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風險的守恆、調適與演化

1.化學品/公共危險物的存放,可以分散+量小一點,也可以集中量大一點=>有人說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也有人說雞蛋全放同一個籃子以利保護這籃蛋

前者增加出事機率但事故嚴重程度小一點,後者出事機率小一點但萬一出事的嚴重程度會大很多(當然最理想就是零庫存Just in time,沒有化學品庫存就沒有工安事故傷害,只不過風險換成是公司的營運中斷)


風險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本質安全講得很性感,實務運作很骨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2.為了預防事故風險,可以加裝很多安全保護裝置(偵溫/偵煙/偵焰/偵漏氣連動遮斷閥、限流閥+防爆電器設備甚至CCTV結合AI圖像判別),抑或最簡單什麼都不裝(萬一漏了人員著防護具去手動遮斷)

前者看似安全,但是越精密的設備,操作維護、保養與查修上越麻煩(系統整體妥善率不高,常有些無關正常運作的傢私或部分功能失效不給力,大家習以為常),常常出事但事情都不大(虛驚)

後者看似不安全,但操作人員知道要注意(忽略或做錯自己個人首當其衝),說不定反而安全(不容易出錯與出事,但一出事就很大條)


很常被引用的Reason Swiss Cheese Metaphor


3.從設備設施微觀的角度來看,設備完整性與保護層多寡決定了風險的樣貌與大小,然而保護層越多,其實各層的完整性相對越差(乳酪起司上洞洞越多)


官員引用Swiss Cheese Metaphor來說明事故成因,一是腦袋有洞(道聽塗說、以訛傳訛+斷章取義/不求甚解),二是卸責(說明事故都是陰錯陽差的意外) ;通常以上兩者皆是


設備完整性與人員作業的紀律,可謂事故的潛勢(=隱患)與風險的先行指標=隱藏在Swiss Cheese切片當中的洞洞(Latent Failure);然而這些缺陷與隱患(latent failure)有如量子般,很難被精確測量與觀測描繪


而從組織整體運作宏觀與時間縱斷面的角度來看,資源多寡與運作的壓力決定了保護層的多寡與完整性的好壞(=風險的高低),形成了 The Richer The Safer 的均衡;乃至於就不同組織對於風險的取捨抉擇而言,有如天擇與用進廢退般:小公司多半是依靠人員操作,而資源足夠的大企業才有各種的製程安全管控PSM機制;小公司官方不管、大企業不用官方管,尷尬的只有那種由小長大的公司,觀念要轉型與適應新的狀態。


組織的安全水準處於變動狀態,卻又在產業宏觀面上形成the richer the safer的均衡(以上這張圖要說到人家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回想起20+年前當兵的時候,遇到一位嘉藥工安科畢業到軍中擔任聘雇人員的小姐,她分享說:
學校老師有交代看到現場有火災爆炸跡象的時候快逃,如果逃不掉的話,工安人員記得要面對那個桶槽或反應器,這樣事後驗屍的時候,人家才會稱讚說你是條漢子XD


如果可以回學校分享的話,應該會交代(真的想從事職務的)同學/學弟學妹:

  1. 去拜拜(不管你/妳信的是道教/地基主/土地公、天主/上帝耶穌、觀世音菩薩/玉皇大帝、阿拉…皆可;重點不是迷信而心存謙卑與敬意)
  2. 不要去虧錢的公司(應徵前務必爬爬人家的網頁/讀讀人家的年報/財報,不要拿自己的職涯開玩笑啊)
  3. 不要迷信外商與標竿企業的那套(除非你/妳就任職於外商與標竿企業,有那個屁股才能吃那個瀉藥)


狀態顯示為:話還沒說完,就被人家系主任趕出門了吧TAT

沒有留言: