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知識的假象(3/3)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希望有朝一日可愛小人能夠領悟到自己的無知與體會書中的道理,進而開創出更美好的人生

   


第九章  想想政治

e.g., 全民健保、以核養綠、統獨、左(平等)(獎勵創新)
引發正反雙方激烈角力與裝腔作勢,真正深入了解內容的人少之又少

蘇格拉底:
「我其實比這人來得更有智慧,我倆所知八成都是雞毛蒜皮,但他往往認為自己懂得很多,實則不然;而我很清楚自己不懂就是不懂。因此我的智慧在以下這點差異勝過他-我不會不懂裝懂」


群體思維
聽眾之間彼此相互影響、從他人身上取暖-群體內成員彼此給予觀點上的支持,共同的意見建立在彼此認同的假象上-群體的共識本身缺乏科學事實上的支持(也很難進行科學實驗-社會科學的難處)

想法相近的一群人,在討論之後的想法反而會變得更激進與偏激(覺得自己有權做出行動或要求相關單位採取行動)
網路提供一個平台,讓偏激的人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自我強化(成為社團、幫派、宗教團體、恐怖組織),越加排外(外人就是不懂我們)

處死蘇格拉底、焚書坑儒、追捕屠殺異教徒只不過是想消除「邪惡思想」與「非我族類」
鼓吹追隨恪遵正統思想的領袖、保持意識形態的純潔,才能到達即善極樂世界=走火入魔


粉粹假象

請受訪者說明解釋(贊成或反對)政策的理由與影響,不僅會降低受試者對自我理解的評分,也會軟化他們的極端立場
被迫說明=暫時跳脫自身情感與價值判斷的體制學習成長的機會
迷之業師音:
多數學生上課不表態,主要是心不在焉(沒有學習動機)、二方面是無知與不想承認自己無知(害怕被老師洗臉),三方面是不想改變立場(可以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高明)
思考表態不但要傷神動腦(選擇自己的立場與捍衛自己的立場)、還涉及挑戰(情感涉入/認可自己的立場)、挑戰其他人不同的意見


民主的真諦與挑戰-
不是投票多數(暴力)表決,而是兩造雙方共同思考特定議題,從對方的反對意見中看見自己的盲點,察覺自己所知不多/思慮不周,進而放棄偏激的態度,轉為溫和尋求共識

一般人想到特定政治議題,往往是先射箭在畫把-先看自己的偏好與立場,再找支持自己論述的證據,然後去跟別人吵架(理性是感情的奴隸)

說明因果脈絡與推理邏輯是很特別的過程,只要花點心仔細想,自己的態度與立場界很可能鬆動。
你支持的理由是什麼?
會造成哪些影響?
有哪些餘波與後遺症?
必須要思考到各環節間的連結,而非只有模糊的感覺。

不確定感與認清自身理解的侷限,會讓人放棄偏激立場,也不太主動推廣自己的信念。


價值論與結果論
強烈的道德觀不需要理由,偏激的政治言論也不需要理由
人們不在乎政策結果的好壞(結果好壞往往無法預測),所以重點聚焦在政策與政治人物行為所彰顯的價值抉擇
e.g., 墮胎或同性婚姻合法化

強烈贊成或反對的民眾往往不在乎政策的成本與效益影響,而在乎的是個人的所謂「對錯」與「是非」
e.g.,
贊成墮胎=>認為婦女有自主權
反對墮胎=>認為嬰兒胚胎有生命權,墮胎=殺人,殺人就是不對

謎之聲:
天賦人權!天賦人權?
權力從來不是天生的或無中生有,而是別人或前人給的或是自己爭取來的!

