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知識的假象(2/3)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兩位作者(可能是師生關係)

Steven Sloman
影片

Philip Fernbach
影片

面對複雜的世界,人腦渴望簡單明瞭的答案(e.g., 抽菸致癌、基改食品有害...)然而簡單明瞭的答案正是理解世界的大敵,因此自以為無所不知的知識假象讓人可以自我感覺良好的活著...;嘗試透過公投或集體表決來處理複雜問題的方式註定失敗(每個人基於不同的資訊與判斷過程得出的判斷,有所差別與各持己見其實是常態)
=>真理不是掌握在多數決或多數人的共識
(科學第一守則:努力找出任何會騙過或影響你自己判斷的因素)




第五章  藉助身體與環境來思考

認知科學研究-大腦如何產生心智與認知(微觀神經生理基礎=>宏觀行為模式與情緒反應)

交大開放課程-大腦與認知科學介紹

神經學/心理學=>大腦與認知科學,尋找是哪些因素,讓人以不同的方式感知、思考與行動

古早觀點的人工智慧系統:有如收銀機=>接收資訊=>處理計算=>顯示結果
電腦會思考,但其思考方式與人腦不同
傳統電腦的思考:需要定義框架、窮舉所有可能


內化智慧
包容式結構-高階模組包含低階功能
e.g., 掃地機器人
底層感應器直接因應環境變化作出反應,沒有預先計畫好的路線


人腦的思考邏輯
人所以對於環境有熟悉感安全感,是因為只去關注自己留意的那一小部份,那一小部分沒有變動=正常


世界就是你的電腦
人腦接球(因應世界變化)的方式
不是
(在原地觀察一陣子)預測球的落點,再跑到那個落點
而是
盯著飛來的球,跟著盯著球的視線跑,直到接到球(或球落地)

以視線為主(相較於估算落點)的優點
1.不必耗費腦力估算球的落點
2.所有資訊立即可取得(眼前),不必用到記憶力與計算力
3.依據球位置的變化率,調整自己的移動率(立刻動起來,無須事前計算與規劃)

人類的行動反應跟昆蟲很類似=>依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移動的方向與速率


大腦與心智
人需要身體協助進行思考與記憶,身體引發情緒好惡反應(心理不是獨立於生理,心物非二元)
e.g., 透過紙筆來進行算數、用自己習慣的手勢與物品可以幫助思考

情緒反應是一種記憶:提醒自己有些需要注意與避免的情境
e.g.,對蛇的先天恐懼內建到DNA中,源自於老祖宗的求生經驗
而懼高或飛行恐懼症源自於感應到風險與(飛行)違反常理

厭惡感是道德感的一部份

人的心智不單只是計算器,要仰賴
身體感官感受到的環境變化與刺激
大腦先天的反應、情緒記憶
才有辦法推理、決策與做出反應。

心智運用大腦、身體感受與其他事物來處理資訊



第六章  藉助他人來思考

思考是為了處理複雜的決策
而演化出心智就為了處理資訊、讓人類採取行動與適應環境
但單一個體能耐有限,集體的整合與協調能夠促成複雜行為,大幅超越各體能力。
自然界的典範:蜜蜂與螞蟻

人也很類似,三個臭皮匠勝過ㄧ個諸葛亮
人很善於人云亦云(=借用別人的經驗與知識)


群體狩獵

物種要存續,首先必須取得食物,要頭腦與協調群體活動才能撂到比自己體型大的獵物

狩獵除了聚集大家的體力之外,也涉及認知能力的分工,單打獨鬥絕對辦不到:
年長熟知牛群習性的薩滿帶頭:觀察牛群/風向、判斷出手時機
身強力壯壯年跑到牛群前埋伏,其他婦幼協助搬運、屠宰、升火等
認知與勞力的適當分工,可以讓整個群體狩獵的成功率與效率大大提升

