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運動聖經(三版)
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序言 狂熱份子的心靈
群眾運動(宗教運動、社會運動,還是民族主義)共有的一些特徵:
1.會激發起其追隨者赴死的決心和團結行動的意願;
2.不管它們宣揚的主張或制定的綱領為何,所有群眾運動都會助長狂熱、激情、熱望、仇恨和不寬容;
3.釋放出強大的動能;它們全都要求信徒盲從和一心一意效忠。
本書探討的主要是群眾運動中的一個階段:積極階段(active phase)。
這個階段的群眾運動是由「忠實信徒」(true believer)所控制,而所謂的「忠實信徒」,是指具有狂熱信仰,準備好隨時為一件神聖偉業犧牲的人。本書會嘗試追溯這類人的起源和勾勒他們的人格特質。
一些假設如下:
1.所有群眾運動的初期追隨者都以失意者(the
frustrated)居多,以及失意者一般都是自願參加群眾運動的事實
2.即使沒有外來的煽動遊說力量,失意感本身即足以產生「忠實信徒」所特有的大部份人格特徵;
3.煽動遊說技巧是否奏效,端視其能否誘發和強化失意者所特有的那些心理和行為傾向。
在這個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必須對「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透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捏塑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所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1群眾運動的吸引力
The Appeal of Mass Movement
對改變的渴望
1.宗教運動、革命運動和民族主義運動是熱情的發電廠
群眾渴望改變,希望透過群眾運動的工具與手段來改變生活的處境
而運動之所以充滿動能,是因為大家感覺希望在眼前(各種運動的理念與對於未來的幻想是熱情的發電廠)
在過去年代,宗教是變革的主要媒介(成為大宗與主流之後,宗教的理念往往變得保守、鼓勵大家得過且過)
到了近代,能夠實現巨大變革的群眾運動,往往是(改朝換代)革命(革領導人的命)與民族獨立(民族主義);不能引發民眾熱情與希望的領導人,也往往必須下台或者以失敗結局作收。
e.g., 不知如何讓俄國成功西化的彼得大帝、不知如何維繫群眾抗日熱情的蔣介石、歐戰勝利後失去選票的邱吉爾
國家要復興與成功轉型,或多或少要藉助民族主義與宗教(狂熱)化
e.g., 土耳其
凱莫爾的現代化,近代日本的維新
2.成功者把世界看成友善,失敗者則樂於看到世界的改變
人傾向於尋找解釋自身命運的理由
成功與有成就感的人希望世界按目前(有利於己)的狀態持續下去;不要擾動世界,以免不利於自己;
失敗者與不滿者,傾向於怪罪歸咎於世界- 動念想要去改革世界
因此抗拒變革與渴望變革是同源與一體的兩面,前者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後者。
3.投身變革運動的,往往是那些覺得自己無敵與無所不能的人
不滿不一定會讓人產生實際行動,除了自身的不滿外,另一個因素是權力感。
弱勢的人其實害怕改變,貧困者的保守性格其實不亞於既得利益的特權階層。
投身變革運動的,往往是那些極端自負的與對個人信念深信不疑的
e.g. 法國大革命那一票人、列寧與布爾什維克黨、希特勒與納粹
即便是渴望進步的良性變革,背後也必須有信念支持:相信人性本善與科學萬能
4.(希望與熱情)力量的荒謬來源:一個口號、一句話或一枚勳章
有權勢的人,有時也會向弱者一樣膽怯
一個人是否歡迎改變,不在於是否掌握權力,而在於對於未來是否有信仰
