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慈悲與智慧的思維

想像你/妳不單只活這一世,死後還可以投胎轉世,經歷過無數次不同的人生

每次的人生有不同的起點與人生機遇:
經歷過貧苦與悲慘,e.g, 年幼父母雙亡、體弱多命、一生貧苦;
也會經歷榮華富貴,e.g., 出生在貴族世家、接受貴族教育,一生風光;



而更多的時候與絕大多數,你/妳所經歷的人生是一般平凡的人生:沒有大富大貴、中頭彩,相對的也沒有遭逢重大意外與人生巨變;在人世中浮浮沉沉,為著自己的夢想與家人而努力,儘管很多時候夢想遙不可及,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風光與得意。

而不管是何種人生際遇,唯一不變與公平的是

  1. 你/妳只知道與記得這輩子(We know what we are, but know not what we may be.” William Shakespeare)
  2. 不論榮華富貴或是貧困落魄,還是有喜怒哀樂(喜樂不因貧富而有所不同,甚至越富有與幸運,越不容易滿足)
  3. 最後你/妳一定會死(別人也一定會忘記你/妳,即便名留青史,歷史記載也往往錯誤扭曲)



累生累世的經歷
將彷彿常態分配:
極富/極幸運的人生少,極貧/極不幸的人生經歷也少,人生的經歷多半是:有苦有樂、有喜有悲,有時努力的少/幸運的成分多一些,另一些時候事倍功半/運氣的成分少一些;怨天尤人或往自己臉上貼金都只不過是相同人性在不同心境與際遇下的展現。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筆記-群眾運動聖經(2/3)

群眾運動聖經(三版)
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Eric Hoffer





1902年生於紐約市,雙親是由德國移民而來的猶太人,父親是木工。
五歲能讀英文與德文(天資聰穎)
七歲那年(1909),母親過世,突然雙眼失明,因此從未入學就讀,也由親戚女僕瑪爾莎照顧。He was raised by a live-in relative or servant, a German immigrant named Martha
十五歲時(1917)奇蹟式地恢復視力,因為害怕再度失明,每天花八至十小時拚命讀書。
十七歲時(1919) 女僕瑪爾莎離開美國返回德國
十八歲時(1920) 父親過世,覺得自己應該如同父親活不過40歲,父親留給他300鎂,下定決心從東岸跑到西岸加州(窮人去的地方)
二十歲時(1922-1932)遷到洛杉磯的貧民窟,一住十年,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想做什麼。他在餐廳打過工,但仍一有空就跑到圖書館看書。二十八歲時(1931),起了自殺念頭,但毒藥太苦吐出來=自殺失敗。(體會沒有希望的生活,而活在希望中=沒有腳踏實地)
整個1930年代(30-40),主要靠在農場打零工和其他大蕭條的失業者隨著做物的成熟,由南往北流浪,冬季則到附近山溪掏金。領悟自己跟收容所裡的其他人屬於同一群人:社會不要的人;這些流浪者跟畸零人,可以是建設性的拓荒者、也可是破壞性的革命家。
被困在山裡,蒙田的隨筆集 啟發他寫作
1941珍珠港事變爆發二戰,他想從軍但是有疝氣被拒,想效力國家,於是到舊金山當碼頭搬運工人,一做就是二十五年(1941-1966)。深入底層社會的生活,他的許多觀念都是在工作與觀察工作夥伴中形成的。
1951年出版本書
Hoffer, who was an only child, never married. He fathered a child with Lili Fabilli Osborne, named Eric Osborne, who was born in 1955 and raised by Lili Osborne and her husband, Selden Osborne. Lili Fabilli Osborne had become acquainted with Hoffer through her husband, a fellow longshoreman and acquaintance of Hoffer's. Despite the affair and Lili Osborne later co-habitating with Hoffer, Selden Osborne and Hoffer remained on good terms. (呵,特殊的關係)
1964年成為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科學研究員
1967年他退休。1970年他離開公共生活,「不再寫專欄,不再上電視,不再教學。我要回到自己的洞穴去——那個我起步的地方」

著作反應作者的人生經驗,真實人生往往比其著作精采與真實(充滿血淚與情感)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筆記-群眾運動聖經(1/3)

群眾運動聖經(三版)
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序言 狂熱份子的心靈

群眾運動(宗教運動、社會運動,還是民族主義)共有的一些特徵
1.會激發起其追隨者赴死的決心和團結行動的意願;
2.不管它們宣揚的主張或制定的綱領為何,所有群眾運動都會助長狂熱、激情、熱望、仇恨和不寬容;
3.釋放出強大的動能;它們全都要求信徒盲從和一心一意效忠。

