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 星期六

管理者的養成3

管理者的養成:調心性、增能力、順組織、定方向、解危機,程天縱的40堂主管必修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332 




24 企業應該專注,還是發散?

https://vocus.cc/article/5ec49f3cfd89780001aec22b 


創業者為什麼發散?

創業者「發散」的原因有很多:

1. 形勢所迫:

  • 創業初期沒有方向、沒有策略、沒有目標、沒有收入;有如溺水的人,碰到什麼都會一把抓住,結果當然是「發散」。
  • 在沒辦法累積經驗的情況下,每一個客戶的產品都高度客製化,自然無法產生通用產品,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2. 喜新厭舊:

  • 很大部分創業者,都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對於新的東西比較不會有畏懼感、對於新鮮的想法也比較不會排斥,因此也容易有廣泛的興趣。
  • 但是,這種性格也會造成「喜新厭舊」的結果;尤其是在碰到比較難應對的客戶時,就會覺得碰到「奧客」,轉而去追求新的客戶。

3. 眼高手低:

  • 許多創業者,受到互聯網企業成功故事的影響,在產品八字還沒有一撇時,就已經在想著搞平台、收集大數據、搞人工智慧、創新生意模式等等,反而忘了一件事:把產品做好,才是當務之急。
  • 想法太多、太發散的結果,就是產品沒做好、規模上不來,使得所謂平台或大數據都如同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



多元化的陷阱

夏普的面板事業部主管,將採用最先進技術的面板,以最優惠價格供應給韓國三星;因而生產出來的三星電視機,不僅在海外市場打擊夏普電視,更是侵門踏戶、進入日本市場和夏普競爭。

然而,夏普經營管理層對我老闆的批評並不以為然。因為夏普已經成立了不同的事業單位,各自為營收獲利負責;而當時的夏普面板事業部門不管在營收或獲利上,都已經超過了電視事業部門。

即使在夏普內部,也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局面。

夏普的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韓國和中國大陸的電視機,不僅滅掉了夏普電視、也打敗了其他日本品牌的電視;而夏普面板事業本身也活不下去,最終被台灣鴻海所併購。

現在回頭想想,夏普的「本業」是什麼?夏普不再專注的「家電品牌」,是否被「多元化」的思維給滅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5 讓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日常

https://vocus.cc/article/5ecd168efd89780001f017d5 


企業永遠都在以下幾點形成的迴圈之中:

  • 發現需求;
  • 培養能力(花錢);
  • 開發新產品(花錢);
  • 滿足需求(變現);
  • 競爭對手都會做(低價化、價值變小)。

然後再進入下一個輪迴;而這個過程,就是客戶導向的轉型升級。


企業的本業與存在目的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務客戶和用戶、滿足需求、解決問題、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透過這些服務為客戶和用戶創造價值,得到營收與獲利。

這系列的前三篇文章討論了「目標市場」和組成目標市場的客戶與用戶;如果失去客戶與用戶,企業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必定走向滅亡。


在自由開放的市場中,必定會有競爭對手,即使今天沒有,明天也會有;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就要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透過企業本身的能力與競爭力,定義出產品與服務、滿足客戶需求、賺取利潤;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就是企業的「本業」。

但是,時空環境會改變,企業的經營團隊、能力、產品、客戶的需求、競爭對手也都會改變;所以,企業也必須要跟著改變


所謂「改善」,就是將「策略規劃」變成一個永不停止的循環流程;隨著各種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跟著動態改變。

「改革」,就是企業經過長期守成,導致跟不上外部時空環境的變化,因而失去競爭力;在面臨存亡的關頭自主思變,隨之採取的行動,美其名曰「轉型升級」。

「革命」也是一種「改革」,但不是由企業自主發起的,而是由原產業競爭對手、或者跨界新進入者(New Entrants)所發起的;結局就是自己的企業「被別人把命革掉」了。


企業不分大小,都應該定期(每年)做「策略規劃」,檢視各種外在環境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在「目標市場」之中,客戶和用戶的需求是否有所改變?而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應付、並且提出新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這些新的需求。