有權力的人,如果對於未來沒有信仰,就會用他手上的權力排斥新事物,以維持現狀
另一方面,不切實際的夢想,即便沒有實際的權力,一樣可以讓人產生大無畏的膽氣。
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與權力感(讓當事人感覺可以掌握與創造未來)
企圖改造一個國家或改變世界的人,不能單靠利用群眾不滿的情緒而成事,他們還必須知道如何再人們心中燃起一個(不切實際的)希望=懂得銷售未來。
呵呵,政治人物往往因為群眾對於既有者的不滿而上台,上台後因為難以維持群眾的滿意與希望而下臺(上台容易站台難)
5.當希望和夢想在街頭洶湧澎湃的時候,膽怯的人最好閂起門扉
保守或是激進的分野在於對於未來的態度:
害怕未來讓人緊抓現在,信仰與對於未來有幻想讓人熱中改變現狀
不論貧富、強弱、滿意或不滿,一樣都有理由害怕未來
對於那些懷抱希望的- 不論是熱情的知識份子、渴望取得耕地的佃農、追逐暴利的投機者、腦筋清楚的企業家/投資人、普通工人或是達官顯要,只要被對於未來的希望與想像所擄獲,就會斷然前進、對於目前無所顧惜,有必要甚至不惜犧牲,以求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革命有時是權貴階層所發動(革中下階層的命),有時是低賤階層所發動
希望(不論多良善或崇高)和它所帶來的行動之間,往往存在著重大的不協調。
革命=先破壞再建設
6.經驗是一種障礙
相信某種萬能的教義、某個不會犯錯的領袖或某種新技術的無限可能
對於未來抱持不切實際的憧憬
對於所做知識的困難程度與障礙一無所知
對替代品的渴望
7.透過認同(一件自以為神聖的事業)而獲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價值感
群眾運動的參與者:渴望的是- 擺脫此刻「討厭的自我」,滿足自我否定的希望+對於未來的想像;往往感覺自己的人生無可救藥,改善自己與可預見的未來無法激發他們拼搏的熱情。視自利是邪惡不潔的,寧願活在另一個自我認同的想像與大我當中;群眾運動的成長與活力,有賴於它能夠滿足成員自我否定與逃離現況的想像
實務組織的參與者:滿足個人利益與提供人改善「此刻的自我」的機會,其成長取決於滿足成員的個人利益。
然而當群眾運動開始吸引事業野心的人加入與理念實踐落實的階段,就是該運動已經過了「全盛」的階段,它不再以創造新世界為務,而只求掌握與保有現在;它不再是個運動,而是個事業。
8.信仰與參與群眾運動,對於個人而言,就是取代失去的自信與失意感。
群眾運動最有力的吸引力之一,是它可以成為個人希望的替代品
9.誇耀
一個人越是沒有直得誇耀之處,越容易誇耀自己所屬的國家、宗教、種族、政黨、工作公司或是所參與的神聖事業
10.逃離自我
一個人自己的事情要是值得管,當世人通常會把心力用在管好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情不值得管/無能為力,他/她會放下自己的事(覺得沒意義/沒成就感),轉而去管別人的事。
這種人喜歡搬弄是非、高談闊論、越俎代庖,同時對於國家政治與種族事務表現出高度興趣。
11.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
我們看似伸手助人一臂之力,實則被拯救的是我們自己。
當生命與生活陷於貧困、無能為力與無意義時,把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轉換成「無私/為理念而奉獻」的生活型態時,內心獲得的自尊與尊榮是龐大的
12.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在現代人只有在忙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才能夠不抱希望過活(不需要希望)。