今日蓋房子、建造車輛是同樣的勞力與認知分工只不過產生很多的肥貓CEO

而心智的演進與群體福祉的增加,不能只憑個人單打獨鬥,而有賴於群體內所有成員的相互合作,如同蜂窩一般。

狩獵的複雜度
初級:包圍落單的獵物、阻斷獵物的逃跑路線(狗與狼都會,早期人類的能耐)
高級:(一群人)驅趕獵物,讓獵物落入遇先準備好的陷阱區(另一群人)=>現代人類的能耐:懂得觀察地形、時間、獵物習性、分工與協調


聰明的腦袋

200-300萬年前,人屬再非洲草原出現
現代人類大腦容積是人類祖先的三倍左右,代價是四肢與身體不如祖先強壯,而且共容易難產。

為什麼人的演化會朝向更聰明的大腦,而不是更健壯的身體?

生理說:
聰明的大腦有助於記得更多食物來源、試探找尋取得食物的方式,獲得越多食物與營養,大腦的發展越健全。

社會說:
狩獵是群體生活,人數越多,需要的溝通與協調越複雜,越複雜的溝通與協調刺激大腦發展,而越聰明取得越多食物的族群,養活越多的人,需要更加複雜的機制與大腦認知能耐

人類學家Robin Dunbar

他的演講(這年頭真好,可以聆聽宗師演講與分享洞見)





研究結果顯示(支持社會說social brain):腦容量大小和全體大小息息相關
族群較大的靈長類動物,腦部較大,相較之下,領土範圍與飲食營養等指標和腦容量等關係不顯著。

人類活在150人大小的親友族群圈當(Dunbar’s Number- from the regression of brain size to the population size大部分的部落與組織社群人數規模約在100-200之間,大腦能夠處理負擔的人際關係大約就是此一規模;因此沉迷各種社交軟體不會增加你/妳的朋友數密XD)

隨著地球村演化,人腦會再加大與適應更平的地球與更龐大與複雜的人際關係嗎?
現代科技變化進展太快,導致社會政治經濟體制跟不上,所以每個人都抱怨政府?!


溝通協調仰賴複雜的心智能力
蜜蜂透過舞蹈與費洛蒙傳達花朵位置,然而舞蹈與費洛蒙所能傳達的資訊量有限
人類是動物界溝通比賽的冠軍-透過語言傳遞想法、(辨識彼此的肢體語言)確認對方意圖
能夠喘測對方內心狀態的推理能力,乃至於各種肢體語言辨別判斷真偽是讓群體內成員相互合作的關鍵。


共同意向性

意向Intentionality(很抽象的一個構念)

另一項人類優於動物或機械的能耐是:達成共識、共同專注於同一件事情
大人用手指,小孩就知道玩具的方位(一歲左右的幼兒,大概就能掌握大人手勢、肢體動作想傳達的意思)

人類小孩玩是為了在一起與參與(for co-work not for play nor fun)
而黑猩猩沒有類似表現與行為=>仿佛人類天生就會互助合作

人類社會透過語言儲存與傳遞知識,也透過語言協調合作與分工,進而形成團體默契的文化。

相較於一萬年前,人的生理結構沒有什麼變化或差異,人的能力不斷提升,不是因為人變得越來越聰明,而是透過各種形式的蜂窩與組織協調機制,釋放與發揮共多更享的智慧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當代的團隊合作

一群小孩會發明遊戲、進行角色扮演、一起解決問題或爭吵
成人亦同,不論是國會會議或是科學發表會議亦然

每個人輪流貢獻所知局部知識和想法、提出問題,時而拋出假設,時而意見交鋒,輪流發言與回應過程複雜,最後也許會達成共識。

而當今科學尖端知識深奧(e.g., 暗物質、希格斯玻色子),背後的知識往往散布在成千上萬人;語言、記憶力與注意力等所有心智功能,都可視為散佈於知識共同體中,大家會自動進行認知分工:
e.g., 男主外女主內,法律問題找律師,車子拋錨找修車廠….


