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1/3)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





老師的演講


自序: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找到既有文獻的不足或缺失,才能談改善與創新
而普通人只看到文獻與別人的好,看不見(別人蓄意不談)的缺陷與不足

增加辨識力的方式:彙整大師(不同廠商)間的相互批判
用最小資源,產出最大突破的(所謂創意與洞見)背後是-批判與評論的能耐



1 達摩面壁,慧可立雪──研究所學什麼

終身受用-研究方法
為重要問題找到ㄧ個嚴謹與可靠的答案(answer to a problem)
為目前或未來的問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solution to a problem)

無用-象牙塔內的專門知識


研究的目的是尋找正確的答案
  1. 搜尋相關文獻,研判文獻的可信度與品質(迅速過濾不佳的)
  2. 分析優質文獻的觀點與其證據和推論過程,確定其得失長短與適用限制
  3. 比對不同文獻的界解與相互批評,找出尚待釐清的疑點
  4. 彙整既有文獻與前人研究可靠的部份,披湊出事實與已知的範疇,盤點與描繪當中須釐清的疑點與未知的範疇
  5. 針對當中須釐清的疑點與未知的範疇進行第一手的研究或調查,以獲得問題的答案


呵,大部分人或研究生根本連問題都問錯了,所以研究動機根本就是無病呻吟與無關緊要


最省力省時的創新策略

學界/業界都重視創新,而創新不是仰賴靈感或運氣
方法:
1.抱持著警覺與批判心理閱讀文獻、進行文獻回顧=>了解前人的失敗經驗與教訓,以避免重蹈覆轍前人遭遇過的陷阱與坎坷路=>降低風險、減小所需時間與資源
2.吸收前人可靠的經驗與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使力)
3.分析暨有方法與答案的缺點與不足之處,用自己的創意(聰明與運氣)想出改進的辦法,推陳出新。

創新不是蠻幹,而是盤查問題相關的知識地圖,把心力用在刀口與找出突破的可能路徑。


太空競賽的教訓

影響成果與品質的因素有三
1.個人才智與努力
2.運氣
3.文獻回顧的能力(有沒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越是革命性的研究,運氣與個人才智與努力的成分越高
而用是應用導向的研究,越需要控制風險與成本=仰賴文獻回顧

盲目地增加人員與經費不可能讓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贏過蘇聯,幕後英雄是-圖書館界對於學術文獻的索引與編撰-有摘要方便查索與流通

探索太空最大挑戰,不是「拓展人類的知識疆界」,而是「讓既有的知識被些需要他們的人知道與應用」。


後進國家的優勢
先進國家前沿技術的開發與進步要靠革命性的創新,因此面對高風險、高成本與不確定

後進國家技術升級要靠縮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蕭規曹隨),著重在有專利封鎖的地方尋求替代方案,關鍵是文獻回顧與活用的能力。
(幾年就可以追上幾十年的研究成果)

解決問題最快、最省風險最小的方法是抄襲,而非研發與創新


紅色供應鏈的威脅與台灣產業的未來

台灣過去請日本老師傅來教,高科技產業直接花錢設備、技術與專利
台灣買得到,大陸也買得到,造成今日台灣產業、經濟與社會多重困境-關鍵是產業沒有升級與轉型

而產業無法升級與轉型的底層原因是
  1. 老一輩經營者,缺乏「管理」創新與研發的能力
  2. 唸過碩博士的研發主管,沒有宏觀與意識到-後進與先進國家的差異,要不夜郎自大閉門造車,要不崇洋媚外一昧抄襲
  3. 缺乏自信心+消化吸收與評論活用的能耐(產學脫鉤越來越嚴重)


想起台塑/台積的案例-自己都會去改變與調整,累積know how,雖然都會被原廠恐嚇說:不保固與不保證



2 黃金與糞土──學術著作的要件與良瓢

學術著作的基本要件
1.原創性(originality)、新穎性(novelty)與貢獻
報告過去未發現的事實或者推翻既有理論,對學術界有不可忽視的貢獻與衝擊(連帶改變人類社會)