失業之所以帶來絕望感,不是因為失業者會挨餓或者陷入貧窮,而是他們頹然發現生活沒有重心、人生一片虛空。
救濟只能維持當事人的生理機能,給予希望才能帶給人內心滿足與安慰。
13.赴死精神
當個人利益與前途不值得為之活下去時,人就會迫切需要找出值得活下去的其他目標或事物。
人對自身的能耐與可能只有有限程度的信心,然而對於國家、宗教、種族或是神聖事業的信仰卻充滿信心(毫不質疑)與不妥協,甚至願意為它奉獻性命=>證明自己過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
群眾運動間的可代換性
14.每一個積極吸收追隨者的群眾運動,都把敵對運動的成員視為其潛在信徒
一戰後的德國,不滿的年輕人加入共產黨或者納粹黨,機率是50%:50%
所有的群眾運動都是從同一類人中吸收信徒與相似的心靈,所以
1.所有的群眾運動是相互競爭,其中一個追隨者多,另一個追隨者就少
2. 群眾運動具有相互替代性(心靈與信仰的代替品)
宗教運動可以發展唯一場社會革命或民族革命,一場社會革命可以發展演變為軍國主義或宗教運動,一個民族運動也可能演變為社會革命或宗教運動
15鐵鎚、鐮刀和卍字,其性質與十字架相當
一個群眾運動極少只具備當一性格,往往還有其他兩三種訴求於一身
e.g.,
希伯來人出埃及是一場奴隸革命、宗教運動和民族主義運動
日本軍國主義本質上是(天皇)宗教性的
法國大革命基本上也是宗教性的,教義是「自由、平等、博愛」+公民自覺運動
16.用另一個群眾運動來壓抑一個群眾運動並非沒有危險、代價也不見得便宜
西方國家透過基督教/天主教信仰,來壓抑共產主義
日本透過民族/群體主義,來壓抑各種社會訴求運動
二戰前的德義兩國的工人與商人團體,為防止共產主義坐大,鼓勵納粹與法西斯,結果加速自身的滅亡。
群眾運動相對較安全的替代品:
任何足以壓抑個人主義、個人情緒或提供行動機會的安排(包含移民),都有抵制群眾運動興起與傳播的功效。
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
移民可以提供失意者一些他們想透過群眾運動獲得的東西- 轉變與重新開始的機會。
移民消除群眾運動壓力
如果一戰之後,英美兩國願意接受歐洲大量移民,或許納粹與法西斯革命就不會發生
而近代中國人移居南洋、美國廣大的領土可供人民自由遷徙,相對的也有助於社會穩定。
移民也可以引發社會運動與民族革命
相對的國家如果遭受外來入侵與征服,也會引發流亡者與受壓迫者發動社會革命。集體移民可以強化運動的活力與向心力,e.g., 清教徒移民新大陸、十字軍東征、猶太人復國、印度獨立後區分回教區與印度教區。
移民(圈粉、區隔)是大部分群眾運動都會採取的作法。
2潛在的皈依者
The Potential converts
不受歡迎者在人類事務扮演的角色
18.一個群體的性格和命運,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員決定
一個群體或國家佔大多數的中間層次或中產階層是努力工作的老百姓,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受光譜兩端- 最優秀與最惡劣的兩群人- 所左右;中層的多數人多半只有在台下看戲的份。
兩端的優秀與低劣的兩種人都可以形塑國家與群體,兩者之所以能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是因為他們可以不尊重「現在」:前者認為有更好的未來/可以改變遊戲規則,後者認為「現在」與他們的「生活」敗壞到無可救藥,隨時準備好加以放棄、不遵守各種既有規則、投入各種他人提出的想像與願景。
這些被遺棄與排斥的人,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原材料與墊腳石,一個沒有廢料與不滿者的國家,固然井井有序、和平與愉快,但它也缺少了開拓未來的種子。
歐洲的棄民來到美洲新大陸建立新世界並不是歷史開的玩笑,只有這些棄民能夠成就此一事業。