倡議特定立場的政治領導人,往往用充滿主觀價值判斷的語言包裝與煽動,藉以隱藏他們的無知,進而互淆視聽以爭取選票。(提出捍衛價值的陳腔濫調是最輕鬆逃避思辨與自我檢視的方式)

而政治人物之所以不深入研究政策的各種利弊得失與短中長期影響,其原因是
1.他們太忙(於選民服務)
2.他們一樣是普通人(注意力與理解力有限)
3.他們獲得要靠獲得選票與政治獻金才能延續政治生命(如同商人算計與斤斤計較投資成本效益)
4.獲得選民注意的最簡單方式是:混淆視聽、訴諸價值口號(選民愚昧、民意如流水,選民對於其堅信的價值觀往往不容妥協或對價交易)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Michael Sandel

反動的修辭

因此政治的論述往往膚淺到不行
e.g., Trump, 韓國瑜(人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


治理與領導

所謂公民、名嘴、政客,往往是在案例分析利弊得失之前,早就已經選邊站,偏見報導佯裝成為新聞,其實只是在相互叫囂
還好在台灣,每個新聞台的顏色與統獨傾向,大家大概不會搞混XD

電視報導難免有立場或色彩(偏見),但大眾有權看到分析,掌握話語權的人士應該思考政策提案的影響,而不是用一堆口號與話術來搪塞大眾。
這時候應該要藉重相關的專家並信任其專業與其判斷、引導大家討論。

專家無法命令大家該怎麼做,所有人必須自己決定,專家只能幫助眾人了解可能選項、執行每個選項所伴隨的成本代價、結果與後遺症

依賴與信任專家就是菁英(決策)主義,求助專家衍生的問題
  1. 專家對於其熟悉的議題會有利益衝突(e.g., 熟悉醫療健保議題的人通常就任職於該產業,在醫療資源的分配上有利可圖;工程技術顧問亦然,希望工程越多越好)
  2. 學界人士提供的建議不見得基於客觀超然的分析,許多學者往往堅持自己的理論觀點或道德價值觀(e.g., 右派學者堅持自由市場,建議政府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心理學家對於教養小孩的建議源自於學術理論,而非自己有小孩)
  3. 受到專家意見影響的大眾,往往很難判斷誰是專家與其意見是否隱藏偏見=>民眾最好上網研究與查證所謂專家學者的學經歷背景,再決定是否採信其意見與建議。
  4. 不可能要每個人花很多時間研究,所以只能透過少數(可能已經花心力研究此一議題)的專家來幫大家
  5. 民主代議制度,透過各種代表與委員決定議題與制定法律,然而這些民代或立委卻往往不是相關議題的專家;各種議題與法律再民主社會中一樣遭受操弄。
  6. 訴諸公民集體表決一樣糟糕:個別公民沒那麼多時間、也沒那麼多興趣,不該應是最終做決定的(邱吉爾:跟一般民眾聊天5分鐘,就會明白民主多數決的荒謬)



伏爾泰
「假象是最上等的愉悅」
粉碎假象會讓人想逃避
多數人不喜歡花腦力面對兩難抉擇與難堪真相,只想要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有希望與掌控一切



領袖的挑戰與困難
  1. 讓大家察覺自己的無知(自慚形穢),卻又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很笨(惱羞成怒)
  2. 正視自己的無知(真實世界複雜難懂)
  3. 善辨專家,傾聽專家的意見(而非自己的偏見)與善用這些人的知識與技能
  4. 花時間收集資訊、傾聽各方意見才做出明智決定(卻不會讓大家覺得優柔寡斷)
  5. 民眾通常不成熟(看短不看長、只要好處不要承擔責任與代價),對於領袖無情




第十章  重新定義「聰明」

大家往往透過代表人物來記錄歷史,仿佛這幾個人創造了歷史
e.g.,希特勒造成二次大戰、甘地讓印度獨立、馬丁路德金恩造就美國民權運動,

討論政治體制,往往也用人名攏統概括一切
e.g., 甘迺迪政府、艾森豪、雷根
英國情報局不是一些007超人,而是一些普通人,各自負責專門的工作

科學成就亦然(不是單一人所能成就)e.g., 哥白尼、蘇格拉底、伽利略
擁有相同資訊的各地不同學者,往往在差不多的時間裡作出相同的研究發現
科學進步不是依靠橫空出世的天才,而是集結不同世代眾人的智慧,讓答案在時機成熟時浮現

人的記憶力與理解力都有限,所以透過英雄人物來歸納與簡化事物與歷史=>運用個人想像中的故事來取代事實真相。


智力

透過第一印象來認識新朋友/評估一個人:才華、能力、特質、美貌或智力
最初是其人格特質
接著有興趣才會想了解他/她的背景與經歷(教育、家庭背景與工作環境經歷、宗教信仰、所屬社團組織)

「智力」有好幾種定義與區分方式
一分法:
智力=建構和達成個人目標的能力(包含創新想像、實作實務、融入團體)

二分法:
流動智力:無論主題為何,都能有一套見解/講得頭頭是道,能很快理解新事物
固定智力:腦中儲存的資訊,e.g., 字彙量與常識

三分法:
1.語言能力
2.解讀辨認環境的能力
3.內心操控圖像的能力

八分法
語言、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自然觀察、肢體動覺、察言觀色與內省自覺。

上百年過去了,「智力」的定義與構念依舊缺乏共識!