2.嚴謹性(rigor evidences)與客觀性(objectively)
發明與創造只需要創意,學術研究要把創意變成客觀(經得起批判與反覆檢證)的系統化論述(知識)
  • 文藝創作、建築設計、科技發明與學術研究都追求創意,然而
  • 文藝創作-不在意實用性與客觀性(在乎主觀的美感)
  • 建築設計-在乎實用性,不在乎客觀性
  • 經濟評論-在乎客觀與洞見,不在乎論述的嚴謹性與系統性
  • 學術研究-不在乎實用性,在乎客觀性、嚴謹性與系統化


3.批判性的檢證(critically examination)
證據透過可靠的理論架構整合framing在一起,嚴謹分析與歸納各種可能隱含的推論(implications)與其矛盾,刪除可疑的詮釋與或解釋,保留經得起批判性檢視的洞見(=結論與建議),嚴謹地論政這些見解的合理性。

4.理論性、系統性與一致性(coherence)
洞見、知識或解決方案不是隨機散亂或孤立偶然的,
各自有明確的前提假設與適用條件,彼此之間有歸納與演繹的關係,不同理論形成一個脈絡清晰的知識架構體系。

5.客觀性與可重複性
在明確的給定條件下具有可重複性、經得起他人反覆檢證,排除各種偶然與不同主觀的詮釋差異。

6.跟學術界的明確關係
上述發現在既有學術知識體系中的位置(positioning)與對話訴求對象-跟既有學術知識或理論的傳承關係、競爭關係或取代關係。

7.文體的清晰
透過學術界慣用的概念、術語與文體,讓具有專業能力的讀者閱讀,獲得一致與共同的理解。


批判性思考與系統性論述

以上6(跟學術界的關係)7(清晰文體),目的是方便讀者進行批判性閱讀-從不同角度檢證論文的正確性與可靠度

不具原創性的著作:作者無法掌握學術界既有的知識
有原創性而客觀性不足:甚至無法檢證結果的可重複性與真偽=不具參考與實用價值,e.g., 中醫知識、英國的研究報導

確認一項知識與發現的客觀有效性,最可靠的是經由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反複檢證,而要他人進行這樣的檢証,最有利與最好的方式是:將理論知識表述為一個嚴謹的系統脈絡
  • 有明確的前提假設與適用條件
  • 有清楚的歸納與演繹關係
  • 有具體結論與各種推論


把零碎知識發展成為系統知識的好處
1.以一馭萬、化繁為簡,提升應用的靈活度
2.更有效的推導出隱涵的推論與凸顯內在的可能矛盾=>方便進一步的檢証與否証


系統性與客觀性:從工程科學到人文科學
知識的客觀與系統性受希臘思辯傳統與實證主義的影響

三大特質
  1. (即便文筆活潑、不拘泥成規),思維具備高度的系統性與組織性,有嚴密的論證過程(不是散文隨想或格言集錄)
  2. 盡力提供各種證據、具說服力的論述與論證,說服抱持質疑的專業人士,都能接受其思想、論述與主張
  3. 寫作風格條理清晰、論述嚴謹,盡力排除誤解或誤讀的可能,以正確與有效地傳達其思想。


作者要有能力(強烈地)自我批判、擺脫主觀(自我感覺良好)的偏見、意識形態的干擾,以確保其提倡知識的客觀有效性「真理」



3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研究的歷程與時間表

兩年往往只是完成一本勉強可以的畢業論文
找指導教授越早越好
1.熱門的老師也有內定的學生/越晚找老師,挑到濫老師與濫題目的風險越高
2.論文過程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要用時間換取空間

從文獻回顧出發

1.針對主題進行初步的文獻回顧:
問題的起源與背景,問題在現實世界當中的意義與價值(重要性)、目前的主流結論、學界懸而未決的主要爭議與癥結點、相關的研究趨勢

2.在研究主題的範疇中深化文獻回顧
主題內各種研究子題、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直到對某一個具體的問題有些感覺與想像
給這個問題下一個標題、用一段話陳述問題的意義與研究焦點=>論文題目雛型

3.針對此一論文題目,選取相關的關鍵字,開始搜尋與篩選出與該問題密切相關的代表性論文=>勾勒出學界研究這個問題採取的角度/流派、研究方法與各種可能會影響研究結論的所有因素
=>彙整出各流派的優缺點與得失,以及背後大致的原因與機制