19.心懷不平者
到處都有,人人也會有心懷不平時,但最常見於以下幾類人
1.窮人
2.畸零人
3.被遺棄的人
4.少數民族
5.青春期的少年
6.有野心的人(不論野心是良性還是惡性)
7.某些被惡德或個人成見固執所挾制的人
8.無能者(通常是心理面)
9.極度自私的人
10.對於生活厭煩的人
11.罪犯
窮人
20.新窮人.今日西方世界的工人視失業為一種墮落
會被失意刺痛的,往往是新進才陷入貧困者- 「新窮人」,例如喪失工作權、繼承權與遭到剝奪的人:美好生活的記憶或是期待像是火焰在他們的血管中燃燒。
「新窮人」多半來自於中產階級-
週期性失業或者天災導致歉收/飢荒;到了近代,工人與軍公教也開始加入新窮人,前所未見: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一個不公秩序或制度的剝奪與傷害,所以願意傾聽那些呼籲重新洗牌的人說話。
21.赤貧者- 為最起碼生活而操勞的人,不會有時間去悲憤/有時間去造夢
他們的目標具體而直接,有飯吃就心滿意足,能夠不餓肚子上床就是一種成就。不需要任何使個人人生具備意義的遠大目標。
中國民眾不容易造反的原因之ㄧ是:他們的力氣與精神都花在謀生與溫飽上。
執政者的詛咒:人民越溫飽、越難以取悅及滿足…
22.悲憤會在悲憤幾乎得到補償的時候最為蝕骨
困苦不見得會產生不滿,不滿的程度也不見得與困苦的程度成比例
(想像的)處境越好,越會覺得自己(目前)的處境難以忍受
沙皇年代,俄國農奴沒有經歷過好日子,反而不太可能爆發民眾革命/起義
法國與俄國農民起義,是因為嚐過土地甜頭,想要更多土地。
人的不滿程度與其熱切渴望得到之物的距離成反比,不論是逐漸接近目標(即將得到自由、財富,伸手可得)或是剛離開一個目標(破產或被奴役)
23.擁有後不滿
已經擁有很多而還想要更多的人,其失意與不滿大於一無所有或只擁有一些的人
只缺一樣的人會比缺很多樣的人,內心更為不滿(關注在缺陷上)
呵呵,上帝與老天公平的地方:Mental viewpoint and
cognition is powerful equilibrium balancer.
24.奢侈品與必需品
人 追求奢侈品往往比必需品更佳勇猛
不得不放棄奢侈品的時候,往往連必須品也闕如與匱乏。
25.盼望那看不見的必須耐心等候
希望可以讓人不顧一切的行動,也可以培養人的耐性,差別在於希望的時限是短程還是遠程。
最能有效煽動人們熱情的,就是宣揚一個近在咫尺的希望 e.g.,
基督教:末日即將來臨,天國近在眼前
穆罕默德把掠劫來的戰利品放在信徒前
布爾什維克黨許諾麵包與土地
希特勒許諾撕毀喪權辱國的凡爾賽條約與人人有工作
當以上團體與運動得勢,就會開始轉而強調一些遠程的希望,鼓勵群眾順服與耐性,以利維持掌權現狀。
26.自由的窮人- 自我若是軟弱無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奴隸都是貧窮的,但是在奴隸制度行之有年的地方,發生群眾運動的機率反而不高,因為奴隸之間彼此絕對平等,形成緊密的團體生活,讓失意失落感不容易發生。
在一個有奴隸制度的社會,會鬧事的不是剛被抓入的新奴隸就是剛獲得解放的奴隸,前者痛苦於失去自由,後者的不滿來自於自由帶來的苦惱- 選擇的自由讓人係需承擔成敗責任與後果,自由讓人可以進行多彩多樣的選擇與嘗試,但也無可議免帶來失敗與各種失落感。
一個人除非善用腦子與勇於嘗試,否則自由就會成為一種負擔。加入群眾運動、從眾與人云亦云就是一種「免於自由(失敗擔責)的自由」
納粹黨員認為自己只是聽命行事,所以無罪也沒有責任。
因此最容易讓群眾運動滋長的環境,就是一個相當自由卻缺乏舒緩失意感的社會。
18世紀的法國農民會被法國大革命吸引,就是因為他們不再是農奴與可以傭有土地
相似的俄國農民業不是已經獲得一個世代以上的自由與嚐過私有財產的滋味,大概也不會被布爾什維克黨吸引
27.狂熱者對於自由恐懼遠勝於體制的迫害