智力測驗簡史

有很多不同的測驗方法,然而只要納入測驗的構面與題目夠多,所得結果都差不多(結果相關性高一致)
透過因素分析
呵呵,數量方法的記憶回來了
來歸納不同測驗所表彰的「一般智力」=>g因素」
g因素」跟數項工作成就指標呈正相關,能夠預測(個別)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成就。


知識共同體的啟示

社會大眾關注的智力是「g因素」

然而現代社會透過群體來分工完成各項工作,所以重要的反而是「群體」,而非「個人」,涵義:
智力不是個人推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個人在群體推論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多少貢獻?
=>除了記憶與思考等個人資訊處理能力,還需要: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緒與傾聽的能力

高運作效率的群體需要的不是很多高智商的天才,而是能夠合作與協調的各種不同技能的人才組合。
=>需要測驗的不是個人智商,而是團體的合作默契與成效

團體的運作有如車子,最好的零件的組合往往彼此之間不能fitting發揮最大縱效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Anita Wooley

設計的實驗,試圖透過量化的方式,尋找什麼樣的團隊特質擁有最高的「團隊智力(collective intelligence)」,亦即團體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並進一步找出這樣的「團隊智力 」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如此突破性的貢獻,使得她和她的研究團隊得以將此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

C因素

團隊智力和三項特色相關:
1.社交覺察力
成員越會察言觀色,團隊會有越高的團隊智力

2團隊內的發言是否平均
成員發言次數、工作分配越平均,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卓越

3.團隊中女性的比例
實驗結果發現,一個團隊中女性比例若是較高,「團隊智力」就會越高。然而Wooley也同時發現,女性平均的社交覺察力通常高於男性,因此該項數據是否真能代表女性比例高對於團隊很重要,亦或是團隊中,其實只是需要社交覺察力較高的組員,性別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群體的成就不是個別成員智力的總和,而是成員之間的合作默契



群體智力及其深層意涵

個人智力的觀念造成很大誤解與誤導,創業的好點子往往是團隊,好點子的產生不能歸功於個人英雄
成功企業鮮少因為一開始看似吸引人的點子而成功與獲利,而是隨著團隊到市場中探索,點子也跟著改頭換面
群體智能不是個人資產,而是團隊的資產

檢驗量化群體當中個人貢獻的方法
師法棒球、籃球、橄欖球評價球員的方法
該成員上場時,球隊的成敗率為何;對於團隊持續有貢獻的成員,分數就會高
(然而真實世界影響成敗因素太多,很難驗證或分離察覺個人的貢獻,難怪大家憑觀感直接打考績,是否善於交際影響主管對於個人考績的觀感)

對於團隊leader而言,工作有如務農,一開始的整地最心苦+辛苦
然而上級與大眾往往卻把功勞歸給收成割稻尾的(政治人物)
我們需要對各行各業與日常生活中默默無聞的眾人給予更多的感激。

沒有能力的主管透過開會彰顯自己的存在與自我滿足

籃球員的評價



第十一章  當個聰明人

老師和學生都明白:單純上課聽講、漫不經心套公式或死背不是最佳學習方式
與工作和維生有關的能力,經驗(實地實習)比正規(教室)教育更有效
學習要有成效,在聽課與實作之後,要有反思與反省的空檔

學習應該是為了行動與達成目標,如果不知道為什麼而學&自己想達成什麼目標,為學習而學習效果很差

學生(與所有人對於知識理解)的問題在於:把熟悉度或「認得(相關的專有名詞)
當成理解
理解需要刻意耗費心力解讀文字,透過文字揣測作者想傳達的意圖,學生往往以為輕鬆讀過*好幾遍=認真讀書