其實每個A+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做「策略規劃」,但倒下的企業大多流於形式、不接地氣,太依賴知名的顧問公司,而不相信自己內部中低階的主管。

於是,在策略上就容易犯錯、在執行上又得不到中低階主管的認可與支持,最終導致倒下的命運。


結論

策略規劃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循環流程,有遠見的CEO應該帶著經營團隊,定下周期性的時間表做策略規劃。

周期性的檢視目標市場需求的變化,發現因應變化而產生的企業能力的不足,做出培養新能力的計劃,放在第三個盒子裡。

CEO必須保持三個盒子的平衡。如果只專注在第一個盒子「守成」,忽略了第二個「除舊」和第三個盒子「佈新」,最終會導致巨大的虧損和企業的滅亡。

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時間和資源,必須及早規劃。

企業的永續經營,就是一個培養新能力和變現的循環。




26 客戶要回扣……怎麼辦?

https://tuna.mba/p/%E5%AE%A2%E6%88%B6%E8%A6%81%E5%9B%9E%E6%89%A3%E6%80%8E%E9%BA%BC%E8%BE%A6%EF%BC%9F%EF%BC%8F%E7%A8%8B%E5%A4%A9%E7%B8%B1 


以權力換取金錢

藉由手中的「權力」換取金錢,乃落後或開發中國家的普遍現象。


用錢解決客戶問題,是企業腐敗的開始

犯罪學家James Q. Wilson及George L. Kelling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效應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他們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放任不管,就會誘使其他人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當一個企業的採購人員開始向供應商要求回扣、而且成功無事,那麼其他握著權力的人,就會開始運用他們手中的權力,也開始要求回扣,使得企業到處充滿了貪污腐敗的現象與文化,企業最終就會因爲失去競爭力而滅亡。


許多中小企業,談到他們面對大客戶各部門所碰到的種種困難;我也坦白告訴他們,每個刁難都是「義正辭嚴」、都是為公司著想。但是這些刁難的背後,就是要廠商去找他們談、去求他們放一馬,於是枱面下的私了,就可以解決許多枱面上的問題。


就統計學的理論來說,貪污腐敗收回扣的現象永遠不會消失,但這應該是少數公司的行為。


如果在今天的台灣,這些還是業界普遍的現象,那我就不覺得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台灣有什麼進步、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了。




27 激勵措施:不僅獎賞個人,更要獎賞價值觀

https://vocus.cc/article/5f55e833fd89780001d66d6f 

主管對下屬的激勵方法時,則提到常用的方法包括「incentive」(績效誘因)、「reward」(年終獎金)、 「retention」(留才措施) 、「recognition」(公開表揚)四種方式。


前面三種都與金錢有關,只有公開表揚與錢無關,但是激勵的效果最巨大。

前三種都與金錢、報酬有關,也都有各種不同目的和做法的激勵效果;但是,激勵的對象都是在員工本人。

至於第四種表揚措施,除了激勵員工本人之外,更是為公司所有員工樹立榜樣和標竿,以達到「加強企業價值觀和文化」的目的。

所以:

獎賞最好不要完全與金錢掛勾,否則會形成一種追逐金錢的價值觀與文化。




28 論價值之一:書的價值在哪裡?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8809 

讀書時如果是以「瀏覽」的態度來看,因為經驗不同、場景不同、時空不同,所以得到的啓發和幫助完全看個人的領悟能力,獲得的則是「被動式的價值創造」;如果帶著需求和問題到書中找答案,而書又可以很快的提出很好的建議,那麼書給予讀者的就是「主動式的價值創造」。


客戶的心態

我六本書的內容,大多是過去四十年職場經營管理實務經驗的紀實與分享。在台灣的每一個人,不分男女、不論創業或就業、不管是在外商或本土企業服務,都應該會對我的書有興趣。但是,讀者從我的書中真正獲得了「價值」嗎?


