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教堂經濟學1

教堂經濟學:宗教史上的競爭策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16009?srsltid=AfmBOoo9qBS16db-URmlBEExRk39HLCtkE2otF_FkUq0oNoR38j9sKPb 


本書的原名:(神佛)爭一炷香

人爭一口氣,神跟人一樣都會面臨競爭,人比人氣死人,神比神也會氣死神吧XD


馬丁路德 論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9D%E5%8D%81%E4%BA%94%E6%9D%A1%E8%AE%BA%E7%BA%B2 

一、悔改是什麼

  • 是一生的事。(#1)
  • 是內心的悔改。(#4)
  • 是外在的苦行。(#3)

二、悔改不是什麼

  • 悔改不等於懺悔告解的儀式。(#2)
  • 悔改不等於購買赦罪券。(#35-#36)

三、購買赦罪券益處不大

  • 教宗只在教會法允許的範圍內有權懲罰和赦免。(#5)
  • 因此赦罪券只能免除那些教宗有權施加的懲罰。(#20-#21,#34)
  • 死去的人已經免除了教會所能給予的那部分懲罰。(#8-#13)
  • 因此死去的人不需要赦罪券來免除教會的懲罰。(#22)
  • 赦罪券中是否有耶穌和聖徒來的可轉移的功德不清楚,悔改是更可靠的得赦免的方法。(#56-#68)

四、購買赦罪券有害

  • 增加賣赦罪券的經辦人的貪婪之心。(#27-#28,#50-#51,)
  • 容易使人忘記真誠的悔改。(#39-#40)
  • 容易使人認為教宗是在斂財。(#81-#91)

五、總結

  • 唯有經歷各種苦難,而不是虛假的平安擔保,才能有把握進入天國。(#95)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萬事揭曉4

萬事揭曉:打破文明演進的神話,開啟自由曙光的全新人類史

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5382?srsltid=AfmBOopXHeUGNf7CJdUEmyPXRDF4uGFp66PYVB1YlQM7b4-7VLUJQtzp


這本很精彩與複雜的書,終於來到結局

結論不是萬事揭曉有定論,而是人類的社會樣貌有無限的可能,不要對當下的制度盲目與盲從




第十一章 回到原點,重新出發

論原住民批判的歷史基礎


進步史觀是一種誤謬與自我感覺良好

相較於原始部落與部族的價值觀,現代人

  1. 對於金錢與財富的追求有著發瘋似的貪欲
  2. 自私沒有互助的人性
  3. 遵守奇怪的法規+有一群更奇怪的官僚來指導現代人的生活作息(各種不自然違反互助合作的規定)
  4. 傲慢自大,沒有信仰與謙卑
  5. 把大自然與土地是為可以任意處分的財產,而非負有照顧的責任與義務


農業與國家的出現,都不是那麼理所當然與必然

農業的初始一開始只是玩票娛樂與業餘性質,後來為了各種慶祝儀式或祭祀(同樂會)的需要,需要備糧,逐漸加大耕種種植力道;穀物又易於保存、運送與分割,成為理想課稅基礎與貨幣,課稅所需的官僚機制,成就更大的王國與國家暴力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萬事揭曉3

萬事揭曉:打破文明演進的神話,開啟自由曙光的全新人類史

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5382?srsltid=AfmBOopXHeUGNf7CJdUEmyPXRDF4uGFp66PYVB1YlQM7b4-7VLUJQtzp 


第十章讓人腦洞大開


第七章 自由的生態

農業最初如何在世界各地跳躍前進、跌跌撞撞、幻生又幻滅


如何避免共有地的悲劇

近代傳統的想法:

1.土地私有化

2.土地管理權交給管理階層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萬事揭曉2

萬事揭曉:打破文明演進的神話,開啟自由曙光的全新人類史

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5382?srsltid=AfmBOopXHeUGNf7CJdUEmyPXRDF4uGFp66PYVB1YlQM7b4-7VLUJQtzp 


想像過去上萬年人類曾經的生活樣貌、價值取捨(風俗文化)與社會組織方式,讓人腦洞大開


第四章 自由人、文化的起源、私有財產的出現

(出現先後不一定是按照上面的次序)


採集遊獵維生的遠古人類,對於社會組織的形式,比現代人更自由更有創造力與想像力

各種看似荒誕的神話與民族誌展現了我們想像不到的形式與可能

這一章要回答的問題

  1. 在農業出現之前,世界各地有哪些不同的文化體制?
  2. 我們如何從靈活多變的體制,變成現今僵固的模樣?

e.g., 

容許一小部分人,對於他人握有永久權力;男人地位高於女人;耆老地位高於年輕人;社會區分成不同階層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萬事揭曉1

萬事揭曉:打破文明演進的神話,開啟自由曙光的全新人類史

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5382?srsltid=AfmBOopXHeUGNf7CJdUEmyPXRDF4uGFp66PYVB1YlQM7b4-7VLUJQtzp 

兩位作者

人類學家/無政府主義者David Graeber, 認為專業、管理與政府行政都是自欺欺人的狗屎工作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Graeber 


考古學家David Wengro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Wengrow 


https://aeon.co/ideas/a-history-of-true-civilisation-is-not-one-of-monuments 

真正能夠創造文明的東西:互助、社會合作、公民活動、熱情好客或只是關心他人


https://www.eurozine.com/change-course-human-history/ 

摘錄:

那些反思人類歷史「大問題」的作家——賈里德•戴蒙德、弗朗西斯•福山、伊恩•莫里斯等人——仍然以盧梭的問題(「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是什麼?」)為出發點。

簡單地以這種方式提出問題意味著做出一系列假設,即 

  1. 有一種叫做「不平等」的東西,
  2. 這是一個問題,
  3. 曾經有一段時間它不存在。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劇變以來,「社會不平等問題」一直是政治辯論的中心。


是時候重新思考了

現代作家傾向於使用史前史作為解決哲學問題的畫布:人類本質上是善還是惡、合作還是競爭、平等還是等級制度?因此,他們也傾向於認為,在我們 95% 的物種歷史中,人類社會都是大致相同的。但即使是四萬年,也是一段非常非常長的時間。證據證實,那些在地球大部分地區殖民的先驅人類似乎也嘗試過各種各樣的社會安排,這似乎本質上是可能的。正如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經常指出的那樣,早期智人不僅在身體上與現代人類相同,而且在智力上也是我們的同類。事實上,大多數人可能比今天的人們更了解社會的潛力,每年都會在不同的組織形式之間來回切換。我們的史前祖先似乎並沒有在某種原始的純真中閒逛,直到不平等的精靈以某種方式被打開,而是成功地定期打開和關閉瓶子,將不平等限制在儀式服裝戲劇中,像建造紀念碑一樣建造神和王國。

如果是這樣,那麼真正的問題不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是什麼?”,而是,在我們的歷史中,我們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間來回穿梭,“我們是如何陷入如此困境的?”這一切與史前社會盲目地走向束縛它們的製度鏈的概念相去甚遠。這也與福山、戴蒙德、莫里斯和沙伊德爾的悲觀預言相去甚遠,在這些預言中,任何「複雜」形式的社會組織都意味著少數精英掌控著關鍵資源,並開始將其他所有人踐踏在腳下。大多數社會科學將這些嚴峻的預測視為不言而喻的事實。但顯然,它們是毫無根據的。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問,還有哪些值得珍惜的真理現在必須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不同領域作者的想法與寫作文筆有相當程度的差異,雖然閱讀翻譯著作,但還是可以感受到culture 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