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筆記: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未完)


當集體行為不只是個體行為的單純總和時,會發生什麼狀況?
為什麼社會成員經常無法察覺他們的個別決定所造成的整體結果?
為什麼以集體現象來推斷個人意圖,是一種弔詭且根本行不通的做法?

謝林設計了一些不算艱澀深奧但也非可以一目了然的模型,或稱之為基本分析系統,用以探討因為種族、性別、年齡和收入的區隔現象所行程的社會問題。


 
備註:
原始的賽局只考慮兩造雙方在資訊對稱公開下的理性抉擇,但現實世界當中
個體的(差異)動機與行為(姑且不論人常常言行&表裡不一)
個體間的(千變萬化)互動
個體因應環境刺激的反應(不見得有規律)
外在環境條件的不斷改變
以上四大非衡定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讓最後總體的因果與方向不容易預測

然而科學就是追求詮釋現象的定律和理論,跳脫各說各話的個體層次、看總體變化樣貌時,可以用怎麼樣的規律與機制來歸納?(用自然科學來類比=>跳脫不看個別分子的布朗運動,形成歸納出PV=nRT的理想氣體方程式)
以下謝林的洞見提供了一些規律與機制(類似於自然科學的natural law)可作為理解和詮釋社會現象

他對現象的深入洞見與觀察令人欽佩(感覺這些idea都不是一般人會有的想法,而且對於每個一現象,他都有好幾個不同的解釋和觀點),不愧是諾貝爾獎的得主;也提供另一種社會科學研究的典範。

第一章 個體動機與總體行為
有目的的行為╱市場行為╱平衡狀態分析╱交換和其他交易行為╱人為市場和局部市場╱互動行為

我們可能基於幾個原因,而對呈現這種就座模式的聽眾之行為、想法和意圖感到興趣。第一個原因是,我們不想見到這樣的結果;
令我們感興趣的第二個原因是,這個過程所含的某些因素使我們想起其他類似的情況,例如,人們依某種模式自願選擇的地點卻不具有明顯的優勢。

人們的行為或選擇取決於其他人的行為或選擇的情況下,通常無法以簡單的總結或外推來獲知群體的行為。為找出其中的關聯,我們通常必須檢視個體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互動體系,也就是個體與其他個體或個體與集體之間的互動體系。有時結果會出人意表,有時不易猜測;有時分析工作很困難,有時甚至無法獲得結論。但即便是沒有定論的分析也可以提醒我們,不應依據觀察到的群體行為而做出有關個體意圖的草率結論,也不應依據所瞭解或臆測的個體意圖而做出有關群體行為的草率結論。

所有這些假設都包含一個概念:人們有自己的偏好,會追求目標,會盡量避免費力或尷尬的事,盡量增大視野或舒適感,尋求或避免他人的陪伴,及以其他或可稱之為「有目的」的方式展開行動。而且,這些目標、意向或目的與別人及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關係,或受別人尋求他們的目標、意向或目的時所處的環境之限制。這種因變行為(contingent behavior)──行為本身取決於別人的所作所為──乃為我們常見的行為模式。 It Depends(on the situation)!

事實上,我們常常可以認定人類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經估算或依直覺判斷,以瞭解如何從當前處境邁向所望境地的能力。如果我們瞭解一個人所欲解決的問題,並認為他確實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們也有能力解決,我們就可以設身處地研究如何依他能理解的方式解決此一問題,從而得以預判他的行為。這種「代理問題解決法」(vicarious problem solving)乃微觀經濟學大多數理論之基礎。

每個人如何充分適應他所處的社會環境,與他們能集體為自己創造多麼令人滿意的社會環境,可說是兩回事。

研究與看待這些社會現象,應該要像自然學家,只客觀紀錄與分析生態的變遷,而不應像保育人士,試圖干預或保留某些物種

社會與市場運作有如螞蟻群落,單一隻螞蟻不可能理解整個蟻群和週遭環境互動的規律與平衡狀態

單一個體意圖=>單一個體行為=>許多個體一致的行為形成模式=>總體行為模式作用的結果(≠當初單一個體想達成的意圖)=>外在總體作用力回頭影響當中個體的認知和行為=>總體和個體間的相互影響和調適形成動態的循環與平衡模式

自由市場無法充分依照你我希望的方式分配機會與資源,無法防止人們短視與放縱行為,儘管如此市場藉著以上(總體與個體間的)互動,非常以有效的協調、平衡與整合個體和組織尋求自身利益的無數行為
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通常能創造社會最大的效益
然而在非經濟範疇的其他社會活動中,追求自身利益而相互影響的個體,是否也能符合同樣的結論?