讓我先以過去幾十年從事銷售工作的經驗,來談客戶面臨採購決策的四種心態,這和消費者是否會決定買一本書的情形很類似。一個好的業務,要完成一筆交易,一定要瞭解客戶對於這筆交易所採取的心態,而心態通常離不開以下四種模式:

  • 困境模式(trouble mode):企業身處困境,必須找到解決方法脫離困境,回到正常營運的模式。
  • 成長模式(growth mode):企業營運正常,但是未來有更遠大的目標,必須要做改變,才能達到這個成長目標。
  • 平順模式(even keel mode):企業目前營運平順,對於任何改變的建議都採取中立的心態,可以要,也可以不要。
  • 自負模式(overconfidence mode):企業的表現正處於巔峰,任何改變都有可能導致企業績效下滑,所以不要隨便搖晃我們的船,免得翻船落水。


如果你的客戶是「困境模式」或「成長模式」的心態,那麼你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如果你的客戶是「平順模式」的心態,那你可能徒勞無功或進展非常緩慢,因為他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如果客戶的心態是「自負模式」,那麼你最好離開這個客戶,不要浪費時間,因為你交易成功的機會是零。


簡單地說,大部分的人去書店,都是以「平順模式」的心態來逛逛,如果看到吸引他的書,就會購買回去閱讀。極少有人會帶著職場的問題或需求,也就是以「困境模式」或「成長模式」的心態到書店去買書、找答案。如果是「自負模式」心態的人,例如成功的企業家或高階主管,那就絕對沒時間也沒興趣閱讀經營管理的書籍。


即使是帶著正確心態到書店去買書、找答案的人,也會因為即使讀完整本書,卻未必找得到答案,而降低了他對這本書的「感知價值」。




29 論價值之二:「感知價值」是決定價格與獲利的關鍵


主動式的價值創造

那麼,究竟要怎麼創造「主動式的價值」呢?我建議從每個消費者「個體」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影響「感知價值」的三個因素:

  • 滿足需求;
  • 符合時效;
  • 針對個人;


1. 滿足需求

大部分消費產品的生產者,都希望產品能夠銷售給所有消費者,因此,他們選擇了「大眾市場」作為目標市場。

但事實上,理想的「大眾市場」是不存在的,因為構成「市場」的「人」不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他們會因爲各種變數,而產生不同的需求。

如果硬要把這些不同的「小眾」湊在一起,試圖找到共同的需求,那麼這種共同需求就會變得很小;滿足小需求的產品,所能創造的價值就很有限。

我經常鼓勵新創,要從2B(企業市場)著手,不要從2C(消費市場)開始,就是因為企業的需求很容易掌握,而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把尺,每一把尺刻度都不一樣,需求很難掌握。

當生產者的產品,沒有辦法滿足需求的時候,消費者的「感知價值」,當然就很低了。

2. 符合時效

我經常跟讀者說,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和「時間」;人生當中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時間」,可是生產者往往忽略了這個最基本的「需求」。

縱使有些生產者注意到了這一點,也僅僅是把「省時」做為其產品的一個「功能」,而忽略了「時效」才是真正的重點。

「窩窩頭」是由玉米粉或雜糧麵粉所製成的一種饅頭,外觀呈現空心錐形狀;以前是中國北方窮人吃的便宜食物,但為什麼慈禧太后會覺得窩窩頭好吃?

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逃亡途中,眾人餓得七葷八素的,於是太監去向農家要了些窩窩頭給慈禧太后吃。肚子餓的時候,什麼都是最美味的。

等到吃飽以後,再美味的食物擺在面前,也沒有食慾了;所以說,隨著時空的不同,人的需求是會改變的,這就是「時效性」。

3. 針對個人

「今天」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有個最基本的矛盾:生產者希望同一種產品賣給越多消費者越好,這樣才會賺錢;但是消費者卻不管別人的需求,只期望產品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

換句話說,生產者希望賣「通用產品」給所有的目標客戶,但消費者期待生產者提供的是「客製產品」,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

