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戰略與政治本行專家的洞見與看待分析大環境的方式
張榮豐http://www.cier.edu.tw/lp.asp?xItem=34&type=pro&CtNode=215
經濟困局與經濟學家(張榮豐)2010年05月15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515/32513829
以下這段話,對比出了行政官員與學術學者間的差異
學術研究是在解決「為什麼(why)」的問題,所以會提出各種概念、理論的假設;但政策規劃是在處理「如何(how)」的問題。也就是說,政策規劃最重要在解決這個社會面對的問題,所以非常重視問題發掘,更重視政策使用者的需求調查,或利害關係人的探訪。
其次,學術研究重點放在過去與現在;而政策規劃則是重視未來導向,必須投入資源、時間以評估未來環境風險及機會。
第三,學術研究大部分使用演繹法,所以常常抽離時空因素,以利於邏輯的推演;但政策規劃則重視時空因素,因為時空因素與使用者的需要密不可分。
第四,學術只重視因果關係的邏輯推演;但政策規劃則有明顯的目標導向,其動機都是為解決特定經濟問題,所以是目標驅動的研究。
第五,學術研究使用分析性的工具,重視各種變數間的關係;而政策規劃注重操作性的工具,將重點置於可塑變數的分析及操作,以利目標的完成。所以學術研究的產出是各種理論、概念或假說;而政策規劃提出的是可用的方案與標準作業程序。
第六,學術研究是單構面、小團隊的進行;而政策規劃是多面向的思維,所以必須整合不同的專家,而這就需要有系統工程的概念,才能在對的地方、對的時間,放進對的專家。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http://www.tass.org.tw/new/
危機管理策略研習營講義http://www.gbs.ntnu.edu.tw/upload/1260843199.pdf
國家安全政策的規畫程序與方法論http://cfcc.nthu.edu.tw/~newsletters/series/6/pdf/record7.pdf
政策規畫必須找一堆專家,但是一堆專家在一起就是災難的開始,因此必須作系統分類,知道什麼地方要放什麼樣的專家。另外,作為一個政策幕僚,需要學會怎麼在壓力底下作成分析。
戰略是一連串策略效果的指導原則總和,單一的策略就是戰術,而戰術的成果與戰略是密切相關。至於政策幕僚接收與處理問題的程序,第一個是資訊判斷:要就公開的資料作判斷,主要來自報章雜誌等公開的資料,雖然準確性有點問題,但是具有輪廓也有連續性;第二是問題的確認;第三是認識客觀的環境,清楚要在什麼環境背景之下,面對這些問題;第四則是設定目標,目標有些是必須的;第五是策略規畫;第六便是在策略規畫底下,擬訂具體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通常這一切程序都不是憑個人完成,而是靠集體智慧的累積。第七是預算後勤的安排;第八是時程與任務的分工;第九則是進行管控機制的設置,例如成立一個簡單的指揮中心,然後進行兵棋推演。在整體的策略規畫中,前面都是提出建議方案,完成決策,最後才能成為命令。
排列關鍵事件之後,然後是拆解關鍵事件,很多關鍵事件比表面上的複雜很多,要有時間序列的概念,而且事件的切割是很重要的。在拆解的過程中,必須蒐集相關知識,與相關人事與利害關係人討論發展。課本上的理論是特殊變數的組合,但日常生活中不會有特殊變數組合,要由經驗豐富的人們發展標準程序準則,理論紮實與實戰經驗豐富的人要共同研擬計畫。這些動態的規畫將時間序列予以切割,當問題切割妥當,就可以知道什麼問題應當找什麼專家進來,進而解決問題。
界定問題,尋找處理問題的對應專家,需要排出時間先後。解決這些問題要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因此必須認識時空背景,然後進行情境模擬,消除不確定性,並擬訂危機管理計畫,進行影響因素分類,分析並且降低不確定性,發展出劇本與不同情境下的細節,然後從預測的情況中開始準備應變方式。
台灣需要有戰略眼光的總統 自由時報 2012-05-14 06:00
http://n.yam.com/tlt/politics/201205/20120514593220.html
人類決策體系分成五個層次,戰術以下層次,都在處理當前的問題,而當提升到戰略層次時,已經是處理未來的問題,這是總統要處理的層次。另外有一個層次稱為執行或作戰,是用來銜接未來與當前,這相當於行政院長的層次。所以總統是負責戰略的層次。上任時即應昭告團隊及人民,他的願景、目標、施政方向等。按目前我國體制,總統有兩支重要的戰略部隊,即國安會和經建會,這兩個部會行動的時間,都應該要比其他戰術型部會提早四至五年,因為現在的佈局,都是四或五年後才會實現。
