助的,老人家身體不好,他們去打太極拳,很容易就感受到太極拳對身體的幫助,我們年輕人十九、二十歲,個個身體都很好,沒有人有關節炎、風溼等等,所以沒有非要「單邊下勢」、「金雞獨立」才能夠身體好,因此年輕人學太極拳不太容易感受到它的好處。而且太極拳又溫吞吞的,東一個西瓜,西一個西瓜的,所以我的同學最多打了兩、三個月到半年之後,通通都不打了,只有我一打打了二十九年。 太極拳是很奇怪的東西,你不進入狀況,你就不知道它有什麼好處,而且進入狀況所需的時間極長,比如說你看到人家在新公園推手,你去推推看! 你去推手,一開始像傻子一樣,在那邊晃啊晃,動啊動,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在幹什麼,去做推手同樣的動作,從開始推到真正知道在幹什麼,大概要半年。推手就是在接觸,接觸就是聽勁,聽勁就是要鬆,鬆了以後,對方任何動線你都能掌握的到,這就是聽勁,但是差不多要半年才能進入狀況。而絕大多數的人,沒有人願意要當半年的傻子,每天呆呆的在那邊混,事前也不知道混了半年以後是否一定有感覺。同樣的道理,這個奇怪基因,就是讓我比較不計成果的去吸收知識。

我們學習語言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用文法學習,所以我說:「This is a dog.This是主詞,is是動詞,a dog是名詞,然後把它拼起來成為句型「This is a dog.」這是文法學習法。還有一種是嬰兒學習法,沒有一個爸爸媽媽教小孩子語文是教他辨識This主詞、is是動詞,a dog是什麼。小孩子學語言唯一的模式就是一天到晚聽爸爸媽媽講話,他爸爸媽媽講了成千上萬的句子,每一個句子都輸入耳朵,記憶在他的腦袋裡面,他偶爾就會蹦出來一個句子,爸爸媽媽會修正這些蹦出來的句子:「不對、不對,不是爸爸咬狗,是狗咬爸爸。」他就知道了,也沒教他狗是主詞,爸爸是受詞,沒有一個爸媽是這樣教的。父母只是說:「不對。」所以小孩就在自己腦袋裡修正。所有的文法學習法都是公式化、抽象化的,所有的母語學習法都是非抽象的,也是沒有公式的,都是在自己的腦袋裡亂組合的,每一個小孩都是這樣學的。 大致說來自然和生命科學的學習過程就像是有公式的學習法,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習,就像是沒有公式的嬰兒學習法。而嬰兒要怎麼學呢?嬰兒對於爸爸媽媽唸過的整個雜七雜八的東西,他不是為了特定的功能或目的在吸收,他就這樣子不斷的輸入。他偶爾會犯錯,外界就給他糾正,但是沒有一個抽象的公式讓他慢慢去學。我們的英文前前後後唸了八、九年,但我們花八、九年用文法學習法學的英文,可能比不上一個英國人、美國人用嬰兒學習法學三年。我們犯的文法錯誤,可能比一個四、五歲的美國人、英國人還要多,所以哪個好,那個壞?不知道,但是至少看起來人文社會的學問是這樣子學的,是用自然的方式去慢慢累積的。
還有一件運氣很好的事,就是我是個很調皮的人,說起我從小做過的壞事,通通講出來你們可能會嚇壞。調皮的人對於做研究是很好的,很守規矩的人對於做研究是很不好的,什麼叫做研究?研究就是Study or investigation of facts not readily available,就是對未知事實的檢證或發現。這未知的事實,一定都是現在所沒有的,要發現一個現代社會、知識所沒有的東西,你想想看,這是比較守規矩的人,還是比較不守規矩的人可能做的事情?守規矩的人就比較不敢挑戰規矩,舊知識就是規矩,新創見就是規矩之外的東西;只有比較不受規矩拘束的人,他才比較有可能去想一些規矩之外的東西。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但是只有這種人比較會去想,所以很多教育上不必要的壓抑,必須把它鬆掉的原因就在此,因為太多的壓抑把大家綁死了,就不可能再是一個「不守規矩的人」,所以要把這些東西慢慢拿掉,讓自己的野性(好像不是很好的形容詞)留著一點,這樣才能夠讓你自己有相當創新的見地。學習他也沒有目的,但是有一天他就能夠把沒有目的吸收,而積存在腦袋裡面的記憶,一點一點地把它串起來,然後他有一個不受傳統拘束的心,能以前人所未見的方式串起,像是串珠珠一樣,你會覺得串起來的珠珠好漂亮,那就是一本好書。許多的人文社會的學問累積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金剛經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謂的不住相,是你去佈施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老覺得我在做好事,不要覺得自己是有著痕跡的去做好事。假設把我剛講的彙總成一句話:「人文學者不住相讀書,其功用不可思量。」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要「住相」,不要為哪個目的讀書。 所以你如果看到哪位人文社會的學者說我是哈佛的Ph. D,講這話的人如果三十歲還可以,如果四十歲的人講這種話,就不太有出息了,那就表示他還在拿十年前的資本在招搖撞騙。三十歲以前,你可以說:我二十九歲拿了哈佛Ph. D,但到了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你不必再去張揚那些東西,因為人文社會的研究者來說,學問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在拿到Ph. D之後慢慢累積起來的,所以老是說自己是哪裡的Ph. D,沒有意思,更不用說我小學沒有輸在起跑點,那是笑話。

假設你要在追求學問之路上出類拔萃的話,你一定是因為遵循一個我沒有辦法具體描述的過程,而讓你成就那個境界,所以我一個多小時內,不太能描述說如何幫助大家走這條路。我大概知道說這條路是怎麼走的,假設我自己做得還有點心得的話,我大概知道我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方來的,而我自己反省一下,哪些事情是不對的,我只能夠把那些不對的事情講出來。記住要「不住相」,「住相」就是不對的,這我可以講得出來;但你說到底應該要怎麼辦?那我講不出來。你就是要不住相的用功,廣泛的吸收知識,維持你的野性,讓你的知識在腦筋裡活活的轉,那將來在這邊講我的學思歷程的人,絕對會比我年輕,都會是你們。



學習成長的心法

從教室逃走的天才看教育與人才養成問題

書評筆記-Rethinking the MBA

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