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核心問題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序 曲 兩個牧場的故事
今日最富有、科技先進的社會,其環境與經濟問題都日益嚴重
過去人類文明的生態自殺(共有地悲劇?)
1.山林濫伐與生態棲地破壞
2.土壤流失、鹽化
3.水資源管理
4.過度放牧
5.過度捕撈
6.外來物種引入
7.人口膨脹
8.每人耗用資源與生態衝擊漸增
人口增加放大以上生態災難,生態災難造成飢荒,飢荒造成戰亂,災民推翻菁英政府,政府崩壞/文明褪色。
現代社會新增的四項生態災難
1.化石燃料造成氣候變化
2.使用各式各樣有毒化學物質
3.能源短缺
4.把地球的光合作用使用到極限(森林與耕地開發到極限)
現代人沒有比古代人更具備管理生存生態環境的能力(龜笑鱉無尾,沒有比較聰明或者邪惡)
五個關鍵因素與分析架構(能夠用類似的架構來分析企業與公司的興衰?)
一、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口增加速>環境恢復度)
二、氣候變化(冰河期、旱澇)
三、強鄰威脅(被附近更先進的文明征服)
四、鄰近社會的支持、貿易依賴
五、該社會與政府的應變力(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與文化價值觀)
第一部 現代蒙大拿
第一章 在蒙大拿的長空下
蒙大拿在經濟發展上的限制
高緯度=>作物生長季節短暫,一年一穫
大陸型氣候,雨水少,作物生長不利
距離其他人口稠密的都會區有一段距離
除了牧草地,其他資源稀少
如何在以上先天限制下討生活?
第一階段
美洲原住民-狩獵採集生活
第二階段
西部探險隊
第三階段
獵殺動物、做毛皮買賣的商人
第四階段1860~
礦業、木業、農產品畜牧
第五階段1990~
休閒娛樂、生態觀光、農莊俱樂部(房地產)
蒙大拿的環境問題
1.採礦
開採銅礦是的經濟命脈,卻也造成留下了嚴重的汙染問題
與其花錢善後,不如不要開採,直接跟智利買…
1971年蒙大拿政府才立法規定礦場關閉後必須負起整治責任
(這章有一些精采的環保案例)
礦廠倒閉,當地工人失業
2.森林
1905年米國林業署成立,目的是提升木材的產量而非水土保育
很難評估所謂合理的伐木數量
蒙大拿乾冷的氣候,使得樹木的產量遠低於東南部各州
伐木砍走巨大、價值非凡、具備抗燃性的黃松,改植其他密度更高的樹種,造成單位土地面積的fire load更大+氣候變遷=>森林火災事故不斷
大眾對於如何處理森林火災也意見分歧(滅火耗費鉅資)
3.土壤
牧場地主出租土地三年一期,承租人為求獲利、過度放牧,造成土壤流失
而且當地氣候乾燥,土壤易於鹽化,灌溉水也含有鹽分
越難長出作物植被
4.水源
原本勉強只夠畜牧,全球氣候變化,讓蒙大拿變成更溫暖與乾燥=>輸家
水權申請與提水優先順序造成嚴重衝突
私人水壩(年久失修)、土地分割、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讓水權問題更加棘手
5.空氣品質
即便山明水秀,冬天谷地逆溫、家戶燃燒木材,夏日森林火災等因素,空氣品質讓人不敢恭維。
6.本土與外來物種
魚類感染寄生蟲、狂鹿病、無農業價值的雜草
除草劑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
不同背景與組成居民的歧見
讓複雜環境議題更難達成共識
老一輩在地人(敬重靠土地討生活)、新一輩或外地人(想朝九晚五)
固守傳統價值、擁抱改變
擁護經濟成長或堅持環境保育
有人贊成政府計畫、有人堅決反對政府
本州居民只求溫飽、孩子長大後離鄉背井;而外地富人在此坐擁豪宅、過著人間天堂的生活
外地人要的是天然景觀,不向當地人靠土地維生;而置產的外地人把土地價格炒高,讓當地人買不起房子
對政府管制的態度
早期西部拓荒人,必須自給自足,對於政府的管制與規定特別不爽(但不排斥政府的補助與補貼)
然而當地這種反對政府規範與土地限制的觀念,反而讓更多天然土地被變更用途=>土地管制越晚實施,天然景觀受到的傷害越大
矛盾:他們想維護自然風光,但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活下去
(這章底下有四個不同蒙大拿人的人生故事、目標與價值觀念)
蒙大拿:世界的縮影
本身的資源與經濟不足以支撐當地人的生計
需要靠聯邦政府補貼、外地流入金流
我釋懷、頓悟了:天下的社會問題都是一樣的=>
環境問題的背後是民生經濟問題,民生經濟問題的背後是全球化、不同背景族群觀念/謀生方式的差異
價值觀沒有對錯或是非,只能看在當下情境下,誰比較需要誰?誰的力量比較大?誰的觀念比較適合當時的脈絡?乃至於情境的演化與轉變。
第二部 古代社會
第二章 暮色中的復活節島
為何只有復活島的居民如此瘋狂地把社會資源投入雕像雕刻與平台建造?