當群眾運動興起時,其追隨者儘管活在一種必須遵守各種信條與命令的緊張氣氛中,仍會有一種強烈的自由感與歸屬感,這種感覺來自於他們跳脫逃離開那個讓人厭惡與憎恨的「自我」。
只有此一運動過了積極期與獲得大眾接納,參與者的個人自由才有抬頭的機會;然而這對當事人而言,卻又是另一個失落的開始。
28.最大聲呼籲自由的人,往往是最不樂於住在自由社會裡的人
那些覺得自己生命敗壞與荒廢的人,其實渴望平等與博愛多於自由。
如果他們訴諸自由與奔走呼號,他們想要的自由是追求平等與博愛的那種自由(而不是放任不平等自然擴大的那種自由),實際上這些失意者,把自己的失敗與失意歸咎於外界種種的限制,他們最深的渴望是終結「人人皆有自由」的現象、消除自由競爭與種種無情的考驗。
自由、平等與博愛,三者本來就難以兼顧或相容
29.少數人的熱望
存在自由的地方(市場經濟),平等是大眾的渴望
存在平等的地方(共產社會主義),自由是少數人的熱望
有平等而沒有自由,會比有自由而沒有平等 更能創造穩定的社會
人總是渴望自己沒有擁有的東西(=忌妒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事務)
30.有創造力的窮人- 隨著個人創造力的衰減,參加群眾運動的趨勢會顯著增加
貧窮如果能刺激創造性,那這種貧窮不會帶來失落/失意感,e.g., 精藝的技工、作家、藝術家或科學家
讓人安貧樂道的,莫過於源源不絕的創造力,看著事務在自己手上成形。
過氣的作家、學者、藝術家或科學家遲早會變成狂熱運動份子。
31.有歸屬的窮人- 分崩離析的家族、部落或國家
隸屬於一個緊密團體的成員,其「革命燃點」要比獨立自由的個人高,需要更多刺激與更悲慘的待遇才能讓他揭竿而起。
中國因為家庭/家族觀念的羈絆,較不容易出現群眾運動,相對也比較難理解「為國捐軀」的概念
一個群眾運動想要贏得大量信徒,必須拆散所有既有團體的紐帶- 特別是其家庭、教會…
理想的潛在信徒,應該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沒有任何歸屬,無法透過任何團體來掩蓋自己的渺小、生活的無意義與寒酸卑微。
32.興起中的群眾運動對於家庭抱持敵對觀念
運動分化家庭的方法包括:
打擊父母權威、鼓勵離婚與接管教養兒童的責任。
對於家庭的忌妒與打擊,最激烈的是早期的基督教;提倡兼愛的墨家被儒家孔門所駁斥也是理所當然。
而近代反而是家庭影響力的衰弱,助長的群眾運動
e.g., 工業化的西方社會,父母要工作上班、女權獨立助長離婚、年輕人經濟獨立削弱父母威權,加上都市化造成家庭束縛的緊張與斷裂,助長了各種極端思想與運動。
33.被統治者融合在一個群體的程度越大,個人落寞的情緒越少
西方文明雖然把人權與自主的觀念帶給落後地區,但讓覺醒的當地人產生個人失落感;所有現代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都不足以替代過去傳統農村社會給人的庇護與穩定安慰感。
欸,自由與獨立is not cheap and free.
一個專事剝削的殖民政權若是想要長治久安,就應該在土著之間鼓吹平等與大家庭手足情誼,以減少個人落寞,防範失意轉換為叛亂的動力。
雇主想要工人安於工作,使用分化的方法往往無法達成目的;更符合資方利益的作法是:讓工人以廠為家,讓工人自視自認為自己看成是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此時工人的生產力會最高。發放個別差異績效獎金的作法,往往引發團隊內部的對立與緊張,效果不如發放團體獎金。
三個聯想
1.左岸小粉紅(盲目愛國憤青,內心的寄託是國家而非個人與家庭)
2.很多大公司都會有員工家庭日與各種活動,扣除各種溫馨訴求與提高生產力的考量,或許背後也有這種維穩剝削關係的帝王觀點與考量吧?!
(謎之音:難怪外商相較於本土廠商,一方面更用心經營勞資關係,二方面卻又砍人與撤收不手軟)
3.誰說自欺欺人是壞事?
