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筆記:從0到1(2/2)

01: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

  

作者
Peter Thiel

1967西德出生,1歲的時候舉家搬到美國克里夫蘭,之後因為父母工作住過南非,小學轉學七次;高中的時候數學能力很強,大學就讀史丹佛大學主修哲學也擔任學校期刊主編。
接觸Mimetic Theory深受影響

這個Mimetic Theory或許是作者不從眾的秘密-人的慾望與想要的東西其實是模仿他人而來,而非真實的需要與內心的需求(所有哪些自己沒有擁有的都極具吸引力、一但擁有後一文不值),盲目的模仿慾望導致忌妒、人之間的暴力衝突與社會集體的瘋狂(社會需要過代罪羔羊來轉化/過這個坎繼續往下走) 

1989年取得學士學位,進入史丹佛法學院,1992年,取得法學博士。

1998年,參與創建PayPal。最初創設目的是為了擺脫政府對貨幣的壟斷,而自創一個網路貨幣,只要有網路,就可以取得,是一個更方便且更安全的貨幣。2002年成功上市,之後被eBay15億美元收購。

事業源起於罪惡,國家源起叛亂 paypal源起於反抗國家壟斷貨幣的罪惡

好書有如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水面底下是作者的人生經歷,才是真正的秘密與關鍵;與其問寫作的過程與緣由,不如去瞭解作者的人生經歷

 

 

Blake Masters
Peter Thiel的學生,筆記在網路上爆紅,本書可謂是他筆記的中文版?!

他的筆記在以下這裡

(要花點時間看人家第一手的筆記,人家的筆記比這本中文翻譯書更清楚)

座右銘
Your mind is software. Program it.
Your body is a shell. Change it.
Death is a disease. Cure it.
Extinction is approaching. Fight it.
Professional Goals: find the most interesting work possible and do it well.
Personal Goals: become better, i.e. fitter, smarter, happier, wealthier. Make fit/smart/happy children. Repeat.
 

 

 

11顧客不會自動上門 

找到客戶很不容易
每個人都會被廣告影響 

追求不著痕跡的推銷
銷售企業的人叫銀行投顧
銷售自己的人叫政客

最棒的產品不見得每次都贏
顧客的路徑依賴 

 

不同的銷售方法

產品的價格越高、談成交易的成本越高

有可行的銷售管道才會是一個好事業,有很多銷售管道卻沒有一個有效,那就等著結束營業



1.複雜銷售
每個細節都要有人關注、花好幾個月跟客戶培養感情、一兩年才成交
找出上層關鍵人物、要有先有許多小金額的實績或標竿客戶才有金額大很多的交易機會 

2.個人銷售
銷售員個人的關係網絡 

3.銷售的死亡地帶
需要銷售員與傳統廣告(不需要銷售員)之間的產品

e.g., 一個約數萬元幫助老闆的軟體服務=>沒有管道可以接觸這些中小企業老闆
這些老闆不看廣告
派出銷售員挨家挨戶拜訪,成本效益太低

(What if 政府的蒲公英與檢查結果+Data Mining?)
 

4.市場行銷與廣告
適合低價與民生消費用品 

5.病毒式行銷
由使用者或者員工進行分享
每個員工都應該是你的第一客戶,值得雇用的員工會上網路搜尋你公司的資料 

 

 

12 人類與電腦的新關係 

「機器會取代你嗎?」
電腦應該和人(指高階創業家,而非低階工人或事務員)互補

人類會競逐工作機會和資源,電腦不會

人類不擅長處理大量數據或資料,善於憑感覺或面對複雜狀況做出決策(pattern identification)

 
全球化意味著取代與競爭
供給面-以極低薪資重複做低階工作的全球勞動力供給源源不絕
需求面-魚翅、高價跑車、頂級香檳全球富人都要

 

利用電腦發展事業

Paypal-信用卡交易詐欺
光有程式偵測不夠-詐欺犯是人,會改變詐欺策略
=>利用軟體偵測可疑交易再pass給人判斷=>人和機器共生co-work 

CIA中情局強調由人為主的間諜主導
NSA國安局信奉電腦情報分析至上
兩者都是走偏鋒,人與軟體程式co-work才更能發揮價值(but 大家都在摸索How) 


LinkedIn協助人資作的事
不是取代人資,而是協助人資作偵探(查證)與尋人(推銷媒合)的工作
今天有97%的人資都是透過LinkedIn搜尋與篩選適合的候選人
謎之音:要手刀update LinkedIn personal profile 

 

拋開恐懼與意識形態

Machine learning
不是像人一般去學習,而是透過統計分析擷取出模式(資料越多、學習效果越好) 

Big Data
也不是說機器會取代人:電腦可以找出人類所疏忽的規律,但沒有辦法解釋這些規律背後的人類行為與用途價值 

與其他擔心自己被電腦與AI取代,不如想想如何利用電腦與AI完成我們過去無法想像的事。








 

13潔淨科技與特斯拉 

潔淨科技(clean technology)失敗的真相比政府施政錯誤更加複雜與重要 

七個大哉問

1.工程問題
是一個突破的科技亦或只是微幅改善的方法?
不同太陽能產品的發電效率或者性價比差異往往只有兩倍,而非10
就算比對手好上20%,在市場當中的誇大不實廣告也往往讓客戶無法辨識

