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高職生的覺醒反思程度可能很多研究生都比不上)
摘錄:
證照這種東西可以說是用時間與金錢來換取一張護貝紙的交換遊戲。以資處科為例,上述所有的證照若通通照單全收,在考量到其證照還有「階級」之分的情況之下,假設甲生就讀的學校規定其TQC檢定皆須達「進階級」認證才承認該生所考的檢定,而該生在TQC所辦理的多項檢定中,假設Wore、Excel、PowerPoint這三項檢定都因等級因素考了兩次才達到進階級的認證,而該生畢業前也順利地拿到學校規定應拿的所有證照,則該生獲得的證照量是17張證照/檢定,則該生在不考慮其考照用書的情況下光是報名費就將近12000元。
換句話說,一個被教育部、高職學校所表揚為積極求取專業知識並考取多張證照的證照達人,即便只有考國內的檢定、證照,在考慮證照用書後光是高職三年,起碼得花上一萬六千塊以上的錢來換取17張國內政府、民間機構所辦理的認證、證照。這些證照值得嗎?就筆者詢問從事資訊業的相關人士後得知,TQC大大小小的認證,在業界可以說是「零作用」,而勞動部辦理的證照檢定在現今早已淪為換取學分、升學管道資格的鑰匙。
當教育部、學校高層歡天喜地的表揚一個證照達人並封為技職之光時,可曾想過技職體系崩壞的元兇之一,或許就是一個被利益、金錢所綑綁的證照、認證/檢定制度?如果,部長與那群決定技職體系方向的大人們還有一絲絲的良心,請將這個被金錢與利益凌駕的證照制度,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放在技職再造的第一項,也請將教學現場脫離證照與檢定認證的荼毒,讓實習課不再為了考取證照、認證而生。
理想上,判斷一個人的能耐,應該是依據他的實際成就與能做的事情,而非其學歷或證照。要判斷一個人是否適任適職,最好的判斷方式就是讓他實際做做看(丟一些問題看當事人能否解決)
然而實際上,大家沒有那麼多心力,因此應徵實務上,通常用人公司第一關會先看應徵的候選人學經歷與科系證照是否符合所需,其次學經歷與履歷漂亮的就約來進行第二關面談,看看彼此是否投緣。
學歷與證照的存在與功用其實在於降低與減少人力資源市場上供需雙方的交易成本與磨擦。
證照與學歷問題的背後是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失衡與偏斜:
台灣廣設大專院校,大學生與研究生大增=>學歷貶值
學生的素質也令人質疑=>同樣學校與科系的學生,程度落差大;雖然考到證照的不見得能力比較強,但是至少意味著比較積極=>證照傳遞給用人業主的資訊或感覺
由於僧(投入就業市場的新鮮人)漸多、但粥(台灣產業面臨競爭壓力,公司與職缺沒有成長)漸少;造成以往學歷與證照是加分項目,但近年逐漸演變成(台青椒)學歷與(相關)證照是求職的基本條件與門檻
就敝人找人的經歷與用人觀念的轉變,經歷過以下幾個階段:
- 迷信學歷與證照(能用碩士就不要用學士,能夠用台青椒就不要用後段私立科大)
- 迷信當事人的談吐、自信(當事人行不行其實沒有人知道,重點在於他/她能否讓我覺得他/她行)
-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一個人能否勝任,除了其決心與基本學識外,任務情境、公司文化與主管的引導更是關鍵;好的主管能讓不入流的人成就一流的事業,不好的主管讓一流科系的人去做出下流的事情。)
就國內的教育體系而言,大概崩壞與眾人口水謾罵也不是一兩 天的事了:
- 迷信SCI/SSCI=>誤導了老師的心力,重炒做文章,而非教學或做出實質貢獻
- 讓技職體系變成大學=>華而不實加速產學的脫節與摧毀第一線的基礎人力的培育
- 廣設大學=>學校為突顯自己特色與教學品質,也帶頭在追求各種認證:工學院搞IEET認證,商學院搞AACSB(認證美其名是與國際接軌,實際上的問題是同質化=沒有差異化與自己的特色)
- 廣設大學、各校為突顯自己特色的另一個後遺症是=>開發廣設各種”特色”學程,這些學程可謂只是換湯不換藥與中看不中用。
摘錄:
「批判性思考」並沒有發生。但他們發現,在碩士班最常強調的是:實務應用。
這樣的授課導向,從一開學就感受得到––這該從一堂挖土的課開始說起。
在台灣的時候,黃同學也有上過土壤學,老師讓學生買美國教科書,上課就照著教科書來講。學生能學到一般性的知識,但卻不知道台灣本地的土壤實況,那時候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是哥本哈根大學教土壤學的老師,是親自合編教科書。這麼做,不是為了多賺一手錢,而是因為所有的課程內容、實際案例,都是直接貼合丹麥土壤實況。
