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2010工安大拜拜觀察(上)






收到勞委會寄來的以上布幔與選導海報,要求各家公司張貼、加強宣導

老實說那個麻布布幔,讓我聯想到靈堂上的布慢,總務阿妹問我要不要懸掛出來,我的答覆是:工廠又沒出事死人,當然是收在倉庫養蟑螂就好...(掛出來反而讓人覺得這家公司有工安問題與此地無銀三百兩....)

官員的一些想法與邏輯,有時候真的讓人很沒力,宣導海報要是有用,所有的環安從業人員早就都失業了;要搞宣傳,健保局都會找Jolin、隋棠等宅男癡漢的偶像來當代言人,遜一點的消防隊也都找自家猛男來拍宣傳月曆;這些人的腦筋為什麼靈活一點?找搖搖或台大十三妹來拍一個工安kuso版的白馬馬力夯不是更能吸引這些不安全勞工的注意力嗎? ( 也或許婦女權益律師出身的主委會覺得這是在物化女性....)

年度大拜拜當中,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是:相關專業技術與實務論文的發表,議程安排如下:



 區分:
管理系統、衛生與健康與安全技術三大類

主辦單位的邀稿說明當中指出:每一類預計選出前三名+佳作五名

第一名禮劵三萬元、第二名禮券兩萬元、第三名禮券一萬元、佳作每名各五千元

所以換言之,在上表當中排入議程要發表的,基本上都已經拿到禮卷五千元的車馬費......

再就上表agenda而言,有些文章的分類很怪,例如:
  • 易逸波教授的12吋廠消防系統設計研究,被放在管理系統類,而非歸類在"安全技術"類
  • 中鋼盧保艮的職業衛生管理系統建構,被放在衛生與健康類,而非歸類在"管理系統"類
  • 紀佳芬教授的職業災害衝擊與行為模式調整,被放在安全技術,而非"管理系統"類
不知道是已經內定還是爭取得獎的另類手法,當然也或許反應出:勞安只是一門應用的大雜燴,沒有辦法做很嚴謹的學門分類。

再就論文發表人的背景來分析,大概有以下三派
  • 勞檢官員-北高兩市的勞檢處似乎特別踴躍,不知是否與公務體系的升遷考核有關
  • 學校老師/學生
  • 顧問公司-產品與成果展示
產業界當中去發表的人反而不多=>配合擡轎與企圖作生意的人多,研究真的有貢獻與參考價值的人少。
或許每個領域都是這樣:
能夠消化經驗與反芻智慧的作者少,而用心聆聽、讀懂作者意思的讀者更少。


管理系統類的文章當中,有些也應用了數量方法與data mining進行研究,評審的反應與業界接受程度值得觀察
=>這意味著社會科學與管理學流派是否能被這個領域接受與滲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