知己所不知

學生(覺得自己)理解(=用得出來)的假象源自於可以從課本、老師或成績好的同學得到答案(那個答案是老師、課本作者與同學的,不是你的)
毋怪乎上課詢問同學意見,大多數都趕快低頭-自己沒答案

教育觀念大轉變
過去
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具備專業的知識與能力
e.g.,
想成維修車師傅,學習汽修相關知識,到車廠實習,畢業後自然能夠獨當一面
想成為歷史學家或教師,牢記史實、思潮與年表,之後才能回答相關問題

所謂「教育是培養獨立的智識」,背後幾個隱含問題的前提假設
1.拓展個人的知識與能力
2.接受教育之後,原有的態度與觀念就會蛻變與成長
3.接受教育之後,會具備更多的正確知識
4.接受教育之後應該會更有成就

問題在於-知識與知識的應用要仰賴組織與現實世界的脈絡
汽修科學生學成之後,如果想出來開業要找到零件供應商,還要留意各種車款召回的資訊或是更新款車輛的維修方式=>融入汽車產業的知識共同體
要學習或教導歷史,光是熟記本國史實、思潮與年表並不夠,還要留意許許多多影響本國的週遭地緣政治與國際變化等相關脈絡=>不必了解細節(因為東西太多),但至少必須對整體走勢與脈絡有概念(這樣你才知道還有哪些資訊細節必須補強與有問題向誰問)

真正的教育
教會大家正視自己(對於大多數事物)的無知
不是往內看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而是向外看自己所缺乏的知識
學習放下自我保護與傲慢,接受自己無知才能看到自己知識的疆界,搞清楚自己在總體知識體系中的位置與
對外頭世界產生好奇,時時刻刻問:「為什麼?」(適時填補知識缺口)
學習判斷與取用他人的知識

如果以上觀點正確,那麼學校從一開始錯了:
  • 找的老師應該是博學之士(不見得有博士學位,具備相當年紀),而不是專精於發表專牛角尖SCI/SSCI(年輕)Ph. D.
  • 課程應該教一般化的科目:理學院開普生、普物、普化(General Chemistry);社會學院開:經濟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等課程;不要開設各種專題性課程(適合在職班)=>目的是提供整體概念與知識地圖給學生,而非單一議題的懶人包
  • 學習成績評量應該是透過作業而非考試,作業可以畫心智圖(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或評論報告(練習賞味與評論別人的知識)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a black cat in a dark room,” warns an old proverb.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no cat.”


知識共同體與科學教育

哥倫比亞大學 無知課程

現代教育,小//大學的教科書都充斥各種片斷又淺薄的資訊=>只為滿足相關利益團體的意見,導致課本內容沒有整合、中心思想與靈魂(塞了各種資訊與觀念)

科學透過「研究方法」來判斷成果的可信度、界定研究成果的知識含金量與進行協助(實驗結果必須具備可複製的再現性…)
所運用的每項技術、引述的各項理論、倡議的各項觀念,都要歸功於整個學術的共同體。(呵,我有感謝參考文獻的作者說

科學講求論證,一是直接觀察或實驗,二是藉由推論/推理
然而論證耗時、耗費與麻煩,所以學術界透過期刊來分享成果與所獲得的知識資訊
因此圈內每一位都要學習判讀他人所提供的成果與論述,判讀其可信度;也必須要說服他人自己的研究成果很重要,才能被刊登發表與取得教職;成果被評鑑正是學術圈的社交,而透過這種評鑑式的社交才能取得資源活下去。
(呵,各行各業,同行之間也是彼此間也不斷在相互評價啊)


學生要學會
  1. 如何判斷他人的知識,他人的知識靠不靠普?學會尋找可信任的對象與真正的專家。
  2. 心思細膩、擅於察言觀色、自省自覺以適應環境與團體(覺察自己的拘限與他人的意圖)
  3. 無知不代表無罪-不具備知識與自我情緒控制力而傷害他人,就算不是科學家一樣要負起過失傷害刑責。(自己要去查證蘑菇是否可食或有毒性)
  4. 科學一樣會騙人,營利機構或新聞媒體會斷章取義、誇大渲染或過度簡化研究結論(大眾要對媒體報導持保留態度 欸,現代人相信是各種社群軟體社團的團長要練習判斷團長是否是seafood)
  5. 判斷相對立的論點或觀點,哪一派比較值得信賴與採信?不單只是科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文學與哲學亦然。