2.時機問題
是開始這個事業的正確時機嗎?(Know Wh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ow)
太陽能發電的能源轉換效率只有緩步的提升,沒有像矽晶片有摩爾定律(冪次定律)

3.獨占問題
一開始就能夠再小市場獨占嗎?
潔淨科技其實處於紅海流血廝殺的局面
市場(pool池子)不是薄膜、單晶或多晶矽太陽能發電,而是全球的發電市場(每家能源公司有如第三章,把自己形容成是小池塘裡的獨占大魚=自欺欺人/騙取投資)
e.g., 美國的太陽能總產能約1GW<全球的太陽能總產能約18GW<全球的潔淨能總產能(風力/太陽能/水力/地熱…)420GW<全球的發電產能約15000GW 

4.人員問題
有合適的團隊嗎?
大部分的潔淨科技公司穿西裝打領帶到處跑=擅長募資與爭取政府補助,而不是善於打造客戶想要產品的工程宅男
 
創投業準則-「決不投資穿西裝的科技業執行長」
穿西裝的執行長其實只是花瓶,不會銷售產品更不擅長技術問題
 

5.銷售問題
除了開發產品的能力還有銷售的計畫嗎?
潔淨科技公司的重點往往放在搏取政府與投資人的青睞,而忘記顧客的存在
沒有辦法說對客戶簡單清楚接解釋的產品=難以銷售的產品 


6.持久問題
產品的定位與市場可以堅持10年或20年嗎?
10年或20年的市場會變成什麼樣子?當其他競爭對手有國家補貼時你能在市場上存活嗎?
其它新崛起的技術如水力裂解的頁岩油氣(成本更低)?景氣循環與全球景氣(油價下跌)


7.秘密的關鍵
你找到的(真的)是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
欺騙自己未來有龐大商機-家家戶戶都有太陽能板,可以自行發電
「有掏金的感覺、卻沒有黃金的存在」
沒有人有掌握到其他人所沒有看見的秘密=大家的技術相近/相差不遠,沒有人有勝出的獨特因素

 

 

社會企業的神話

潔淨科技公司是冒充社會企業的營利事業
模糊與互淆了社會公益(環保)與公司營利目標 

公司追求營利、非營利組織追求公益都不會阻擋社會進步

妨礙社會進步的是
營利事業複製彼此的營運模式、非營利事業推動類似的服務(一窩瘋為同樣理由募款)

做不一樣的事」才對社會有益、才能容許獨占利益,最適合努力投入的事情是還沒被解決與沒人想過的問題

 

 

對照組-特斯拉如何脫穎而出

科技
好到其他對手採用:電池組倍戴姆勒採用、動力系統被賓士採用
Model S整車的評價被評選為2013年度風雲車 

時機
2010在政府倡導綠色政策的時候取得4.65USD貸款
之後推出產品 

獨占
從高檔電動跑車的小市場開始
之後打造出比較便宜的Model S 

團隊
工程師+銷售員的特種部隊 

銷售
在自家門市銷售與維修,掌握顧客體驗與強化品牌形象(雖然前期成本高於傳統銷售模式) 

持久
已成為電動車的標竿品牌

祕密
大家是因為趕流行才重視潔淨科技,有錢人尤其希望表現出「綠」(外加炫)的形象
特斯拉的秘密:Driving Force是社會流行而非環保

真是太愛作者這種直指問題核心、一刀見血的寫實說法與評論 

 

新世代的能源產業

1990大家知道網路會帶來很大的改變,然而除此之外,多數公司沒有其他創建,無法因此知道「網路很重要」的這個眾所周知「洞見」而受惠,除非可以提出個別計劃,只有針對特定的問題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才能獲利

2000-2010年的清淨科技泡沫如同於1990-2000年的網路泡沫

 

要成為有價值的企業,必須先找出利基點而且在小型市場獨占

一開始的挑戰季受找到小型市場
e.g., 取代柴油、讓偏遠小島自給自足、協助軍方在前線據點快速部署

 

 

 

14創業家無可取代的特質


個性差異是驅動公司進步的引擎






創業家的矛盾性格

國家起源於判斷、事業源起於罪惡
創業者通常一開始是犯法者、亡命之徒,之後變成產業規則的立法者

以蘋果的案例而言,公司的價值取於一個人的真知灼見,用極君王的方式來統治公司、激勵員工為未來數十年的遠景預做準備

創業者之所以重要,不單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有價值,更是他們可以激發旗下員工繳出最佳成績。

 

對照組:
沒有個人風格的公司,聘請專業經理人,雖然可以讓公司經營很久,但是決定通常著眼於短期(逐漸凋零老化),大家行禮如儀

 

 

結語 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Nick Bostrom



形容人類未來的四種發展可能模式 

模式一
無止境興衰交替,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才逃脫此一循環

模式二
達到成長極限,未來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模式三
悲觀,人類搞砸、滅絕



模式四
人類通過sigularity進化成神人
 




未來不會自行發生,要從今天努力創造未來

第一步是自己獨立思考,唯有重新看待世界,我們才能重新創造並將更好的未來留給後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