本書探討的主要是群眾運動中的一個階段:積極階段(active phase)。
這個階段的群眾運動是由「忠實信徒」(true believer)所控制,而所謂的「忠實信徒」,是指具有狂熱信仰,準備好隨時為一件神聖偉業犧牲的人。本書會嘗試追溯這類人的起源和勾勒他們的人格特質。

一些假設如下
1.所有群眾運動的初期追隨者都以失意者(the frustrated)居多,以及失意者一般都是自願參加群眾運動的事實
2.即使沒有外來的煽動遊說力量,失意感本身即足以產生「忠實信徒」所特有的大部份人格特徵
3.煽動遊說技巧是否奏效,端視其能否誘發和強化失意者所特有的那些心理和行為傾向

在這個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必須對「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透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捏塑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所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2019年12月7日 星期六

神的演化(5/5)

神的演化: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衝突與未來
The Evolution of God

這本書的知識含量與參考資料太多,用心的作者幫本書設立的網址,裡頭有更多知識與智慧(值得另外花時間google翻譯讀一讀)

凡人思考與議論神明,某種程度=去承擔身而為神的責任與義務

I Can Only Image


【第五篇  上帝走向全球(或不走向全球)】


19 道德想像力
Salvation Now and Then

宗教信仰,在古代不僅救贖無數個人(賦予生命意義、行為準則)也救贖社會:強化凝聚力量/化解衝突

然而時至今日,三大宗教彼此同性相斥,造成族群歧視與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反而撼動世界的秩序。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PSM: From Seveso to Bhopal

前情提要


是說身為相關從業人員,常有機會聽到官員或專家學者談論(=消費)SevesoBhopal事故案例,想說對於這兩個影響深遠的事故沒有深入一點的了解,好像說不去(=慚愧),於是動心起念讀資料做功課,以下是心得筆記

Seveso disaster
史上最嚴重的戴奧辛污染事件(1976年)

Youtube 影片

事故的分析
優質報告(兩位來自東京大學的作者)





對於事故contributing factors的分析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神的演化(4/5)

神的演化: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衝突與未來
The Evolution of God

謹守各種教義的人們,有如被彌因所寄生控制的魁儡,不知道何者或哪一種是比較快樂與幸福的人生?
是選擇相信有神與信仰的?亦或是選擇不相信(自以為超脫超然)與沒有信仰的?


【第四篇  伊斯蘭教的勝利】

14章《古蘭經》

古蘭經

相較於「聖經」的各類文體,「古蘭經」可謂十分單一,相同的是內容與先知的話語一下鼓吹和平,一下鼓吹好戰消滅異族,寬容或好戰其實是出於當下現實的考量

先知如同耶穌或更早之前的薩滿師,帶著使命從苦修中復出與宣揚教義。

想了解穆罕默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9%86%E7%BD%95%E9%BB%98%E5%BE%B7  思想的演化,得把古蘭經的內容與章節按本來的時間順序還原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神的演化(3/5)

神的演化: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衝突與未來
The Evolution of God


能夠從歷史與演化的角度來看待神明,不知是一種難得的福氣亦或不敬
就一個粗枝大葉的工人而言,能夠懂得思考宗教與神明算是一種成就與福份吧!



【第三篇  基督教的「發明」】


10 耶穌行過些什麼事?

如何判定『聖經』中某項記載的可信度與真實性?
在神學上越說不通的,越可能是史實;虛構的部份情節不會跟神學兜不攏。

2019年11月9日 星期六

神的演化(2/5)

神的演化: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衝突與未來
The Evolution of God

作者
Robert Wright
  




【第二篇  亞伯拉罕一神教的興起】

05 古以色列人的宗教:多神教

跟異教的神祇不同,耶和華
摘錄:
在舊約時代,巴力和耶和華的信仰在巴勒斯坦一帶曾多次角力,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兩國的當權者就曾多次交替轉換信仰。以色列王亞哈的妻子耶洗別曾下令所有國民只能拜巴力]。先知以利亞在亞哈王面前和四百五十名巴力先知比賽求火獲勝。耶戶將軍殺了約蘭和耶洗別後用計殺盡拜巴力者。祭師耶何耶大在率令軍兵殺掉猶大太后亞她利雅後也率令眾人拆毀了巴力廟。猶大國的瑪拿西登位,巴力信徒便領他離棄耶和華。
使徒時代
耶和華是這位神啟示給人他的獨特的名字,這件事情記載在聖經《出埃及記》,當時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神呼召摩西,讓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呵呵,搞不清楚耶穌和耶和華的差異XD