網路上太多假消息,讓學生判斷正確和垃圾消息比教他們寫論文的技巧更有意義。

學習的群體
教學法的變革-讓大家練習成為團體中某一部分的專家與成為解決問題團體中的一份子

Ann Brown

先讓全班分組(各研究小組),各組各自鑽研研究不同子題,各子題集結成為課程主體
接著再重新分組,讓全班重新分成教學小組,而這次各小組要完成指定題目的報告

先培養某一部份的專業,在實踐於專業組成多元的群體中(拼圖法學用)

想把知識塞給別人,到頭來只是白費功夫
應讓每個人發揮所長,扮演最擅長的角色,教會大家與他人合作,練習同理心、傾聽與思辨,才能促進團隊合作與績效=>這才是博雅教育的真正價值,不是為了找工作而學習。



第十二章  做出明智決定

金融經濟學家Susan Woodward
研究如何協助大眾改善理財決策
發現債權人會評估債務人所知多寡,提供較差貸款利率給狀況的借款人-大眾對於投資理財的理解少得可憐

評估儲蓄或債務的長期變化(以為是線性變化,其實複利滾存是非線性,通膨與政府政策也是非線性…)
e.g., 房貸25萬鎂,利息5%
15年還清,最後付給銀行總額是35.5萬鎂(10.5萬鎂的利息)
30年還清,最後付給銀行總額是48.3萬鎂(23.3萬鎂的利息)
利息比double更多


「差不多」與「細節控」

多數人是「差不多」,所以廣告slogan 要精簡有力(比詳盡介紹好),大家往往憑印象感覺買看起來不錯又便宜的產品,還好大部分時候也都過得去/沒事


狂塞資訊並非解方

只有1/4的米國家庭,能夠在30天內拿出2000
接近退休年齡的米國家庭,儲蓄平均只夠他們撐過三年

為解決民眾欠缺理財知識,各國砸大錢推廣理財教育,e.g., 存退休金、備妥緊急資金、避免跳票、提升信用能力….
=> 以失敗收場

個人的決定並非全部依賴自己,大家會模仿別人(東方社會過度儲蓄、美國社會提倡信用消費過日)也或許是群眾的智慧,禿子跟著月亮走,大家跟著禿子走
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宣導大眾加入年金制度,一般理財專家認為年金是很划算的投資
然而大眾就是不受吸引/意願低
1.現在就要吃蛋糕(不想把錢留到以後,朝四暮三 朝三暮五好)
2.不信任政府
3.年金制度相關規定內容說明太複雜=>大多數是差不多先生,而差不多先生痛恨細節,也不想承認自己看不懂


蜂群經濟

金融資產的價值仰賴知識共同體(大家對於貨幣的想像與信任)

Hernando de Soto

Property Right Theory
之所以可以擁有特定資產的掌控權,不是因為你腦袋好,而是別人顧慮到你(與他自己)的權利。所有人都需要彼此協助,才能保護與控制自己的資產。

土著認定貝殼、大石頭為個人資產財富;現代人以政府發行的貨幣數額衡量自己的財富
口袋裡的紙鈔紙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別人相信它有價值。
此一價值元自於社會契約(而政府暴力公權力確保此一社會契約被遵從)

金融資產泡沫源自於大家對於資產價格共同認知的改變(信心崩盤)
市場買賣雙方各自透過自己的(長年)經驗、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總體分析建立對於資產價格的認知,然而那個認知可謂是知識的假象=>市場所有參與者對於該資產在此時價值的總和知識與認知,決定目前該資產價格(所以那個價格不斷變化=效率市場假說)

理財智商的用進廢退
夫妻當中負責理財的一方,時間越久,財經素養會越高,另一方則會越低
呵呵,說中我了
依賴他人=>影響自己的注意力=>影響相關知識的吸收=>在影響決策和結果

大眾即便理解不足,還是會持續作出決策,包含影響深遠的,那該如何協助大眾做出較為明治的決策?