1.島上有適合雕刻的凝灰岩
2.復活島距離其他島與太遠(島民沒事幹)
3.復活島地勢平坦,不同領地之間資源可以互補(而非分崩離析、大家可以競賽誰家的石雕像最雄偉)
4.島上貴族控制的高地園圃可以生產多餘糧食,讓大家可以搞雕刻競賽
欸,人真的不能吃太飽…吃太飽的人會幹出毀滅自己的蠢事…(相對於其他島嶼,復活島上的凝灰岩與森林資源,竟然變成是詛咒)
雕像雕刻與平台建造需要大量人力,這些額外的勞動需要大量的糧食
糧食生產需要開墾耕地,耕地開墾=砍樹/破壞森林
雕像雕刻與平台建造需要木材==砍樹/破壞森林
之後的命運發展太悲慘,請看書page144-148
對立的理論
1.島上不毛的景象是後來登陸的西方人造成,然而1300前島上樹木花粉以大幅減少,1521年麥哲倫才首次完成橫渡太平洋
2.島上森林的消失肇因於氣候變遷,例如乾旱或聖嬰現象-然而島上樹木花粉遺跡,證實它們經歷過數次乾旱或聖嬰現象(沒有理由不能再撐過一次)
3.島民不可能明知故犯,愚蠢到把所有樹木砍光=>第14章群體決策的心理盲點
影響島嶼森林的變因(前者比後者脆弱)
乾燥/濕潤
寒冷高緯度/溫暖赤道
古老火山島/年輕的火山島
沒有落塵/有落塵
沒有磷酸岩/有磷酸岩
地勢低平/地勢高
偏僻獨立/有鄰近的島嶼
小島/大島
植物的生長速度和雨量緯度(溫度)成正比
島嶼的年紀與是否有落塵,影響土壤的肥沃
磷酸岩尖銳與地勢=>影響人的破壞開墾
復活島上的居民沒有比較貪婪或愚昧,只是他們居住的島嶼比較脆弱(森林的復原速度緩慢)
涵義:
過去的復活島,人數不過數千,光靠石頭與部落間的雕像競賽就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自己社會的滅亡
今天的地球有數十億人,擁有各種破壞力更大的機器設備與貪念,要自我毀滅不是更快?
第三章 死絕之島:皮特凱恩島和韓德森島
如何在只是凸出海面、漲滿矮樹的珊瑚礁小島上長住?