當老闆(在人資幕僚的擅動與協助下)欺騙工人說:大家都是一家人、同甘共苦與同舟共濟(其實是差別待遇/分贓不均);而工人自欺說大家要有擔當Accountability與發揚職業道德時;反而互蒙其利、自我實現與讓多數人的心理獲得滿足與存在價值感。
34.把失意者融入一個緊密的群體關係中
群眾運動賴以吸引與維繫追隨者的,不是各類主義、宣言與承諾,而是提供失意的人們一個避難所,讓人逃離焦慮、虛空與無意義的生活;靠得是各種活動與儀式,轉移當事者的注意力,此時把個人的空間與時間壓縮的再小都不嫌過。
聯想到很多高階主管,之所以會家破(妻離子散)人亡(過勞死),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二方面工作帶來成就感與自己的價值感,最後形成惡性循環(靈魂與人生都出賣給工作,儘管沒有人強迫他/她)
強調忠誠與無限付出的組織,都是邪教無誤(軍隊特種部隊與各種組織幫派亦然),只不過多數人的人生空虛/沒有界定出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意義價值,所以有個寄託與killed by their career 可謂是死得其所。
身為幹部階層的打工仔,其實是很矛盾的,有時羨慕別家公司或部門的向心力,乃至於自己也必須維繫自家團隊的向心力;有時卻又覺得必須尊重每個人的差異,盡量給予當事人空間、自主與自由。
對一個從小接受填鴨教育、生活在各種團體與組織制約當中的人,能夠意識、覺醒與反思這些無形的脈絡與制約,或許已經可謂是一種成就與幸運了吧?
35.瓦解中的各種社會集體結構是提供群眾運動萌芽的最佳環境
改朝換代、社會動盪、各種產業結構與價值觀念的轉變
畸零人
36.暫時性的畸零人
青少年、失業的畢業生、退伍軍人、新移民
37.永久性的畸零人
缺乏才幹或身心障礙
失意最深是那些有創造渴望卻無法得到滿足的人,例如一敗塗地或是曾經顯露才華之後江郎才盡的創作者
極端自私的人
38.極端自私的人往往是無私精神最勇猛的捍衛者
最兇暴的信仰者,往往是一些本來自私享有成就,但卻因為某些內外在因素,被迫失去「自我價值與信仰」的人,於是他們把本來高明的利己手段,轉而用於投入一神聖的事業,即便他們信奉的是一種鼓吹愛與謙卑的宗教,但他們既不會去愛也不會去謙卑。
呵呵,聯想到那些發動年金抗爭的退休軍公教人員與加入慈濟的某些人…
面對無窮機會的野心者
39.面對無窮的機會時,無可避免會看不起現在
掏金者、劫掠者與追求一夕致富的創業家,往往是最自私自利的人但卻樂於展現自我犧牲與餐與群眾運動。
面對無窮機會與風險的人,往往比那些選擇與風險有限、只能過按部就班生活的,更能接受各種極端思想與群眾運動。
少數民族
40.在一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裡,最容易被群眾運動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這兩類人
少數民族處於弱勢/處境岌岌可危,不安全感容易帶來失意感。
當中最有成就的,會苦於抹滅自己的出身背景,以利融入主流(甚至對自己族人更加殘酷與打壓,e.g., 史達林)或者發動自家的民族主義運動。
少數族群又是失敗者,無歸屬感與失意感會更加濃厚。
煩悶者
41.在蠢動不安中,人們對改變現狀者鼓掌叫好
一些受困在婚姻與單調乏味生活的婦女,往往透過奉獻個人時間與資金與推動事業,獲得生活與個人的新意義。
罪犯
42.愛國主義是歹徒的最後歸宿
群眾運動看起來簡直是幫罪犯量身訂做:
1.淨化罪犯的靈魂、提供人生意義與排解生活壓力
2.對於各種罪人寬大為懷
3.讓當事人可以發揮性向與能力
4.群眾運動某種程度是犯罪的替代品,在群眾運動盛行的地區,反而犯罪率比較低
5.讓群眾可以不受社會譴責與自我道德審查,放心對付其他異族與非我族群
感覺似乎群眾運動也遵守同物理定律與服膺因果循環的天理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
- 凡事有其代價,有得必有失
- 合(和)久必分(亂),分(亂)久必合(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