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Log
網頁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立法、執法與修法
有幸看到以下資料
https://risk-engineering.org/regulation-liability-insurance/
原來絲絲分兩種而法規可以分三種
一種叫目標性(Goal Based)或成果性(Performance Base):宣示零災害或污染,萬一發生災害應如何處分=>適合寫在母法(一體適用&結果論與出事乃論)
第二種叫做活動性(Activity Base):為了達以上目標,該做哪些活動? (e.g., PSM, OHSAS, 承攬管理, 污染紀錄與申報, 緊急應變)=>適合寫成子法(最難查核,查核部可能沒有問題,通過查核也不保證績效良好/隔天不會出事,相對也最耗事業單位資源與從業人員的青春)
第三種叫做強制性(Prescriptive):強制某些活動或設施的標準(e.g., 自動檢查的頻率、作業人員該有的證照、防爆認證、呼吸防護)=>查核標準明確相對簡單,但卻最沒有成本效益(圖利特定訓練、檢測與相關機構;虛有其表/下有對策)=>適合寫在孫法,乃至於採用正面表列的方式來列管(已降低衝擊範圍);相對涉及人身安全或公眾利益的才(具備合理性)應該強制,e.g., 健康檢查、工廠毒化物/公共危險物應變計畫、雇主責任保險、意外責任保險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12)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第23章 非暴力的力量
當壞人在處心積慮地謀劃時,好人必須制定計畫去抵抗他們。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當人們對如何影響民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之後,政治戰略便有了新的機遇。那些出於道德顧慮或因為謹慎而不願意訴諸武力的人,就可以考慮採取一些別的戰略,在創建令人信服的印象基礎上,不採用強制手段就能推動民意朝著自己的方向發展。這種戰略的力量有多大,要看他們鼓動菁英和民眾的程度有多深。
女性參政運動為其中許多問題提出了解答。這場運動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對政治體系構成了威脅,而且還對傳統的性別觀念和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提出了質疑。女性參政運動採用的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即便面對自認為高人一等的男性, 她們也能靠手段獲得關注,而且還直接挑戰了人們對柔弱女子的刻板印象,比如人們原本料想女性根本沒有能力發動或維持一場政治辯論。但事實是,女性不僅應該享有平等權利,而且還將為公眾生活帶來特殊的品質。英國的這場運動,開始是提議將女性參政權納入一八六七年改革法案,後來竟促成了一九二八年的《平權法案》
隨著女性進入慈善和民政事務領域,女性政治權利逐漸得到擴張。雖然拒絕賦予女性同等權利的力量十分頑固,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壓之下,這股勢力最終還是瓦解了。
花了60年的時間+戰爭勞動力短缺的因緣際會,才讓弱勢的女性獲得平權。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11)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對於作者而言,戰略不只是戰略,而是人生觀與人類計謀思想史,串起了好多只在巨著上出現的歷史人名。
看得頭好痛,但是也讓人對於各種想法與觀點的顏色深淺辨識力大增,反洗腦自我保護程式更加升級。
另外的感想是:自己出生在一個相對風平浪靜的幸福時代,沒有見識過一二戰期間的大風大浪以及種種人性與組織的瘋狂和荒謬,相較之下,近代組織內各種人事規章制度與人事管理的邏輯,其實反映的都是主事者的幼稚與思想淺薄。(各種心理量表與SEM/HLM只是自囚在學術象牙塔內的自閉者娛樂)
第22章 規則、神話和宣傳
精英存在的必要性與維繫自身存在的手段
核心主張是少數人(精英)將永遠統治多數人,因此,其關鍵問題始終圍繞菁英階層應採用什麼手段維護自身地位,以及會以何種方式下台。
德國社會學家羅伯特·米歇爾斯 (Robert Miche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Michels
身為韋伯學生的米歇爾斯認識到:
無論資本主義政黨(右派)如何談論「人民意志」,但其實只是操弄民主(選舉制度);而社會主義政黨(左派)宣揚平等主義的目的,不過只是為了奪權。米歇爾斯的分析和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完全一致,但韋伯沒有這位高足這般激進, 韋伯對米歇爾斯解釋說:「對我來說,人民的真正意志早就不存在了,只是些虛構的概念而已。」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10)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這章節來回顧社會學三大始祖的思路(感覺跟戰略其實不大相關,但卻又不能否認這些哲學觀點主導了宏觀的革命思想或社會變革)
第20章 修正主義者和先鋒隊
實行突然襲擊的時代,由自覺的少數人帶領著不自覺的群眾實現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恩格斯,一八九五年
儘管恩格斯堅稱自己並不反對暴力革命,而且他的分析中更樂觀的部分只真正適用於德國的情況,但他也承認,他對社會主義革命策略的看法在一八四八年後發生了顯著變化。那時革命被看作一場「大決戰」一旦開始就注定進行到底直到取得「無階級的最後勝利」。然而,在差不多五十年的時間裡,街頭起義者打敗正規軍的例子少之又少。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老師的教誨與查勘的角度
是說任職於高風險事業單位,每隔幾年官方會辦理環境舒適化專案輔導,幫大家邀請到專家學者到廠內健檢+高階主管訪談,以確認事業單位的運作能夠讓官員感到舒適。
有趣的是邀請來的S與L兩位老師都教過敝人、剛好也是不同類型的對比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9)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這次來補修政治思想史,了解在追求理想社會與政治制度上,曾經有過什麼樣的追尋、思考/想像以及這些追尋的失落。(提出這些想法的都不是簡單的人物,然而這些偉大想法的落實要依靠的卻是眾多庸俗、充滿各種缺陷的廣大群眾)
疫情期間讓人難以和活在同一時空下的捧油交流,就透過這本書(+Google)來和歷史人物交流吧!
第三部分:底層的戰略
第18章 馬克思及其為工人階級服務的戰略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卡爾·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Theses on Feuerbach)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8)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作者用說故事講課的方式來談戰略思想,果然讓人讀得津津有味,更加了解重大歷史戰役背後當事人的想法與兩造雙方的壓力與張力。
戰略思想的變遷如同陰陽交替循環與禍福相生相依,每個決定或思想觀點在當下都是相對適切與合理的,然而當時空環境轉變,對的變錯的,錯的變成對的;如果要「正確」因應未來的挑戰,或許再當下都要做一些不是那麼「正確」與「適切」的決定;管理與策略,本身都是非常弔詭的事情。
第16章 新軍事革命
新軍事革命可能會為戰場帶來某種戰術上的清晰,卻要以戰略上的模糊為代價。 -埃利奧特·科恩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7)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疫情期間很流行線上教學,其教學效果似乎反而不如自己看書來得好
本書作者幫大家梳理深入淺出各種戰略思想大家的觀點與歷史演進,份量與內容大概可算上下學期六學分吧(不過這麼上課學生一定會睡著,還好很多內容章節其實都已經被拍成電影;可以理解為何英國高等教育有時候只要求學生交報告或
第14章 游擊戰
游擊戰是憑藉地利與人和而採取的一種防守型戰術。它後來發展成一種消耗戰略,採用故意拖延時間的手段來拖垮敵人,或者等待事態發生突然轉變。這樣的戰爭單憑一己之力很難獲勝。依靠時間與民心趨勢的轉變成對己方有利。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6)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截至目前為止,這本書才看了1/3
XD
要教策略這門課的話,這本書應該是很棒的教材(對於EMBA而言,但是讀了無助於文章發表在SMJ TAT)
第12章 核子競爭
曾經專門研究海洋戰略的歷史學家伯納德·布羅迪(Bernard Brodi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nard_Brodie_(military_strategist)
剛一聽說核子彈,便對妻子說:「我寫的所有東西現在都過時了。」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5)
戰略大歷史(5)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談論與教導策略戰略,往往很難離開軍事戰爭比喻與想像
而談論所謂戰略與策略之所以如此令人愉悅(特別是在商學院),或許原因在於
1.讓人感覺駕馭千軍萬馬,每個人都是大老闆與大將軍
2.隨便講講比較快,不需考量成本代價、可行性
3.學校講跟教的其實是不接地氣/不動真感情的「計畫」與「方向」
真實的策略與戰略有
1.算計權謀、愛恨情仇、柴米油鹽
2.犧牲與代價(拿出真金白銀與身家性命才能上賭桌叫牌)
3.摩擦、破壞式創新、不確定性與風險
4.集體的瘋狂、盲目、傲慢與偏見(鄉民的正義與時代觀念的改變)
5.物極必反與週期循環(只有變動/沒有穩定均衡)
第10章 頭腦與肌肉
新科技與武器帶來的頭腦想像與武力肌肉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4)
戰略大歷史(4)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這本書好厚,原因是它回顧、集結與評論了好幾十本關於戰略思想的經典著作,也相當於是作者本人的讀書筆記與心得評論(自己看這些原著絕對看不懂)。
第8章 (戰略是門)偽科學(?!)
告訴我德國人怎樣教會你們憑藉所謂「戰略」的新科學去和波拿巴(拿破崙)戰鬥。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
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2)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作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Freedman
https://www.kcl.ac.uk/people/professor-sir-lawrence-freedman
演講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kjNT8hkI
讀這種厚厚的書其實等於看很多本書,因為作者幫大家回顧、摘錄與導讀很多經典(自己看原典其實不見得能看得懂、看到重點)
前面三章強調「力量」的重要性,後面這兩章強盜「智慧(詭計)」的重要性
第4章 孫子和馬基維利
兵者,詭道也。-孫子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戰略大歷史(1)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1.創造使該事務成功條件的環境
2.策略是「選擇」的基礎,了解「如何做選擇」、「何時下決定」
3.了解影響成敗或選擇的各種因素
前言
「戰略」、「策略」是最常被濫用與誤用的詞(=空話)
「戰略」≒做決定≒權力、政治=不明確、不嚴謹
就一般概念而言,戰略包含
1.明確的目標
2.為實現或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資源、方法或手段
3.在結果、過程與手段之間保持平衡與機動調整=>發現最務實的成功路徑
以上過程只能用來描述最簡單的任務,如果實現目標輕而易舉,或者無須和其他人鬥智鬥勇,再或者行動的風險微不足道,那麼就很難稱其為戰略。
只有在出現真正或潛在的矛盾、發生利益衝突或者需要做出決斷時,戰略才會發揮作用。正因如此,戰略遠遠不只是計畫。所謂計畫只是事先假定一連串事件(或因果關聯),使人能夠胸有成竹隨其發展進程來採取行動。
而當有人因持不同意見,或出於對立的利益和關切考慮 而要挫敗他人的計畫時,就需要運用戰略了。有時衝突比較溫和,比如在同一組織内,人們雖然各司其職,但追求的仍是同一目標。
由於偶發事件、對手干擾、盟友失誤等種種因素的存在,人類事務的天生不可預知,這些都為戰略增添了挑戰和戲劇性。人們往往期待戰略從最開始就能夠提供一幅理想的最終圖像,然而在落實時,事先設定的種種目標很難按部就班地逐一實現。相反地,事物的發展進程會隨著狀態的變化而改變,完全不像事先所預估或期待的那樣,這就需要對先前的戰略以及最終目標進行重新評估和修正。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ESG 543
超愛以下這篇講真話與一針見血的評論
ESG投資有如軍規22般(荒謬)
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5)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經濟的左右路線之爭,難以有定論,乃至於有時候該偏左、有時候該靠右
這23件事,可謂是迷思+大哉問與辯論議題
從鄉民的立場,可謂是庸人自擾
從科學的立場,則是實證問題
從政治的立場,忽左忽右反覆無常才是正常
清大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17.html#more
摘錄:
真正的現實世界還是太簡單。而且,想要對這個模型進行計量的研究,就會牽涉到兩大難題:(1)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無法被重複量測,因此根本就很難適用「歸納法」。(2)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數據天生無法乾淨(S/N ratio<<1)。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既然大家的研究結果都不夠明確,而無法據以下結論(not conclusive),就給了別有居心的人可乘之機。理論上左傾與右傾的人都有「各說各話」的機會。事實上,敢站在富人立場大聲講話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媒體、官方和學界大老的支持(因為三者背後往往都隱藏著財閥操縱的機制),因而聲音容易被聽到。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4)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書本的內容不免反映出作者自身的意識形態/乃至於盲點偏見,但是能夠正反比對(他們告訴你
vs他們沒告訴你)是很棒的思辯引導方式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3)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現在可以體會為何大神朱敬一對於本書的評論
當中的一些例子與論述,時至今日都有了截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詮釋與解獨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2)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作者:
張夏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Joon_Chang
劍橋的網址(教經濟史與政治經濟議題)
https://www.econ.cam.ac.uk/people/faculty/hjc1001
有趣的個人網址
這裡有說明哪些經濟學上的大牛影響啟發了他
https://hajoonchang.net/economists-who-have-influenced-me/
第3件事 大多數富裕國家中的人,薪酬都超過應有的水準
他們告訴你的事
在市場經濟中,依據人們的生產力教薪。一名瑞典人所得到的報酬是從事同樣工作印度人的五十倍,對於心軟的自由主義者而言,這個現象可能令他們難以接受,但此一薪資差異反映的是他們兩者的相對生產力。試圖以人為方式减少個中分歧,例加在印度推行最低工資法,只會導致個人才華和努力的報償不公平和無效率。只有自由的勞動力市場可以公平、有效地獎勵員工。
他們沒有告訴你的事
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之間之所以存在薪資差異,並不是因為個別生產力的不同,
而是因為移民管制。如果有遷徒的自由,大部分富裕國家的勞工可能會,而且也應該被來自貧窮國家的勞工所取代。换言之,工資基本上是由政治所決定。從另一方面來看,貧窮國家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窮人的關係,而是富人的緣故。
其實窮國中窮人的競争力,跟富國從事相當職位的人相較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反而是窮國中大部分的富人,卻做不到這一點。不過,這不表示富裕國家裡的富人可以宣揚自己的努力與才智。他們的高生產力可能只是因為所處社會延續了歷史悠久的機制。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個真正公平的社會,便應該拒絕根據個別價值敘薪的迷思迷思。
戴明的「舊」經濟觀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1/05/12.html
國家為什麼失敗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04/13.html
不公平的代價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8/05/12.html
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1)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台灣版作者序 找出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讓成功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如何利用資本主義創造成功模式?
1.對外商態度友善,但嚴格控管外國直接投資(收購股權或擁有土地資產)。
2.關稅與進口配額保護國內幼稚產業- 當今富裕已開發國家的虛偽與雙重標準,明明自己實施相關政策來促進經濟繁榮,卻禁止開發中國家使用
3.大力贊助研發與員工培訓等知識創造活動。
4.大幅運用與扶植國營事業(台灣國內生產總值有超過一五%是來自國營事業,新加坡的比例則是二○%)
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並不僅限於貿易和產業政策。正如本書中所指出,資本主義幾乎各個面向都存在迷思:舉凡市場(第1、16和22件事)、政府(第12、18、21和23件事)、企業和創業精神(第2、15和18件事)、生活水準(第3、7、10、11件事)、不平等(第3、13、14、15和20件事)等不勝枚舉。希望在讀完這本書後,讀者會了解許多原以為奠基於經濟學「科學」定律的資本主義教條,其實往往是子虛烏有。
這類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不僅僅侷限我們正確分辨當代資本主義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抑制了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誤以為現狀實屬必然。本書提出另類理論欲取代主流的自由市場經濟學,並且借鑑台灣、南韓等東亞國家面對相同問題找到不同解方的歷史經驗,說明了想要解決資本主義衍生的相同問題,無論是貧富差距擴大或金融危機不斷重演,其實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閱讀本書的七種方法
1.連什麼是資本主義都搞不清楚
閱讀1、2、5、8、13、16、19、20、22
2.覺得政治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閱讀1、5、7、12、16、18、19、21、23
3.不了解為何所得一直增加、技術一直進步,但生活卻沒有變得更好
閱讀2、4、6、8、9、10、17、18、22
4.覺得有些人比較富有是因為:比較有能力、受過更好教育、有創業精神
閱讀3、10、13-17、20、21
5.想知道窮國為何窮以及如何富裕起來
閱讀3、6-12、15、17、23
6.覺得世界不平等但卻又無能為力
閱讀1-5、11、13-15、20-21
7.按照原本的順序閱讀
靠,作者真神,以上閱讀七法,令人佩服與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