2019年11月2日 星期六

神的演化(1/5)

神的演化: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衝突與未來
The Evolution of God



【第一篇  神祇的誕生與成長】
01 原始信仰

宗教信仰的原型是許多荒謬的儀式、神話故事與幼稚的迷信
e.g. 天狗食月、脫褲子唸咒可以消除狂風、相信亡靈捉弄活人/抓交替、透過占卜決定是否發動戰爭

現今宗教教義內容等相關主張或主義,是演化而非革命(橫空出世)而來,即便原始宗教雛型誕生的年代沒有留下文字記錄。


原始人的邏輯
人類學家 Edward Tylor

最原始的宗教形式與信仰- 萬物有靈論animism

Tylor理論的基礎- 文化演化主義cultural evolutionism
人類的各種文化,如同生物物種一般,是會演化的

什麼是文化

Taylor認為(=假設)
當今文明社會的一神宗教信仰是從原始部落的泛靈論演化而來
另外不論古今或是種族,所有人的心智是相同的
人透過做夢,建立了泛靈論的信仰(有靈魂才會做夢)
死亡=靈魂離開身體,而亡靈可以透過做夢與託夢回來拜訪活人
原始人的迷信或各種儀式,是人類好奇心與解釋自然現象因果的產物
「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一但建立,它就會開始演化
(想像)各種動植物與礦物山川具有靈魂(=擬人化)=>它們跟人類社會般有長老=>負責照管它們的生活、成長與變化=>各領域有相對應的神祇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北越見聞隨手拍

機場,聽說是請日本公司規劃興建,才蓋約五年



河內市區地標景點
河內指的是紅河內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Case Study of du Pont

做工安的常常會講述提及杜邦,把杜邦當成安全的標竿(=神),乃至於對於安全文化或領導有種種想像、幻想與迷思

花了點心思去研究杜邦公司的歷史




心得與感想如下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不對稱的陷阱(4/4)

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作者的Blog
大概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只有一篇文章(本站約一週有一篇文章濫竽充數XD)


別人的讀書筆記


11 先做再說

黑幫與恐怖組織運作的規則
活著能夠控制的敵人,(能夠聽從指示的)比死了的敵人好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業界觀察、橋樑與風險評估參考資料

業界觀察

業界職場彷佛是一場接力賽與大風吹的遊戲,大家在不大的圈子 & 有限的位子裏轉來轉去;

有時候自己是旁觀者(清),嘲笑人家當局者迷,等到自己坐上了那個位子,好像也是換了屁股換了腦袋,自己也高明不到哪裡;

遠觀的風景因為矇矓而美麗,近看才發現人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個難伺候的公婆與小姑。

出事與發生意外是必然不是偶然


發現多數的高層或高階主管都搞不清楚該如何論斷與評估EHS function的績效
(連彼得杜拉克都只有說很困難,但卻沒有提出解答)

以下是一些心得與感想(看得懂的應該會覺得價值連城吧?)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不對稱的陷阱(3/4)

不對稱的陷阱()

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好書要慢慢讀細細看,特別是活在一個充滿笨蛋與騙子的現代社會當中
透過Taleb的冷嘲熱諷來治療自己怯弱、鄉愿與偽知識分子等症頭。



第五部 要活著,就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5 生活在模擬機中

人生就是犧牲與承擔風險,如果只想享受冒險的刺激卻不願意承擔的可能傷害,那不叫冒險(而是白日夢與幻想)
默默做事永遠勝過光說不練。

真正的創業家與企業家,最喜歡講自己的失敗/破產經驗
只有虛偽的打工仔與經理人,才會只講自己的豐功偉業/而不講自己的失敗經驗。
選民寧要一個有汙點、傷疤與種種缺陷的真人,而不要一個近乎完美的神人(=假人)。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不對稱的陷阱(2/4)

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本書還有維基百科解說



第三部 最大的不對稱

2 最不能退讓者勝:頑固的少數人主掌全局

複雜系統:集體的行為方式不是個體行為的集合=>互動影響的重要性大於個體的特質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不對稱的陷阱(1/4)