由於戰術層次是處理當前的問題,因此思維模式是直線型,也就是看到狀況發生,依照狀況反應。但戰略是處理未來,所以思考的邏輯和戰術不一樣。首先要有願景,即想像卸任或戰略期間結束時國家的圖像,再把這些圖像化成具體目標。另外要提出這個團隊的核心價值或信仰,因為這會影響戰略路徑的選擇。有了願景接著是盤點自己的優劣勢,在這段戰略期間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另外,對於戰略期間外界的環境大趨勢,也必須做有系統的評估與展望。最後才能以逆序推理方式,尋找最佳的戰略路徑。
我可以從初始條件中,台灣面臨的問題談起。另外可以談談未來十年,台灣面對的可能挑戰為何?現在我們看到平均實質薪資,十多年來幾乎沒有成長。每月月薪在兩萬元以下的勞工數,長期維持在一百萬人左右,月薪三萬元以下的勞工,佔就業人口比率高達四十二%左右,即三百五十萬人。最近勞委會甚至想用政府力量來調漲工資,但首先要探討問題的成因,才能談到對策,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工資無法上漲的問題。其一是中國自一九九四年人民幣併軌並大幅貶值後,其出口擴張策略進入成熟期,並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近兩、三億的廉價勞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其二是十多年來,台灣在人力資本投資上犯了三大錯誤:一,普設大學與技職教育的崩壞;二,大學教師崇尚SSCI期刊發表,研究不重實際並忽略教學;三,過早的文、理分組。使得台灣的年輕人,在學習的黃金歲月階段,無法在大學裡受到文、理並重的教育,更無法在技職系統中,學到務實具操作性的技能。
其三是台灣產業界歷經大量生產、重視品管、壓低成本(Cost Down)的策略後,再也沒有朝建立品牌、提升附加價值的策略升級,更別提重視綠色生產策略了。這三大問題,使得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原理,在台灣起了作用。
可以從人口結構的變遷、全球化、知識經濟、政治制度、當前市場機制的缺失等五個面向的未來事件表(Future Events),來看未來十年我們的挑戰。任何國家在制定經濟發展策略時,首先是探討人口結構的變遷,來做為策略設計的基軸(Backbone)。因為即便在全球化趨勢下,一國可以自由遷徙的人口,平均不超過七%。人口結構變遷這個故事會以少子化、勞動人口比重下降、老年化等面貌呈現。所有工業化國家,這些人口故事都大同小異,但重要的是其出現的時間點。
亞洲經濟整合 台灣缺席
台灣在二○一五年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重開始下降,這意味著低速經濟成長時代的來臨;而且繳所得稅、健保費、退休年金的基礎也在縮小;二○一七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十四%,正式邁入老年社會;健保支出、老年照護、養老等社福支出將逐年增加;財政、健保、年金等改革都會提到日程上,所以我們的挑戰在於反應時間短、觀念來不及調整。從全球化角度看,二○一四年左右,亞洲的重要區域經濟整合都將完成,包括中、日、韓、東協等。台灣在這方面,除了ECFA之外其餘是缺席的。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帶來政治與經濟疆域的脫離,傳統經濟政策效果將會下降。例如向台商課稅、經濟罪犯引渡等將不易處理。何況經濟整合只向中國傾斜,勢必帶來社會及政治上之外部成本。例如今年大選,重要企業一面倒支持「九二共識」,以及最近台企聯對違法任中國公職,公然向政府嗆聲,即是明確事例。
知識經濟出現,使許多產品生命週期縮短,所以人力資本的培育與產業需求脫離的情況就更加嚴重,這將造成缺工與失業同時並存。
另外政府應正視台灣各類市場的缺失:有的資訊不夠透明,如房地產、有的是流動性不夠,如勞動市場、有的是沒有退場機制,如教育市場,還有因各類產業政策造成的資源扭曲等,這些都要做務實的調研,提出有效對策才能使資源使用效率提高。最後提到政治制度,未來十年會有兩次大選,政黨輪替將成為常態。如果朝野無法有效溝通,重大經濟政策將難以推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