我為什麼強調「今天」?因為今天的生產者,還沒有辦法做到「彈性製造系統」(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 或是所謂的「工業4.0」;也就是在量產的生產線上製造客製化的產品,既享有量產的低成本,又能夠滿足客製化的需求。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的工廠生產線一定可以達到這個要求。什麼時候?這就很難預測了。在這一天到來之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矛盾就會一直存在。

再舉一個例子:面對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產品創造的價值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你送一瓶法國波爾多的名貴紅酒給一個不喝酒的人,那麼對這個不喝酒的人來說,你送的紅酒毫無價值,他只能轉送給別人。


三種定價策略

接著談到產品的定價,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免費的除外);分別與產品的成本、價值和競爭對手有關係。

1. 成本導向的定價(Cost-based Pricing)

這種定價模式是以「銷貨成本」(Cost of goods sold)為基礎,加上固定的目標毛利率,以達到目標「營業利益率」(Operating Margin或Operating profit Margin)。

通常是用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成熟期產品,或是缺乏差異化的商品(commodity)和消費產品(consumer products)等;也大多是以規模和效率做為競爭手段的產品。

良好的品牌「知名度」(awareness)或是「優選度」(preference),確實可以增加「顧客感知價值」,所以生產者會花大錢投入在這類產品的廣告上。

2. 價值導向的定價(Value-based Pricing)

採用這種定價模式定出的價格,通常與產品的「銷貨成本」無關,而與購買者的興趣、價值觀,或是投資報酬率有關。

「藝術品」就是個例子。以畫作來說,張大千書畫的銷貨成本也就是宣紙、筆墨硯、染料、完成作品的時間等等,只是售價的一個零頭而已。

藝術品的價格雖說也有行情,但這個市場價都是由愛好者和收藏者心中一把無形的尺來決定的。

「投資報酬率」則通常用在「工業產品」的定價上。最好的例子,是我在惠普公司服務時,有個針對中小企業物料管理的系統解決方案,包含迷你電腦、終端和MRP應用軟體等等。

而這個系統的價格,就是以中小企業使用之後,推算出節省的物料、人力、效率等成本,以「兩年回本」來定出系統的售價。

3. 競爭導向的定價(Competition-based Pricing)

這種定價模式,經常被用於幾種特殊的市場環境。

當產品處於眾多競爭者的「紅海」、或是少數幾個大品牌展開「價格戰」時,產品生產者要嘛就跟進價格,不然就退出市場。

第二種情況是,產品已經有個「行情價」,市場穩定、生產者不願意打破這個局面、消費者也都接受這個「行情價」。

通常發生在需要特定執照、經營許可、少數品牌壟斷的市場。或是進入產品生命週期的長衰退階段,生產者不想再投資也不想再降價。




Chapter 4 應對危機的方法


30 短中長期的規劃,缺一不可

https://tuna.to/on-pandemic-1-b96627848952 




31 電子業的採購經驗與供應鏈管理

https://tuna.to/on-pandemic-4-6b0dd4de9b98 





32 跨界才能創新:跨部門合作的總體戰

https://tuna.to/on-pandemic-5-fb01e69a1922 



33 中央與地方的分工

https://tuna.mba/p/210616 



34 世界上有沒有「缺貨」的問題?

https://tuna.to/on-pandemic-9-8ce55789604b 



35 中央和地方的責任與授權

https://tuna.to/on-pandemic-10-ad858b82edac

以職涯經驗當作例子,總結一下自己犯的錯誤:

1. 當老闆面對屬下的時候,就像是拳擊比賽時教練和選手的關係。

教練在比賽時,應該站在拳擊台下,指導拳擊選手應戰策略;千萬不可以看到自己的拳擊手犯錯、遭到對手痛打時,就忍不住跳上台跟對方選手打起來。


2. 指導方針本來就是作為執行者參考的指示。

尤其是「一個中央」對「許多地方」時,必須給負責執行的每個「地方」足夠的彈性,以包容每一個地方的差異性。

所以,「中央」的指導方針千萬不要訂得太細,否則只會把自己變成箭靶,也讓各種因為地方因素而產生的困難,變成自己要傷腦筋。

這樣不僅有損「中央」的威信,也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好政策,反而變得處處考慮不周,甚至把每個「地方」執行的成敗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