處於平衡狀態不表示每個人都滿意於這樣的安排,也不表示不存在其他非常不同的平衡狀態
人們在不犧牲別人利益的情況下自願交換獲得更多喜歡的東西,就這點而言,交換與交易是件好事;但市場的背後是好幾個世紀的演變與發展(=市場存在有許多限制條件、壟斷特許與資訊不對稱干擾)

第二章 與搶椅子遊戲息息相關的數學分析
詞語的定義╱兩類群體的匹配╱兩類群體的分佈率╱成長的動態學╱加速原理╱在一個分佈狀況中的位置╱排隊隊伍和循環運輸系統╱漏損和衰退系統╱模式和結構
與個體意圖無關(無能為力)的總體模式(Ex:搶椅子遊戲、一半的學生成績低於平均值、一個城市的成功是另一個城市的失敗)
命題與詞語的定義,數據計算的基準
總體面的命題令個體無法一目了然,是因為這些命題無法和個體的日常活經驗連結,而且個體的經驗通常是單向,然而總體面的命題卻是需要考慮雙向(Ex:大部分人只想到通貨膨脹會降低自己的薪資購買力,卻沒意識到自己的薪資增加=增加別人的通貨膨脹壓力)

成長(WIP)的動態學=>入伍率、役期與人數
加速原理=>週轉率,某族群數量水平的增加、增加的速度、持久與持續性
幾種關於以上限制框架的可能形成方式
1.成對發生的相互與雙邊性:有買就有賣
2.系統內數量受到守衡的支配:人口從甲地移到乙地不會消失,金錢在不同人之間流動不會消失
3.有進有出的半封閉系統:收費站、服役與就學
4.互補的群體集合,EX:男女結婚和死亡年齡間,存在這階段關係
5.某一變量是另一變量的增量:得到免疫力的增量=得到此依疾病的人數-死亡人數
6.自變量是因變量的總和:民眾是否囤積某一供不應求的商品,取決於此依商品從貨架上消失的速度
7.自變量就是本身行為引發的平均值:晚點到達會場以避免等待其他人而浪費時間


第三章 自動調溫器、次級品和其他相似類型
社會科學中的模型╱臨界質量、傾斜和次級品╱臨界質量圖解╱公地╱自我實現的期望和其他期望╱自我執行的常規╱社會契約
六種社會學家常用模型族系及討論的行為模式
模型:足以對些現象的關係,做出精確而簡約的陳述;或以非常清楚的方式呈現實際的系統或現象,社會現象往往是模型族系而非精確單一模型(EX:週期性行為)
1.臨界質量(比率):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或臨界點,事情才可能發生
2. 傾斜和次級品:臨界質量的特例,Ex:二手車市場與人口外移
3.公有地悲劇:難在通常是已經超過其最佳使用水準,而約束現有使用者無濟於事(因為現有使用者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會有其他人隨時要加入)
4.自我實現(偏離/否定/平衡/修正/肯定):單邊或雙邊的期望,基於以上期望的行為,導致期望的結果發生
5.自發性的常規:社會中趨同約制的現象(靠右走、度量衡、十進位、鍵盤設計)
6.社會契約
個體行為和集體行為經常存在落差,例如夏季節約用電,校正行為靠
a.       市場價格導向
b.      政府法規制度安排
c.       自發性組織(公會、社區與俱樂部)
d.      道德良知
有強制性的社會契約,才能讓大家都願意合作而非各行其是,集體從中獲益

備註:
這裡談的現象第二章已經有提到,感覺用模型的方式來進行解釋,而且各種解釋與模型之間是有關聯的,謝林大老的觀察細微與思慮周延,再次令人折服


第四章 分類與混合:種族與性別
個體動機與集體結果╱某些數量限制╱分離的機制╱分類和搶位子╱一種自我形成的鄰里模式╱連鎖反應╱是「分隔」狀態嗎?╱有界鄰里關係模型╱一個關於「容忍度」分析的例子╱容忍度圖形的轉換╱遷移動態╱容忍度分佈不同時╱人數組成不同時╱結果的多樣性╱種族融合主義者的偏好╱政策和工具
類別變數的分群現象=>導致集體分隔的個體動機與個體對於差異的認知
很難從集體的現象當中去推測個體的動機與行為強度
(所以謝林的棋局實驗才如此具有啟發性,這個部份的研究結果可以用來推估前一章的臨界與恕限值)

第五章 分類與混合:年齡與收入
分類與混合的模型╱離散變量與連續變量╱離散行動與連續行動╱限制性恆等式╱開放式模型╱封閉式模型╱封閉模型中的其他偏好╱稍微更具概括性的公式╱第三個房間╱分隔或不分隔的最優性╱模型的重要性╱一些應用方式╱其他一些「分類變量」╱模型的結構╱市場類比╱隨著時間流逝而發生的改變╱調節性變量
連續變數的分類與分群


第六章 選擇子女的基因
基因組合的選擇╱選擇的技術╱性別選擇的特異性╱選擇子女的性別╱可供選擇的其他特徵╱選擇行為在人口學上的後果╱選擇行為在文化上的後果╱是預測也是猜測╱與傳統優生學的對比╱一些關於動機和人口學的結構╱為誰選擇?╱擁有選擇的後果
目前尚未擁有的選擇(潛在市場)


第七章 冰球頭盔、日光節約時間和其他二元選擇
知識和觀察╱囚犯的兩難╱擴充定義╱重要參數╱一些不同的結構╱相交的曲線╱有條件的外部性╱公地╱雙重平衡╱做為不完整雙重平衡的多囚的兩難╱曲度╱一致性╱互補性╱充足性╱關於圖形的總結說明
數學&理論基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