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是誤診過失亦或型一型二風險?


http://surgeon.pixnet.net/blog/post/37585994
摘錄:
這些飯桶不是魔術師,也不能未卜先知,都只能用有限的資訊做出選擇與判斷

這位外科醫師寫的真是太帥、太誠實了(也太趣味了,文末還有養眼清涼圖片...XD)

聯想到敝人任職的領域,可對比/比喻為"處處都非法、天天都過失"
常常有的專家、學者和官員非常自信的跳出來宣稱有一套"正確與標準"的手法,




如果這不是極端的盲目自信與權力傲慢,那會是什麼?
需要強迫這些官員與法官都重修統計"型一與型二錯誤"的觀念嗎?(高普考必考?!)




顛倒過來想,醫界果然還是相對有良知,比較願意面對難堪的實情/講真話....其他行業恐怕沒辦法那麼誠實地講真話與面對自己(的能力有限和愚昧)了...TAT





在圈內與官員打交道往來久了,屏除職務上您是清官我是草民的角色扮演,其實私下大家都是朋友(乃至於學長學弟與同學),有些共同的感受。

這些公務人員非常單純與有心的在執行他們的本分與業務,有時候不太能理解為何事業單位就是怠惰、散慢與應為能為而不為,達不到他們的期望

私下用朋友平等的立場,跟這些官員觀念交流:

事業單位不可能沒有缺失與違法之處,就如同您們這些官府被監察院調查時不能可會沒有缺失(=糾正或彈劾)



原因在於

1. 應然與實然之間永遠存在落差,所以戴著應然(偏見)眼鏡的官員或監委,來督導稽查,當然永遠都會找出一堆問題

2. 白紙黑字的法規,有著不同的認知與詮釋標準(我虧這些官員說,你們連同一個單位的兩個檢查人員,對於同一法規都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了,那是業單位到底要依據誰的標準來執行?還是要申請大法官的解釋令?)

3. 這些督導與稽查,通常不會事先通知,所以當然會顯露出真面目;而事先通知的督導與稽查,通常會有更高層的單位與外部專家學者來找碴,雞蛋裡挑骨頭,自然不會空手而回



環安的業務本質上是各個利害關係人間的協商,例如勞資關係、工作時數與環境開發,理論上是Case By Case,只要當事人能夠橋的好、擺得平;自然不需要外人多嘴管閒事,用自己那把偏見的尺,來度量萬家燈火裏的家務事,不惹的一身腥&裏外不是人才有鬼
清官難斷家務事,古有明訓

回過頭來看,如果醫師自己都認為"到處都是飯桶醫師、與天天都誤診"的話,那麼在環安的領域與業務可以對比/比喻為"處處都非法、天天都過失"

環安從業人員這些飯桶,不是應為能為而不為,而是在組織運作的社會脈絡與淺移默化中,逐步被同化與成為組織氣候和均衡的一部份;這些飯桶只是凡人、不是天神,單一個體沒有辦法改變組織整體的慣性(惰性)與均衡狀態

試問有多少滿懷理想的公務人員能夠改變這龐大的官僚體系?
一些誠實的官員也私下表示,換作是他們自己或許也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英雄與戲劇性劇情只有存在電影和戲劇當中
真實世界裡的改變,往往是緩慢而痛苦的

正視與認清以上這點,解放自己的心態與眼光,停止原地打轉才能繼續找尋出路



司法誤判部份的想法,作者的文章請參見=>
http://surgeon.pixnet.net/blog/post/37623094
型一型二風險高達三成左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