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第一部 前言

本書談論的四個主題
1.知識的不確定性與可靠度(如何檢測出專家的屁話?)
學術理論(通常只是單純的一階模型)看似反映真實世界(動態複雜系統),其實兩者有差異。

2.人類事務的對稱性,公正、公平、責任與互惠
你要得到報酬也要承擔責任與風險,而不是讓別人承擔責任與風險;如果你讓別人受到傷害,那麼你應該付出代價。不單只是誘因,而是獲利與責任的分攤比例

3.交易時的資訊分享(與不對稱)
發表意見時,需要為它負起道德上的責任。想清楚對方應該或不應該告訴你什麼。

4.如何在複雜系統當中的真實世界保持理性。
有沒有道理不重要,能過存活與通過時間的考驗才重要。為什麼理性會存活,而且只有理性才會存活?風險承擔的基礎邏輯是什麼?

切膚之痛(知行合一、walk your talk)談論公義、榮譽與犧牲,這些事情攸關人類的生存與如何減少以下兩者間的差別:
起而行 空口白話
後果 意圖
理論 實務
榮譽 名聲
倫理 法律
一技之長 招搖撞騙
民主 治理
品質 廣告
承諾 示意


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筆記:公司治理(友格超讚文章)

台式公司治理()
1.經營者和大股東多半合一
2.擅長遊走灰色地帶(合法但有爭議損害小股東權益)
3.監管機制融會日美德之制度之創建
摘錄:
獨董的應然與功能:
1.代表外部股東監督公司經營層
2.針對爭議事件(如公司購併、高層薪酬)..等作出決定或提出釐清,以提高公司決策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3.從公司角度當然找"好配合"的獨董,但對獨董自己來說,其實某種程度是在出賣自己的公信力。 近年有幾個案子都是獨董先看出問題跳船就可得知。台灣要建立更多的"範例" 讓這些獨董更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提高公司違法(侵權)的成本與經理人的顧忌。


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Gap Analysis (Runaway) of PSM (and Bhopal Catastrophe)

是說任職服務於高風險事業單位,有機會被消防、職安與環保體系的各路官員與學者專家用高標準檢視  (QQ   T _ T   Orz)



乃至於不務正業有幸擔任訪視委員,有機會向其他高風險事業單位交流與學習


常聽到各路官員專家學者談論講述PSM,然而隱約感覺怪怪der 卻又說不出怪在哪裡
(各種立意良善看似合情合理的見解,然而卻不接地氣與實務脫節)


借用(=剪貼與剽竊)以下報告來紀錄一些想法

高風險事業單位實施製程安全管理技術研究()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佳文-「地下工廠的納管」、「貧富的格局」與「背後的專業力」


牆頭草兩頭搖擺、父子騎裏外不是人與見樹不見林,久了會失去自己的定見與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超級佩服以下三位作者分析問題的條理與眼界格局。透過他們的分享來刺激自己的豆腐腦。


地下工廠的納管策略
摘錄
工輔法整套看下來,重點大概兩個:
1.輔導原先的違章工廠低汙染的合法化,
2.中高汙染的工廠協助降低為低汙染後納管比照處理。

這兩個若在時限內做不到,就會斷水斷電改善到拆除為止。不過多了一個落日條款20年,明擺著是受到壓力去制定的。

兩個爭議重點,一個比較明顯的已經有人提,就是對於低污染工業的認定標準,這還有得吵。另一個不明顯的還沒看到人講(用電量),最後面再提。

工廠管理輔導法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失敗學(2/2)

失敗學:那些殭屍企業教我的事
Dead Companies Walking: how a hedge fund manager finds opportunity in unexpected places

作者: Scott Fearon



訪談影片(呵呵,有股操盤手沒血沒眼淚的氣質)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失敗學(1/2)

失敗學:那些殭屍企業教我的事
Dead Companies Walking: how a hedge fund manager finds opportunity in unexpected places




本書可謂是一個基金經理人放空經驗與自己經營餐廳失敗的告白,或許作者看太多聰明人幹出蠢事(包含自己)+死不認錯(能力越強傷害越大)+自己的老三是個身心障礙的孩子,所以才有以下深得我心的致謝詞吧(一般搞投資的可謂走火入魔的行屍走肉)




     從失敗中鍛鍊

想增加成功率,不妨先讓失敗率加倍- IBM, Thomas J. Watson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誰,股市是個可以找尋自我的昂貴場所- George Goodman

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