模糊的邊界

偉大的樂團、事業公司、發明或科學發現並非單一成員的貢獻,而是所有成員互動的成果。
(欸,那為什麼要頒獎表揚少數幾個人?!反過來當出事發生重大事故與災難的時候,也不應該只追究指責少數幾個人)

團體與組織當中所有人的認知或行為都相互關聯,成敗歸屬於集體而非個人
=>個人思考和團體思考緊密不可區分;而每個人往往都高估自己對於成果的貢獻(導致總和超過100%)
e.g., 
夫妻各自高估負責的家務比例,導致吵架;而企業公司分紅往往輕忽基層員工的貢獻,導致基層員工消極與怠惰。

個人的貢獻往往依賴組織環境與所提供的支援與資源,組織與個人正式彼此相互依賴與彼此貢獻難以分割清楚,才是明智之舉
(這個事實要如何讓那些算點數、語滿口績效導向的所謂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認清楚呢?無怪乎有辦法的用腳投票,沒辦法的暗中怠惰,只有所謂的專家汲汲營營於宣揚自己的績效)

在知識共同體當中,能夠取得知識比你自己擁有知識更重要
過去,知識很稀少/取得很困難,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大多數人獲得相同知識,以發動戰爭或到工廠做工=>近代教育的起源與大量製造式的教育模式
未來,知識很多/取得難度不高;跟別人擁有相同的知識=人云亦云/沒有附加價值;想像出路或許如下
  1. 專精於某一項知識技能,知道這項知識技能的應用範疇與限制(知其所以然;可以在學校中教授與精進 from tool side;或許可以比喻各項醫學專科)
  2. 知識與人脈面很廣,對於市場需求與客戶的使用情境敏感,很清楚知道什麼問題該問什麼人,善於觀察出沒被滿足需求與潛在的問題(宏觀面的趨勢分析或微觀的消費者心態from demand side,要親身到市場觀察感受=>人類學/社會學的訓練。比喻為家醫科與社區醫療院所)
  3. 串聯整合力超強,善於動手做與在很短的時間內搞清楚問題關鍵(在做中學,與產學合作,要打破系所間隔-department store 讓不同領域背景的人組成團隊 e.g., 電機系發明的新產品讓企管系去搞定生產製造與上市銷售 from supply side=>業師可以幫忙,提點真實運作當中的現實取捨與輕重緩急;透過創意競賽幫忙打預防針,比喻為極重症與急救醫科)



具備群體思維的個體

往往是很淺碟型的表象知識-聽過很多詞,對這些字眼不陌生,然而卻不具備實質的知識內涵(無法說明其運作原理)

同一個知識社群的人(知識社群與社群成員互為因果,彼此相互強化)往往會自欺欺人,以維持自我感覺良好(邪教的雛型)


「蜂群思維」的優點與危害

優點:
  • 大家有共同的信念/意向、才能夠協調發揮力量 (相信同一個神、法律規範或科學理論)
  • 透過知識分工獲得更便利與輕鬆的生活


危害:
  • 難以察覺自己或在知識共同體當中,分不清自己具備哪些知識
  • 對自己的無知無感(人云亦云一些專業名詞,彷彿自己懂得與理解那些專業)
  • 往往是透過二三手的課堂教育或教科書學習知識的應用,而非第一手感受、體會與理解知識的本質與應用(因此用不出來、用錯或不知道用在什麼地方與其限制)
學校教育或老師只能在很有限的時間內傳承經驗,關於知識應用背後的經驗智慧無法完整傳遞所有資訊,只能透過語言或書本圖片proxy…
大家知道:Date=>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
光講Knowledge/ Wisdom,而不告訴大家當初這些如何Knowledge/ Wisdom如何被歸納出來= 派不上用場/用不出來的草包族知識



第七章  藉助科技來思考

網路與智慧手機成為現代人的社交基礎與主要資訊來源,改變生活型態

科技是思考的延伸

人能夠適應技術的改變、懂得應用新工具做為日常生活(1歲的孩子懂得用平板看卡通)
大腦將工具視為自身能耐的一部份(善用科技與工具是人類的特點)