36 指揮中心的使命與目標:兼論組織架構與時間跨度

https://tuna.to/on-pandemic-11-b13e70f95d48 





37 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38 如何選出「對的人」:專業、能力、意願、動機

專業

  • 隔行如隔山,不能雞同鴨講
  • 學經歷可以看出專業


能力

  • 學經歷≠能力
  • 過往的成就與成果很可能是光環效應與大公司的庇蔭,成果來自於部門與團隊成員


意願

  • 「想要」與「需要」的饑渴程度
  • 對於當事人而言,機會可以是風險;意願越高的人,越能接受薪水不高


動機

  • 追求這個機會(挑戰與風險)的動機為何?
  • 是為了高薪還是逃離現有工作的苦悶?
  • 還是希望把自己職涯的路走廣+自我成長?
  • 能不能接受組織的文化?


職涯困境的解決之道,除了進修還有什麼?

https://tuna.mba/p/210623 


職涯是一個方向,沒有固定的目的地

https://bizthinking.com.tw/2019/10/25/%e6%9c%89%e9%97%9c%e8%81%b7%e6%b6%af%e7%9b%ae%e6%a8%99%e9%80%99%e4%bb%b6%e4%ba%8b/ 




39 「選育用留」之一:如何培養對的決策者?


台灣EMBA的誤區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7430 

一、西學中用

沒有考量本地的脈絡


二、基本功不足

空談策略

落差在於企業的價值觀與文化,以及管理的細膩程度。


三、蠟燭多頭燒

就讀 EMBA 班的人,有兩種常見的現象。

  1. 把讀不同的 EMBA 班當成正業,讀完一個換另一個,廣交業界朋友,到處都是校友。
  2. 名牌大學的 EMBA 班。校方為了培植、壯大校友力量,鼓勵學生成立各種社團。


四、「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1. 以為管理是萬靈丹。世界沒有包治百病的萬靈丹,更重要的是要有輕重緩急的判斷。企業就像人的身體,能夠承擔的藥劑類型和總量是有限的,必須一步一步來。
  2. 有形卻無神。EMBA 班教的多半都是上乘武功,所以公司如果沒有練好基礎內功、蹲好馬步,實施起來就會荒腔走板,只是套用一個「形」,而沒有加入「神」。所有的 EMBA 理論都只提供一個「形」,輔以個案分析和討論,這只能讓學生深入瞭解這個「形」,以及其用法,重點在於每家公司的情況都不一樣,面臨的問題優先次序也不同,無法照抄。所以必須加以客製化,針對自己公司的情況來加入「神」。



40 「選育用留」之二:投資人力資本、建立內部培訓機制

企業把人當成本與費用=>需要專精的工具人

大學期待把小人變成大人=>通才,不可能為企業量身訂作


產學落差,要靠企業的內部培訓

内部培訓的三大類課程

1.基礎課程

公司、產品與市場簡介

2.Hard Skill課程

By 不同部門+實作驗收

3.Soft Skill課程

簡報、溝通、創意發想、團隊合作




後記 觸發動機,帶動能力,繳出成果

員工離職的原因:

生理、心理與情緒三累






高層的離職原因

專業經理人只是食客,而非家臣

如果又失去自主權,當然只能捲鋪蓋走人




管理者只能不斷修練,了解自己,進而無我為部屬、部門、公司與老闆服務,進而幫自己找到動機與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影響領導他人作出成果。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1. 調心性(無我無私)
  2. 增能力(提升自己與部屬)
  3. 順組織(橫向的整合與溝通)
  4. 定方向(大歷史與產業空間下的策略觀)
  5. 幫危機(出錯、應變與善後是日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