4.嘗試突破與創新
從既有的觀點中截長補短,揉合成兼具數家之長的解決方案,以便(在某些場合或情境下)比現有方案或答案更貼切

5.更仔細研究你取法的既有方法,深入的了解其優缺點的成因與機制,以評估揉合它們的具體策略與可能困難點,據此調整創新的策略與研究構想,直到排除困難為止。
=>評估這個方法對既有方法的優缺點,選定一個最能揚善隱惡的應用情境。


後半段的坎坷路-發展、調整與驗證研究構想

學界要的不是一堆天馬行空/無法被驗證的創意,而是經得起檢證的可靠見解。
問題的答案不是Yes or No. 而是回答方式與證據有多嚴謹與可靠。

問題的答案必須要先鋪陳唯一套邏輯嚴密的理論與系統性知識,才能夠從最多樣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反覆檢驗它,從而強化其有效性與可靠性。

從各種角度探索可能支持它的證據與駁斥它的證據=>從各種正反面的證據,調整此一理論的假設條件與適用範圍,直到無法駁斥它為止。

調整過程需要
1.希望讓成果與理論有最大的適用範圍(一般化越大,貢獻度越大)
2.持續了解學術界最新成果(你想得到的,別人也想得到),避免被捷足先登。
3.根據最新文獻,向學界說明這份研究的優缺點,以實驗數據、統計分析或者電腦模擬說明它的優越

最後才是寫成論文、給指導教授過目、送交口試委員會….



4 恩師與廉價勞工──指導教授與研究能力的養成

研究能力的養成>準時畢業與畢業後的出路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育

批判性思考的六種能力
  1. 分析(Analysis)證據、概念、方法與問題脈絡
  2. 評估(Evaluation)證據、方法、結果的價值與可靠性
  3. 對於各種證據和事實進行嚴謹的歸納和演繹等推論(Inference)已產生新的結論或命題、發現
  4. 解釋(Explanation ) 各種證據的內在關聯或是因果,以形成規律或理論
  5. 詮釋與解讀(Interpretation)各種證據、概念、理論與研究結果的內在意涵(implications)和可能衍生的影響、和重要性與價值意義等
  6. 自我引導與組織(Self-regulation)自己的思考活動、選擇判斷方法、找尋證據,從證據中產出可靠結論或判斷,推翻誤謬


以上六點無法按表操課或依樣畫葫蘆,而且每一點都需要強調思考的品質與嚴謹性




5 萬綠叢中一點紅──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的關係

適合的論文題目要具備以下條件
1.題目範疇內足以產生獲得學位所需的創新與貢獻
2.具備讀懂文獻所需的背景知識、欠缺的部份可透過修課獲得(或找到適當的老師來學與問)/另外不足需自習的部份,屬於可負擔的範圍
3.對這題目有興趣,可以支撐你熬過漫長歲月中的各種挫折與挑戰


議題的背景與意義
由廣而窄,先從較廣的視野了解該研究主題的背景、相關研究子題的類型,以及主要的爭議與共識=>憑空想像的題目可能都不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呵呵,工作夥伴去交大念碩班,問她想做什麼題目,果然就是那種憑空想像沒有學術意義的題目)

從較廣的背景去了解每一個研究子題的背景與脈絡,才能掌握各子題的主要訴求、方法特色、關切重點與釐清各種爭議(研究題目)的原因與必要性,不致見樹不見林
(這其實要花很大的心力與時間整理文獻與私辦,甚至回朔這個議題的歷史演進脈絡,無怪乎很多論文是淺碟式無病呻吟;以下彭老師用基本工資為例進行說明)

基本工資起源於19世紀末,當時為了對抗猖獗的血汗工廠
近代是為了對抗無薪實習、避免打工賺取學費的學生或弱勢族群陷入惡性循環(對抗趁火打劫的資方)
反對基本工資的認為,訂定基本工資會造其他更需要工作機會的更弱勢族群更找不到工作;與其訂定基本工資,不如採用薪資所得補助(未達最低薪資者免繳稅+給予補貼)
正反兩方的核心爭議:「利弊相抵之後,基本工資與所得補貼,何者較優?」


主要的爭議與典範(關鍵)論文

1981美國國會「基本工資研究委員會」結案報告(四年普查的結果六大冊)
1.基本工資調漲10%16-19歲勞工失業增加0-1.5%
2.20-24歲的勞工影響更輕微
3.年齡更高的勞工,其就業率受基本工資的影響,在理論與實証研究上都不清楚