問題是花上數小時仔細瀏覽醫學網站,無法取數年訓練培育出來的醫學專業與距此做出的判斷
同理可證:
花上數小時仔細瀏覽財經網站,也不足以掌握複雜市場的全貌與各種細節,以及做出精準的投資判斷

然而隨手可及的相關知識,會讓人對自己的能耐產生錯覺。


科技(暫時)缺乏共同意向性

目前一般人生活中最普及的AI屬於GPS導航
計算出最佳路徑、預估到達時間與在走錯路線時換化路線

然而導航不會:
建議你順路去爸媽或同學家、欣賞路邊風景或夕陽=>
不具備讀心術,無法窺探你的意向-包含目標、願望和滿足願望的條件與優先取捨,自然難以提出建議,在規劃安排路線上與你的意向同步。

機器只能問你的目標是否是ABC ? 依據你的回答進行回應,無法主動採取因應措施。(具有AI的機器比較像微波爐,而非另一個可以和你合作的人)

人的主要能耐,如語言與觀念形塑都仰賴共同意向-意識到自己所知(想要)與他人所知(想要)的差異,彼此進行調適與配合。
甚至反思推敲資深與他人的認知過程=自省自覺的意識,沒人曉得該如何讓電腦產生以上知覺與自省的意識。
(網路社群則會自動調適與同質化,形成價值觀與共同意向的同溫層)

現代人機系統主要的功能是保護人命預防人為疏失(好在電腦沒有自我意識,不會想幹掉討厭的人類)
車子有ACC、盲點感應警告,火車有自動限速器、飛行員透過Fly by wire控制飛機

自動化悖論-為了提高安全性的自動化系統反而降低了安全性
自動控制的安全系統導致人的依賴,駕駛或飛行員不再進行監控(因為99.99%的時間內,這些監控與警覺都是沒有必要的庸人自擾),然而當硬體感應器故障或軟體發生錯誤時,駕駛或飛行員沒有警覺與喪失因應能力,遭遇(0.01%)意外時帶來更大的危險。

只是人往往毫不保留地信任軟硬體輸出的訊號(機器的可靠度與正確率>>人的可靠度與正確率),認定機器不會說謊不會誤判,導致盲從GPS開到荒郊野外、撞船、墜機….

這些軟硬體並沒有自省能力、也無法判讀人類動作的意圖與整體(更高階的)任務或系統目標(bypass限速器或interlock是為了方便或趕時間以達成準點目標)

機器使命是完成指派工作,所有工序按設計程序運作,當遭遇突發狀況時,機器不會巨細靡遺地告知操作人員:它覺得碰到的問題是什麼?它目前處理的方式為何?想達成什麼目的?
只要程式設計漏算了一種情境,機器不曉得如何應對,遇到該狀況,機器就會出錯失靈。而複雜的軟硬體,導致沒有人具備理解與操控精密科技的所有一切知識。

相較之下人會觀察、評估自己的行為,在腦中察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與週遭環境的變化,甚至察覺自己的思考模式(導致與環境互動的因果關係)
如果不喜歡眼前所見,可以採取不同的行動、試圖改變現況


真正的超智慧體

群眾的智慧

維基百科,市場價格理論
市場上每個參賽者都在猜測市場的走勢、別的參與者會如何反應,導致市場無法被預測

網路設計師嘗試研發新的應用程式,讓不同社群能夠積極結合以解決特定問題


預測未來

能夠改變世界的超智慧體存在於暨有的知識共同體中
科技的進步不在勢提高運算效能,而是讓各種不同的資訊在不斷擴大的知識共同體之間流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科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管理知識與資訊外包和協力的過程
管理生活或經營公司,時時刻刻都會用到機器與網站,我們變得越來無知,卻越來越感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第八章  想想科學

