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胸開放、沒有特定立場與接受各種的可能性(辛苦完成的評估與規劃隨時可以丟到垃圾桶,心態歸零不覺得心痛與損失)
預設的心態是:
別人可能有更多的資訊、可以看出目前的盲點與提出更好的作法;決策空間與彈性在老闆手上,不同利害關係人有各自的立場與偏好,話雖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然而反之亦然(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可以從溝通與整合當中找出更好的可能性,無需堅持己見。
預設的心態是:
別人可能有更多的資訊、可以看出目前的盲點與提出更好的作法;決策空間與彈性在老闆手上,不同利害關係人有各自的立場與偏好,話雖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然而反之亦然(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可以從溝通與整合當中找出更好的可能性,無需堅持己見。
2.衝突與情緒發洩是決策過程一部份,承擔老闆臉色與脾氣也是工作與compensation的一部份(無須過度沉溺執著於情緒、感受與他人不友善的語言)
預設心態是:
沒有問題才是有問題,願意發問與展現喜怒哀樂的,代表涉入參與其中(=有心與用心),當事人的情緒可謂是對於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種衡量指標與潛意識評估結果;就事論事與據理力爭之前,同理心體察、接納人家的情緒與搞清楚肢體語言的涵義要走在更前
面。
3.兩難求解是幕僚宿命,專業的成長與智慧經驗的累積要靠內省
(偶而看看豬打架、夜深人靜回想事情如何走鐘至今日的這個地步,是一種成長過程的滋味)
預設心態是:
配合利害關係人的要求繞遠路,做一些好大喜功的表面功夫與也是組織學習累積經驗智慧的必經過程 ,簡單明瞭事倍功半的方案或做法,往往要有慧眼或經過時間考驗才能看見與看懂
津崎先生是專業單身漢,我是專業打工仔TAT |
-----------------------------------------------------------------------------------------------------------------
(可參考台積的年報,看看人家如何陳述這四個面向的工作內容)
就生產營運(operation)與意外事故危害(hazard)的角度看,敝人覺得(猜想)要做的三件事如下
1.從對公司營收與未來成長性的角度排序各廠
(請先了解探聽)公司未來一年的生產營運計畫為何?各廠產能/產品分配為何?各廠間產品種類與產能調配的原則與方式為何?各廠區產能的瓶頸與投產產品種類的限制(受到機台影響)?不同產品製程對於環安而言,到底需求與差異為何(底下經理與課長要做的事情)?
收集了解以上資訊後,回頭來看看妳們已經做出來的各廠風險排序比較,會更清楚-就老闆與公司的立場,哪一個廠區(產能產值大的)該優先被保護?與哪一個廠區要投入更多人力與更加謹慎?(新製程/產品)
乃至於回過頭來想想今年度提給公司的策略計畫如何fit聚焦對準公司的需求,在每季各廠區的會議當中讓相關人員有感(少談一些法規,多提一些公司內部與各廠具體的問題)
(理論上開會之前,被掃到的”應該”要主動詢問,彼此套好招)
2.建立Risk Ownership 與Accountability
這點很麻煩,主要是人的問題,身陷火坑的當事人,大概也只能把吃苦當成吃補,等待時機成熟吧。
然而忍耐與等待的這段時間,也不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可以採取以下兩手策略
2.1用高層與各廠廠長形成與論及壓力
一些資訊該密件副送或私下單獨報告溝通說明的地方,還是要厚著臉皮三不五時跟上頭報告
另外可以光明正大用力去做的則是跟各廠區廠長打好關係,讓這些廠長願意在會議上跳出來幫忙講話
2.2主動對示弱以塑造合作默契
開會前先溝通:說我們發現有OO問題,建議採取XX作法;可是我們沒有專業、也知道貴單位其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受限於公司經費有限),請問就貴單位的立場,這個問題的原因與該如何解決?
(欸,大家都是打工仔,需要績效混口飯吃,也是成年人會怕在會議上被老闆削面子掛不住;在會議上做球給對方表現吧!)
3.借力使力創造正向循環與風氣
要做好風險管理說難很難(一堆543的法規、權責界面灰色地帶、爹不疼娘不愛、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說簡單也很簡單-只要能做到讓老闆支持與公司同仁參與就好
不要把自己搞成背誦法規與標準的官僚與上級指導員,現場的問題第一線的人最懂,要學習尊重與開發現場人員的智慧。部屬與現場各部門工作夥伴覺得受到尊重、想法被聆聽與採用,才會越來越主動與積極(而非寧願閉嘴裝白癡看上頭表演)
隨時找各單位主管聊天、交流想法與建立信任默契(隨時掌握公司第一手八卦)
可以鼓勵工作夥伴也多多跟各單位同仁建立良好關係
有助於少在會議中提報一些法規要求、多一些讓其他部門夥伴有感的實際問題。
以上小小觀念交流供參,或許以上答案會比保險經紀人單從損防工程技術角度提出的三個優先建議來得更有幫助(吧?)
建立信任是所有工作的基礎XDD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