互通有無(相隔數百公里)
芒阿雷瓦群島-有24公里 的潟湖、26平方公里、魚貝類豐富、雨量充沛,有泉水與閒歇溪,但缺少石材
皮特凱恩島(距芒阿雷瓦480km)
6.5平方公里,有玄武岩等石材,海岸線沒有珊瑚礁=>魚貝類少,可耕作平地少
韓德森島(距芒阿雷瓦640km)
36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島,魚貝類豐富/有海龜,但沒有溪水與可靠水源
交易原料/貨物/奢侈品、通婚、打打牙祭(到別的島嶼度假XD)
結局
芒阿雷瓦群島過度開發,如同復活島
芒阿雷瓦群島社會崩潰之後,皮特凱恩島與韓德森島也只能孤立求生,甚至最後島民全部死絕。
涵義:
現代社會的全球化與相互依賴如同以上三個小島,脣齒相依有好處也有危機。
第四章 史前時代的大廈:阿納薩茲印第安遺址
人類衝擊環境與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社會=>人口增加與環境資源不足演變成爭奪資源的戰亂,這個社會如果和依賴社會無法自給自足會有優勢與風險
在降雨量稀少的環境,如何發展農業?
1.旱地農業-在地勢較高/雨量足夠的地方耕作
缺點是氣候比低地寒冷,遇到嚴寒作物會死光
2.在有地下水源的地方耕作(有間歇溪與河谷的地方耕作)
缺點是雨量不足,但人們往往會在氣候潮濕的年代大肆擴張,遇到大旱時再活活餓死
3.以溝渠收集雨水來灌溉
以上幾種方法各有優點與風險
解決方式有
1.只在一個地方居住幾十年,當地土地不再適合耕作或獵光生物,就在遷徙至其他地點=>只適合人口密度低的情況
2.在多個地點栽種作物,分散風險。有了收穫再重新分配=>需要有複雜的政治與社會機制
3.在有永久水源的地方栽種作物,主要是蓄洪區上方的階地(避免洪水氾濫),另外也盡量開發不同生態的環境區域地段,經由各部落交流互通有無而自給自足。
共同問題在於:
多年風調雨順、有充沛水源,糧食供應穩定人口勢必大幅成長,社會日益複雜、各地區相互依賴/無法自給自足;萬一遭遇連年歉收時,社會無法因應/釀成動亂無法重建。
先前社會人口少、相互依賴程度低而且自給自足,反而容易度過難關。
阿納薩茲印第安人在恰克峽谷建立的迷你帝國
政治社會複雜程度高
建築技術登峰造極
恰克峽谷的先天環境優勢
1.有許多溝渠把雨水帶入峽谷
2.地下水源充裕
3.谷地一些地區不靠降雨也可以耕作
4.逕流沖刷提高土壤的復裕力
5.地勢低平,植物生長季節長,動植物種類眾多
方圓80公里 內可以養活許多人口
此一環境先天的問題與脆弱性
1.雨水逕流集中到人為溝渠,乾河道下蝕嚴重,水位低於農地
2.發展文明砍伐樹木,在乾燥氣候下,樹木的生長不及砍伐
社會發展的陷阱:
在好時節人口膨脹、區域擴張=>破壞的區域範圍廣
等到遭遇不好的時節,要跑到更遠的地方/更大的範圍才能獲取足夠的資源
人口多,資源不足的下場就是動亂
社會有兩個階級:一個是養尊處優的貴族,另一是種植作物供養貴族的農民。恰克峽谷中最大的建築-所謂的「大屋」都在峽谷中,屬於中央統治階級;峽谷外各衛星聚落的「大屋」則是小酋長住所;更外圍則是幾個房間的小屋才是農民的家。根據年輪研究,恰克峽谷從公元1130年開始連年大旱,130年前砍伐光的森林,終於在遭到反噬。人口增加(估計超過5000人),但由於缺水,農作物無法耕作,衛星聚落也無法按時供應物資,農民更無力繳納糧食。對恰克峽谷的居民來說大旱剛好是致命打擊,享有500年以上繁華光景的帝國敗亡。
帝國滅亡的近因:1130年遭遇的連續幾年旱災
滅亡的遠因:長期(約600年)的擴張與改變當地生態環境