在這門土壤學的課,第一次上課就去校外教學。老師帶同學到哥本哈根北部兩個地勢不同、植被不同的地點,要同學在地上挖洞,垂直下挖一公尺 ,從不同深度、不同顏色的土層取樣本,現地進行化學分析,然後把洞回填。
經過這樣的實際取樣和分析,老師帶領學生非常深刻地了解地勢和植被的不同,也造成淋洗程度不同,養分流失和土壤酸化程度也不同 — 而因為這樣的原理,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丹麥西邊比東邊早融冰,也因此受比較久的雨水侵蝕,導致西邊的土壤比較貧瘠,而東邊比較肥沃。
將歐美教育體制與台灣對比可以發現,在中學階段,台灣把重點放在升學競爭,而歐美則追求啟蒙與思辨;而在大學之後的高教階段,台灣學生繼續競逐文憑、老師忙於論文積點,而歐美則把銜接職涯、實踐志趣、助益社會定為高教目標。
其實,歐美碩士班的招生訴求、教育宗旨,通常都是幫助學生尊定具體工作上的優勢,不僅商學碩士 (MBA) 如此,法學碩士 (JD) 如此,工程、軟體、生技領域的碩士都是如此。歐美學校近十餘年來大幅減少人文社科領域的碩士班,對學生的就業助益並不明確正是原因之一 。
以往的教育觀念
大量生產製造符合國家或產業需要的同質性合格工人,學位與證照是必要
未來的教育需求與觀念
少量多樣:可以使用3D列印(craft production)、透過網路平台去全球走跳創造生機與生意的行腳商人/個體戶=>自學與無中生有的創造力才是必要的競爭能耐
摘錄:
從學校教育裡取得的知識,一直有相當大的侷限。這是因為今天的學校教育把知識領域切割得十分細碎,使學生很容易錯過整體、綜觀的認知;另一方面又因為各個細碎領域裡的知識變化得太快、太大,學校教育的更新追趕不上。
這是個全球性的課題。而在台灣,因為從中學以上過於重視應試教育的副作用和後遺症,又格外嚴重。
人生的知識從來都不是只來自書本(與教室)。社會參與,成為年輕人追求知識的動力與實踐知識的場域。
知識「協作」的精神和方法,透過太陽花運動,在台灣發生。帶著專業與誠意前來,想要支持學生的廣告、行銷專家,發現他們所能想到的事情都被學生做了,只是差一點執行的精細度而已,正是一個實證。
協作學習與工作,也註定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世界化、全球化。
我這樣整理著這些思緒,觀察著一路看到的人,畫了一個圖來說明台灣正在出現的三種人才,也是我們未來需要的三種人才 。
台灣日益少子化,人口越來越少。我們難以改變這個趨勢,就要在人口質量上特別注意。也因此,全面培育新的人才,是唯一的出路。
新的人才,有三個面向:西進大陸、開發全球、耕耘台灣。
對於這三種人才,也需要澄清一些誤解。
對西進中國大陸,該避免的誤解是:「不能和中國大陸的人競爭,怎麼和全世界競爭」。
這種說法的問題,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在於中國市場和中國以外的世界市場,有相當大的差別。因此在中國生存、發展所要具備的能力和條件,和在其他世界市場生存、發展所要具備的能力和條件,有相當大的不同。
第二個層面的問題,在於這種說法的心態形同把對岸看低。好像和對岸的人競爭,是我們練拳的沙包,而忘了即使你能和全世界的人競爭,也不見得能和中國大陸的人競爭。
對開發全球市場,該避免的誤解是,並不是大企業、大資本才能開發全球市場。事實上,今天正好相反,可能正因為你是小企業、小資本,你才必須開發全球市場。而開放源碼,以及唐鳳的例子,都告訴我們即使是個人工作者,這都是可以做、也必須做的一件事。
對耕耘台灣,該避免的誤解是:耕耘台灣,不是小確幸才做的事,更不是沒有企圖心才做的事。今天,有很多人在走過中國大陸一圈,或者在各個國家待過一陣之後,選擇回來台灣;而更有大量的人,選擇離開台北,往中南部等自己的家園回歸。他們都是深耕台灣的代表。
這三種人才裡,不論是哪一種人才的養成,都需要具備兩種基本工具:數位化的工具、國際化的工具。而在這同時,國際化必須數位化,數位化必須國際化。
每一個人都站在另一個人肩上眺望更大的世界,已經不再是期許,不再是挑戰,而是生存的基本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