輕推一把,決策加分

人們常常做出差強人意、與主要利益無關或事後後悔的衝動決定

自由意志家長制Libertarian Paternalism
改變環境與制度,比改變當事人的態度更容易有成效

推力法則(Nudge)
e.g.,
立法設定大家都是器官捐贈者,不願意的可以申請不要器官捐贈
政府與企業設定自動扣款加入退休年金制度,不願意的可以申請不要每月扣款
自助餐廳故意先上沙拉,再上pizza(以讓大家先吃沙拉,避免一開始就吃pizza後悔吃太飽)


解決方法一:難度要降低

解釋給五歲的孩子-Explain Like I’m 5.
白話經濟學/法律學、深入淺出的普科說明


解決方法二:原則要簡單

與其教會大眾熟悉理財議題或者金融市場的運作,不如給他們實用的原則
e.g., 越早投資退休計劃月好、收入15%要存起來、不要申請超過20年的房貸
提供人們正確的直覺,讓人願意實踐與持之以恆。


解決方法三:教育要及時
失敗組:
教導高中生複利滾存或資產多角化觀念,等他們真正成家時早就忘記
即時組:
臍帶血公司針對孕婦媽媽教室說明臍帶血功用


解決方法四:認知要檢視

透過跟你意見不同的人,來檢視你自己可能出錯的盲點
需要魔鬼代言人+正視自己無知與包容對立意見的氣度



結語  審視無知與假象

專家學者遇到不同於自己既定觀點的新想法時,反應如下:
1.刻意忽視這些不同意見,認為不值得花時間關注與理解
2.受到群眾壓力,不得不正視與面對,則拒絕接受或駁斥
3.當新觀念已經通過驗證變成主流觀點時,找藉口與自我美化說:自己早就曉得該想法不正自明

專家才是最大的災難

本書的三個主題
1.無知
2.理解的假象
3.知識的共同體
只有當認真思考才會覺得這些觀念真實與基本


我們要不計代價避免無知嗎?

無知難以避免,世界的複雜不是個人所能駕馭,無知本身不是問題,而是未能正視無知而惹上麻煩-人們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無知的人更缺乏自知之明

Dunning-Kruger Effect
表現最差的受試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井底之蛙),表現好的則傾向低估自己(視角較為宏觀,知道人外有人與自己很多地方待加強)

我們的無知默默形塑著每天的生活與人生的樣貌,一般人傾向從事自己所認定熟知的事,不會去做自己沒概念的事。無形中對於各種可能性的自我認知或無知影響了我們的人生道路。

懂得越少、過越單純的生活說不定越快樂;相對的,知道自已無知與世界有更多可能,帶來的是更多的顧慮

選擇「知」或「不知」,有其代價(看不見的平行時空與人生樣貌)


成為更加明理的眾人

無知盲從的極端案例

對於各種信念與對於各專家的信任要伴隨理性的懷疑(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
如果所屬的團體或群眾提出有害的建議,不但要有勇氣拒絕,更有責任與義務提出反駁

在群體政治當中,不反對與服從=支持

在生活當中,大家都能接受彼此的脾氣與不同意見,不懂不確定時,直說無妨

對於知識與事物運作理解的假象是人腦運作與人類運作的一種特色
集體活在假象當中是一種必要(讓社會與市場可以運作),偶而也導致戰爭、重大事故、政治僵局、偽科學與不平等不公義。


審視假象

活在假象中的好處是:讓人有自信、採取大膽行動、創造嶄新的可能
e.g., 1961甘迺迪總統說10年內登上月球
馬可波羅、哥倫布等探險家都是因為相信,也展現勇氣與毅力去實現自己的信念,留名歷史

同樣道理適用於人際關係
感情問題通常比想像中複雜,但至少我們願意嘗試(因誤解而在一起,因認識而分開TAT)


世界運轉同時需要兩種不同類型的人

謹慎自知的
盡力正確看待人事物、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知識的疆界與侷限(保守、不會過度承諾)、明白也善盡自己的責任(判別真偽),每當與別人合作懂得展現自信與包容的胸襟、懂得欣賞與感謝別人的貢獻

樂天自信的
覺得有無限可能、充滿熱情、勇於探索未知,能夠討論各種話題、對自己的知識充滿自信,有時咄咄逼人不肯承認錯誤(才能化不可為可能闖出一番事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