後續的兩篇研究期刊論文
師法對照組與實驗組,找相鄰的郡(經濟背景與人口統計相近)+拉長觀測期間(16年的追蹤,以捕捉延遲發生的效應)
1.調漲基本工資,對於失業率沒有影響
2.調漲基本工資,可以使低薪勞工的工資提高
3.先前研究沒有對照組與控制組&時間不夠長,因此研究結果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因此結論不足採信

學術研究重質不重量


研究的轉向與題目的多樣性

傳統信念-「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
新的實証結果顯示-「調高基本公司不會明顯增加失業率」
Why?=> 進一步的質性與計量研究

不會增加失業率的原因與理由
1.提高基本工資=降低低薪工人的流動率=降低雇主的訓練與管理成本
2.提高工資=提高工人的工作意願=工作效率提升=減少總工時與潛在失誤
3.提高工資對於雇主的衝擊比較小(不是等比例增加成本或減少雇用)=>一部分被以上效率提升所吸收,另一部份可以轉嫁消費者
4.即使調漲工資造成少部份(製造業)勞工失業,但大多數收入增加的勞工=消費能力增加=創造另外(服務業)的就業人力需求,抵銷對於失業率的負面效應
5.會計較基本工資門檻的多是經營能力差的事業,透過提高基本工資來淘汰這些行業與雇主,有助於提升整體市場的競爭力

而傳統信念-「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源自於「完全市場競爭」的假設,推翻此一假設,可以建構出新的理論模型

而新的研究問題演變成是「基本工資提高多少才不會造成失業率大幅上升(得少於失)?」
或者如何更精確的定義實驗組與對照組:空間取樣與時間跨距的設計
進入下一個回合的討論與爭辯



6 告別大學時代──期刊論文的閱讀技巧

為什麼大學時代的讀書方法不管用?

教科書
1.課本針對初學者而寫,作者與出版社花很多時間讓內容易懂、易讀與清楚解說
2.內容被極端有秩序地組織過,由淺入深、由簡入繁

論文
1.寫給圈內專家看(不會解釋術語、觀念與定理)
2.有頁數限制、言簡意賅

讀論文的方法
1.研判這篇在大架構上的位置、所屬學術分支,找出相關文獻
2.從這些相關的文獻,只讀你想探討研究議題的相關部分(不相關部分一律跳過)
3.將相關部份材料排序,由淺到深、由近到遠安排出閱讀順序,以掌握背景知識
4.背景知識與脈絡掌握住後,再回過頭來精讀關鍵的那幾篇

「自修能力的養成,就是教育的終點」


螺旋式閱讀法

第一次讀
只讀題目、摘要和引言,聚焦以下問題
1.這篇論文想解決什麼問題?最適合描述此一問題的術語或關鍵字為?
2.使用的研究方法?
3.問題+方法屬於哪一個學術領域

依據以上1-3的關鍵字,去google相關入門與普科文章或維基百科,提升自己的背景知識

讀第二次
整篇讀過,不強求完全吸收,求掌握這篇論文的學術脈絡與進一步(造成閱讀障礙)的關鍵詞
再去google更入門的文章或專業文件,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背景知識

第三次
大約可以讀懂一兩成,找出跟這論文主題相關或方法接近的專書或博碩士論文

第四次
大約可以讀懂三四成,去粗略讀相關的參考文獻

第五次
大約可以讀懂七八成,已經可以研判出自己欠缺的關鍵知識=>針對這部份,找論文、報告、課本或專書,把這最難懂的部份讀懂攻克

以此類推,逐步提升自己理解的程度建構出更精確的知識脈絡地圖
與其一次讀懂一篇論文,不如一次讀一整批相關的論文,不急著看懂每一篇或一整本書


讀懂一篇論文的多種途徑

硬拼最笨最費力

替代方案是
1.找出作者相關的文章或其博士論文
作者思維有其一慣性,博士論文比期刊論文完整與淺顯

2.搞清楚自己要弄懂哪些觀念、方法、原理和現象
專家寫的普科文章最易讀
教科書最完整、有條理,但讀起來費時;
如果有專書會比教科書易讀與省時(找專書用Google圖書),其次是博碩士論文(用Google Scholar)或研究報告,最後才是期刊論文或學術會議論文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