反科技的精神領袖-Ned Ludd
18世紀紡織工廠的學徒,因為被罵憤而拿起槌子把紡織機敲的稀巴爛

恐懼科技,認為各種科學疑慮(e.g., 氣候變遷、基改工程、疫苗注射)是陰謀論


大眾對科學的理解

當前社會對於科技的態度
Walter Bodmer報告

「資訊不足理論」
對於科技的反對肇因於缺乏理解,補足大家對於該科技的知識,就可以消彌對於該議題的反對與疑慮

然而問題(排斥懷疑新科技)的底層是:數十年來普科教育的成效不彰
提供再多宣導與資訊,還是無法改變大眾對於新科技(e.g., 基改食品、幹細胞療法、疫苗注射、奈米科技、核能與輻射殺菌)的疑慮

對於新科技的排斥不是「資訊不足」而是「態度保留」
一般人對於新科技或是爭議議題的態度,取決於眾多脈絡與文化因素(道德偏見),這才是成見根深蒂固的關鍵。


忠於自我知識共同體

個人的信念並非是獨立的片段,可以隨手汲取或是拋棄,而是跟其他信念、家庭或學校教育傳遞的共同文化觀和身分認同緊緊相連。
改變或揚棄其中一項信念,意味著改變或揚棄許許多多相關聯的信念與潛在價值觀,有時候這會涉及違抗個人所屬的群體、背叛信任與愛護我們的親友。

改變大家對於基改食品、疫苗注射、演化天擇或全球暖化,不單只是教育訓練與資訊傳達;背後是個人信仰和態度、還有族群文化對個人認知的影響力。

道不同不相為謀,質疑/反駁自己過往的信念=把自己的人生砍掉重練
人的信仰不屬於自己,而屬於所屬的群體,所以才會如此難以改變。

想到人體(硬體),每天耗費約1/5的能量在自我更新、新陳代謝、排出體內老舊細胞。大腦知識與觀念(軟體)的更新,其實也是一樣需要耗費大量能量與時間,每天學習...
無怪乎,很多人大學畢業離開學校就死(心智觀念沒有改變與成長)另外一些人花大錢回學校念EMBA只是為了填補自卑心或滿足虛榮心(心智觀念一樣沒有改變與成長)


因果模型與科學理解

科學只依據(也只依據)事實和驗證結果評估科學知識與問題,不在乎一般大眾對於相關議題的態度
;而一般大眾也容易乎略事實與科學證據(人本來就不擅長記住事實細節)

新聞報導往往誇大、只關切答錯的一部份,e.g., 1/4的人(笨得)以為太陽繞著地球轉
其實應該問那答對的3/4:如何確認地球繞著太陽轉,而非太陽繞著地球轉?囧,我自己也答不出來,終於體會領悟科學的利害-透過數學驗證觀察結果,而非身體感官直覺

日心說
摘錄:
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1543)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西元前)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1609伽利略聽聞且自己製作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關注。直至克卜勒以橢圓軌道(1618)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與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人類往往依據個人經歷(可能不具備代表性)去就建構與推論事物間的因果關係模型,這些模型往往暨天真又不準確,而這些錯誤的心智概念與因果模型往往導致人做出錯誤行為
e.g., 相信人努力工作或從事重勞力工作,新陳代謝快/藥物的效果退得快,所以必要時可以多吃一顆(造成over dose)=>把人體比擬為汽車,汽車開越快或遇到上坡耗力,汽油銷耗得快
而科學事實(實驗)是:藥效長短,和工作是否辛勞/流汗無關….

高中生專題報告-人類對基改食品的疑慮

hint:
吃基改食品不會改變你的基因(造成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然而基改食品致癌物)
同理可證-社會大眾對於輻射殺菌(寄生蟲)蔬果的恐懼,覺得受過輻射的蔬果=代有輻射的蔬果
反對接種疫苗是因為疫苗含有硫汞的成分(&注射致死案例)


彌補資訊不足

只能透過一而再、再而三的短片來宣導(洗腦),有助於改變一些人的認知與觀念

然而只要新觀念不符合當事人既有的心智模型與因果推論,當世人往往難難聽進去、排斥甚至反駁,畢竟大家都(預設)認為自己是對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