PS:在飢荒導致動亂的年代(道德價值觀絕對不同於平時)
吃人可謂是不要浪費糧食,反而是一種被認可的美德…
當底層的人吃不飽,與其活活餓死(奢言溫良恭儉讓、社會秩序道德),反抗、革命與掠奪他人就是一種必然
涵義:
今日各國何嘗不是如此?首都沒有生產糧食、礦藏與木材,只是政治與宗教的中心,依賴背後的社會經濟脈絡與網路;而且社會發展不能走回頭路,恢復成小規模、各自獨立的原始部落。
第五章 馬雅文明的殞落
馬雅文明
馬雅文化屬於古代中美洲文化一部份,範圍大約是從墨西哥中部以南到宏都拉斯,和南美洲的印加並稱為新世界的兩大發明中心。馬雅的崩壞可用位於宏都拉斯西部的遺址科潘城來做例子:根據科潘谷地不同居住環境的考古調查,發現最先開墾的土地是谷地中最大的科潘地,後來再擴展為谷地四週。隨著人口逐漸增加(公元750年至900年間約有27000人),於是丘陵斜坡開始有人居住,除了生火需要木材;馬雅遺址常塗上厚厚石灰,為了生產石灰,必須大面積砍伐森林。森林在水的循環扮演重要角色,大肆砍伐森林,也使得雨量減少。從遺址出土的黑曜石年代碎片判斷,科潘城人口數逐年減少的情況相當明顯,公元950年估計人口約有15000人左右,之後人口繼續凋零,到了公元1250年,科潘谷地已經沒有人跡。根據史料記載,公元800年後,馬雅人口消失了90%~99%,特別是以往人口稠密的南部低地幾乎沒有人煙,國王沒了,文化體系也不見了。曾經是燦爛輝煌的中美洲文明,為什麼消失的如此之快?
馬雅的環境
季節性熱帶雨林與乾燥沙漠
半島北部雨量457m m 南部2500m m
降雨量與降雨時節難以預料
南部反而比較缺水,但地勢平坦的北部方便汲取地下水與逕流
馬雅古城反而選擇建築在高地上=>利用天然凹地作為儲水池
糧食與農業對馬雅的限制
1.糧食生產力低(山地崎嶇)
今日美國只有2%的人是農夫(台灣約6-8%)
古埃及社會約20%的人是農夫
馬雅社會70%的人是農夫
2.主食是玉米
玉米蛋白質含量低於小麥與大麥
(只靠馬鈴薯與玉米的部落族群,相對於吃稻米與小麥的吃虧)
可供食用的的只有小型家畜家禽,沒有舊世界的豬羊牛
當地潮濕的氣候也讓玉米難以保存超過一年
以上限制讓馬雅社會處於多個小國城邦(2.5-5萬人)相互爭戰的局面
無法支撐更複雜的社會/養活更多軍隊與官僚
崩壞的原因
各小程邦的崩壞原因類似復活島-各丘陵上的城邦有如孤島
1.人口過多、資源短缺
農夫太多、種太多、不該種的地方都種了
2.以上人口與資源失調
導致
森林砍伐與丘陵地侵蝕
濫墾濫伐造成乾旱、澇災、土地肥力減弱
3.資源越少、爭奪人越多導致爭鬥烽火
500萬人擠在27萬平方公里,可用農地又少或處於兩個城邦交接處,兵家必爭
4.氣候改變,遭逢大旱
造成原來的土地產出下降,無法容納所有人口
5.國王和貴族只重視累積自己的財富、發動戰爭、豎立石碑相互較量
不顧百姓死活(今日大企業CEO的奢侈不惶多讓…)
涵義啟發
面臨生態浩劫時,無論多麼英明神武的領導人,其實都只能坐以待斃
無怪乎末世/亂世的時候,一些假鬼假怪的光怪論離與神棍荒謬情境也越多
來自星星的傻瓜
宗教與科學應該都是破除迷信,不是偶像崇拜、儀式亦非僵固教義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金剛經-若菩薩有相即非菩薩
對於那些奇裝異服並宣稱自己擁有真理的宗教人士要格外小心=>絕大多數是神棍
(在學術研討會上西裝筆挺沒有宣告研究限制與承認自己有所不知的學者亦同,遑論職稱嚇死人、看似充滿自信卻不知所云/逃避問題的業界大老與政治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